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绿色大学"的创建反映了高等教育的改革适应生态文明建设的诉求,是生态文明建设下道德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趋势。"绿色大学"的创建,丰富了大学生道德观教育的内容体系,深化了大学生道德观教育的社会内涵,凸显了大学生道德观教育的时代特征,因此高等教育要在加快绿色大学创建中提升大学生生态道德水平,推动人类社会与自然和谐共生,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2.
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与充分改善生态系统,生态文明教育提出要培养适应生态文明建设的生态公民。新时代,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包含“生态兴则文明兴”“以人民为中心”的绿色发展思想以及生态经济、生态民生和生态法治思想等丰富的内容。随着国家将生态文明建设提上了重要议程,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工作也需要进一步的完善提升。目前,高校生态文明教育仍存在诸多问题,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指明了前进方向,高校应努力践行绿色发展观,提高专业教育者生态教育能力,增强大学生生态教育实践性和创新能力,为推动生态文明、建成美丽中国奠定牢固根基。  相似文献   

3.
正人类文明的发展依次经历了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和生态文明的三个阶段,目前人类文明发展已经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过渡。大学作为人类文明的产物,与之相对应地也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及传统大学发展模式、绿色大学发展模式和生态大学发展模式。[1]生态大学作为一种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全新办学理念,应该是大学实现和谐教育最理想的模式。一高校教育生态化的概念和内涵(一)高校教育生态化的概念所谓高校教育生态化是指将生态学的观点和原理运用到  相似文献   

4.
人类在漫长的发展历史中,凭借自己的劳动和智慧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灿烂的文明。随着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由被动接受、初步探索、过度征服到和谐共处,人类文明大体上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现在迈入了生态文明阶段。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是人类应对生态危机的必然选择。是人类与自然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时期。可见,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之路:生态文明教育责无旁贷地要肩负起发展人类生态文明意识的重任;学科教学更应主动承载生态文明教育的实践转化,促进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生物学科作为一门关注生命的自然学科.更具有渗透生态文明教育的独特优势,必然需要在这场绿色文明中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5.
21世纪,人类发展的主题是绿色发展。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单篇论述了生态文明,指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正处于心理成熟期和个性社会化的重要阶段,其现在的一言一行都代表着新时代公民的素质水平。本文重点阐述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下,就如何开展大学生绿色消费教育,从学校、家庭、社会和个人等几方面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6.
我国将绿色发展列入到"十三五"规划中,对于大学生而言,绿色发展的具体体现形式是对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切实提升他们生态素养,让学生充分理解到生态文明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增强大学生社会主义生态责任感和使命感。文章首先对大学生生态意识进行概述,分析绿色发展背景下大学生生态意识培育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7.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要开展素质教育,重视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当前,大学生处在以可持续发展为宗旨的生态文明建设阶段,生态文明素质是每位大学生必备的品质。在思想教育工作中,融入"生态人"思想和生态文明理念,有利于规范大学生行为,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观,提高综合素质,促进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取得令世界为之瞩目的成就的大背景下,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却明确提出了"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并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一起提升到国家发展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进一步明确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和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性、紧迫性。可见,近年来中国经济的腾飞其背后付出的生态环境的代价,已经引起了党中央和社会的深刻关注。而将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如此重要的战略地位,正符合了生态哲学观的核心价值和本质要求,即自然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只有人在尊重自然的前提下,才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才能推进社会文明的进补。而今,要牢固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地位和战略高度,要稳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首先,要在全社会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树立生态文明价值观,改变部分劳动者固有的尤其是以牺牲自然、生态、环境来换取经济利益和生活舒适的价值观。而大学生作为社会的栋梁之材、希望之才,本身就是社会文明层次、教育层次和价值观相对优秀的群体,对大学生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并使其向其辐射群体正向传递生态文明价值观则尤为重要。而在大学教育教学的实践中,生态文明教育现状却不容乐观,但其开展更是刻不容缓。基于这一矛盾,笔者分析了新时期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研究背景、意义和特点及其必要性,分析了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基本原则、方式方法、体系构建和实践路径,着重指出高校应把握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代性和现实性,及时转变教育理念和办学思路,将实施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到高等教育体系。并在生态文明教育的构建、实施、发展、推进和评估中以生态哲学为前提和指导思想,确保其正确的价值地位、实践意义和科学构想。  相似文献   

