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本文针对新时期90后大学生个性独立、自我约束力较弱、心理脆弱等特点,提出在军训中需注意应用多种激励手段激励引导学生,使军训工作正常有效的开展.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军训对新生心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军训是大学新生进入校园的第一课,学生在经历了对军训由好奇到向往,由向往到消极逃避,由消极逃避到对军训生活的依恋等心理变化过程;经历了对军训生活的不适应到适应的转化过程,使得思想到心理有了很大转变。实践证明,大学生军训不仅对新生的心理适应起了很好的过渡作用,而且对学生的心理素质包括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陈乙玮  付飞 《时代教育》2007,(6Z):52-52,64
军事训练已经成为我国大学生的必修课。目前,大部分院校都在新生入学后结合新生入学教育,安排学生进行为期两周左右的军事技能训练。多年的军训实践证明,军训往往能够改善大学生的心理状况。本文试图通过对大学生心理的分析,研究增强大学生适应军事技能训练心理承受能力的方法,这是军训组织者应该认真探讨的课题,也是提高学生军训质量,保证军训过程安全有序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军训是我国青年大学生履行服兵役义务的主要形式,也是加强学生国防意识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途径。军训中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整个军训工作的核心部分,是确保学生军训效果的关键。学生心理随环境等因素变化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这些特征对学生军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新的要求。本文结合"95后"大学生心理特点,提出了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性、变强压式为引导式的大学生军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模式。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军训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也存在着一些需要深入研究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全面分析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高效有力的保障体系、创新高校军训模式、强化军事教学管理和学科建设、积极开展学生思想和心理干预以及建立保障军训效果的长效机制等五个方面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6.
大学新生军训是高等院校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一种特殊形式,也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平台。在军训过程中,应根据大学生的思想和心理特点以及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把综合素质的培养有机地贯穿在军训全过程中。大学生综合素质主要反映在思想政治和道德、心理和身体以及国防和专业素质3个方面。实践证明,通过优化军训内容和创新军训方法,能够有效地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7.
军训是当代大学生履行服兵役义务的主要形式,是增强学生国防意识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途径。军训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整个军训工作的核心部分,是顺利完成军训工作的重要保证。社会环境等因素不断变化,给军训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一些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以青年学生心理成长规律等特点为切入点,创新现阶段军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  相似文献   

8.
开展大学生军训,是兴国强兵的必由之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大学生军训是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重要手段;是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高全民军事素质的有效手段:是增强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但大学生军训存在师资不足,设施不够完善;领导重视程度不一.缺乏创新意识;训练时间安排不合理;对参训学生的思想和心理等方面的教育少等问题.因此。建议有关部门加大投资力度,完善军事教学设备、教学模型和教学设施;提高高校领导的重视程度.真正落实军训的每项内容和要求.高校应创新训练模式,适应时代的发展,科学合理安排军训时间,调整军训内容。完善军训制度。健全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军训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军训往往能够改善大学生心理状况。如果能够主动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孕育到军动中,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大学生军事训练效果,更能够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文章就如何在大学生军训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对大学生德育教育的现状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大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加强大学生德育教育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品格、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的心理、形成良好的学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