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切为了孩子,为儿童创造开放的教学空间,让学生在美术学习中寻找快乐、体验快乐、获得快乐;绘画是每个孩子抒发自己情感最直接的途径之一,美术课是孩子们感情交流的重要场所;让学生在美术课堂中感受快乐是培养孩子审美能力、想象能力。  相似文献   

2.
苏强 《华章》2011,(27)
为儿童创造开放的教学空间,让学生在美术学习中寻找快乐、体验快乐、获得快乐;绘画是每个孩子抒发自己情感最直接的途径之一,美术课是孩子们感情交流的重要场所;让学生在美术课堂中感受快乐是培养孩子审美能力、想象能力、体验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成功的一节课,应该引人入胜,让学生精力集中并产生兴趣,让学生在美术学习中寻找快乐、体验快乐、获得快乐;绘画是孩子抒发自己的情感最直接的途径之一,美术课是孩子们感情交流的重要场所;通过教师的愉快教学,让孩子在美术课堂中感受快乐是培养审美能力、想象能力、体验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多彩的儿童时代充满快乐和无限遐想,它曾赋予我们许多的憧憬和梦想,带给我们许多的快乐和纯真。绘画是每个孩子抒发自己情感最直接的途径之一,美术课便成了孩子们感情交流的重要场所,作为教师在美术课中的地位尤显重要。多年的美术学科教学经验和新课改的实践告诉我,让学生在美术课堂中感受快乐是培养孩子审美能力,想象能力的关键,为此,我在美术教学中进行了大胆的尝试。  相似文献   

5.
张国权 《湖北教育》2005,(7):118-118
多彩的儿童时代充满快乐和无限遐想,它曾赋予我们许多的憧憬和梦想,带给我们许多的快乐和纯真。绘画是每个孩子抒发自己情感最直接的途径之一,美术课便成了孩子们感情交流的重要场所,作为教师在美术课中的地位尤显重要。多年的美术学科教学经验和新课改的实践告诉我,让学生在美术课堂中感受快乐是培养孩子审美能力,想象能力的关键,为此,我在美术教学中进行了大胆的尝试。  相似文献   

6.
陈青 《教师》2013,(24):54-54
"老师,我最喜欢上美术课了。""老师,下一节就是您的美术课,您要早点来哦!""老师,我最爱上您的课。"……听着每一句稚嫩的话语,怎能不让我不爱我的学生,不去想为他们做些什么呢?上好我的美术课,让孩子在创造中感受快乐,体验美术给他们带来的喜悦,便成为我最想为孩子做的事。  相似文献   

7.
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让他们在学习中寻找快乐、体验快乐、获得快乐,是广大教师一直在努力探索的问题。多彩的儿童时代充满快乐和无限遐想,带给他们许多的快乐和纯真,而绘画是每个孩子抒发自己情感最直接的途径之一,美术课便成了孩子们感情交流的重要场所,也成了他们快乐的小天地。多年的美术学科教学经验和新课改的实践告诉笔者,让学生在美术课堂中感受快乐是培养孩子审美能力、想象能力、体验成功的关键。因此,笔者在美术教学中进行了大胆的尝试。  相似文献   

8.
绘画是学生对周围事物或人生观、世界观的认识和再创造,通过绘画,学生可以真实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美术课上也是学生交流情感、增进友谊、学会交往的训练基地;学生在美术课堂中感受到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在活动中逐渐培养孩子想象力、表现力、绘画能力以及审美情趣,并在完成一项"作品"后能够体验到获得成功的喜悦。  相似文献   

9.
为学生创造开放的教学空间,让学生在美术学习中寻找快乐、体验快乐、获得快乐;绘画是学生抒发自己情感最直接的途径之一,美术课堂是学生们感情交流的重要场所;让学生在美术课堂中感受快乐是培养审美能力、想象能力、体验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开放式教学是针对传统教学活动的封闭性而言的,是课堂教学中各个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以及要素变化和发展,使教学保持动态平衡的一种教学方法.为儿童创造开放的教学空间,让学生在美术学习中寻找、体验、获得快乐.绘画是每个孩子抒发自己情感最直接的途径之一,美术课是孩子们感情交流的重要场所,让学生在美术课堂中感受快乐是培养孩子审美能力、想象能力、体验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李东 《中国教师》2012,(2):45-46
<正>美术来源于生活,又表现生活,人需要美术,培养人的教育更需要美术。美术教师的职责不在于让多少学生成为美术天才或美术家,而是让学生在美术课中获得快乐,提升艺术素养,让学生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形象、有趣、富有感情的语言无疑可以为一堂美术课增色不少。教师要把美术课本中每一课的内容内涵和艺术美发掘出来,创设美术课情境,使学生如临其境,如见  相似文献   

