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插花节     
每年的农历二月初八是云南省大姚县昙华乡彝族人民的传统节日——插花节。相传很久很久以前,昙华山上有一名叫咪依鲁的美丽姑娘,她同远山的打猎的青年朝列若相爱订下了终身。那时昙华山有一凶残的土官,他在山顶盖了“天仙园”,欺骗彝族百姓说:“我请仙女下凡,在天仙园教大家织布绣花,各寨都要将最美丽的姑娘送去伺候仙女。”其实,凡被送去的姑娘都被土官糟踏、蹂躏。人们苦不堪言。一日土官又选中了咪依鲁,为了不让众乡亲再受苦,  相似文献   

2.
《汉学研究》第六集·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世界文化交流史上 ,拿来与送去是两个表面上似有矛盾而实则有紧密的辩证关系的概念和行为。拿来 ,就是把别国的文化精华拿了过来 ,为发展本国的文化提供借鉴。送去 ,就是把本国的文化精华送了出去 ,供别的国家发展自己的文化使用。两个要领不是绝对的 ,以我为主就是拿来 ,以别国为主就是送去。二者有时候是难解难分的 ,拿来和送去的东西 ,有时并不是精华。殖民主义者最初送给我们的是鸦片 ,其动机是自己谋利而毒害我国人民。这不属于文化交流的范畴 ,在人类历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 ,不在我们讨论之列。最近几年以来 ,我在许多报刊杂志上和会…  相似文献   

3.
惊艳台湾     
8月4日,赴台献艺的浙江东方民族民间艺术团圆满归来。7月11日至8月23日正是台湾“2009宜兰兰雨节”火热进行的时候。作为我省第一支赴台文化交流演出的民间艺术团,来自台州市的浙江东方民族民间艺术团的35名演员第一次登上了祖国宝岛.他们身穿绚丽的民族盛装,跳起热情奔放的民间舞蹈,为“兰雨节”送去了阵阵传统、典雅而又现代、奔放的“世纪中国风”。  相似文献   

4.
通过越洋电话,向名扬波兰文坛的华人女作家胡佩方送去新春的祝福。76岁的老作家笑问道:“你不知道时差6小时,我这里还是凌晨四点吗?你什么时候再到华沙来?”  相似文献   

5.
引黄兴利第一渠1952年4月10日,“引黄济卫”工程在渠首举行放水典礼。人民胜利渠大体与京广铁路并行,南起黄河,北至卫河,全长52.7公里。黄河水为豫北平原送去了甘霖,惠及新乡、武陟、卫辉、原阳、延津、滑县的45个乡镇865个自然村。第一座巨型山谷水库  相似文献   

6.
李明军 《职业圈》2013,(8):141-141
作为“国家一级文化馆”的河北省迁安市文化馆,认真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贯彻党的文艺“双百”方针和“二为”方向,创新工作思路,大胆探索文化管理模式,努力营造活跃、丰富的文化环境,切实服务广大人民群众,在全市营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提升了广大市民的文化素养。一、送文化下乡一是在每年的春节前夕。迁安市文化馆开展送春联下乡活动。活动由市文化馆联合迁安各界书画名家及爱好者,免费为广大群众送春联.为他们带去新春的祝福。二是迁安市文化馆承办每年的秧歌展演活动,在春节期间,来自各镇乡的秧歌代表队精心装扮、穿戴整齐地走上街头,为广大群众送去传统文化的盛宴,极大丰富了群众的节期文化生活。  相似文献   

7.
彝族插花节     
彝族有许多民族传统节日,其中尤以“火把节”最为盛大,“插花节”最有情趣。如果说“火把节”是火的节日,那么,每月农历二月初八在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大姚县昙华山上举行的“插花节”,便是彝家人用火红的马樱花纪念抗暴除恶、祈求吉祥幸福的节日。相传很久以前,昙花山上有一个残暴荒的土官,盖了一座“天仙园”,谎称仙女下凡,欺骗山民们把最漂亮的姑娘送去伺候“仙女”,实际是供土官玩乐,许多彝族姑娘惨死在这个土官的乐园里。二月初八这一天,一个聪明漂亮的姑娘咪依噜(汉话叫马樱花)为了拯救“天仙园”受辱的姐妹,毅然只身闯进“天仙园”,利用土官  相似文献   

8.
一、明确“六五”普法活动目标 “六五”是在“五五”普法的基础上进行的,它必然是对“五五”普法的传承和延伸。根据我区的生产经营形势和周边环境,我们认为“六五”普法目标应该确立这样一个目标:即在员工学法、用法、提高法律素质的基础上,“算好三笔帐”,着力培养法治观念和法治自觉性,同时,还要针对目前现场的不安全因素,加大防范投入,加强防范力度,持续推进“六五”普法活动进程。二、关于“六五”普法活动的侧重点  相似文献   

9.
一个人走     
大学,已经是恋爱的季节了。校园里,出双入对的比比皆是,倒是一种景观。 寝室里的“不近‘男色’公约”早已不知在哪一天的大扫除中,被送去见了马克思。从此,每天热水瓶总有人帮她们泡得满满的;想吃夜宵,也不用去排“见尾不见首”的长队了。我也从中获利,在这种时候去揩一点油,沾一点光。通常,这种占小便宜的行为还是比较收欢迎的。一方面,可以展示男同志们惊人的臂力和只有这种时候才被挖掘出来的耐心。另一方面,女同志们习惯将这样的男同志称作是“好男人”,再说,如此这般,也不至于被人骂作是“有了异性没了人性”。  相似文献   

