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10年11月8日下午,广西桂学研究会成立大会在南宁饭店隆重召开召开。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政协以及区直有关部门的领导,广西桂学研究会特聘研究员和广西桂学研究会会员等共200余人,欢聚一堂,共享盛举。为了进一步加强对广西文化整体性的研究与全方位推进,充分发挥各领域专家学者在桂学研究中的骨干带头作用,广西桂学研究会建立了聘请“特聘研究员”制度,并在成立大会上为第一批特聘研究员颁发了聘书。  相似文献   

2.
1894年,康有为来桂游学时作有《桂学问答》,其所说之桂学,指在桂讲学,其所倡之学,即变法维新之学。康有为之桂学,与我们现在所说的桂学大不相同,却不经意间透露出广西特别是桂林有着深厚的文化传统,而且在某个时期往往能得风气之先。由于种种原因,长期以来广西的文化自觉意识处于蛰伏状态,其优秀的文化传统并没有得到充分重视。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地域文化之学的兴起,桂学这一概念得到了广西学者的倡导和发扬。此之桂学,是指广西地域文化之学,旨在探究广西文化之特质与文化积淀,培育广西的文化品牌,宣传广西的文化资源,提升广西的文化自信。这既是广西打造文化软实力的内在需要,也是广西文化自觉的必然诉求。学之兴盛,在乎其人,桂学及桂学研究的能否深入发掘和开展,有赖于广大学者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为此,编辑部特组发这组关于桂学研究与广西文化发展的笔谈,对桂学之内涵、外延,研究之目标、方法等展开讨论,以期引发学术界对桂学研究的关注与支持,并与广大学术界同仁共勉之。  相似文献   

3.
1894年,康有为来桂游学时作有《桂学问答》,其所说之桂学,指在桂讲学,其所倡之学,即变法维新之学。康有为之桂学,与我们现在所说的桂学大不相同,却不经意间透露出广西特别是桂林有着深厚的文化传统,而且在某个时期往往能得风气之先。由于种种原因,长期以来广西的文化自觉意识处于蛰伏状态,其优秀的文化传统并没有得到充分重视。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地域文化之学的兴起,桂学这一概念得到了广西学者的倡导和发扬。此之桂学,是指广西地域文化之学,旨在探究广西文化之特质与文化积淀,培育广西的文化品牌,宣传广西的文化资源,提升广西的文化自信。这既是广西打造文化软实力的内在需要,也是广西文化自觉的必然诉求。学之兴盛,在乎其人,桂学及桂学研究的能否深入发掘和开展,有赖于广大学者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为此,编辑部特组发这组关于桂学研究与广西文化发展的笔谈,对桂学之内涵、外延,研究之目标、方法等展开讨论,以期引发学术界对桂学研究的关注与支持,并与广大学术界同仁共勉之。  相似文献   

4.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3,(6):F0002-F0002
2013年10月29日下午4点30分,由广西桂学研究会主办、广西教育学院承办的广西桂学研究会广西教育学院研究基地揭牌仪式在广西教育学院隆重举行。  相似文献   

5.
1894年,康有为来桂游学时作有《桂学问答》,其所说之桂学,指在桂讲学,其所倡之学,即变法维新之学。康有为之桂学,与我们现在所说的桂学大不相同,却不经意间透露出广西特别是桂林有着深厚的文化传统,而且在某个时期往往能得风气之先。由于种种原因,长期以来广西的文化自觉意识处于蛰伏状态,其优秀的文化传统并没有得到充分重视。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地域文化之学的兴起,桂学这一概念得到了广西学者的倡导和发扬。此之桂学,是指广西地域文化之学,旨在探究广西文化之特质与文化积淀,培育广西的文化品牌,宣传广西的文化资源,提升广西的文化自信。这既是广西打造文化软实力的内在需要,也是广西文化自觉的必然诉求。学之兴盛,在乎其人,桂学及桂学研究的能否深入发掘和开展,有赖于广大学者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为此,编辑部特组发这组关于桂学研究与广西文化发展的笔谈,对桂学之内涵、外延,研究之目标、方法等展开讨论,以期引发学术界对桂学研究的关注与支持,并与广大学术界同仁共勉之。  相似文献   

6.
广西桂学研究会是由广西文联主席潘琦和一批广西文化人倡导并经自治区民政厅批准成立的一个学术研究团体.自治区党委组织部"桂组干函字[2010]61号"文批复同意:自治区文联主席潘琦任广西桂学研究会会长;广西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院长吕余生,自治区文联党组副书记、副主席黄德昌,广西教育学院院长容本镇兼任广西桂学研究会副会长.从提议到正式成立,历时一年多时间.期间做了大量的组织筹备工作,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桂学研究活动,形成了一批桂学研究成果,引起学术界和社会的重视与关注.  相似文献   

