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949年,党中央离开西柏坡时,毛泽东主席说这是“进京赶考”。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西柏坡考察时强调:“赶考远未结束”。由此,实现“两个一百年”的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成为摆在全国人民面前的考题。而全面深化改革,奋力实现中国梦,离不开“赶考”精神。西柏坡是“赶考”精神的发源地,把“赶考”精神融入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河北责无旁贷,也最具先天优势。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展“中国梦,赶考行”宣传教育活动,可以说是大势所趋、大局所需、民心所向。  相似文献   

2.
许帆  庄壁瑛 《大观周刊》2013,(8):154-154
1948年5月,毛泽东同志率领中共中央、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从延安移驻西柏坡.在这里召开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七届二中全会,自此西柏坡成为重要的革命根据地,同时在这里也产生了伟大的革命精神——西柏坡精神。作为当代大学生党员,我们应该认真的思考西柏坡精神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我们又应该如何将西柏坡精神永远的传承下去?  相似文献   

3.
西柏坡是“两个务必”诞生地,“进京赶考”的出发地。1949年3月5日-13日,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在西柏坡举行,毛泽东主席主持会议并作了重要报告,明确了在全国胜利的局面下党的工作重心必须由农村转移到城市,阐明了一系列基本政策,以及由农业国家转变为工业国家、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到社会主义社会的总任务和基本要求,特别是提出了“两个务必”的著名论断,即号召全党同志在胜利面前务必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相似文献   

4.
正一、西柏坡精神影视作品的传播现状西柏坡是全国五大革命圣地之一,是党撤离延安后武装夺取全国政权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自建国后,不少以解放战争为背景的红色影视作品都表现了西柏坡的重要历史地位,如电影《开国大典》、《大决战》系列、电视剧《解放》等。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对西柏坡精神研究的深入,以反映党在西柏坡的历史为主要内容的影视作品开始出现。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出现了一些颇具  相似文献   

5.
西柏坡是红色革命圣地,也是新中国新闻事业的摇篮。西柏坡时期,党的新闻工作空前繁荣,从稚嫩走向成熟,奠定了新中国新闻大厦的基石。西柏坡新闻实践和新闻精神不仅在中国新闻史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华章,铸就了新闻工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光辉典范,更为我们在当前复杂的社会形势下做好新闻宣传工作提供了宝贵经验和深刻启示。  相似文献   

6.
挥别西柏坡     
正六十五年前,乍暖还寒的早春,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村附近的郭苏河沙滩上,一排汽车整装待发,中共中央机关已做好准备,马上就要向北平方向挺进。毛泽东意味深长地将这次迁移比喻为"进京赶考"。其实,迁移对中共中央机关来说并不陌生,仅在解放战争中就相继经历了撤离延安、从晋绥根据地到西柏坡的两次"大搬家"。但1949年3月的这次"大搬家",却意义非凡。告别西柏坡,进驻北平城,这不仅是从农村打进了城市,  相似文献   

7.
历史常常会有惊人的相似之处。60年前的三月,党中央驻地从西柏坡迁往北平。面对即将冉冉升起的人民共和国太阳,毛泽东同志突然哲思奔涌。他对战友语重心长地说:我们现在进京赶考.希望我们能考得及格,不能退回来,不能学李自成。这是中国共产党即将从革命党转变为执政党的关键时刻,觉的领袖的睿智思考。赶考,也成为中共党史上的一个特有的词汇。  相似文献   

8.
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一种民族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是我们党一贯的政治本色和传家宝。胡锦涛同志在西柏坡学习考察时发表的重要讲话,全面阐述了坚持和发扬艰苦奋斗优良作风的重要意义,并对全党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提出了具体要  相似文献   

9.
本文首先概述了王羲之生平及其吃墨轶事,引出"潜心苦学"精神;然后从努力实现自我价值、不失时机地表现自我、在不断进取中完善自我三个方面对王羲之"潜心苦学"精神的表现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本刊讯 秋风送爽来,太行邀宾朋.10月21日至22日,以"西柏坡精神与当代传媒"为主题的中国第六届太行山新闻论坛在革命圣地西柏坡所在地--我省石家庄市平山县隆重举行.太行山周边及北京、上海、湖北等7省市多家媒体的社长、总编辑和全国大专院校新闻专家教授40余人会聚一堂,共同研讨西柏坡精神,畅议新闻改革发展大计.  相似文献   

11.
西柏坡时期,是中国革命重要的历史转折期,也是中国共产党新闻出版事业发展成熟定型的关键时期.在此阶段,党报党刊、新闻通讯社、图书出版发行等事业全面繁荣发展,新闻出版工作管理体制机制逐步完善成型,为新中国新闻出版事业搭建了总体框架,奠定了坚实基础,提供了宝贵精神财富,在党的新闻出版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和独特作用.在建党百年之际,全面回顾西柏坡时期新闻出版事业的发展历程,传承弘扬以"两个务必"为核心的西柏坡精神,对于履行新时代职责使命、推进新闻出版事业开拓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党中央在西柏坡时期的辉煌历史和成功经验,铸就了伟大的西柏坡精神。在领导夺取全国胜利的伟大革命实践中,我党总结出了两个“敢于”(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革命精神,两个“善于”(善于破坏旧世界,善于建设新世界)的科学精神,两个“务必”(务必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  相似文献   

