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从南斯拉夫人米卢担任中国国家男子足球队主教练以来,中国男子足球不负众望,终于历史性地取得了去年世界杯足球赛的决赛资格,而这一切,有人把它归因于米卢倡导的“快乐足球”理念起了很大作用,是“快乐”塑造了米卢与中国男子足球的“神奇”。 也许是由于受了快乐足球的影响与启  相似文献   

2.
杨波 《山东教育》2002,(35):47-47
米卢的“快乐足球”,使中国足球冲入世界杯,圆了中国人多少年的足球梦,成为中国人民的一大喜事。与米卢身份极为相似的教师,能否也为教育来一次“快乐教学”,给我们的课堂带来一点“活力”,给我们的学生放松一下心情,让学生在轻松、愉快、和谐、宽容中学到知识、提高能力呢?我想,答案是肯定的。  相似文献   

3.
还记得那个有着“神奇教练”美誉的米卢吧?中国足球队史无前例地冲进了2002年世界杯决赛圈,离不开米卢在执教中国队后所提出的“快乐足球”的理念。感谢米卢,感谢他让中国足球终于走进了世界杯;感谢米卢,感谢他的“快乐足球”理念对我的课堂教学以智慧的启迪。教育的奉旨是什么?是为了发展人。学生生命中分量最重的是什么?是学习。学习的最高境界是什么?那就是学会,并快乐着。但我觉得,学生的学习并不快乐。受批评时不快乐,考试不好时不快乐,就连课堂上学生学不了、学不好、学不够的时候也是不快乐的。不快乐可不好!会让我们感到做什么事情…  相似文献   

4.
笔者是一名对语文教学充满热情的普通教师,十多年的语文教师生涯,使我尝到了语文教学的个中甘苦。确实,曾被人斥为“误尽天下苍生”的语文教育承载了人们太多的期望,似乎承担了过多过重的压力。同时我又是一名忠实的球迷,“神奇教练”米卢蒂诺维奇的“快乐足球”理念常使我把语文教育和中国足球联系起来。于是米卢的“快乐足球”理念,使我产生了对“快乐语文”的诸多美好遐想……一、教师和学生:在快乐语文中体现生命价值我想,快乐语文至少有两个层面的意义。首先是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是感到快乐的;其次,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也应是快乐的,而这…  相似文献   

5.
在米卢卸任后,我这不知天高地厚的“毛头小子”在这里评价或许有点儿大不敬,但我还是要说的,就是你们骂我“马后炮”也行。在本届世界杯前,米卢简直成了中国足球的神,连昔日不可一世的足协在某些事上也不得不让他老人家三分。也难怪那些足球门外汉的足协官员们,整日不切实际地在媒体大发豪言壮语,而实际却迷茫得很。在这种情况下,“聪明”的足协推出了他们认为能为他们解脱的英雄米卢以及他的专利——快乐足球。于是媒体如捡到一颗金子,捧着“快乐足球”大吹特吹,大街小巷也跟着赶时  相似文献   

6.
每当看到报刊上的“快乐作文”,人们就不禁想到米卢的“快乐足球”。想当初米卢率中国足球队过五关斩六将冲出亚洲,国人是何等兴奋,媒体铺天盖地地争相宣扬“快乐足球”的魅力。可一到世界杯赛场,中国队三战连败,未进一球,于是舆论哗然,神奇  相似文献   

7.
快乐能带给我们什么?2002年,米卢凭借着“快乐足球”把中国带进了世界杯,在中国的足球史上增添了辉煌的一页;各个学校在积极提倡快乐学习:全天下的父母都期望自己的子女能够快乐成长;我们都期待着快乐始终伴随自己,热切地希望快乐创造一切美好的事物。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曾推出“打造雇主品牌.倡导快乐工作”的专题节目,意在引导企业做最佳雇主,员工能够快乐工作。  相似文献   

8.
米卢的“快乐足球”理念是要球员们学会享受足球的快乐。他在训练中经常采用诸如网式足球等一系列比较活跃的训练方法,使球员们在轻松的气氛中不知不觉地完成了训练任务并且逐渐接受了米卢的足球思想,而不感到疲劳和乏味。由此推论,我们的中小学教育也应该使学生们学会享受学习的快乐。眼下的学生承受的压力相当大,学生们在学校里疲惫不堪,沉重的学习负担使不少学生根本无法享受到学习的快乐,有的甚至厌学、逃学。我们教学中也可以跳出传统的教学方式,多用“寓教于乐”的方式来完成教学任务并通过这一方式来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中学习,在快乐中学到知识,掌握学习技能。  相似文献   

9.
精彩的足球比赛总能吸引成千上万的球迷,米卢先生带领的球队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他用什么在书写“足球”的历史?是“快乐足球”的理念!现代足球理念带给我们的是快乐的足球、自由自在的足球、享受足球的一切。这不禁让我想到了我们的音乐课堂教学:足球应该快乐地踢,音乐就更应该是陡乐地唱、快乐地跳、快乐地欣赏、快乐地表现!  相似文献   

