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我国,事业单位的发展和企业单位一样,同样需要一定的会计核算制度。但是,进入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时期,会计核算工作和传统的会计核算工作相比,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而且在具体的工作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尤其是在会计核算工作中引入权责发生制度之后,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工作就呈现出了另外一种特点。因此,本文主要对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引入权责发生制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希望能够给相关的会计核算管理工作人员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
权责发生制又被称为应收应付制,是指企业组织在一定期限内以权利已经形成或责任已经发生为核算界定标准,来确定本期收入与支出状况的一种会计核算方式。权责发生制相对于过去采用的收付实现制来说,能更加合理而准确地反映出组织的财务状况。随着我国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事业单位在会计核算中开始引入权责发生制,形成了两制并存的局面,继而推动了事业单位财务科学化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本文主要对权责发生制在事业单位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关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3.
2012年12月19日,财政部修订和颁布了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提出事业单位部分经济业务应采用权责发生制。事业单位如何把握权责发生制的采用程度和范围,怎样采用权责发生制进行相关的业务核算,本文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4.
郝东洋  张佩 《内江科技》2007,28(12):59-59,81
本文结合国外政府会计改革经验。对我国政府会计核算基础的选择问题作了探讨。认为我国宜采用修正的权责发生制作为核算基础,现阶段可考虑对不同主体、不同业务采用“双基础制”进行核算。  相似文献   

5.
事业单位预算会计制度改革与创新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章霞 《科技广场》2012,(3):205-208
预算会计作为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基础性工作,在加强事业单位科学管理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预算会计现状分析和研究,针对现行事业单位的预算会计暴露出的一些缺陷和问题,提出在保持预算会计科学性前提下,结合会计行业通用准则和事业单位的职能,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预算会计核算制度体系,保障事业单位预算会计活动的有序进行,体现事业单位预算会计的职业性、专业性、公益性、社会性和非营利性。全面、稳妥地推进事业单位预算会计制度的改革和创新,加速事业单位预算会计的改革进程,逐步引入权责发生制,建立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事业单位预算会计体系。  相似文献   

6.
本文针对当前的政府会计制度现状,重点探讨了我国政府会计的改革中的会计确认基础问题,认为适当采用权责发生制确认基础是我国政府会计的改革方向。文章分析了我国政府会计引入权责发生制的原因,阐述了改革的具体内容,并对收付实现制与权责发生制有机结合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目前,权责制是农村信用社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但是在实际上作中,权责发生制下信用社损益的确认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信用社盈利的真实性和信用社的经营状况。  相似文献   

8.
以权责发生制原则为确认基础的会计模式长期来占主导地位,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权责发生制会计面临挑战。本文通过对权责发生制会计的局限性进行分析,结合有关财务会计领域实务处理的新发展,来探讨权责发生制会计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电力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中起着重大的支撑作用和辐射作用。立足于电力企业的实际情况,对重要性、可行性方面的会计权责发生制在电力企业预算中进行论证。具体方案设计的提出应用权责发生制,运用循序渐进的方法,对收付实现制和修正的权责发生制过渡进行修正,实现由收付实现制向权责发生制的转变。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理论上论述了权责发生制的概念及政府预算会计改革的主要内容和相关配套改革等,并指出我国政府预算会计引入权责发生制的必要性,以及建立以绩效考核为目标的管理信息系统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郝维雄 《今日科苑》2009,(14):92-92
会计确认基础理论决定了会计核算主体何时将本单位具体的经济业务记录为何种要素,从而准确、及时、有效的将信息提供给信息使用者这一基本目标。本文通过对财务会计的确认基础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进行比较分析二者的局限性,提出会计确认基础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我国自1998年以来实行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这种制度也越来越不能完全适应经济发展要求,因此加入世贸组织以来越来越多的人认为预算会计应引入权责发生制。权责发生制是否能适应现实预算会计的要求,是不是要接弃原有的收付实现制,以下通过分析阐述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行政事业单位集中核算制向国库集中支付的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分析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制和国库集中支付制的基础上,提出了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创新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并指出了具体创新的模式。  相似文献   

14.
在目前对财政性科研经费的管理方式和相应的会计核算模式下,科研经费投入方的负债状况得不到真实反映,项目依托单位不能提供真实完整的会计信息,财政性科研经费的核算在不同部门之间缺乏可比性。通过对以上缺陷的分析,本文认为需要对财政性科研经费会计核算机制进行改革,实行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的分离,并引入权责发生制核算基础。  相似文献   

15.
浅谈权责发生制在我国政府会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瑜 《今日科苑》2008,(12):211-212
本文通过对权责发生制的阐释,以及将权责发生制引入我国政府会计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的解释,从而有针对性地详细说明权责发生制在我国政府会计中的应用问题。  相似文献   

16.
财政部颁布实施的《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对事业单位会计记帐基础作出了明确规定:不实行成本核算的事业单位以收付实现制作为会计记帐基础;实行成本费用核算的事业单位以权责发生制作为会计记帐基础。根据这一原则,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首先应根据单位自己的业务情况和管理要求选择确定记帐基础;其次,根据确定了的记帐基础进行会计核算,以客观有效地反映、提供会计信息。  相似文献   

17.
为了适应财政改革和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改革的需要,进一步规范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行为,经过长达数年的深入调研、政策酝酿和反复修订,新的《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以下简称新制度)终于揭开了神秘的面纱,其中《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自2013年起全面施行,《行政单位会计制度》自2014年起全面施行。新制度在继承原有制度合理内容的基础上,围绕财政管理和财政改革的要求又进行了重大创新和突破,对深化公共财政改革、提高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将发挥积极作用。作为一名基层财政工作者,笔者从财政管理的角度对新制度出台的背景以及带来的重大变化进行研究分析,并就如何进一步完善改革措施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8.
简要论述社会保险基金的会计核算的基本内容,分析了以收付实现制为记账基础的会计核算显露出的局限性,提出将其纳入政府的核算体系中,实行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相结合的会计核算方法。  相似文献   

19.
论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的对立统一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企业的资源流动会引起相应的现金流动,但由于存在会计分期,现金实际的收付期间和资源流动的发生期间往往不一致。这样,在进行会计处理时,某一项具体的经济业务应归属于哪一个会计期间,就存在两种时间选择,即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权责发生制在收入赚取之时便予确认,而不论何时收到现金;收付实现制在发生现金收支时进行记录。  相似文献   

20.
实施建造合同准则使施工企业的会计核算更好地贯彻权责发生制和配比原则。通过对比新旧建造合同准则以及旧的施工企业会计制度,阐述了建造合同准则在实际应用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