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古籍善本书目》为目前中国最具权威之古籍善本书目,对于了解现今所存善本古籍概貌及鉴别、整理善本古籍皆有极高之参考价值。惟因其书所著录之善本古籍数量繁多,编纂者得以实地复核原书者,仅占少数,故难免有疏误之处。本文就《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经部》所著录"《毛诗名物图说》九卷,稿本""《周礼注疏》十八卷,明末张采刻本""《阎红螺说礼》三十三卷,明崇祯九年阎氏二分明月菴刻本"等三书中之问题提出讨论,勘订其误,或有助于其书之更臻完善。三处之误,盖皆由于未细审原书内容所致,由此益显示细审原书内容对书目编纂之重要性,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2.
《黄氏日抄》又作《慈溪黄氏日抄分类》。《中国古籍善本书目·子部》(下称《善目》)第663号著录,曰:"九十七卷,宋黄震撰。宋绍定二年(1229)积德堂刻本。存二卷,二十七至二十八。"藏国家图书馆。第664号又著录一部,曰:"宋绍定二年积德堂刻,元至元重修本。存二十五卷,四至五,十二至十三,十七,十九,二十五至二十六,二十九,三十四至三十八,七十一至七十八,九十四至九十六。"藏山东省博物馆。第665号又著录一部,曰:"元后至元三年刻本。"可见第664号著录的"元至元重修",指的是前至元。据此,《善目》编者确信:出版过宋绍定二年《黄氏日抄》九十七卷本。只是散失严重,仅存残本。  相似文献   

3.
《赵浚谷文集》十卷《诗集》六卷《疏案》一卷附《永思录》一卷,明平凉赵时春撰。其书传本,《中国古籍善本书目》及《北京图书馆古籍善本书目》、台湾中央图书馆《善本书志初稿》等著录有  相似文献   

4.
《北京图书馆古籍善本书目》著录四库底本共60种,其中9种是《永乐大典》辑佚本。子部杂家1种:宋谢采伯撰《密斋笔记》五卷《续记》一卷;集部宋别集8种:李流谦撰《澹斋集》十八卷、赵蕃撰《淳熙稿》二十卷(该书是誊抄的副本,不应算作底本)、陈元晋撰《渔墅类稿》八卷、包恢撰《敝帚稿略》八卷、舒岳祥撰《阆风集》十二卷、董嗣杲撰《庐山集》五卷《英溪集》一卷、家铉翁撰《则堂集》六卷、连文凤撰《百正集》三卷。严格地说,《永乐大典》辑佚本之底本当为8种。  相似文献   

5.
国家图书馆藏有两部题为“夏天桔《正思斋文集》”的稀见元人别集。二书只有卡片著录,其中一部在普通古籍馆,著录为:“《正思斋文集》十二卷,元夏天桔撰,清抄本,8册。”另一部在善本部,著录为:“《正思斋文集》十二卷,元夏天桔撰,清抄本,4册,10行21字,无格。”但未见于《北京图书馆藏古籍善本书目》和《中国古籍善本书目》,可能是近年来从普通古籍中提取的善本。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籍善本书目》一书共收录山西师范大学图书馆藏善本古籍210部。笔者将馆藏善本古籍与《中国古籍善本书目》一一核对,发现该书在著录馆藏善本上有一些失误。本文试将这些失误作以纠正,以便读者查阅。  相似文献   

7.
一侯方域,字朝宗,号雪苑,斋名壮悔堂,商丘人,明万历四十八年(1618)生,清顺治十二年(1655)卒。有《壮悔堂文集》、《四忆堂诗集》。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编辑委员会编《中国古籍善本书目·集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12月)清别集类著录《壮悔堂文集》  相似文献   

8.
《福寿全书》六卷,题"云间陈眉公辑",明刻本,半页八行,行十八字,白口,四周单边。中国科学院图书馆藏。复旦大学、南京图书馆、浙江图书馆等亦有藏本。《中国古籍善本书目》子部征求意见稿著录,《四库全书总目》入"存目",均作明陈继儒撰。陈继儒,字仲醇,号眉公,明华亭(今松江,别称"云间")人,诸生,年甫二十,隐居昆山,杜门著述,工诗文、书画,喜藏书刻书,当时刊行书籍求陈继儒作序者很多。陈继儒生于嘉靖三十七年,卒于崇祯十二年,年八十余。  相似文献   

9.
《中国典籍与文化》2020,(1):F0004-F0004
《南京图书馆藏未刊稿本集成·子部》为"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本书从南京图书馆藏从未出版过的1046种未刊稿本中,精选子部图书172种,艺术类、杂家类均占有较大比重。其中,明代戴从父撰《篱下放言》入选《第二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清代金埴撰《巾箱说》入选第三批名录,清代吴骞撰《尖阳丛笔》、翁方纲撰《苏米斋兰亭考》、程穆衡撰《碎翠集》、丁士涵撰《管子校义》、李玉棻撰《庚辛寓赏编》、曾协均撰《壬戌销夏记》等6种书入选《中国古籍善本书目》。  相似文献   