10.
“快乐教育”的历史源远流长,早在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就提出了“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教学思想和“知之不如好知,好知不如乐知”的乐学精神。这种快乐不是由舞台上的演出、或是老师的单口相声引发的,而是从学生健康的心里流淌出来的真情表露。可以说,世界上最好的教育在本质上都是快乐的。马卡连柯也曾指出“人类生活的真正刺激是明天的快乐”。米卢以“快乐足球”的理念将中国足球带入世界杯,给中国足球放飞了无限的希望和梦想。  相似文献   

11.
米卢先生靠他“享受足球,快乐足球”的理念把中国队带人了世界杯,圆了我们四十多年的梦。体育教学也一样,学体育是快乐的,是一种享受。教体育同样是快乐的,是一种享受。“享受体育、快乐体育”也正落实了新课程的目标和价值追求,体现了知识、能力、态度的有机结合,也正是我们所寻找的、需要的教学观念。那么,怎样让体育课真正成为学生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使他们学得快乐、快乐地学呢?  相似文献   

12.
米卢是一个著名足球教练,他曾担任过中国足球队主教练。他讲究“快乐足球”,可当他在训练队员时,简直就是个魔鬼。那一年,队里的训练很艰苦,可他却创造了奇迹:把中国足球带出了亚洲,闯入了世界杯。直刘那时,队员们才明白米卢的真正用意。  相似文献   

13.
感谢米卢     
中国足球终于享受到了成功的快乐。这得感谢米卢。米卢,一个有着“神奇教练”美誉的南斯拉夫老头。在率领中国国家男子足球队冲击世界杯的征途上,再一次续写了他的神奇。带领中国队史无前例地冲进了2002年世界杯决赛圈,实现了中国足球历史性的突破,成就了其职业教练生涯的又一次辉煌。究其成功的奥秘,我们可以为他总结出许多许多。但其中米卢在教中国队后所提出的“快乐足球”的理念,对于中国队的成功,无疑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正是凭着这一理念,米卢成功地带领全体队员走出了小组赛及一系列热身赛的低迷,正是凭着这一理念,米…  相似文献   

14.
中国男足终于冲出亚洲。这得归功于中国男足的全体队员,更得感谢中国男足的总教练米卢。是他给中国男足带来了“快乐足球”这个全新的理念,使得中国男足圆了“冲出亚洲”之梦。转念一想,我们在学习上不也该如此吗?要想让学习有突飞猛进的进步,就必须给当代中学生灌输“快乐学习”的理念。杨振宁曾说过“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只有让我们对学习产生了兴趣,才会觉得学习是快乐的,才会孜孜不倦地学习,才会在学习上获得成功。当今许多家长喜欢给子女加压,希望子女在高压的环境下奋发图强,学习进步。殊不知这种高压环境非但没能使子…  相似文献   

15.
一、由“快乐足球”想到历史学习 从事中学历史教学的同行,多年来一直为学生对历史课不感兴趣而苦恼。此时,我想到了米卢。是他给中国足球带来一种新的精神,一种新的气息,用米卢自己的话,那就是“足球应该享受快乐”。这一“快乐哲学”确实成功地引导中国的足球运动员走出了计较输赢、患得患失的怪圈,从玩味足球智慧里寻得快乐,学会了把足球看作是自己生命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6.
(一)神奇教练米卢已经带领中国队拿到了2002年日韩世界杯的入场券,圆了中国人44 年未圆之梦,广大球迷欣喜若狂。米卢神奇何在?他给我们注入了新的足球理念,即“快乐足球”、“享受足球”。实际上,我们的政治学习也应  相似文献   

17.
米卢提出"快乐足球"的理念,使中国队第一次走进了世界杯."享受足球"、"快乐足球"改变了中国足球.再看看当今中国的教育,我们的教育何时能快乐起来?如何让学生的学习快乐起来,让教育鲜活起来,这是我们教师要思考的问题.提倡"快乐学习"必须让学生在作业中减负增效.  相似文献   

18.
“快乐是一种感觉,没有量的多寡,只有度的深浅,然而它是人生不可缺少的精神慰藉”,“没有快乐的时代是黑暗的时代,没有足球的人生是苍白的人生”。这是米卢对中国足球的诠释。踢球,不仅仅是为争输赢,其本质当然是寻找快乐的体验;学数学,只有会享受其中的乐趣才能达到更高的境界。数学教学应该让“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学习数学的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因而,能让学生享受数学快乐的教师才能被称为“神奇教师”。  相似文献   

19.
张世东 《现代语文》2010,(10):138-139
记得米卢在提到"足球是快乐的"理念的时候,国人陡生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也就是凭着这种"快乐感觉"理论,我国足球冲出了亚洲,走向了世界。我们何不把这种"快乐感觉"理论运用到作文中来呢?  相似文献   

20.
理论必须借实践立足,实践必须借理论张扬。于是在米卢领着“苦难深重”的中国队一路小跑颠进世界杯之后,国人谈起米卢时,便满是亲切和景仰。一个关于足球的崭新理念也风靡起来。你到现在还不知道“快乐足球”是何物吗?那你至少70岁往上了。米卢不仅帮助国人赢了球,还使国人恍然大悟——原来足球是快乐的!可是,不知道足球这东西是从何时起开始变得不快乐的;只记得小的时候几个伙伴放学后拐弯抹角跑到校园后面一块荒地上,用书包摆起球门,昏天黑地地踢球的时候,没多想“精忠报国”,只是觉得好玩。然而渐渐地,足球好像不再是好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