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法制观与权利义务观。对大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的目的是增强其法制观念,使其以正确的观念指导行为。法制观念是人们对法律现象的观点和态度的总称,具体表现为人们对法律的了解、掌握和运用的程度,对法律的要求和对行为是否合法的评价水平,以及遵守法律的自觉性。正确的法制观不仅表现为对现实法律的了解和掌握,更重要的在于对法律精神和实质的理解和认同,对法律的优劣依据现实做出恰当的评价,还在于将这种认识落实到自己的行为中。  相似文献   

2.
一、调查的目的和意义 法制观是人们法律心理状态的系统化和理论化,其内容包括对法律本质及其作用的深层认识,对法律的要求和态度以及对人们的法律行为作出评价等.法制观是法律意识的理性认识阶段。为了对我校人文学院经济法专业本科学生法制观进行深入地了解.掌握经济法专业教学效果的实际情况,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高级法律专业人才,我们设计了本次问卷调查,通过对调查结果定量定性分析及对比研究,对于加强法学教育、经济法专业教学,搞好法制宣传,增强学生专业思想教育针对性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一、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以规定权利义务为主要内容,具有国家强制性和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则。法律是由许多的法律规范组成的。法律规范告诉人们在一定情形下,可以做哪些行为,应该做哪些行为,或者必须做哪些行为,不能做哪些行为,以及违反法律规定必须承担的法律责任。法律正是通过其指引、评价、教育、预测、强制的功能来为人们的生活护航的。它的五大作用分别为:  相似文献   

4.
法律意识是人们关于法律和法律现象的思想、观点、知识和心理的总称,表现为人们的法律动机(法律要求),对自己的权利和义务的认识(法律感),对法、法律制度的了解、掌握、运用的程度以及对行为是否合法的评价等.  相似文献   

5.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任务之一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法制观,法制观教育的最终目标是确立法治信仰。法治信仰是人们对法治极度信服和崇拜并以之为精神寄托和行动准则。法治信仰教育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教师往往将其作为重点、难点讲授,可效果总是难以尽如人意。造成这种情况有诸多原因,笔者认为.不能科学把握法治、法治信仰、法治信仰教育的内容和性质是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法律意识是人们关于法律和法律现象的思想、观点、知识和心理的总称,表现为人们的法律动机(法律要求),对自己的权利和义务的认识(法律感),对法、法律制度的了解、掌握、运用的程度以及对行为是否合法的评价等。为了达到上述目标,笔者认为,法律教学应根据初中生思维、认识发展的特点,围绕法律意识的树立过程中“法律知识教学”“法律思维培养”和“法律实践表述”三个方面内容进行。  相似文献   

7.
一、法律意识的内涵法律意识是社会意识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人们关于法律和法律现象的思想、观点、知识和心理的总称。它表现为探索法律现象的各种学说,对现行法律的评价和解释,人们的法律动机(法律要求),对自己权利和义务的认识(法律感),对法律制度的了解、掌握、运用的程序以及行为是否合法的评价等等。法律意识属于历史范畴,具有明显的阶级性和政治性。法律意识也属于法律文化范畴,  相似文献   

8.
“依法行使权利与履行义务”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法律篇章的最终落脚点,是培育“知行合一”法治素养的关键。开展“依法行使权利与履行义务”专题教学研究,对明确法律权利和义务地位、养成学生以权利义务为内容的行为模式、应对大学生权利义务观念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等方面都具有其必要性。应把握法律权利与义务内容和行使两条主线,围绕讲清两个概念、理解两个关系、形成两个意识进行教学内容体系设计,注重教材内容科学转化和实践性教学探索,积极回应学生现实问题关切,切实推动专题教学内涵式发展。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法制观念,是指大学生群体在了解、掌握一定法律知识基础上,形成的以法律价值观为核心的相对稳定的法律意识定式,是大学生法律素质的核心。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与大学生法制观念的形成与增强关系密切。作为大学生法制观念教育“主渠道和主阵地”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体系尚未成熟,教学中还存在着不足与缺漏,应当从更新教育理念、革新教育内容等五个方面创新本课程的教学,并以此增强当代大学生的法制观念。  相似文献   

10.
树立法制观念是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重点。本文分析了中职学生的思想现状,着重论述经过接受法教育之后,应当具有的法观念的基本内容是法律至上,特别是宪法至上观念、民主法制观念、平等观念、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主体观念及公民观念。  相似文献   

