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文章通过分析长江三峡截留后旅游业的发展状况以及截留后出现的问题,以可持续发展为理论基础,剖析了长江三峡可持续发展的条件,寻找出长江三峡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2.
为更好地实现集装箱运输任务协同和系统优化,针对集装箱运输覆盖地域广、参与主体多、活动协调难的问题,通过对集装箱运输系统的深入分析,将多Agent技术引入集装箱运输,构建起基于多Agent的集装箱供应链模型,并就模型中Agent体功能活动和结构特性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针对日益严重的集装箱运输能耗问题,建立集装箱运输能耗优化数学模型,并仿真分析集装箱供应链Agent体能力变动而引发的路径选择、运量分配以及能耗变动.结果表明,集装箱运输过程Agent体能力变化时,通过上述模型能够实现各Agent的有效协同,寻求能耗最优的运输方案.  相似文献   

3.
为优化集装箱运输网络、提高企业物流运行效率,以集装箱运输组织网络为研究对象,通过计算每条可行路径的时间、成本和服务质量3大绩效指标,建立具体运输方案,利用Extend系统软件对具体运输方案进行动态仿真.该仿真可对运输速度、运输服务质量等参数进行调整,并通过敏感度分析观察集装箱运输组织内各项运输要素对其产生的影响与作用,从而得到最优可比较路径.  相似文献   

4.
基于轴辐式网络的长江集装箱航运枢纽港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目前长江集装箱运输组织模式不符合"大船配大线,小船配小线"的问题,通过调查长江集装箱运输现状,综合考虑航线、船型、运量和服务频率等因素,提出集装箱运输轴辐式网络模型。模型以总成本最小为目标,最终选取武汉港为枢纽港,即以武汉港—上海洋山港为轴,其他各港口到武汉港为辐。研究结果表明,较传统运输组织方式而言,新的轴辐式网络运输组织方式广义总成本(包括运输成本和时间成本)节约15%,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基于网络配流的环渤海集装箱运输方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优化区域交通配置、协调运输网络负荷,针对环渤海地区集装箱运输现状,在运输费用最小化的基础上,引入负指数网络配流(Negative Exponent Network Flow Assignment, NENFA)模型,采用偏好因数对负指数网络配流模型进行改进.用该模型对各种运输方式在环渤海各地区间分流的货量比例进行研究;预测各种运输方式所占的市场份额;通过敏感性分析,为承运人提高市场份额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充分发挥上海内河航道的集疏运作用,实现"1环10射"的内河干线航道网络建设,以上海内河5大航线为主要研究范围,构建上海内河集装箱运输网络.该网络通过确定各主要节点城市,以拉格朗日插值法等对各节点城市的集装箱生成量进行公水分流计算,分高速增长、中速增长和缓慢增长3种情况对上海内河集装箱运输量进行预测.预测结果表明,上海内河集装箱运输量具有一定规模,发展内河集装箱运输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7.
为在现有铁路、高速公路、长江水道及内河航道等基础设施存量的基础上实现集疏运体系的优化,针对成都—洋山港区的集装箱运输现状,构建集疏运体系内铁海联运、公路运输和水水中转的Logit博弈模型.通过对相应参数值进行纳什均衡分析后得出:不考虑外部成本时,各种集疏运方式的均衡运输费用、集装箱箱量及所占比率与实际运营数据基本吻合;而在依次考虑交通事故、噪声污染、有害气体排放等外部成本时,均衡运输费用皆随之增加,而集装箱箱量和比率则随之变化,其中铁海联运的箱量和比率迅速增加.因此,外部成本应合理内部化,以通过市场机制实现集疏运的方式调整和体系优化.  相似文献   

8.
为衡量内河船闸服务对象的服务感受与期望,提出一种内河船闸服务客户满意度评价模型.基于客户满意理论,考虑船舶延误及其不确定性,从船闸的服务条件、服务环境、服务活动和客户交互等4个方面提出满意度测评指标体系.利用指标调查评分中的信息熵,得到指标的复合权重,并根据信息熵进行基于延误的指标差异性分析,构建内河船闸服务客户满意度评价模型.通过案例分析发现:现阶段船员对京杭大运河苏北段船闸服务总体上是满意的(满意度为78.6%);延误越少,满意度越高,船员对延误的容忍在2~6 h之间;改善船闸的增值服务和及时公布延误信息有利于提高船闸服务的满意度.通过分析引起船员满意或不满意的原因,提出相应的措施来改善或增强船闸服务,为船闸的管理优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为合理分配班轮公司的船舶资源,考虑航运市场上集装箱运输供需平衡因素,以规划周期内船队运营总成本最小为目标,建立航线配船的整数规划模型.使用Gurobi求解该模型.通过数值实验验证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并对集装箱运输需求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航运市场上集装箱运输供需状况对班轮公司的运力配置结果有重要影响;由于班轮公司追求运输规模经济性,航运市场上存在的运力过剩与运力扩张的矛盾仍将持续.  相似文献   

