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华裔新生代的双重文化身份特征,具有传承和传播中国文化、促进双方文化交流的多重优势。他们对中华文明的身份认同感能够促进中华文脉在海外华人华侨中的赓续与传播,在推动文明对话、实现文明互鉴中发挥积极作用,是融通中外的重要群体。对华裔新生代的文化传播活动,既要呈现中华文化的表征符号,又要体现内涵于表征中的精神意向;既要展示中华文化的根之所在、魂之所系,又要使这种同根同源的文化成为其梦之所萦。因此,传播主体要以传播效果为导向,在时机把握、符号选择、叙事方式方面要与受众的结构特征、接受心理、情感需求高度契合,以符号化、艺术化、故事化、视觉化相融合的表达范式进行传播,体现中国形象的亲和力、中国文化的感召力和中国国际传播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2.
利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持续推进革命文物保护利用与红色旅游融合发展,让革命文物“活”起来,让红色旅游热起来,既有利于展示革命文物的内涵价值和教育功能,也有助于促进地方经济社会文化快速稳健发展。该文通过实地调查滕州及周边城市的红色景区景点和革命遗迹旧址,初步掌握了县域红色资源与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的情况、问题和发展前景,从“县域”视角出发,以滕州为例,论证了革命文物保护利用与红色旅游融合发展取得的成就,针对其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出了优化提升的路径,以期为县域红色旅游理论研究和实践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3.
正对外传播的舞台在国外,对象是西方受众,用讲故事的叙事方式对外说明和介绍中国,可以深化认知认同,强化入脑入耳,收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传播效果。从这个意义上说,讲故事、讲好故事是做好对外传播工作的硬道理。贴近受众,讲凡人故事在舆论宣传中,中国重视团队、集体和宏观概括,西  相似文献   

4.
对外传播,是世界各国极为关注的重要领域。作为从心理学、社会学、新闻学和政治学等学科派生出来的一门综合性学科,中国的对外传播学可谓发展迅猛。今年4月份召开的《中央对外宣传工作会议》上,李长春同志提出外宣工作要“坚持贴近中国发展的实际,贴近国外受众对中国信息的需要,贴近国外受众的习惯”(以下简称“三贴近)。因此,对于如何精心打造对外传播期刊,让受众乐于接受、乐于阅读,从而真正体现新形势下对外传播的有效性,更是成为外宣期刊中值得探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5.
红色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陕西具有极为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更是红色旅游资源大省。随着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推进,陕西红色文化也需要传播到国际社会,让世界了解陕西的革命历史和文化内涵,展示真实、立体的陕西形象,服务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助力讲好中国故事。该文聚焦陕西红色文化的对外传播,以巴斯奈特的文化翻译理论为指导,通过对陕西红色文化外译和对外传播现状的调研,针对现存的问题提出了陕西红色文化外宣翻译与国际传播的提升策略,旨在提升陕西红色文化对外翻译与传播的效能,实现最大化的跨文化传输,使红色文化真正地“走出去”。  相似文献   

6.
弘扬中华文化既是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与国际地位的重要任务,也是我国数字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方面。新媒体时代,具有去中心化、社交性、低门槛等特点的短视频新业态成为国际受众获取信息的重要方式,借助短视频新业态进行中国文化国际传播潜力巨大,但也伴随着一定的风险与挑战。立足当下,需要不断优化传播路径,创新传播方式,既要提升对外传播内容质量,打造独特文化品牌,又要推进话语转型,丰富文化内涵,同时注重媒体间相互融合,拓展传播渠道,构建跨文化多维传播格局,以此共促我国数字文化产业转型升级,构筑新型国际传播业态。  相似文献   

7.
谢稚  孙茜 《对外大传播》2013,(12):35-37
在跨文化传播中,文化的间接传播和直接传播决定文化差异对受众接受度的影响。文化差异和受众接受度之间的关系,体现出文化干扰的强度。本文通过对中英合作拍摄的《美丽中国》(BBC版和CCTV版)两个版本进行对比分析,阐述如何减少跨文化传播过程中产生的文化差异,提高受众接受度,增强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8.
《文化学刊》2011,(4):185-185
顾红亮在《浙江学刊》2010年第6期撰文指出。现代中国的不少知识分子和社会精英怀着对中国负责的责任感,探索中国的变法、革命、富强之路,由此累积起现代中国思想谱系。许多思想家把拯救中国危机和开拓现代思想的责任放在“少数人”身上,他们作为责任主体既要负责地思想,也要对思想负责,既要有责任心,也要有责任能力。  相似文献   

9.
正最近几年,国家对外交往频率加快,对外传播机构日益增加,人员规模不断壮大。但是,量变并未转化为传播效果的质变,中国形象建构和国外受众的中国认知依然效果不彰。究其原因,除了传播机制、传播方法等需要创新外,新传播技术阙如,尤其是基于大数据和算法技术的智能技术的匮乏,也是关键因素。传播有效度的获得依赖受众传播行为的调查,以大数据技术和算法技术为基础的人工智能,不但能够获得足够的全样本数据,而且也能  相似文献   

10.
在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指引下,数字藏品形式成为中华文化新的传播形态,数字藏品的国际传播也是中华文化“走出去”的创新动力之一。本文以跨文化感知理论为基础,运用文本分析的研究方法,研究海外受众对于中国数字藏品的体验与感知。研究发现,海外用户通过海外社交媒体平台、数字藏品交易平台及社区等,接触具有中华文化特性与重大活动衍生IP的藏品,进一步了解中华文化,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与精神进行阐释与分享。据此,海外用户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数字藏品建立了具有高度组织化的跨文化虚拟共同体。在提升中国数字藏品跨文化感知的策略时,既要增强跨文化能力,也要正确对待数字藏品资产观以及数字藏品安全等问题。  相似文献   