12.
学生是具有情感、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学习主体,是未来、是希望。美术课是各类课程中展示思维、想象力以及动手、动脑能力的最具代表性的学科。美术,是快乐的源泉,是开启孩子心灵智慧的钥匙,是让孩子对生活产生遐想和憧憬美好未来的一眼清泉,是多姿多彩、无限快乐的。  相似文献   

13.
美术是美的艺术,也称"造型艺术"或"视觉艺术"。美术所创造出来的艺术形象,具有审美价值,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只有将美的艺术真正渗透到快乐的氛围中,才能更好地创造出美术教学形象,达到寓教于乐,教书育人的目的。在美术教学中如何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让学生上好每一堂美术课,是美术课中完成教学内容,实现教学目标,陶冶学生情操,启迪学生智慧,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4.
正《美术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指出:"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但是,随着年级的升高,美术课不再只是画画那么简单,随之而来的是深奥的美术知识、复杂的绘画技巧,孩子们对于美术的热爱也随之减弱。因此,我时常看到不少高年级的孩子在美术课上精神状态恍惚,有的干脆将美术课变成"休闲课",学习美术的兴趣全无。作为一名美术教师,我深知,美术课程的学习不仅仅在于引领学生获取美术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发挥美术学科的特有魅力,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热情,让学生打心里爱上美术。那么,应该如何让小学生能长久地保持对美术的喜爱、让美术课堂能够保鲜呢?  相似文献   

15.
王雅洁 《考试周刊》2014,(25):186-187
<正>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经常会发现这样一种现象:孩子们在低年级时非常喜欢美术课,在美术本上信手涂鸦,然后请同伴或老师欣赏,告诉他们这是什么、那是什么。然而随着年级的不断升高,他们不喜欢美术课,不愿意涂涂画画,美术课久而久之变成老师或极少数所谓"学优生"展示的舞台,而绝大多数学生在美术课上尽力完成自己语文、数学作业,他们在课堂中感受不到美术带来的乐趣,体验不到画画的快乐。表现在课堂中,学生把美术课堂当做放松的乐园,更有学生显现出  相似文献   

16.
我时常会听到同事讨论孩子的美术兴趣问题:在幼儿园儿童和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几乎人人都喜欢绘画,不喜欢美术课的学生很少,甚至有一些学生盼望着上美术课。但是到了三、四年级,随着年龄的增长,相当多的学生不再喜欢上美术课了,有些学生对美术课敷衍了事,甚至有些变得怕上美术课。  相似文献   

17.
小学低段是孩子成长的一个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形成的大多数意识和习惯直接影响着孩子的一生.因此,在这一阶段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让其具有创新意识,显然是我们美术教育者要重点研究和思考的.开放性的美术教学,能够实现思维方式和教学途径的多元化,帮助学生更快乐、更有效地学习美术.本文根据笔者的美术教学实践经验,从美术课堂内的教学和美术课堂外的教学两大方面来研究如何在小学低段教学中开展开放性美术教学.  相似文献   

18.
<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教师。作为一名美术教师,要发挥美术教学所具有的独特魅力,以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呈现给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并使这样兴趣持久化,这样教学效果会更好。在美术课上,我们应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带着愉快的情绪参与到美术学习中。让孩子觉得绘画是一件快乐的事、高兴的事。让孩子在乐趣中步入乐画的天地。那如何在课堂中,激发  相似文献   

19.
周燕 《考试周刊》2012,(6):184-184
如何抓住学生的活动契机,构建快乐美术学习?下面我将向大家展示的是近年来我是如何抓住学生各项活动,并利用为这些活动拍摄的图片与录像,丰富美术课堂教学资源,构建快乐美术课堂的。  相似文献   

20.
程晓荣 《考试周刊》2012,(57):178-179
美术课在很多人眼里是最好上的课,他们认为上美术课很轻松,学生照着书本上的范画临摹就行了,老师不用从头讲到尾,学生还很喜欢,既轻松又快乐。其实并非如此,要想做到每一节课都能让学生既轻松又快乐,又有良好的效果,这个美术老师可不简单。新课程改革否定了过去以学习美术技能为主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中加入了更多的人文内涵,所以要求美术老师有很高的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