10.
旨在对中国各直辖市和省会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评估.首先构建包括经济、社会和环境子系统在内的较为合理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在运用熵值法对各指标客观赋权后,运用灰色关联法计算基于熵权的关联度,对各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定量评价.结果表明,东部城市总体上可持续发展能力强于中部、西部和东北部地区,但某些城市的各子系统之间发展不均衡,存在制约其进一步发展的短板;部分中西部城市在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表现突出,具有很强的发展潜力;由于受到产业结构、技术水平等方面的影响,大多数西部城市的污染物排放强度较高,在环境可持续发展方面表现欠佳.  相似文献   

11.
为对通航环境日趋复杂的航道通过能力和饱和度进行评价,根据船舶交通工程学原理,在原有航道通过能力模型和航道饱和度模型的基础上,引入船舶夜航率和不均匀因数,建立航道动态通航饱和度模型.选取长江江苏段航道关键段船舶交通流量观测数据,进行航道动态饱和度分析.分析表明,该模型可以得到更加接近实际情况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为推进水路客运市场转型升级,协调客运需求与疏运能力,基于普陀山水路客运实际情况,分析客运航线承载力的逻辑框架,确立承载力计算数学模型。通过优化码头作业流程,模拟最大靠离泊次数,确定码头极限承载力;结合船期表,计算船舶饱和数量,确定船舶经济承载力;考虑乘客候船面积和候船时间因素,创新提出舒适因子,优化船舶运输周期,确定乘客舒适承载力。模拟结果表明:高峰期客运量已逼近码头极限承载力,超过船舶经济承载力,远高于乘客舒适承载力,普陀山水路客运供给矛盾亟待优化调控。研究可为客运行业评判最大承载力提供技术支撑,为市场主体有序管理、经营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3.
针对目前文献多将集装箱路径视为多商品网络流问题且没有考虑沿海运输权,以集装箱运输成本最小化为目标函数,在考虑沿海运输权的条件下构建一个集装箱路径的0-1整数规划模型.算例选择由亚洲、欧洲和大洋洲共计46个港口组成的班轮海运网络.算例分析发现,若各个沿海国家开放沿海运输权,船公司可将集装箱捎带至任意沿海港口进行中转,可降低航线网络3.5%至4.9%的运输总成本.该集装箱路径模型生成的集装箱箱流,可用于分析船公司航线舱位的利用率,调整航线网络.  相似文献   

14.
长江口深水航道超大型船舶交会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升超大型船舶在长江口深水航道内的双向通航能力,以实际航道尺度为边界条件,在三自由度MMG模型的基础上,考虑浅水效应、船间效应和岸壁效应,建立船舶操纵运动模型。利用MATLAB对10万吨级的散货船和集装箱船交会进行仿真,并对风、流和两船不同间距对船舶交会的影响进行研究。仿真结果表明,长江口深水航道的宽度可基本满足船宽之和在90 m内的超大型船舶交会。  相似文献   

15.
为避免船舶搁浅、撞桥等事故的发生,研究针对复杂内河水网的航线规划算法及其应用模式。根据航道通航条件,设计内河水网的有向拓扑网络,并从添加航道约束条件、优化代价函数和估价函数三个方面对A^*算法进行改进,实现针对不同船舶参数的最优航线规划。结合船舶助航APP研究航线规划算法的应用方法,并以东莞水系为场景进行算法测试。结果表明,改进的A^*算法能够很好地应用于内河水网的航线规划,而且可在手机移动终端高效运行。研究的航线规划算法和应用模式对保障复杂水网的船舶航行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集装箱装载卷钢的系固方案,分别分析卷钢在通过海上、铁路和公路运输的集装箱内的受力情况,给出卷钢横向、纵向和垂向惯性力的计算方法,并确定C11型集装箱船、铁路和公路联合运输过程中卷钢的横向、纵向和垂向惯性加速度。通过对卷钢进行水平移动和翻转平衡分析,给出2卷卷钢(每卷卷钢的质量为10 t)在集装箱内的系固方案并进行系固平衡校核,为卷钢在集装箱海陆联运过程中的系固方案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7.
为提高整个航道系统的通过能力,避免航道资源闲置浪费,在NaSch模型的基础上制定船舶追越和对遇规则,建立可变道的双向航道船舶交通流元胞自动机模型。通过模拟允许变道和禁止变道两种情况下的船舶交通流,得出船舶流量、平均航速与船舶到达率的关系。研究发现,允许变道可以在不影响交通秩序的前提下有效增加整个航道系统的船舶流量和平均航速:当航道船舶交通流较为密集时,允许变道可以明显增加船舶流量;当航道船舶交通流较为稀疏时,允许变道可以明显增加平均航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