11.
董琦  张英楠 《文化学刊》2012,(4):124-128
十七届六中全会作出了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大发展大繁荣的决定。当前,红色旅游发展迅猛,红色旅游产品除了具有休闲功能外,还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比如红色旅游具有弘扬民族精神的文化价值、具有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教育价值和具有推动革命老区全面发展的社会价值,因此,在今后的红色旅游发展中,我们要充分利用其文化价值,加强对人民尤其是对青少年的德育教育。并大力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使社会主义文化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精神支持。  相似文献   

12.
当前,媒体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革,对外传播的内容方式、渠道平台、受众需求与传播效果等都面临新的冲击与挑战。新的形势下,我国媒体亟待采取新的理念与路径,切实提高对外传播的有效性。在提升软实力已成为共识的大格局下,制订一个稳健的对外传播媒体本土化战略,才能有效提升对外传播效果,讲好中国故事。要从对外传播媒体本土化战略的制订路径、整体定位、媒体具体经营思路和步骤、跨文化语境下的对外传播媒体需改进环节以及总体效果评估等方面来思考。突出本土化策略,进一步提高传播的针对性,体现对受众的贴近性,从而赢得受众的认可支持;拓展多元化渠道,尽可能建立不同主体、不同属性、不同形态的传播渠道,努力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立体化的对外传播格局,进一步扩大与海外受众的接触面,增强辐射力与影响力,更好地适应与满足海外受众多元化的选择与需求。  相似文献   

13.
对外传播的目标受众生活在世界上不同的国度,他们与我们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宗教信仰、思维习惯、语言环境、社会制度等,我们的对外报道要让他们理解、接受和认同,就要讲究传播艺术,而这种艺术在以文字报道为主的对外媒体上更多地体现在对外报道的写作手法上。  相似文献   

14.
“以人为媒”是国际传播领域的创新理论之一。“以人为媒”以社会关系网络、平台化思维与用户生产内容为理论基础。从受众层面来看,国际传播要从受众思维向“传受一体化”思维转型,推动海外受众的再创造、再传播与互动交流;从传播角度来看,引入“人格化传播”模式,打造个人化传播主体,构建个性化人设,创新生活化内容,借助社会化传播,实现国际传播的传播效能提升。  相似文献   

15.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发表了百余次重要讲话,展示了其独特的语言风格和高超的语言运用能力。他的讲话既高屋建瓴、立意高远,又贴近受众、语言朴实,具有很强的亲和力和感染力,真正做到了入耳、入脑、入心、入神。习总书记的演讲给了我们国际传播工作者以很大启发,国际传播的最终目的是要使我们传播的内容为海外  相似文献   

16.
在对外传播中,共情能促进政治异质群体间的理解和沟通。长期以来,对外传播实践中存在内容流于拼凑、工具传统单向、平台噪音过多等不足,这不利于中国对外传播主体与海外受众之间共情的产生与传播。人工智能依托于算力、数据和算法等基础条件,为解决以上不足提供了契机。但人工智能并不是万能的,对外传播机构应深度审视智能技术与共情传播的适用性与匹配度,努力通过“以情动情”来实现范式创新。具体而言,在人工智能时代,对外传播要善用算法推荐系统以加强受众的情绪卷入度,借力人机交互传播提升受众的情绪加工效果,更要通过沉浸性内容抵抗平台的高噪音感染。总的来说,在共情传播中,传播者的情感投入程度越高,就越能与受众建立起情感上的连接,并以此增强其情绪体验,最终达到情感共鸣、相互认同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随着辽宁红色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新媒体在辽宁红色旅游品牌塑造与传播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该文主要分析了新媒体在辽宁红色旅游品牌塑造与传播中的运用与发展现状,探讨了新媒体在助力红色旅游品牌建设与品牌传播的作用,提出从品牌塑造、广告创意与广告传播等多角度出发,促进辽宁红色旅游景区新媒体与数字技术建设,寻找新媒体在红色旅游品牌形象广告创意中的创新点,发挥新媒体在红色旅游景区品牌形象广告传播中的创新作用,以期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色文化,为辽宁红色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建议与助力。  相似文献   

18.
中国文化"走出去"是中国文化在国际社会中与其他文化间的接触与交流,本质上是文化的对外传播。翻译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必然途径。传播活动必须依赖一定的环境才能成功。因此,中国文化"走出去"的翻译选材需要以传播环境作为参照,才能有助于文化的对外传播。为适应传播环境,翻译选材要秉承平等、交流、互助及共享的原则,以造福于人类为目标。翻译选材的内容要避免在意识形态领域中与目标语社会的冲突,辩证处理文化内容、受众和市场需求之间的关系,密切关注中外文化态势的变化,确保中国文化顺利地对外交流与传播。  相似文献   

19.
红色旅游基地是纪念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各阶段革命战争与革命精神的旅游景点,其大量的文字阐释和语言标牌具有丰富的研究价值。该文以江苏省宿迁市3处示范性红色旅游基地为考察对象,从语法角度重点探究语言文字标牌的语言运用情况,分析宿迁市红色旅游基地语言景观建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20.
在海外传播中,文化符号给受众留下直观印象,传播文化内涵给受众带来中国文化认知上的改变。现阶段借助海外栏目的品牌效应,制作、传播符合中国文化内涵的电视节目,是让世界听到更多中国声音的有效途径。受众从了解文化符号上升到理解文化内涵的过程是认同中国文化的前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