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家形象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体现,西方媒体在构建国家形象中起主导作用。2008年以后,中国综合国力迈上新的台阶,但国家形象建设仍不理想。CNN作为美国传媒体系中主导力量,在构建中国形象中起关键作用。本文通过分析近五年CNN对华报道各领域的报道倾向,总结CNN对华报道的规律,为中国应对外媒、改善国家形象提供借鉴。CNN对华报道倾向及议题分析本文选取2008年到2012年为研究时间段,通过在CNN官方网站(CNN.cominternational)输入关键词  相似文献   

2.
正在国家形象塑造中,文化形象相当重要。不仅因为它与政治、外交等因素一起构成了约瑟夫·奈所定义的软实力1,更因为文化传播所包含的政治意味较隐蔽,遭遇的接受阻力较小,成为国家形象构建策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国家文化形象建构的子系统,区域文化形象的塑造和对外传播,除了服务于国家整体形象,还直接提升区域竞争力,带来区域利益。因而,区域文化形象的塑造和传播也随着中国国家形象构建意识增强成为一个趋势。本课题组以广东国际文化形象的实证分析为基础,意图揭示区域文化形象塑造和对外传播的一些问题,并探讨改进策略。  相似文献   

3.
在不同历史时期,美国人的中国形象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自然也呈现出不同的形象认知。总体上看,美国对近代中国形象的认知,主要是从历史与文化的维度出发;对现代中国形象的认知,则主要是从意识形态、国家行为与国家实力的维度出发。  相似文献   

4.
随着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中国企业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企业全球形象的塑造,决定了中国企业的国际化发展,对国家形象建构也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剖析构建中国特色企业全球总体形象的重要意义,探索中国企业全球发展形象的内涵和塑造路径。文章认为,中国企业全球发展形象是构建中国特色企业全球总体形象的重要方向。中国企业全球发展形象以全球发展倡议和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为指引,以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为总体价值观,将为塑造中国企业全球良好形象,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国家形象贡献力量,也为有效推动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落地,为增进全人类共同福祉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5.
ChatGPT是新一代基于人工智能算法的聊天机器人,在2022年末火遍全球。它能够完成大数据、多场景、多层次的数据分析。运用实验法在ChatGPT Legacy中输入与中国国家形象有关的5个具体问题来分析ChatGPT对中国国家形象图景描绘以及生成该图景背后的原因,通过对比和反复测试发现,ChatGPT在国家形象生成的非中立看法所产生的原因大致分为数据来源渠道、训练纠错方式和把关人价值导向三个方面。在数智时代针对此现状,研发中国版ChatGPT非常必要和迫切。类ChatGPT对话访谈将成为研究和改进中国国家形象的一种新方法,可以为讲好中国故事提供一定启迪。  相似文献   

6.
最近,笔者参加了一场国际研讨会,主题是“中国国家形象与国际传播”,来自国内外的50多位专家学者济济一堂,讨论“中国在西方媒体上的国家形象”。会上,美国学者介绍了《纽约时报》上的中国形象,英国学者讲解了英国媒体上的中国形象,欧美专家角度不同,但发言意思大致一致:西方媒体上中国形象确实不佳,但问题不在西方记者。西方学者一再强调,  相似文献   

7.
向世界展示好新时代的中国形象,是国际传播工作的重要目标,而持续开展国家形象调查、及时掌握一手数据,是做好这项工作的重要基础和前提。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开展的2021年度国家形象调查显示,中国整体形象止跌回升,中国的全球治理贡献和国内治理表现认可度提升,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等中国方案持续收到积极反馈,青年群体对中国的认可度普遍较高。面对当前中国与世界关系的深度变革调整,在塑造和展示中国形象时,需要进一步提升认知度,做好共情传播;进一步强化区分度,做好精准传传播;进一步增强美誉度,做好好感传播。  相似文献   

8.
2008年中国的“神七”发射引起了海内外各种媒体的高度关注。新华网的相关报道立足于中国的国家形象宣传和塑造,展示了中国国家级媒体的大家风范,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其成功报道的重要策略之一,就是从独特的视角细致地展示“和平中国”、“人文中国”以及“科学中国”的正面国家形象。  相似文献   

9.
国际旅游不仅是一个经济产业,而且是传播国家形象的一个重要渠道。发展迅猛的国际旅游既为改善和提升中国国家形象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也带来了一些必须重视的问题。国际旅游传播国家形象的特征对一个国家而言,无论是本国居民的出境游,还是他国居民的入境游,都会影响到该国国家形象的传播。与其  相似文献   