9.
生态文明的战略任务是新时期新阶段我们党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又一次理论创新,是人类文明的发展规律和演化逻辑的必然要求。走符合我国国情的"绿色"发展道路,需要深刻把握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的决策部署,以科学规划为指导、完善环境法治、推进制度创新、扩大公众生态参与。  相似文献   

10.
绿色发展理念涵盖"绿色"价值取向、"绿色"思维方式和"绿色"生活方式三方面内容,蕴含着丰富的哲学内涵,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机遇,更新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拓展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彰显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价值。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渠道,以校园生态文化建设为有效载体,以社会生态文明实践活动为重要环节,是绿色发展理念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1.
基于文献计量和知识图谱的思想与方法,研究我国生态文明教育过程中的知识生产特征和基本规律。结果表明,我国生态文明教育研究领域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研究热点主要围绕生态文明教育价值及意义、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研究、生态文明教育内容研究及生态文明教育对策和路径研究。对研究热点深入分析,发现目前我国生态文明教育研究对象不够全面、研究内容需进一步深化及研究对策和路径需注重实效性。立足于新时代,必须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以深入研究新时代生态文明教育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主攻方向,探索绿色教育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2.
不同的文明模式形成不同的"技术-经济"范式,有着内在的发展规律,技术创新与经济制度之间的互动推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缺少自然资本支撑的工业发展模式进入内在矛盾和发展停滞期,引发严重生态危机,对"技术-经济"范式演化提出新的要求。"基于自然资本的生态技术与绿色经济"范式是符合人类社会生态文明转向的,其内在结构是由绿色知识的科学主导,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技术目标、自然资本的价值附着物、生态经济产业的技术载体和生态环保的技术共同体构成的。  相似文献   

13.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视野逐渐从经济的增长转向生态的保护,而作为生态维护的重要影响因素——生态文明,也不断被提出。高校作为人才的培养基地,也是建设美丽中国,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据地"。因此要充分发挥高校大学生的辐射作用,通过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来推动整个社会的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4.
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高校思政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对大学生开展"绿色"教育应成为新时代高校思政工作的重点,为建设美丽中国、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高校开展生态文明素质教育的宗旨和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文明,是对传统文明尤其是对工业文明扬弃超越的结果,是人类文明在发展理念、道路和模式上的深刻变革,其核心价值就是"和谐"。高校是培养高素质建设人才的阵地,承担着弘扬与传播生态文明的重要使命,因此应把生态文明素质教育及时纳入学校办学定位与发展目标中,并以生态文明价值观教育为宗旨,引导大学生反思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人与自我三大关系,使他们确立以和谐的自然价值观、科学的社会价值观、崇高的精神价值观为一体的生态文明价值观。同时,高校生态文明素质教育必须以实现内外转化为路径,即引导大学生将生态文明知识内化为生态文明素质,再将生态文明素质外化为生态文明行为。  相似文献   

16.
滕飞  蒋悦 《江苏高教》2024,(3):98-102
当前,中国不平衡不充分发展所带来的生态困境阻滞了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实现,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源自人们生态道德观念的缺失及其教育的缺场。高校承担着为国家培养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人才的重任,应从课程资源、实践教学、绿色文化、保障机制等方面入手,开展以生态自然观、生态劳动观、生态消费观、生态法治观为内容的新时代生态德育,这既是破解中国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新时代高等教育改革创新的重要内容,更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生态人格的养成、美好生活的实现和绿色大学的创建。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关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目标和建设美丽中国的美好愿景,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高校作为知识传播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要自觉将生态文明教育有机渗透和贯穿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和各个方面。全面加强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要优化校园的生态文明环境,加强生态文明通识教育和开展生态文明的实践活动,为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中国建设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8.
陈茜 《科教导刊》2023,(27):41-43
绿色发展是当今世界的时代潮流,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新时代,我国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着力治理环境污染,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明显成效。近年来,我国大学生群体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已逐渐成为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中坚力量。文章以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核’谐友爱”大学生志愿宣讲团实践活动为例,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中,以实践促进学生知行合一,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为探索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培育的有效路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当代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教育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必然要求,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需要。目前,我国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方面仍存在着意识淡薄、知行分离等问题。高校必须通过更新教育理念,注重教育创新,优化“顶层设计”,构建辅助体系,打造“绿色大学”等途径,培养生态文明素质较高的建设人才。  相似文献   

20.
基于生态文明即绿色文明建设的公司社会责任思想的演化,必然落脚于绿色责任;而绿色责任与绿色高职教育会在相互影响中实现共生互赢.构建"绿色职业 绿色技术"的绿色高职教育新体系,成为生态文明建设新时代的新话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