11.
民法学(下)的内容是民法学教材的第三编至第七编的内容,它主要分述了民法学的各具体民事权利,是民法学的重要内容。 第十五章 债权概述 本章应着重掌握债的概念、特征。债是按照合同的约定或者依照法律的规定,在特定的当事人之间产生的特定的权利义务关系。掌握债根据不同的标准所进行的分类及其概念。了解债的发生根据,及债可因合同、单方法律行为、侵权行为、不当得利、无因管理和其他情况而发生。着重掌握债的担保的概念和特点,掌握保证的概念、设立,保证的效力和共同保证。着重掌握抵押的概念、抵押权的特征、抵押权的设定,掌握抵押关系的内容和实现。掌握定金的概念和特征。掌握留置权的概念、成立条件及留置权的实现。掌握债的履行的概念、债的改造原则、债的正确履行、债不履行的法律后果。了解债的转移和终止。  相似文献   

12.
我国民族院校肩负着为民族地区培养各类具有法制观念和法律知识人才的使命。《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培养大学生法制观念和法律素养的重要渠道,对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民族法制观念和民族法律法规知识具有重要的作用。民族院校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应重视、加强民族法制教育,充分发挥该课程的民族法制教育功能,将其作为加强和改进民族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使大学生学习、掌握以《民族区域自治法》为主要内容的民族法制知识。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是大学生这个社会群体关于法律现象的思想、观点、知识和心理的总称。社会主义法律意识不会自发地形成,必须进行有意识的培养,法律意识是社会主义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法律意识,是社会主义上层建筑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制度得以正常运行的必不可少的因素。培养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灌输和宣传马克思主义法律观、价值观;二是普及法律常识。对于高校学生来说,应把重点放在马克思主义法制观、价值观教育方面。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其目的不仅仅在于使学生了解一些法律知识,更重要是要增强广大学生的法制观念和…  相似文献   

14.
刘春兰 《林区教学》2010,(5):114-116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具有强烈的政治性和思想性,是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打下扎实的思想道德和法律基础,提高自我修养的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就是要将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贯穿在教学实践中。通过教学实践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该课程的教学实践能够通过对学生的动脑及动手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和聪明才智,从发现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制观念及行为方面的问题着手,深入进行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15.
"权利义务伴我行"是《思想品德》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内容,旨在让学生掌握有关权利的知识,了解我国的基本国家制度,学习法律赋予每个公民广泛的权利和义务等。在教学过程中,从反馈的信息来看,学生对这章内容的掌握不尽如人意,普遍反映学习比较困难。所以,笔者认为"权利义务伴我行"这一  相似文献   

16.
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审计作为国家的"免疫系统",其法制建设在我国法治化进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依法审计是一切审计工作的基本原则,更是审计法制建设的核心。因此青年审计人员作为审计事业科学发展的后备力量和主力军,更应构建正确的法制观念,牢固树立依法审计的理念。本文从青年审计人员的法制观现状出发,对青年审计员如何坚持依法审计、建设正确的法制观念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实践教学是提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实效性的关键环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实践教学模式应以信仰为基础的精神层面、以诚信为基础的现实层面、以自信为基础的人格层面为核心实践内容,以生活化、团队化、体验化为核心实践教学形式。这一实践教学模式应遵循思想导向原则、系统性原则、学生主体性原则和情感体验原则四项基本教学原则,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形成健康人格。  相似文献   

18.
培养大学生法制观念是新时代发展的需求和全面依法治国的需要.受传统息诉文化、市场经济负面效应、法制环境不完善以及法制教育不足等因素影响,大学生尚未形成正确的法制观念.在法制观念缺失情况下,大学生对法律的了解不够全面和深入.针对大学生法制观念现状,提升大学生法制观念重在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改革学校法律教育和加强个人道德培养,培育大学生法治精神.  相似文献   

19.
实践教学是提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实效性的关键环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实践教学模式应以信仰为基础的精神层面、以诚信为基础的现实层面、以自信为基础的人格层面为核心实践内容,以生活化、团队化、体验化为核心实践教学形式。这一实践教学模式应遵循思想导向原则、系统性原则、学生主体性原则和情感体验原则四项基本教学原则,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形成健康人格。  相似文献   

20.
民法学(二)的内容是民法学教材的第三编至第七编的内容,它主要分述了民法学的各具体民事权利,是民法学的重要内容。第十五章债权概述本章应着重掌握债的概念、特征。债是按照合同的约定或者依照法律的规定,在特定的当事人之间产生的特定的权利义务关系。掌握债根据不同的标准所进行的分类及其概念。了解债的发生根据,及债可因合同、单方法律行为、侵权行为、不当得利、无因管理和其他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