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近代国际交流历史上,有学者借用郭沫若"洪流与溪涧"的比喻,形容中国和俄罗斯两个大国的文化交流在过去300年间的不平衡状况:在18、19世纪,中国文化像"洪流"一样涌向俄罗斯,而流入中国的俄罗斯文化却十分有限;到了20世纪,俄罗斯文化像"洪流"一样涌向中国,而流向俄罗斯的中国文化却像小溪。进入21世纪,在中俄互办"国家年"的框架下,在俄罗斯大规模、高水准举办的"中国文化节",表明中俄两国的文化交流均从溪  相似文献   

2.
19世纪后半期俄罗斯最伟大的诗人涅克拉索夫在1858年创作的著名诗篇《大门前的沉思》中,描写伏尔加河时说:“走上伏尔加河畔,在伟大的俄罗斯河上,那回响着的是谁的呻吟?这呻吟在我们这里被叫做歌声……伏尔加!伏尔加!在春天涨水时期,你横扫田野,茫茫无际……”伏尔加河是俄罗斯的母亲河,这条发源于俄罗斯北方中央高原低矮的群山中的欧洲第一大河,流域面积相当于德国、法国和英国领土面积的总和。而伏尔加这个词本身就已经含蓄地成为俄罗斯民族的象征,历来被俄罗斯作家、诗人、画家所青睐。2006年,一位年轻的俄罗斯油画家创作了一幅再现伏尔加自然之美的《伏尔加河牧归》油画,使人们的注意力又重新转移到俄罗斯当代画家的现实主义绘画上来。这幅作品一经问世,备受俄罗斯画坛好评,油画的作者就是当代俄罗斯新生代画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德米特里。  相似文献   

3.
20世纪九十年代俄罗斯电影经历了极其严峻的考验:由于创作环境的巨大变化和遭遇市场经济的冲击.影片生产跌至低谷.电影经历了彻底的变化。经过不断地自然事例和调控,到20世纪最后一个年头,俄罗斯电影有了新起色.电影生产开始回升.发行启动新的举措,放映设施重新改造,观众又慢慢回到影院,这些现象对俄罗斯电影在新世纪的重新崛起不能不说是一个好兆头。俄计划每周一部国产新片走上银幕的愿望很快就会实现。  相似文献   

4.
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俄罗斯联邦文化电影署主办、由中外文化交流中心承办的《19世纪下半叶俄罗斯现实主义绘画展》于2006年8月至2007年1月相继在广东美术馆,武汉博物馆和中国美术馆展出,这是在中国举办的“俄罗斯年”活动中最重要的艺术展览之一。[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在《俄中百年之旅》(俄文版)回忆录中,李莎教授回首往事,向世人讲述其从俄罗斯到中国近百年的所见、所闻、所历、所想;在一个世纪的跌宕起伏中,《俄中百年之旅》展现了伟大历史中一个不平凡的传奇人生。  相似文献   

6.
如果你喜欢时尚的话,你一定会喜欢芭蕾;如果你喜欢芭蕾的话,你一定会喜欢《天鹅湖》;如果你喜欢《天鹅湖》的话,那么你一定会喜欢基洛夫芭蕾舞团。俄罗斯,这个世界古典芭蕾的圣地,是曾经孕育过无数璀璨明星的芭蕾摇篮,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马林斯基(基洛夫)剧院。18世纪时,当欧洲的芭蕾还停留在宫廷娱乐的时候,俄罗斯女王科瑟琳二世便下令在圣彼得堡建造了第一座剧院。此后,剧院就成为俄罗斯芭蕾和歌剧发展的大本营。自那时起,欧洲最好的芭蕾舞大师,从希尔富丁、安吉奥里尼到阿瑟·圣莱昂和派提帕,都在该剧院表演过。19世纪末,…  相似文献   

7.
19世纪中叶,俄罗斯乐坛出现了一个5人创作小组,他们致力于俄罗斯民族音乐的开拓与宏扬,主张以现实主义的手法、遵循民族性和人民性的原则从事音乐创作,为俄罗斯民族音乐的发展立下了不朽功绩。这个小组的领袖是米里·阿列克谢耶维奇 ·巴拉基列夫。[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郭栋 《世界文化》2009,(5):30-31
亚历山大·索科洛夫执导的电影《俄罗斯方舟》,一镜到底,再现了俄罗斯300年的历史。世界另一个大国——美国,她的历史不长,但西部的拓荒百年至少要看100张光碟再现美国精神——光荣与梦想编成一个大大的花篮。  相似文献   

9.
说到俄罗斯音乐,你会想到什么?是俄国古典音乐之父格林卡,还是天才作曲家柴可夫斯基?是奔放豪迈的《卡玛林斯卡雅》,还是美丽忧伤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是悠长静谧的《莫斯科郊外的晚上》,还是轻快愉悦的《喀秋莎》?  相似文献   

10.
别看俄罗斯的历史不太长,但是图书馆在俄罗斯已有近千年的历史了。据史书记载,俄罗斯的第一座图书馆始建于1037年。当时的基辅大公雅罗斯拉夫酷爱读书,学识渊博,因此集中了一批司书和文人,抄写和翻译希腊文书籍,积累了可观的书籍后建成了第一个图书馆。但是面向普通民众开放的公共图书馆其实要到19世纪的下半叶才出现。  相似文献   

