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政治人格作为能够长时期影响,甚至决定一个民族或每个政治角色政治行为方式的持久性政治心理的反映,它与中国民主化进程的关系相当密切。因此,研究政治人格的内涵、结构及特征对于确立现代政治人格,加速中国的民主化进程有着重要的探索意义。  相似文献   

2.
人格与政治行为是政治心理学领域中的关键词,然而政治学的一般研究往往忽视人的因素对政治过程的影响,因此,厘清人格与政治行为的关系将有利于进一步深化政治学的研究。本文试图从政治心理学的视角对这一关系进行尝试性分析。  相似文献   

3.
中国新一轮乡镇机构改革的启动必然要求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乡镇干部队伍,因此,在新时期,探索我国乡镇干部行政人格的塑造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文化作为一种影响人们的心理、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和行动的“软件要素”,持久地影响着行政人员对行为方式的选择,由此产生出政治文化与行政人格的契合。本文从政治文化的视角探讨行政人格的塑造,深入剖析行政人格异化的政治文化因素,试图对乡镇干部行政人格的塑造提供借鉴与助益。  相似文献   

4.
政治参与意指一般公民用来影响政府决策的活动。青年群体的政治参与有其自身的显著特征,其中非理性政治参与是青年政治参与中不可忽视的一个层面。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把握问题的症结所在,并在此基础上对此类参与行为进行校正,对于现代青年政治人格的形塑以及我国的政治民主建设均有较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1相关研究概述和问题提出1.1学校领导人格特征的研究在领导行为的研究中,人格特征往往是学者们非常关注的一个心理变量,领导的人格特征与自我效能感、领导方式有着较密切的关联。在教育领域中将领导方式、自我效能感、人格特征结合起来研究的较少见。本研究旨在通过实证考察探寻中学  相似文献   

6.
《柳州师专学报》2019,(3):80-84
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政治人格始于:政治人格是思想政治教育人格塑造的目标要求,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之需要,是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之必然,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针对性的重要条件。政治人格生成的实践性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同质性,政治人格的整体性特征契合思想政治教育的综合性特征,政治人格的主观品格与思想政治教育精神本质的一致性以及政治人格作为"内部性"中介契合思想政治教育,是"人的活动"的本性,为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视角把握政治人格提供理论前提。  相似文献   

7.
《河西学院学报》2021,(1):36-42
政治现代化是一个国家现代化的显著特征,政治文化是政治现代化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网络政治文化是互联网时代政治文化发展的新样态,它在扩大公民政治参与、实现公民政治社会化、提高政治认同感以及政府治理方式变革等方面都具有积极的政治效用。但网络政治文化在发展中也面临网络舆论极化现象的冲击、与现实政治实践的错位、网络意识形态被解构风险、传统政治文化传承危机等重重困难,需从提高网民政治素养、加强网络媒体建设和政府自身建设入手,规范网络政治行为,完善网络治理机制,促进网络政治文化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8.
周琴  邓彩云  李玲 《现代语文》2009,(12):14-15
屈原是具有高尚人格的政治家。其代表作《离骚》表现出的政治道德、政治理想和政治行为,谱写了一曲人类美好政治品质的赞歌,为中国文化增添了一股深沉而刚烈之气。历史证明了屈原的不朽。  相似文献   

9.
政治文化认知是人们对政治活动的观点、看法、态度等,也是公民政治参与的心理基础,深刻影响着公民的政治参与行为。在政治现代化转型中,有些社会成员的政治观念落后、政治主体意识缺失、政治信仰摇摆不定,这些政治文化认知问题直接影响公民政治参与的有序推进。通过推进政治文化现代化转型、开展公民政治文化教育、完善公民政治参与制度等方式,培养公民正确的政治文化认知,更好地推进公民有序政治参与。  相似文献   

10.
公民人格是随着市民社会、市场经济和工业文明的发展而历史形成的、与市场经济形式相适应的独立人格形态。公民人格是人现代化的基本内容,是社会现代化的核心内容。网络政治参与是公民政治参与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公民参与意识、民主意识、独立精神的重要途径,对于培育公民人格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孔子是一个极具个性的政治家,他那充满矛盾的复杂的政治个性既与其天生气质和早年经历有关,更是由春秋时代诡谲多变的政治气候和孔子独特的政治实践所造就的。孔子的政治个性对其政治生涯的影响是双方面的:一方面,促使他积极入世,奔走列国,游说诸侯实行仁政;另一方面,导致他在政治上遭到了多次挫折。  相似文献   

