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幼儿阶段秩序感的形成是幼儿个人成长、适应环境不可缺少的生存能力之一,是健全人格、良好社会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36岁幼儿已开始形成自我意识,其秩序感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这就要求在把握该年龄阶段幼儿秩序感特点的同时从幼儿发展规律、成长环境、生活规范等方面进行良好秩序感的教育建构。  相似文献   

2.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不仅可以使人增长知识,更可以逐渐培养自身优秀的人格与品质。自"终身学习"理念提出,从幼儿时期到年老阶段,人们纷纷开启读书热潮。为了进一步推进幼儿早期阅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明确:应以幼儿为中心,实施相关教育活动,以期不断地培养幼儿的相关能力。基于此,以幼儿园早期阅读教育活动为着手点,深化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明确:应以幼儿为中心,实施相关教育活动,以期不断地培养幼儿的相关能力。基于此,以幼儿园早期阅读教育活动为着手点,深化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指导精神,分析了如何提升幼儿园早期阅读教育活动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袁蓓 《教育教学论坛》2013,(45):264-265
36岁是人一生中阅读能力发展和社会情感培养的关键时期,对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和社会性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阅读还能诱发思维活动、启迪同伴,是思维的导师,健康的书籍是幼儿最好的老师,幼儿阅读能力和良好道德情感的培养程度,将会影响其终身的学习能力和人格品质。因此,在这一时期,为幼儿营造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培养阅读兴趣,体验其情感价值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国幼儿园阶段学生大多为36岁的幼儿。该年龄阶段幼儿正处于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对幼儿将来的学习、生活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幼儿园教育中,教师应重视对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以促进幼儿的健康、快乐的成长,同时可以为幼儿将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就对幼儿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进行了一些探究。  相似文献   

5.
<正>人的一生中礼仪教育形成的最好阶段应该是36岁习惯养成的敏感时期,抓住这一时期对幼儿进行文明礼仪教育,使幼儿从小学礼、知礼、懂礼、用礼,将关系到人一生的发展。而幼儿礼仪教育的主体有很多,不仅是幼儿园的老师,家长也是重要主体。只有家园携手,才能更有效地促进幼儿礼仪教育。  相似文献   

6.
<正>很多家长到园和我倾诉,孩子不懂礼貌,和父母顶撞,很是头疼,个个在家都是"小公主""小皇帝"。这种状况在孩子身上太普遍,对长辈没有礼貌,不懂得关心体谅家长,也不爱护公物,常常唯我独尊……36岁正是孩子的敏感时期,抓住这一时期的培养,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使幼儿从小学礼、知礼、懂礼、用礼,促进幼儿良好品质的发展。《36岁正是孩子的敏感时期,抓住这一时期的培养,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使幼儿从小学礼、知礼、懂礼、用礼,促进幼儿良好品质的发展。《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社会领域中明确指出教育幼儿"遵守基本的行为规范",因此,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行  相似文献   

7.
<正>著名教育学家杜威提出幼儿阶段"生活即游戏,游戏即生活"。角色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具有自主性、创造性、想象性、团体性的本质和特点。角色游戏对幼儿健康的心理发展具有良好的作用,可以提高幼儿的社交能力、发展幼儿的认知能力、促进幼儿情绪情感发展等作用,是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一种社会需要。因此,成人应该认识游戏的价值,尊重幼儿,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游戏,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健康发展。幼儿心理学研究表明,36岁是人的  相似文献   

8.
<正>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期,传统的幼儿语言教育注重的是口语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书面语言的教育,进行的不是完整语言的教育,使幼儿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少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通道。目前,国际幼儿语言教育研究提倡"完整语言"的教育。这种观点认为,尽管幼儿以发展口头语言为主,但应当为幼儿创造一定的接触读和写的机会。已有研究提出,2岁是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45岁是学习书面语言的关键期。若能抓住关键期的有利时机  相似文献   

9.
<正>《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要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幼儿的发展是一个持续、渐进的过程,同时也表现出一定的阶段性特征。要充分理解和尊重幼儿发展进程中的个别差异,支持和引导他们从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按照自身的速度和方式到达《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要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幼儿的发展是一个持续、渐进的过程,同时也表现出一定的阶段性特征。要充分理解和尊重幼儿发展进程中的个别差异,支持和引导他们从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按照自身的速度和方式到达《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所呈现的发展"阶梯"。针对幼儿出现的不良行为,我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家庭的娇宠放纵,缺乏日常生活经验等。对此,幼儿  相似文献   

