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家长微信群是当代家校合作中的一个重要载体,教师往往通过家长微信群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与互动,家长微信群也为家校合作的开展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但是随着家长微信群的普遍使用以及家长身份差异、教师过度权威等因素的影响,很多家校互动时存在的矛盾、冲突也随之显露。因此,探讨家长微信群中存在的合作问题,分析教师与家长、家长与家长在微...  相似文献   

2.
<正>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微信已成为当今社会社交的重要手段。班主任通过组建微信群,可以为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家长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拓展了教学的时间和空间,有利于营造自主学习的氛围,是对日常课堂教学的一种强而有效的补充。那么,作为班主任如何利用好微信群呢?一、用心组建班级微信群接手一个新班级时,班主任不妨在家长报名时,让家长通过扫群二维码或者面对面建群等方式,把全班的家长加入所在的班级群。群聊名称以"某某学校几年几班"命名。部分的家长也可邀  相似文献   

3.
微信,使传统的一对一家校互动方式向跨越时空、多元化交流的互动方式转变,尤其在小范围(为部分学困生组建的群)内,它能有效加强教师与家长、家长与学生、学生与教师间的空间层面的联系。本文将探讨如何利用微信小群的"打卡"来促进家校间的沟通,提升学困生的英语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4.
随着微时代的到来,家校沟通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实地家访、电话沟通这种单线联系逐渐被网络的多维辐射方式所代替。建立、管理并利用好QQ群和微信群,这对家校合作沟通有着其他通信工具不可比拟的优势。同时,教师可以借机将"双群"变成展示师生"才艺"、提升家长素质、提高家庭教育水平、助力师生及家长成长的重要平台。  相似文献   

5.
近些年,总有家长向我询问,为什么高中老师不常与他们交流孩子的情况。深入了解后,我方知问从何来。随着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普及,"微信群"已被普遍应用于中小学,尤其是小学的家校互动中,班主任及任课老师通过"家长群"发布事务通知、作业要求、近期活动与学生情况,家长通过"家长群"交流沟通,了解孩子在学校的种种表现。虽说也有家长会抱怨群里的是是非非,但大家总觉得有这样的沟通方式利大于弊,以致听不到了来自微信的叮咚声,这些家长反而不习惯了。  相似文献   

6.
微信群里也常会有家长之间的对抗。这种对抗一般是由孩子在校时的摩擦引起的,作为教师的我们如果置之不理,不仅影响班级家长之间的团结,引起家长间的纷争,也极容易给家长带来教师不够负责、对孩子问题不能及时处理的印象。因而,建立微信群,还得对家长之间的沟通进行适当引导。给微信群一个交流条约并及时公告。在建立微信群后,要第一时间发布公告提出要求:家长的话题不要涉及别人家孩子。千万不要在群里指名批评某位孩子并要求其家长督促改正。孩子之间有任何问题,家长都要私下与教  相似文献   

7.
随着微信在人们生活中的普及,老师与家长的沟通方式也发生了变化--每个班都有微信群,班级通知都通过微信群下发;有的家长因工作忙,接送孩子交给了老人,老师便用微信及时与父母沟通孩子的情况。但微信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我就曾经遇到过这样一件事。  相似文献   

8.
中小学家校微信群建立的初衷是为了加强家校沟通合作,实现家校协同育人,但目前的家校微信群普遍存在教师责任缺失、家长角色失范和学生缺席现象,致使微信群功能异化,由此引发的伦理风险更影响了立德树人的教育成效。为此,需要明晰功能指向,回归家校微信群的教育初心;和顺家校关系,重建教师与家长的道德责任;充盈爱与关怀,共筑立德树人的道德空间。  相似文献   

9.
梅志军 《师道》2016,(4):42-43
传统的家校沟通方式,不外乎"家访"(老师走到学生家中)和"校访"(家长走进学校)两种,我们姑且称这些方式为"在路上";而在大数据背景下的今天,家校沟通的方式就变得丰富,尤以"班级QQ群""班级微信群"等为潮流,老师和家长的交流大都以"线"上为主,我们姑且称这些方  相似文献   

10.
正从2012年下半年接触微信开始,学校的部分老师就尝试把微信与班级教育教学管理结合起来,与本班学生和学生家长建立了班级微信群,把班级教育教学活动尽可能推到微信平台上,这一举措大大改变了教师与学生和家长的交流方式,促进了教师思维方式、教学理念、工作方式的转变,让教师与班级学生、家长共同进步和成长。目前,微信平台已经成为继博客、QQ群、微博之后我校家校共育的又一个重要网络工  相似文献   