12.
关于学生学习风格的研究,在国际上比较流行的理论和方法有很多,运用尼尔.弗莱明(Neil.Fleming)的VARK模型调查了两所高职院校学生学习风格,并对相关数据进行了分析。全面了解高职学生学习风格的总体倾向,对高职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周必大作为南宋前期重要的政治家,在当时朝野推崇苏学的政治背景和学术氛围下,十分关注与敬重苏轼。他采用考证、点评、辨析等方法,对苏轼的生平事迹、道德文章进行了深入考察和客观评价,体现了作者独特的人品风范与学问见识。文章对这些问题进行了系统梳理和总结概括。周必大提供的不少今人未见的苏轼佚文线索,表明苏轼研究的文献收集整理等基础工作,还需要继续努力进行。  相似文献   

14.
张华是我国西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张华在西晋的政治生涯分为晋武帝和晋惠帝前后两个阶段。张华被杀的客观原因是朋党之争,主观原因则是其个人谨小慎微的性格。他在出兵伐吴,谋求统一,为政和平,延缓动乱方面的政治作为是值得肯定的。  相似文献   

15.
This study uses framing to assess how the office of the President of the United States is depicted on NBC's The West Wing. This work represents a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domain extension of framing in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an area of study dominated by analyses of news content. Three distinct presidential depictions are analyzed: chief executive, political candidate, and private citizen. This quantitative content analysis of the 2001–2002 The West Wing television season addresses the frequency with which the fictional president performs these three roles and posits several hypotheses concerning the relative presentation of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 across contexts. All three roles are represented with substantive frequency, with the chief executive role dominating. Principled character traits are evident more often when the fictional President Bartlet is acting as chief executive than as a private citizen. Conversely, Bartlet presents more engaging personality traits when acting as a private citizen than as either chief executive or political candidate. Implications for these finding are outlined and future lines of research are detailed.  相似文献   

16.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在变法受挫之后,隐退江宁达十年之久.其内心仍存激愤。在此期间写了大量律诗、绝句,景中融情、咏物寄情、直抒其情,以排解胸中不平之气,表现了诗人孤愤、痛苦和不甘失败的情绪,形成与为官时期政治诗全然不同的寓激愤于恬淡的诗歌风格。  相似文献   

17.
斯腾伯格思维风格理论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思维风格就是指人们较为喜欢用某种方式来进行思维。斯腾伯格的心理自我管理理论是一种描述风格的理论,在他的理论中按照5个维度共划分了13种思维风格。斯腾伯格给出了测量思维风格的工具——思维风格问卷,中国学者也对其作了一定的修订。斯腾伯格的心理自我管理理论中所提出的思维风格与格里戈雷科提出的三种中心均有相关,思维风格与思维模型的相关体现了它具有认知中心的特点;思维风格与人格的相关体现了它的人格中心的特点;思维风格与学业成绩的相关体现了它的行为中心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家庭婚姻冲突对问题少年人格与应对方式的形成所产生的影响,为家庭教育培养孩子提出建议和方法,本研究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艾森克人格问卷(EPQ)、中学生应对方式量表(CSS)和儿童感知婚姻冲突量表(CPIC)对62名问题少年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心理症状九因子与威胁认知、自我归因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差异(P<0.05),情绪稳定性、消极应对方式与婚姻冲突各因子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差异(P<0.05)。研究表明,婚姻冲突影响了问题少年的人格、应对方式和心理健康,来自婚姻冲突的威胁认知和自我归因是导致青少年问题行为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人格——行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直注重通过对大学生思想道德意识的培养达到对其行为的规范。从人的心理发展轨迹看,人格养成是人初期教育的核心内容,人格决定行为,行为会促进人格的形成。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首先应重视对大学生人格的塑造,促使人格的力量转化为行为的动力,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注入新活力。  相似文献   

20.
史浩是南宋政治家、文学家,四明史氏家族的开创者。他有着丰富、独特的政治思想,其文集《鄮峰真隐漫录》是研究他政治思想的重要史料。从文集可以看出史浩的政治思想包括:继承前人并有所深化的仁义思想;来源于现实的"君总大纲,事委臣下"的君道观和"自治为先,以图恢复"的和战思想。他的政治思想或有理论渊源或有极强的现实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