13.
革命圣地西柏坡———新中国从这里走来。西柏坡是中共中央和毛主席进驻北平前领导中国革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在这里 ,党中央成功指挥了三大战役 ,召开了规划新中国蓝图的七届二中全会 ,实现了由战争向和平的伟大转变 ,形成了转折之际的思想灵魂———西柏坡精神。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 ,毛主席发出了“两个务必”的伟大号召 ,要求全党同志在胜利之际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 ,这正是西柏坡精神的核心内涵之一。去年 1 2月 ,胡锦涛总书记到西柏坡考察学习时 ,号召全党牢记“两个务必” ,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当前 ,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  相似文献   

14.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六大刚刚闭幕 ,就带领中央政治局常委到西柏坡学习考察 ,一方面它体现了新的中央领导集体 ,要发扬和继承以“两个务必”为核心的西柏坡精神 ,并以此带领全国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另一方面 ,表明党中央诏示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个宏伟目标 ,就必须坚持“两个务必” ,用西柏坡精神建设小康社会。艰苦奋斗是中国共产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 ,是我们党保持同人民群众密切联系的重要法宝。艰苦奋斗的作风是一种进取精神的体现 ,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国家 ,是难以进步发展的 ;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  相似文献   

15.
《采.写.编》2009,(6):4-4,65,66,F0003
秋风送爽来,太行邀宾朋。10月21日至22日,以“西柏坡精神与当代传媒”为主题的中国第六届太行山新闻论坛在革命圣地西柏坡所在地——我省石家庄市平山县隆重举行。太行山周边及北京、上海、湖北等7省市多家媒体的社长、总编辑和全国大专院校新闻专家教授40余人会聚一堂,共同研讨西柏坡精神,畅议新闻改革发展大计。  相似文献   

16.
2002年12月5日至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和中央书记处的同志来到西柏坡考察。胡锦涛同志发表了重要讲话,号召全党同志牢记“两个务必”,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作为党的新闻机构,是党和人民的喉舌,就要带头发扬党的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好舆论引导工作;作为党的新闻工作者,是党和人民的代言人,理应继承新闻前辈的光荣传统,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鼓与呼。党的三代领导集体一贯倡导艰苦奋斗作风早在1939年5月10日,毛泽东同志在《新中华报》上发表的《国民精神总动员的政治方向》一文中指出:“我们民族历…  相似文献   

17.
翟军平  靳伟英 《兰台世界》2016,(21):123-128
建国以来,西柏坡研究经历了萌芽—起步—发展—繁荣四个阶段。在研究内容上,经历了从歌颂西柏坡,表达敬仰之情,到西柏坡时期历史资料的整理,再到西柏坡精神的理论研究,再到关于西柏坡经济发展的多学科研究的发展历程。在今后的研究中,应加强专业化队伍建设、建立西柏坡学科体系、加强理论成果转化。  相似文献   

18.
编辑活动的主要过程不能为文化变现服务,一味追求从私人精神产品向社会精神产品的转化.编辑作为社会精神文化大厦的"设计者"、"把关人",要承担起缔造先进的、科学的、健康的媒介文化的重任,从而顺应先进文化的发展潮流,主导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以至将人类精神洒落在宇宙中,成为超越时空、永恒存留的"魂影".  相似文献   

19.
正面宣传,是指新闻媒体对社会生活中体现时代特色、代表社会主流、具有积极意义的人和事进行的具有倾向性的报道.从广义上说,正面宣传包含典型宣传、成就宣传、主题宣传、时政宣传等在内. 今年以来,根据中央领导同志的指示和中宣部领导的部署,中宣部新闻局从加大改进创新的力度入手,通过"一个主题、两个典型、三个展览"的宣传报道,即"经典中国"主题宣传,许振超、任长霞典型宣传,牢记"两个务必"永葆政治本色--西柏坡精神巡回展(以下简称"西柏坡展")、"延安精神永放光芒"大型展览(以下简称"延安展")、"科学的发展观"科普展(以下简称科普展)的新闻报道,对加强和改进正面宣传进行了一些尝试与探索.  相似文献   

20.
李默 《新闻爱好者》2007,(11):54-55
先进文化既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晶,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旗帜。先进文化与先进生产力紧密相联,构成了社会文明进步的两个基本方面,成为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实质内容。只有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才能为生产力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也才能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所以,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就是要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文化强国、文化创新已经成为当前整个社会的热门话题和重要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