11.
为了更好地实施幼儿习惯培养的教育,加强幼儿园与家庭的密切合作,教师开始注重借助网络平台的途径和家长充分沟通,有效形成家园共育。在网络运用的形式上,教师采取了"校园网""宝宝网"和"微信群"三种模式,围绕礼仪教育中家长工作的三个方面:内容和教育理念、个案追踪、方法共享,开辟以"公网、私网、群聊"三种模式共建家园沟通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微信群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学校与家长联系的纽带。微信群给教师的工作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教师带来了烦恼。这不,让教师始料未及的是,教师发出的一条正常的消息,竟然引起了家长群的大辩论。事情描述:家长群"炸"了这天我正在组织教学活动,突然,同班的宋老师向我指指手中的手机,一再挤眼睛,嘴巴做"看群"的口型,我一下子秒懂。结束教学后,我赶忙掏出手机,宋老师急急忙忙说:"看家长群,快看家长群。"我快速滑动手机屏幕,家长群里已经"炸"翻了。什么事呢,请听我慢慢道来。  相似文献   

13.
王女士刚刚"荣升"为小学生家长,对孩子在学校的表现格外上心。让她放心的是,刚开学,班主任就建了一个家长微信群,每天在群里和家长们沟通。可是没过多久,她心里却开始不是滋味了——儿子太爱动,已经多次被老师在群里点名批评,最近作业完成得也不好,被点名的内容又多了一项。现在,王女士已经有点神经质了,听到微信通知的声音就有点紧张,生怕儿子又犯了什么错。微信群的使用确实使家校沟通更容易、更快捷了,但是使用中也会出现问题,前面所说的点评带来  相似文献   

14.
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技术被日益广泛运用到家校沟通中,班主任经常使用QQ群、微信群、校讯通等工具,同时面向所有家长传递资讯。相比于电话、约谈、书信等传统的沟通方式,这无疑提升了班主任的工作效率。运用信息技术,以微信平台为例,班主任应充分挖掘微信群、微信公众号、朋友圈等相关功能,搭建便捷的沟通桥梁,拓展家校沟通宽度,延伸家校沟通深度,提升家校沟通温度,从而丰富家校沟通的维度,增强家校沟通的效能,家校合力,共同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5.
随着信息时代的高速发展,互联网为家校沟通提供了新的渠道,"互联网+"背景下的家校沟通逐渐成为常用途径,如何让家长积极有效地配合学校,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形成合力?本文就"互联网+"背景下的家校沟通中QQ群、微信群等群交流技巧进行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16.
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微信群已经成为现代科学技术应用于学校教育的最新例证,为教师和家长提供了一种电子化、虚拟化、多元化和直观化的信息交流方式.文章简单阐述微信群在班级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积极确立研究基点,然后详细论述微信群在班级管理中的科学应用策略,即以教师为主导把握学生发展方向,以家长为主体积累学生成长信息,以合作为途径...  相似文献   

17.
在初中班主任工作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微信群,展开家校协同教育,促使学生更健康地成长。在使用微信群的时候要注意设立相关规定,并进行动态管理,在交流的时候要注意言辞,理性回复家长的提问,并结合教育主题定期给家长推送相关信息。这样才能更好地建设微信群,促进家庭和学校之间的沟通。  相似文献   

18.
笔者从所在小学的一个校区,面向低、中、高三个学段,在一年级、三年级、五年级随机各抽取了一个班,同时面向该校区全体教师,进行了"家校沟通新模式的调查",75位教师、104位家长参与了调研。通过分析调查数据,笔者有以下发现:微信成为最主要的沟通手段。微信、电话、面谈,是现今教师与家长沟通的主要手段。其中微信由于使用方便、快捷、互动性强,能够共享文字、图片、语音等诸多优势,  相似文献   

19.
在网络成为人们日常沟通交往主要方式的今天,班主任与家长的沟通已无法回避社交网络这一渠道有调查表明,70%以上的班主任在利用微信私信和微信家长群进行家校联系沟通,运用社交网络开展家校沟通已成为班主任的普遍做法特别是在新冠疫情背景下,班主任又将部分家长会移至网上,更提高了家校网络沟通的占比.  相似文献   

20.
王莎莎  刘静静  张璐璐  岳学文 《山东教育》2020,(1):F0002-F0002,F0003
百名教师电话微信访千家为阻断新冠肺炎疫情向校园蔓延,在疫情防控时期,博兴县乐安实验学校把原来的"百名教师上门访千家"活动改为"百名教师电话微信访千家"。活动目的是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进行专项家校联系,加强防疫期间的指导与信息交流,使家长了解学生在校学习、思想等情况,教师了解家长对学生的家庭教育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