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灾难报道能够瞬间成就一个媒体,但不符合国际话语体系的灾难报道也能瞬间毁灭一个媒体。我们通过媒体来看世界,世界也通过媒体在看我们,更重要的是,我们还要通过媒体来看自己。本文作者以某些中国媒体对日本地震的相关报道为例,分析了在灾难事件对外报道中值得引起重视的经验及教训。  相似文献   

2.
笔者参加了今年的“两会”报道以及此后一个月的关于“十二五”规划的后续报道,采写了多条中英文的对外报道稿件,得到了多家外国主流媒体的采用。由于“规划”的重心是经济发展,因此笔者所在的对外部经济新闻编辑室承担了主要对外报道任务。  相似文献   

3.
进人2004年,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工作日程上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项目似乎显得特别多。不到半年的时间,《党内监督条例》出台,人权写进31宪法。《人权白皮书》公开发表,《依法施政纲要》正式颁布,这一系列措施,显示出中国最高领导层推行政治改革的决心,也预示着在民主政治改革的道路上今年将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因此,如何抓住这一新闻热点进行报道便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摆在从事对外报道的记者与编辑面前。坦率讲,这是个新课题,有难度。因为首先面对这样一个主题重大的战役性报道,我们没有以往的任何惯例可循,同时,新华社向来被视为官方媒体,播发的每一句话外电都会详加揣摩,希望听出什么“弦外之音”,这就要求我们的报道必须准确到位,不留话柄。面对这样一个紧迫而又重要的任务,新华社专门从事对外报道的记者编辑认真研究,勇于探索,对传统的政治报道思路进行了大胆创新,效果不错。现试作一小结,与同行朋友们分享。  相似文献   

4.
张璇 《对外大传播》2010,(12):43-44
时政活动报道是日常新闻报道的重点,任何媒体都非常重视,通常会被安排到突出位置。做好时政报道,尤其是重大事件,是构成媒体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中国网作为一个中央重点外宣网站,侧重对外报道,因此时政外宣则成为报道的重中之重。中国网也多次在此类全国范围内的新闻评选活动中获奖,特别是人大新闻奖,自2008年网络作品开始参与评奖起,中国网已连续三年获奖。就这些年的成绩来看,  相似文献   

5.
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一个印度问题的研究者和观察者,由于工作需要,笔者多年来一直在从各种角度跟踪印度媒体的中国报道以及中国媒体的印度报道。下面就想结合个人的所见所闻谈谈对中印媒体涉及中国和印度及中印关系问题报道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会议报道是电视新闻报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传递各级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等重要信息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何改进会议报道,就成为各级媒体关注的话题.  相似文献   

7.
姚赛 《职业圈》2008,(14):62-62
调查性报道是一种以监督批评和剖析问题为核心的报道,它的宗旨就是关注社会上一切蓄意掩盖的丑恶和不道德的新闻并加以无情揭露。  相似文献   

8.
调查性报道是一种以监督批评和剖析问题为核心的报道,它的宗旨就是关注社会上一切蓄意掩盖的丑恶和不道德的新闻并加以无情揭露.  相似文献   

9.
国家形象从文化细节上流露出来 外国人常常喜欢通过文化看一个国家的形象,但有的文化现象在我们的对外报道中却较少描述,比如建筑。用建筑文化来表现一国的政治、经济、社会变迁,是一种报道方法。选择什么样的文化细节或者符号,往往能够直接反映一个时期国家的具体特征。我们发过一篇稿件,文中提到了北京大山子798艺术区,那原来是一家苏联和东德援建的军工厂,现在是艺术区。  相似文献   

10.
此文与第11期的《英国新闻媒体关注中国什么?》是一篇文章,上半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从英国媒体对中国报道数据方面进行分析,下半部分是从报道内容上进行分析。——编者  相似文献   

11.
群体性突发事件报道是当前中国新闻对外报道中一个极为特殊的领域,不仅涉及多方利害关系,且具有一定的政治敏感性,很可能直接影响国家和政府的形象,同时,这类事件新闻性强,媒体和受众关注度高。在互联网技术陕速发展的今天,传统报道理念和手段暴露出了一些缺陷,我们需要在对外传播的实践中不断探索如何做好群体性突发事件的报道,以便在坚持“内外有别”、“以我为主”、“于我有利”等原则的基础上,取得更积极的对外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2.
8月25日。京藏高速内蒙古段内某处——我们本来有一个基本上堪称完美的报道计划。“出现拥堵的是向南开的进京方向,所以我们向北开就能顺利地沿途拍到大塞车。”在驶向内蒙古的过程中,我又一次重复了这一论断。但出乎意料的是,大塞车不见了。  相似文献   

13.
在国内媒体忙着报道各地打拐行动的成果时,法新社的报道“Desperate Parents roam China to find kidnapped children”(《为寻子,绝望的父母走遍中国》)一文或许能给我们提供一个独特的视角和报道模式。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希望对这篇文章的解读能够对国内媒体的报道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4.
在数字化媒体竞争的时代下,公共事件报道的节目编排不仅能够满足受众诉求,还能体现一个频道的综合实力.文章既从宏观层面分析了公共事件报道的编排的策略,又从微观层面介绍了栏目内的公共事件报道的编排技巧,还提出了几点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形形色色的论坛活动让人眼花缭乱,而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轻量级”的,其表现为参会人员级别不高,甚至论坛徒有虚名或名不副实,很难发掘真正的新闻,给新闻报道,尤其是对外报道,特别是对外英文报道带来了挑战。  相似文献   

16.
本期选取路透社的《中国追逐稀土梦的巨大代价》和新华社报道《当物价再次上涨,中国百姓的吃饭省钱秘籍》进行点评分析。前者强调在对外报道中,记者应该做一个讲故事的人:后者提出以小见大、放下架子做新闻可以增添重大题材稿件的吸引力。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我国在全球经济中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提升以及多个发达经济体的经济频频遭遇困境,针对中国的贸易保护主义不断抬头。在这一背景下,如何为我国发展国际经贸关系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就成为我们对外报道的重要任务。然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对外经济报道一直是我们的一个软肋。我们一般存在不能及时发声、不知如何发声、不知如何放大声音等问题。本文拟结合新华社针对中欧经贸摩擦的典型对外报道案例,探求解决上述问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王志宁 《职业圈》2007,(8S):184-184,190
由于经济报道难度大、难把握,有媒体弱化了经济报道,还有个别记者把经济报道做成“有偿新闻”,甚至还出现了“纸馅肉包”的假经济新闻。因此坚持正确的经济报道的舆论导向,廓清经济报道的思路就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经济报道的总体思路,我们坚持多样化与灵活性的原则,同时,兼顾地方性,贴近性。  相似文献   

19.
本文探讨了新时期行业典型人物报道的具体策略,指出要采取平民化视角、个性化报道、细节报道,展现典型人物真实、生动、丰满、立体的形象,从而更好地发挥典型人物报道激励人心、鼓舞士气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解读CNN对奥运会的批评性报道这是一个风和日丽的早晨,我坐在五环路外绿色家园媒体村的餐厅里,享受着奥运会开始前难得的悠闲早餐。餐厅的各个角落有多台大屏幕电视,几乎不约而同地都调到了CNN的早间新闻节目,而里面也恰好非常合拍地播放着奥运专题报道"北京倒计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