10.
根据约瑟夫·奈的观点,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既包括“硬实力”,也包括“软实力”。软实力和硬实力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作用。在全球化条件下,各国对综合国力的竞争更是二者缺一不可,缺少任何一个,都会使其在竞争中被超越。理清国家软实力和硬实力的关系,有助于我们在正确的理论指导下进行实践,提高我们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1.
邓俊青 《职业圈》2013,(20):66-67
随着“微时代”这一特殊时期的到来,“微文化”早已从社会各种传媒方式向我们油田员工辐射而来,在人们脑海里已悄然形成一种不小的“冲击波”。“微文化也称为“快餐文化”,它具有可读性、辐射性、穿透性、腐蚀性,同样容易渗透到我们基层健康的企业文化中去。那么,我们油田基层党支部应该如何去正确认识、细致观察“微文化”在员工中随意流行与自由传播和管理问题?我们认为应该从如下几个方面去认识与思考。  相似文献   

12.
上博楚简《诗论》公布后 ,引起众多学者的注意和讨论。其中关于 1号简“孔子曰”以下三句 (特别是最后一句 )文字的解读 ,争议最大。李学勤解读为 :“诗亡隐志 ,乐亡隐情 ,文亡隐意。”① 而关于“隐”和“意”的读法 ,歧说甚多。如“隐” ,或读作“吝”、“泯”、“离” ,“意” ,或读作“言” ,再由此排列组合为更多的读法。关于这些字的读法 ,本来是古文字学家才有发言权 ,不过 ,当古文字学家们提出了各种不同的说法时 ,治诗学的人也许可以根据学理作出自己的判断。比如 ,我们是否可以将“文亡 (无 )隐意”还是“文亡 (无 )隐言”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前言“中华民族——团结——自强”,是我们世世代代中国人的一个理想。这个美丽的愿望,超阶级、超党派、超政治,是国心民心,是中国文化的一种归宿。“团结”是我们的旗帜!“自强”是我们的目标;有了团结,我们就会自强!我们海峡两岸的学者,共同探讨“中华民族团结自强”,是大家爱国热忱驱动下的一种结果;如果大家一门心思想“瓜分”这个家,我们还有什么必要坐在一起讨论这个历史的、科学的、现实的、前瞻的重大话题呢?虽说这个话题是超政治的,但是实际上它又很“政治”。因为,国家的统一是海峡两岸最大的政治,所以“中华民族团结自强”属于每…  相似文献   

14.
叶飞 《文化交流》2009,(3):32-34
茶之味冲淡、平和、宁静,中国人以茶会友,以茶寄情。近来,中国茶文化展将缕缕茶香送到了芬兰,为遭遇金融危机、气候寒冷的芬兰人民送去了清香和温暖。  相似文献   

15.
陈金海 《职业圈》2014,(30):50-50
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政治优势。当前,煤炭行业经济运行形势严峻,处在深化改革,转型发展时期。越是在这种情况下,越要加强企业职工思想政治工作。这就要求我们,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克服“两张皮”现象,从实际出发,因势利导,归结起来就是克服一个“难”字、突破一个“情”字、抓住一个“实”字、力求一个“新”字。  相似文献   

16.
谁清楚,我们对外传播的对象是外国人,而“外国人”这一特殊性就决定了我们必须以“特殊的方式”去对待他们。具体地说,我们要在选题和写法的“针对性”上下大工夫。近年来,在选题方面,我们比较能够抓住“针对性”这个原则,但是在写法、体裁、表现方式等方面怎样才能抓住读者,注意得还不大够。张立方撰写《民族和睦之源》一文或许正是在两  相似文献   

17.
郑薇 《职业圈》2011,(32):100-101
一、根据企业特点和属性,确立“和谐”为企业核心价值观。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以来,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一直是我们这个时代发展的最强音。燃气企业属于易燃、易爆的特殊行业,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公共服务型企业,构建和谐企业文化,营造和谐企业氛围。保持员工队伍和谐稳定,是我们加快自身发展。助力建设和谐深圳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8.
如何有效的发挥收费员工的潜能,充分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这是新时期推动高速公路收费工作不断向前发展的关键,也是当前摆在我们各级领导,特别是基层领导面前需要高度重视和亟待解决的问题。根据高速公路行业的性质特点以及目前收费队伍的现状,笔者深刻地体会到,坚持“严格管理”与“有情操作”是培育员工积极性的最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大外宣”是我们搞好外宣工作的主要思路之一。大外宣是近年来提出的新概念,有的地方如上海已从工作机制的角度对此作了一些探索。四川省近年来按照这一思路开展工作,组织对外宣传,初步取得一些成效。根据兄弟省市的经验和四川省的工作实际,所谓“大外宣”,就是适应不断发  相似文献   

20.
第一次听说这话,是从我一位智商偏低得近乎弱智的师史口中冒出来的。 那时我们才十几岁,刚刚喘上社会主义的铁饭碗,意气风发、斗志昂扬,整天沉浸在美好生活的幸福之中。在那个文化生活贪乏的时代、弱智的师兄成了我们一架开心的游戏机,一言一行都那么富有乐趣。 师兄一口道地的合肥郊区口音,“Z、C、S”分下清界线,因智商问题影响口齿的正常发挥,说出话来含混不清,常常引起意外的歧义,更加滑稽可笑。越是语言有障碍的人,话却越是格外地多。我们的笑声也因此而无穷无尽。在师兄的话语词典里,“母鸡”说成“母资”,“夫妻”念成“夫雌”,“洗手、洗澡”变成“死首、死早”,“司机”说更加拗口,成了“次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