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新 《中国科技信息》2008,(5):147-148,150
通过对群众歌咏活动的产生及发展的介绍,阐述了开展群众歌咏活动的社会意义。并对如何提高群众歌咏活动提出自己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时代背景下,老百姓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不断提高。然而人们在满足物质需求的同时,对于精神层面的追求也越来越高。基于此,各种形式的群众文化活动就应运而生,歌唱艺术就是其中较为典型的一种。因此,为了充分发挥歌唱艺术在群众文化活动中的积极作用,相关组织人员应该就此展开深入讨论,从而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连有华 《科教文汇》2010,(5):133-133,137
语言既是歌曲创作的依据,也是歌曲演唱的基础。歌唱是语言的艺术升华,语言的处理要服从于歌曲艺术表现的需要。只有明白了它们的内涵与相互关系,在歌唱表演中才能准确表达歌曲的思想情感。  相似文献   

4.
菊荣 《科教文汇》2008,(16):136-136
乐教学是以培养和训练学生掌握歌唱技能技巧、培养人对音乐和艺术的感觉,表现和创造能力,培养人们对高尚艺术情趣的教育活动。声乐教学是一种抽象的教学,周荫昌先生在《声乐教学论》的序中说:“声乐,教也难学也难。毫不过分地说,艺术教学本来就难,音乐艺术更难,音乐中的声乐尤其难。”有人说声乐教学,就是学会用科学的发声方法来指导学生的歌唱。也有人说歌唱是人的一种自然的、本能的活动。  相似文献   

5.
歌唱是一门艺术,需要各方面的协调统一,要表现高难度的作品,或者让学习者尽快提高,也是需要研究的,更是声乐爱好者最关心的。文章对提高歌唱水平的几个关键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6.
开展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如歌咏比赛、社团活动、艺术节等,让学生在活动中领悟音乐知识,获取成功的经验和快乐。  相似文献   

7.
梁劲 《科教文汇》2008,(33):189-189
从心理学角度讲,歌唱是心境和情感的艺术,是歌者内心思绪和情感的表示,好的声音创造主要是心理创造,通过精神操纵完成的,歌唱时,要有充分的心理上、思想上的准备,通过这种整体协调的配合来完成歌唱活动。因此,如何明确和处理声乐心理与声乐艺术活动的关系彰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声乐是人类历史上最为古老的艺术,它几乎可以追溯到人类社会形成的最初阶段。在漫长的人类文明进化的历史进程中,人类自发的歌唱逐渐为更高形式的自觉歌唱所替代,而歌唱艺术活动的物质基础是人声嗓音歌唱音乐声响。所以声乐教学中发声训练就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成为学生提高歌唱表现力的重要手段之一,是掌握科学的歌唱方法的重要基础训练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9.
歌唱一门艺术形式,也是心理创造活动。声乐教学是一项内容丰富,思想性、艺术性、科学性极强的系统工程,是通过对歌唱器官各个环节的综合训练来塑造最美的声音来获得对歌唱整体状态的有机协调能力。科学的发声方法还需懂得心理学、生理学、语言学、美学等方面知识。在声乐教学中应不断摸索前进,不断提高自己,教学相长、学无止境。  相似文献   

10.
高歌 《知识窗》2013,(14):36-37
艺术是实施教育的主要途径,教师应当充分发挥艺术的情感教育功能,促进儿童形成健全的人格。在歌唱教学的过程中,如何提高儿童的歌唱兴趣,是音乐教师需要思考和探索的问题。过早地介入技术教育,会使儿童觉得机械、无趣,无法让儿童感受到音乐的美,从而对学习音乐失去兴趣。在儿童歌唱过程中,音准和节奏是歌唱的骨骼。所以,  相似文献   