10.
"幼小衔接"是指幼儿园与小学两个阶段平稳过渡的教育过程,是儿童从备受呵护、关注的幼儿阶段迈出步伐走向社会学习生活的第一步,是儿童身心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转折期. 幼儿期是指儿童3岁到6、7岁这一时期,这是儿童在幼儿园生活的时期,由于这个年龄段是儿童正式进入小学之前的一个时期,因此也被称为学前期.  相似文献   

11.
"师幼互动"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的、作为幼儿园教育的基本形态存在于幼儿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并对幼儿发展产生难以估量的重要影响。为此,建立并促进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是每个幼儿教育工作者必须关注并努力实践的。而中班幼儿的年龄段是45岁,在本阶段幼儿热衷角色游戏,并能够自主创造,依靠想象来开展游戏,如何利用师幼互动来解决幼儿在游戏中出现的各种矛盾?通过和中班幼儿的交往进行策略研究,在师幼互动中寻找促进幼儿自主探究游戏的有效规律和策略。  相似文献   

12.
<正>学前教育阶段是人生最重要的启蒙阶段,科学地实施学前教育,对一个人的后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如果把幼儿教育小学化,就违背了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会对幼儿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36岁的幼儿身体和心理发展尚不成熟、不完善,还不具备系统学习的能力。一些幼儿园学习内  相似文献   

13.
<正>苏北地区是著名的革命老区,无数苏北儿女为国家、民族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我们要从幼儿抓起,以多种途径延续这种爱国主义精神:创设特色主题、优化教育环境、利用传统节日、结合家园共育等。《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运用幼儿喜闻乐见和能够理解的方式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在苏北这片革命老区的热血土地上,无  相似文献   

14.
<正>新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游戏是幼儿的主导活动,游戏符合幼儿活泼、好动、好奇的年龄特征。幼儿从事美术活动正是反映了他们对周围现实世界的认识、情感和体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也提到:幼儿独特的笔触、动作和语言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想象和情感,成人应对幼儿的艺术表现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不能用自己的审美标准去评判幼儿,更不能为追求结果的"完美"而对  相似文献   

15.
<正>培养幼儿自信的关键期是36岁。在此阶段,教师应该采用正确恰当的方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让孩子们体验到成功,让他们知道坚持就能成功的道理。其实获得成功的途径有很多,教师可以在平时的教学和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自信力,寓教育于生活,把培养幼儿的自信放到平时教育中。幼儿的自信来自于外界人的鼓励和坚持,幼儿的自信能力对幼儿人格的健全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一、美好的开始,让幼儿感受"首次"成功  相似文献   

16.
36岁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阶段,这一阶段学习的核心课程是语言。全面的语言教育内容指在幼儿语言教育中,既要引导他们学习口头语言,也要引导他们学习书面语言;既要让幼儿理解和运用日常交往语言,也要学习文学语言。因此,教师要根据幼儿特殊的认知规律,特殊的语言学习规律和汉字的特点,进行了园本课程———识字教学,也就是对幼儿进行全面的语言教育。  相似文献   

17.
<正>混龄教育是近几年才刚刚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幼儿教育模式,它是将36岁之间,不同年龄段的幼儿组合在一起,共同生活、学习、嬉戏和成长,已达到更好、更有效的发展效果。这些不同年龄段的幼儿组合在一起,他们之间不仅能互帮互助,优势互补,营造融洽的学习氛围,而且不同阶段幼儿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大大增加了幼儿产生认知冲突的机会,增加了幼儿体验、认识、发展的机会,使幼儿自我学习,从而获得各自的成功与提高。以下是笔者总结的  相似文献   

18.
<正>《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是教育部颁发的针对3-4岁、4-5岁、5-6岁三个年龄段的幼儿在日常教育的五个领域(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中应该达到的学习与发展目标。《指南》强调了学习品质在幼儿阶段的科学培养。学习品质在这五个领域里不是孤立的、脱离的抽象概念,而是具体的生动的科学交融。良好的学习品质直接影响着幼儿的整个学习过程,决定着幼儿的学习效率。幼儿以怎样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式去认知事物,影响着幼儿的整个心理状态和个性特征。幼儿阶段重视培养幼儿  相似文献   

19.
2012年9月,国家提出《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其中将幼儿在健康领域中的学习与发展划分为"身心状况""动作发展""生活习惯和生活能力"三方面内容。以保育与教育并进原则,保教人员应站在育人的角度去思考,实施教养并重的教育。  相似文献   

20.
<正>《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要充分尊重和保护幼儿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严禁"拔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幼儿数学教育是发展幼儿思维能力重要有效的途径,教师应该从方法上、途径上积极探索有效的发展幼儿思维能力的策略。而小班的孩子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逻辑思维不发达,空间方位能力也处于启蒙阶段,因此,我们在进行小班的数学教育活动时,要重视幼儿对数学兴趣的培养,要在新奇有趣的数学环境中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