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近来,对著名学者余秋雨的各种批评已经成为中国文坛最引人注目的现象。新千年伊始,青年学者余杰的新作《想飞的翅膀》出版,对余秋雨的批评再度升级。余杰在新作中的《余秋雨:你为何不忏悔》一文中称余秋雨为“文革余孽“、“才子加流氓”,批评矛头直指余秋雨在文革中的所作所为。余杰自称别人的批评没有批到点子上,没有真正的力度,“我觉得我自已这篇文章比他们一本书的分量都要重。”本刊特约撰稿杨瑞春日前对两位当事人进行了独家专访另外,余秋雨先生独家授权本刊发表他就余杰的批评致余杰先生的一封公开信。  相似文献   

2.
答余杰先生     
余杰先生:您好!我还在“千禧之旅”途中。回国后接到的电话多数都提到大作《余秋雨,你为什么不忏悔》,今天又有一位记者远道送来了复印件,拜读了。大作的标题是第二人称的问句,我理应作个回答,也感谢您给了我一个机会。细读大作,您要我忏悔的其实就是两点,一是“石一歌”,二是《胡适传》,然后归结到整体表现。略作说明如下:一、把“石一歌”说成是我,搞错了。  相似文献   

3.
真没想到经历了文化苦旅、无限风光的余秋雨连续打赢了两场笔墨官司后,2003年在“官司苦旅”中吃了个“败仗”。研究文坛“余秋雨现象”的《北京文学》编辑肖夏林发表了《文化中的文化》一文(见《书屋》2000年第2期)后,余秋雨于2003年2月向北京东城区法院起诉,称肖文中“(余秋雨)做深圳文化顾问,为深圳扬名,深圳奉送他一套豪华别墅”,  相似文献   

4.
真没想到经历了文化苦旅、无限风光的余秋雨连续打赢了两场笔墨官司①后,2003年在“官司苦旅”中吃了个“败仗”。研究文坛“余秋雨现象”的dE京文学》编辑肖夏林发表了《文化中的文化》一文(见《书屋》2000年第2期)后。余秋雨于2003年2月向北京东城区法院起诉,称肖文中“(余秋雨)做深圳文化顾问,为深圳扬名,深圳奉送他一套  相似文献   

5.
“丁零零……”电话声响,我赶忙拿起听筒.“是祥科同志吗,你寄来的《新闻爱好者》每期都收到了.尤其是《邓拓与丁一岚的诗情》一文,我们几个都看了,很有兴致啊!你知道吗,邓拓和丁一岚的故事,胡老,胡开明知道得不少,胡老还是他们的‘红娘’呢?你有兴趣的话可以来一趟.”  相似文献   

6.
新闻策划与制造新闻兼与丁未先生︽﹃新闻策划﹄现象析︾一文商榷刘文帅新闻是可以策划的吗?新闻媒体可以“制造”新闻吗?丁未先生在《‘新闻策划”现象析》中作了否定的回答,为什么泥?作者认为“‘新闻’不等同于‘新闻本体不能策划应是十分明确的”。请问:“事实本...  相似文献   

7.
谢歆 《新闻界》2002,(6):48
2002年8月5日,新华网、人民网、《北京青年报》、《羊城晚报》、《华西都市报》、《京华时报》、《成都商报》、《南方都市报》等全国30多家报纸、网站同时刊登或转载了我主写的《四川遂宁上演惊魂一幕400警力闹市追捕持枪越狱逃犯》一文,与此同时,全国许多报社的同行及朋友都打电话问我:“当时,你手持相机与特警在现场搜索持枪逃犯,逃犯随时有可能从暗处拿枪射击,你怕吗?”“不怕!也没有时间怕!”这是我给关心我的朋友们的答案。而这一次冒着生命危险的采访,却成为我记者生涯中一个永生难忘的亮点!8月3日星期六中…  相似文献   

8.
向贤彪 《军事记者》2002,(11):59-60
读《刘墉文集》,看到“三个筛子”的故事,原文照录———一个人急急忙忙地跑到一位哲人那儿,说:“我有个消息要告诉你……”“等一等”,哲人打断了他的话,“你要告诉我的消息,用三个筛子筛过了吗?”“三个筛子?哪三个筛子?”那个人不解地问。“第一叫真实,你要告诉我的消息,是真的吗?”“不知道,我是从街上听来的……”“现在你再用第二个筛子去审查。你要告诉我的消息,还应该是善意的”。那人踌躇地说:“不,刚好相反……”哲人又打断了他的话:“那么我们再用第三个筛子。我再问你,使你如此激动的消息是重要的吗?”“并…  相似文献   

9.
田园 《今传媒》2006,(12X):57-57
做了驻站记后经常会想起六年前的一天,一位朋友告诉我,新华社招人你为什么不去考考呢?我当时对这朋友说新华社有什么好的,难道它比这神圣的教育职业还好吗?这位朋友注视着我说,以你的性格从事新闻职业是最好不过了,你知道吗?新闻记是党和人民的喉舌,人们把记都称做“无冕之王”。既然记在人们心目中那么重要,也能为人民做点实事,为何不去做呢?  相似文献   

10.
这本小册子的书名和作者名似乎都需要解释一下。书名为《为什么不要社会主义?》,乍一看以为是会条分缕析社会主义种种不可能性,其实英文名是“why not socialism?”不是疑问句,而是反问句,意思是“社会主义如此之好,为什么不要社会主义呢?”  相似文献   