11.
群众文化艺术档案作为档案的一种,也是人类社会的宝贵文化财富,是人类文化活动中留存下来的历史真迹,是人们在长期群众文化研究、组织、策划、指导、辅导等活动中形成的,它是文化艺术研究与各项活动预测和决策的基础及重要依据,对国家、对社会、对个人、对团体都有重要的作用。它可以是各种文字、图表、声像、实物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并且它的保存对推动今天群众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群众文化艺术档案  相似文献   

12.
声乐艺术是抽象的事物、歌唱者需要运用感觉意识、想象、意志、情感等心理手段,对歌唱与发声的生理机能进行调节与控制.克服歌唱中的紧张心理,树立良好的歌唱心理状态,对声乐演唱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3.
<正>瓜沥作为一个省级小城市试点镇,群众文化工作应该起到引领先行的作用。瓜沥每年大中型的文体活动超过十次,小型活动有上百次之多。因此,怎么做好每次活动后的档案整理归总应该是摆在我们群文工作者面前的一件要事。因为群众文化艺术档案工作是文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档案工作的组成部分。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是国家设立的最基层的群众文化事业单位,它的基本职能是组织与辅导群众文化艺术活动等等。那么怎样收集管理群众文化艺术档案才能充分发挥它的作用呢?根据我  相似文献   

14.
声乐作为人的一种高度主体性的艺术创造活动,更是和人的心理素质密不可分的.本文对歌唱中的思维与想象.记忆等心理特征进行深入的分析探讨;阐述了演唱时紧张心理的克服;提出培养良好歌唱心理的科学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15.
群众文化,是人民群众以满足自身的文化生活需要为目的的非职业性的社会文化活动,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一项基础工程。群众文化工作者必须增强工作的责任心和时代的紧迫感,真正遵循群众文化的群众化原则,努力做好群众文化工作。  相似文献   

16.
刘丽娟 《科教文汇》2007,(11X):208-208,222
声乐作为人的一种高度主体性的艺术创造活动,更是和人的心理素质密不可分的。本文对歌唱中的思维与想象。记忆等心理特征进行深入的分析探讨;阐述了演唱时紧张心理的克服;提出培养良好歌唱心理的科学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17.
作为地方群众文化干部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馆音乐干部对于群众文化艺术活动审美水平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并且在丰富人们业余文化生活方面也具有积极的影响。因此,如何在群众文化艺术工作中,充分发挥地方文化馆音乐干部的有效职能,进一步加强文化馆音乐干部队伍建设,是当前群众文化发展的热点话题。  相似文献   

18.
曲晶 《科教文汇》2008,(10):133-133
歌唱表演艺术,要两个创作过程:前期创作是词、曲作家合作谱写声乐作品的音乐创作,是“一度创作”。这一创作的艺术产品,只是停留在谱面上的东西;由歌唱演员将声乐作品变成有声、有字、有情、有形的歌唱艺术到舞台上为观众表演,使作品声情并茂,这就是歌唱艺术的“二度创作”。本文分别从三个方面对歌唱艺术总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阐明了歌唱艺术中二度创作的重要性及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9.
方爱兰  李淑珍 《今日科苑》2009,(24):128-128
在声乐教学中对演唱风格进行分析研究,用什么样的声音表现什么样的作品,在建立了正确的歌唱发声的基础上,如何根据作品的需要进行某些调整,既不影响美好的声音,又能够准确的表现作品的风格,良好的演唱风格的形成,是歌唱生理条件,演唱方法技巧,文化内涵,审美水平,情感深度等等的综合体,是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不断研究,探索并确立的有利于自己歌唱的形式,是艺术实践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群众文化被视为新时期文化事业的半壁山河,是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民社会地位低下的时代和社会形态中,群众文化一直受到压制及忽视,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人们的生活地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群众文化工作及活动也随着发生了变化。政府部门及相关文化工作者逐步认识到要想在新的时期充分满足广大民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就要充分的做到准确把握时代的发展脉搏及群众文化工作的现况和基本情况,并且在此基础上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作为一名与群众文化相关的文艺工作者,本文就新时期怎样开展好群众文化的相关活动,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