10.
《对外大传播》2007,(2):F0003-F0003
2007年1月,由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选编的“对外传播理论与实践研究”丛书推出两本新著:《当代中国国家形象定位与传播》和《日本韩国国家形象的塑造与形成》。  相似文献   

11.
国家形象是国内学界长期关注的话题。在西方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国家形象一般包括商品原产国形象和目的地形象两个子概念,前者是国际商务的研究对象,后者属于旅游营销的研究范畴。在国际关系与新闻传播学中,国家形象特指国家内部公众和外部公众对一个国家的整体印象。从功能主义的角度出发,国内研究者将塑造积极的中国形象视为提升中国软实力和对外传播影响力的关键一环,力图从形象标识、国情介绍、政府形象、企业形象、城市形象、历史形象、文化形象和国民素质等八个维度探索中国国家形象塑造的良方。  相似文献   

12.
俄乌冲突对国际局势造成了严重冲击。《人民日报》及其海外版的报道建构了积极努力的劝和者、命运与共的合作者、以人为本的关怀者、国家统一的捍卫者以及美式霸权的谴责者五类中国国家形象。这五大框架的构建使用了多重隐喻塑造国际关系与彰显国家定位、多元论据全方位立体展现中国国家形象和引用中国特色话语传播中国话语体系这三方面的策略,对主流媒体关于国际战事报道的话语构建提供了一定的启示,包括引用中国特色话语传播中国话语体系;多元论据全方位立体展现中国国家形象;多重隐喻塑造国际关系,彰显国家定位等。  相似文献   

13.
二战时的法西斯劣行使德国国家形象蒙受极大损失。但是,经过数十年的不懈努力,德国不仅扭转了恶名,还在欧盟和全世界范围内树立起了良好的国家形象。深入研究其成功经验,可以为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与维护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4.
开展民意调查是全球通行做法。对于中国而言,适时推进全球民意调查工作,已经成为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国际传播工作的有力抓手,提升舆论引导策略的有效方式,增强国际传播亲和力和实效性的有效途径。通过分析2020年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数据,我们可以直接掌握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国际民众对中国国家形象的最新认知与变化。面对新形势与新机遇,我国的国际传播工作应该用好民意调查这个渠道,加大相关理论研究深度与广度,持续重视发挥民意调查的舆论风向标作用,进一步增强国家形象塑造的针对性和精准性。  相似文献   

15.
为准确把握全球受众对中国国家形象的认知动态,连续、科学、系统地评估中国国家形象传播效果,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联合华通明略(MillWardBrown)、Lightspeed GMI,72016年lfJ至3月开展了第四次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2015)。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一名具体从事国家形象对外传播工作的过来人,我最近有幸读了《当代中国国家形象定位与传播》一书,深感耳目一新、富有启迪。国家形象对一个国家的国际定位和国家战略目标的实现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而奠定国家形象的基础,是以经济为主导的综合国力。也就是说国家形象的基本要素是:社会制度、民族文化、经济模式、社会文明、政治局势以及是否坚持“以人为本”、外交为民的内外政策等。当然,国家传播工作的水平和影响,尤其是对外传播新担负的责任和新起的作用,也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7.
《对外大传播》2007,(1):F0003-F0003
近日,由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选编的“对外传播理论与实践研究”丛书推出两本新著:《当代中国国家形象定位与传播》和《日本韩国国家形象的塑造与形成》。  相似文献   

18.
精品展柜     
《对外大传播》2010,(10):64-64
"世界的中国形象丛书"周宁主编人民出版社,2010年7月"世界的中国形象丛书"共9种,已经出版8种,分别为《西欧的中国形象》、《美国的中国形象》、《俄罗斯的中国形象》、《印度的中国形象》、《日本的中国形象》、《东南亚的中国形象》、《阿拉伯的中国形象》、《非洲的中国形象》,《拉丁美洲的中国形象》待出。丛书研究世界不同国家不同文化区域的中国形象,  相似文献   

19.
《对外大传播》2011,(2):4-4
1月17日,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筹拍的《中国国家形象片——人物篇》在美国纽约时报广场大型电子显示屏上播出,中国各领域杰出代表和普通百姓在片中逐一亮相,让美国观众了解一个更直观更立体的中国国家新形象。  相似文献   

20.
中国应具备的国际形象,不是强权国家,同时也绝不是“病夫弱国”,但在国际舞台上,要么“中国威胁论”甚嚣尘上,要么“欺负你没商量”。中国政府的国际形象与其大国地位极不相称,这不仅与中国国力和内政有关,而且与国家形象(政府形象)的管理哲学有关。光“说”不“练”,或“练”与“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