11.
去俄罗斯的行李里除了必备的东西,没有一本书。到俄罗斯难道还会没有书读吗?我这个名义上的俄罗斯学的爱好和研究想起俄罗斯学就觉得像是置身于初雪的莫斯科,会有雪花轻轻地触摸你的面庞,并不觉得冷,也许几片雪花之后就是漫天的飞雪了,无论你怎样转身都在包围之中。  相似文献   

12.
为庆祝中国和俄罗斯建交60周年,由浙江雪峰集团主办的《20世纪俄罗斯油画精品展》日前在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举办,共展出80余幅的油画,囊括勃凯尔、菲钦、奥列什尼科夫、马克西莫夫、格里采、梅尔尼科夫等22位俄罗斯知名画家的代表作。  相似文献   

13.
<正>地球上只要有人类生存,音乐的旋律就不会停息。独树一帜的俄罗斯音乐从18世纪到19世纪初达到高峰后,以柴可夫斯基为代表的民族乐派不仅风靡俄罗斯,而且传遍五湖四海。关于俄罗斯古典音乐的辉煌人人皆知,而我们陌生的是当今的俄罗斯流行音乐。由于俄罗斯的娱乐业一直不太发达,相较于欧美的流行音乐的广泛传播,俄罗斯的流行音乐只在本土和欧洲传播,这使得俄罗斯的流行音乐不被中国大众所熟识,但这并不表示俄罗斯流行音乐发展滞后。俄罗斯在经历了前苏联解体等一系列巨变后,其社会生活也发生  相似文献   

14.
4月,在全球关注伊拉克战争的同时,世界各大博物馆的馆长却将关注的焦点紧张地集中在俄罗斯与德国之间的物纠葛上面。俄罗斯化部长什维德科伊两个月前曾向德国郑重承诺,俄罗斯将归还二战期间苏军从纳粹德国运回的300多件珍贵的德国物,这就是举世闻名的“巴尔金上尉的收藏品”。  相似文献   

15.
俄罗斯诗歌之王巴尔蒙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谷羽 《世界文化》2012,(4):18-20
提起俄罗斯诗歌,我国读者立刻都会想到普希金,想到阿赫玛托娃,他们被誉为俄罗斯诗坛的太阳和月亮。而对于20世纪初的诗歌之王巴尔蒙特却不甚了解。其实,巴尔蒙特当年的名望远在阿赫玛托娃之上。康.德.巴尔蒙特1867年6月4日出生于舒亚市附近的一个庄园。因参加学生秘密小组,为民意党散发传单,他被开除了学籍,中学没有毕业。1886年秋,他考入莫斯科大学法律系,因参加学潮,再次被开除。  相似文献   

16.
余杰 《东方文化》2001,(6):78-84
《午夜日记》是叶利钦继《我的自白》、《总统笔记》之后最新的一本自传。这本厚厚的自传,记述了1996年到1999年叶利钦执政后半期风风雨雨。这一时期,俄罗斯的社会结构持续突变,政治事件频频发生,经济危机险象环生,党派斗争如火如荼,车臣战争烽烟四起。而身处漩涡中心的“舵手”叶利钦,居然临危不乱、从容自如,带领着俄罗斯这架庞大而破旧的马车,安全行驶到了20世纪最后的一个驿站。  相似文献   

17.
2007年3月26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抵达莫斯科,对俄罗斯进行为期3天的国事访问。当晚,中俄两国元首共同揭开了在俄罗斯举办的“中国年”的序幕。翌日,在“中国年”绚丽的大舞台上,旋即开演了3台重头戏:《中国国家展》、以《白色的金子》为名的中国瓷器精品展和《故宫博物院藏珍品展》,连连好戏,[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2008年秋到2009年夏,我曾有幸到俄罗斯新西伯利亚师范大学进修学习,同时在那里给俄罗斯学生上汉语课。时间已经过去一年多了。作为一个外国人,我特地留意了俄罗斯大学的教育、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以及俄罗斯人的性格和品德,这一切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19.
俄罗斯的暴富商人就像阿拉伯世界的富翁一样,在全球范围内购买各种豪华物品,并借此互相炫耀。俄罗斯《论据与事实》周报不久前公布了俄罗斯富豪们的奢侈“玩具”排行榜,以飨读。  相似文献   

20.
魅力《2017》     
康舒 《世界文化》2013,(10):28-28,29-30
奥莉加.斯拉夫尼科娃(ОльгаСлавникова)是当代俄罗斯文坛著名作家之一,同时也是一名记者和评论家,1957年10月出生于斯维尔德洛夫斯克(现在的叶卡捷琳堡),1981年毕业于乌拉尔国立大学新闻系,1988年开始发表作品,迄今已有六部长篇小说问世。她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被放大到狗那么大的蜻蜓》入围1997年度俄罗斯布克奖;1998年,该作品获得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州州长颁发的杰出文学艺术贡献奖;2000年,第二部长篇小说《镜中的一个人》获得"巴诺夫文学奖";另一部长篇小说《轻飘飘的头颅》成为2012年俄罗斯布克奖入围作品;而最具阅读魅力的长篇小说当属《2017》,该著作在获得2006年俄罗斯布克奖的同时,还入围了2006年俄罗斯"巨著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