10.
《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未刊古文献丛刊·明稿抄本卷》共收书81种,其中稿本6种,抄本75种。在81种书中有题记的31种。基于馆藏明代稿抄珍善本的整理,从对原有书目著录数据的修正、对已出版文献的补充和对单行本书目题记的补苴三个方面,举例说明本次整理工作的成绩所在,以及《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未刊古文献丛刊·明稿抄本卷》收录典籍的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11.
<稿本中国古籍善本书目书名索引>集部词别集类著录山东省图书馆藏王献唐校补并跋清钞本<风人松八十一阕>一卷,题明雪蓑子撰.<中国古籍善本书目>未收.是书一册,半页八行十九字,黑口,左右双边,无格.钤有"献唐手校"、"双行精舍鉴藏"、"世业耕读"、"南园书室"等印.  相似文献   

12.
《新安旌城汪氏家录》为元代徽州家谱,藏安徽省博物馆。该书已为《中国古籍善本书目·史部》著录,但学界对其内容尚不甚了解。本文在此略作介绍,并就其编撰体例、史料价值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四库全书》是我国迄今为止最大的一部丛书.从乾隆37年(1772)到47年,历时十年峻事.全书以"经、史、子、集"四部分类,经部10类、史部15类、子部14类、集部5类,共44类.据目前最新统计,书目著录3461种,存目6793种.  相似文献   

14.
刘蔷 《国家图书馆学刊》2011,20(4):90-95,64
《天禄琳琅书目》是中国第一部官修善本书目,在著录体例方面多有创见,对清代藏书家讲究版本鉴定、注重善本著录的风气影响深远,直接开启了近世版本目录学的兴盛。从编纂体例、目录体裁、"重在鉴藏"的编目思想三个方面,条分缕析其对当时及后世版本目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三、元刻本元代刻书之风盛行全国,但传世的(《柳宗元集》刻本不多。经查《中国古籍善本书目》著录有《增广注释音辩唐柳先生集》三种五部,傅增湘《藏园群书经眼录》集部著录了五种,莫友芝《郘亭知见传本书目》集部亦著录了数部。(一)增广注释音辩唐柳先生集《增广注释音辩唐柳先生集》四十卷,《别集》二卷,《外集》二卷,唐柳宗元撰,宋童宗说注释,张敦颐音辩,潘纬音义,《年谱》一卷,宋文安礼撰,《附录》一卷,元刻本。十二行二十一字,小字双行同,细黑口,四周双边,北京、吉林市图书馆各藏一部。又一部,十二行二十一字,黑口,左右双边,北京、上海(不全)图书馆藏。  相似文献   

16.
《北京图书馆古籍善本书目》著录有:"《春秋繁露》十七卷汉董仲舒撰明嘉靖三十三年周采刻本张元济跋傅增湘校跋并录黄丕烈题识又录张元济校"。四周双栏,九行十七字,黑口,单鱼尾。卷末有张元济、傅增湘手跋。兹录二人《跋》语如下: 张元济《跋》:  相似文献   

17.
柳和城 《图书馆杂志》2004,23(5):76-77,75
笔者偶阅《中国古籍善本书目·史部》下册,见有《清绮斋藏书目》两种:一、清绮斋藏书目四卷清张宗松藏清道光二十三年管庭芬抄本清管庭芬跋姜殿扬跋(北京图书馆藏)二、清绮斋藏书目四卷清抄本佚名录清管庭芬跋(上海图书馆藏)我对这两部书目曾作过考释,上述著录略有误。北图本第二篇跋文非姜殿扬所撰,上图本则渊源可考,“佚名”说似不确。另两处关于《清绮斋藏书目》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籍善本书目》是文史学界和图书馆界权威的工具书,由于其规模庞大,书出众手,难免有讹误存在,如部分作者姓名、题跋者姓名等信息著录错误,辑录者所在年代著录不当,部分图书被重复著录、分类不当,馆藏著录错误等。为此,《中国古籍善本书目》应注重对这些错误的修订。  相似文献   

19.
《四库全书总目·子部·杂家类存目八》云:"《物异考》一卷,两江总督采进本,明方凤撰。凤有《方改亭奏草》,已著录。是书载水异、火异、眚异、木异、金石异、人异、虫异凡七条。历代灾异见于正史、杂史者,不可胜纪,凤于每条举二三事,真所谓挂一漏万矣。"其《集部·别集类一八》则云:"《存雅堂遗稿》五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宋方凤撰。凤字韶卿,一字景山,浦江人。……国朝顺治甲午,其里人张燧,乃博蒐诸书,掇拾残剩,汇为此编。……原本尚有《物异考》一卷,……今案《物异考》,出自唐宋遗书,寥寥数则,无资考证。"可见,  相似文献   

20.
江曦 《图书馆杂志》2014,(3):100-103
张尔岐《书经直解》著录于《中国古籍善本书目》、《山东文献书目》等,笔者发现,这是一部伪书。所谓张尔岐的《书经直解》与张居正的《书经直解》当为一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