11.
正当媒体广泛报道“好军嫂”韩素云的时候,笔者在北京图书馆邂逅一位德国专家。他不解地问:“‘好军嫂’真是了不起!可是这么好的人,你们为什么让她吃那么多苦?”他这个问题足以使我们语塞。你总不能回答说:疾风知劲草,岁寒见后凋,她不吃那么多苦,你怎么见出她的了不起呢? 《光明日报》曾载文《孩子,你要接过我的教鞭》,报道一民办教师三十多年如一日,献身偏僻乡村的教育事业。引岁临终前他嘱托女儿:“你要接过我的教鞭,不要让孩子们退学,不然,我们村只有穷。”在这篇小通讯里很容易让人产生一个自生自灭的个人在一个自生…  相似文献   

12.
辛菱  徐子惠 《大观周刊》2006,(47):116-117
想成为最美丽的新娘吗?想接受所有人羡慕的眼光吗?想拥有一个只属于你的浪漫婚礼吗?本栏目一个新人专属的天地,准婚族千万不要错过;当然,还没跨入结婚礼堂的人们,也怜惜加入“甜蜜蜜”的后备役吧![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知识就是力量”吗?》争鸣之九学生:王老师,您好!看了1996年3期《现代传播》上您的《我看“文化就是力量”说的依据》的文章之后,我又看了其他一些争鸣文章,最近《明日周刊》(1996年11月8日)又以很大的版面介绍了关子这次争鸣的情况,特别是1996年5期的《现代传播》上又发表了著名物理学家钱学森给这次争鸣的引发者朱光烈先生的信以及朱先生的回信,我有很多问题想向您请教。老师:我很愿意同你就这个话题进行讨论。学生:王老师,我知道,您是搞电影美学的,为什么会对有关文化与知识的争论感兴趣了呢?老师:主要原因是因为我…  相似文献   

14.
老百姓的代言人左安龙□王恬在上海,我问一位普通的中年妇女:“你最喜欢的主持人是谁?”她毫不犹豫地答道:“左安龙。”“为什么?”“他替老百姓说话呀!”左安龙是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市民与社会》节目的主持人,也是第二届全国广播“十佳”主持人。左安龙的长相极具...  相似文献   

15.
放学了,同学们像小鸟一样飞出校门,那儿的小摊一下子活跃起来了,摊主们忙得不可开交。 同学们拿着钱,一个劲地叫着:“快点,快点,羊肉串!”买两支、三支,甚至十多支的都有。多红火的生意! 虽然学校里多次强调不能买小摊的零食,说小摊上的零食不干净,对大家的身体有害,可有些同学却是“虚心接受,坚决不改!”这些同学为什么离不开小摊?难道他们不懂老师劝告的那番好意吗? 我以“小记者”的身份采访了一位五(1)班的男同学。他支支吾吾,好不容易才从牙缝里进出几个字“小摊上的东……东西好吃,所以……”我听了接上:“所…  相似文献   

16.
《今传媒》1995,(Z1)
难忘恩师金江寒文/刘俊华每年春节,我总要抽空到你居住的低矮的小平房看看你.同你坐坐,聊聊,道一声“新年好!”可今年春节,我还没来得及向你拜年,还没有握住你骨瘦的手问声“过年好!”你就不辞而别,匆匆地走了,而且这一句话也没留下.啊!金江寒恩师,你为何走...  相似文献   

17.
偶然在《新闻记者》读到余秋雨在唐宁新闻作品研讨会上的发言《以真实来弘扬道义》引起了我们的极大兴趣,因为我们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余秋雨说:“媒体之中的人有时候还不太注重真实。报纸是新闻媒体.大家把你当真实的源头(但是有的报纸却传播着各种各样的谣言。政治上的谣言在我们中国媒体当中不多,经济上的谣言也比较困难,比较多的谣言是社会生活和文化活动,这两个领域谣言特别多。” 确实如此,《中国青年报)2000年8月7日第2版刊登的“入选三甲被逐三峡,落标产品浇铸大坝”一文。存在严重失实,造成严重影响,又不得不…  相似文献   

18.
当你从网络或报刊上再次看到“史上最……”这样的标题时,会产生乏味、厌烦乃至想吐的感觉吗?不要否认,即便你不会产生上述强烈的不喜欢,也会觉得这种表达方式太过重复、没有任何新意了——尽管自“史上最牛的钉子户”带起“史上最…….”句式的流行,不过才3年多的时间。  相似文献   

19.
新书推荐     
《沉重的辉煌——告诉你一个真实的改革开放》 李罗力 中国财经经济出版社 定价:50元 为什么邓小平要“南巡”?“南巡”为什么选择广东的深圳和珠海?他事先就有在什么地方发表重要讲话的意图吗?本书试图揭示上述答案。  相似文献   

20.
“洗”军报     
我有一张1994年的《解放军报》,虽然已经泛黄、皱皱巴巴,有的还字迹模糊、残缺不全,但我仍宝贝似地珍藏着。每看到这些报纸,一种愧疚的情感就悄然而生,脑海中还闪现出这样的一幕。1994年冬天,我所在的西安政治学院放假,我挑选了8份《解放军报》带回家,准备在假期抄录上面的文章。可回家不几天,发现辛辛苦苦带的那些军报不翼而飞!我赶紧问妈妈:“妈,您见到我的报纸了吗?”看我火烧眉毛的样儿,妈妈唤怪地说:“看你…··哦还以为房间着火了呢,你二姨家想整理房间顶棚,我看你的报纸又大又好,就……”“哎呀,妈,您怎么也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