7.
广西桂学研究会是由广西文联主席潘琦和一批广西文化人倡导并经自治区民政厅批准成立的一个学术研究团体。自治区党委组织部"桂组干函字〔2010〕61号"文批复同意:自治区文联主席潘琦任广西桂学研究会会长;广西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院长吕余生,自治区文联党组副书记、副主席黄德昌,广西教育学院院长容本镇兼任广西桂学研究会副会长。从提议到正式成立,历时一年多时间。期间做了大量的组织筹备工作,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桂学研究活动,形成了一批桂学研究成果,引起学术界和社会的重视与关注。  相似文献   

8.
桂学的基础是广西历史悠久的历史文化。70万年的生息繁衍,使得广西先民创造了有别于中原的本土文化,形成原生态的本土文化圈。本文从桂学文化根脉的最初形态切入,探讨桂学文化根脉的活化石、桂学文化根脉的器物载体、桂学文化根脉的历史积淀、桂学文化根脉的乡土韵律与桂学未来的发展取向。  相似文献   

9.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3,(6):F0003-F0003
桂学是以广西文化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理、学科。现代意义上的桂学,是指以广西社会、文化、思想、艺术、科技、工艺等为研究对象的、具有广西特色的一种理念和学说的总和。  相似文献   

10.
广西桂学研究会是由广西文联主席潘琦和一批广西文化人倡导并经自治区民政厅批准成立的一个学术研究团体。自治区党委组织部“桂组干函字[2010]61号”文批复同意:自治区文联主席潘琦任广西桂学研究会会长;广西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院长吕余生,自治区文联党组副书记、副主席黄德昌,广西教育学院院长容本镇兼任广西桂学研究会副会长。从提议到正式成立,历时一年多时间。期间做了大量的组织筹备工作,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桂学研究活动,形成了一批桂学研究成果,引起学术界和社会的重视与关注。  相似文献   

11.
区域文化学术同样需要总体性研究。把握了总体性,才可能发现特殊性,进而找到区域文化的特质、呈现区域学术的特色。广西文化之所以给人特色不鲜明的印象,不仅在于研究不深入,而且在于总体性的研究不足。从总体性层面,对广西文化进行系统的研究,恰恰是以从总体性层面研究广西文化的桂学的重任。  相似文献   

12.
经桂学研究会同仁协商研讨,即针对国际国内学术的趋势,以及广西学术文化现状,我们制定了本会2010-2015年的发展规划,以开展与国际学术主流同步的学术研究及相关工作,彰显桂学学术研究特色,打造桂学研究一流人才,构建桂学与社会经济互动体系,建立桂学研究可持续性发展机制。  相似文献   

13.
经桂学研究会同仁协商研讨,即针对国际国内学术的趋势,以及广西学术文化现状,我们制定了本会2010—2015年的发展规划,以开展与国际学术主流同步的学术研究及相关工作,彰显桂学学术研究特色,打造桂学研究一流人才,构建桂学与社会经济互动体系,建立桂学研究可持续性发展机制。  相似文献   

14.
2012年10月25日下午,广西桂学研究会特聘研究员、学院党委书记陈洛教授作客“桂学讲坛”,在大礼堂为我院师生做了“桂学研究的价值分析”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广西桂学研究会副会长、学院院长容本镇教授主持。广西桂学研究会有关专家、学院各系师生代表730多人聆听了报告。  相似文献   

15.
桂学的提出,结束了广西文化"无学"的历史,催生了广西的文化自觉意识。桂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整合广西文化资源,形成广西文化品牌,提升广西文化形象。通过本次巴蜀文化考察,结合广西文化研究现状,形成了如下一些思考,即建立战略意识,寻求高层支持;明确战略重点,确立重点课题;坚持经世致用,重视积累传承;建立开放视野,扩大国际影响。  相似文献   

16.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4,(5):F0002-F0002
2014年9月26日,由自治区政府驻京办、广西桂学研究会举办的桂学研究座谈会在北京举行。中宜部副部长鲁炜、自治区政协主席陈际瓦出席座谈会作重要讲话,并与50多位专家、学者一起就"加强桂学研究,推动文化发展"进行研讨。  相似文献   

17.
桂学的基础是广西历史悠久的历史文化。70万年的生息繁衍,使得广西先民创造了有别于中原的本土文化,形成原生态的本土文化圈。本文从桂学文化根脉的最初形态切入,探讨桂学文化根脉的活化石、桂学文化根脉的器物载体、桂学文化根脉的历史积淀、桂学文化根脉的乡土韵律与桂学未来的发展取向。  相似文献   

18.
1894年,康有为来桂游学时作有《桂学问答》,其所说之桂学,指在桂讲学,其所倡之学,即变法维新之学。康有为之桂学,与我们现在所说的桂学大不相同,却不经意间透露出广西特别是桂林有着深厚的文化传统,而且在某个时期往往能得风气之先。由于种种原因,长期以来广西的文化自觉意识处于蛰伏状态,其优秀的文化传统并没有得到充分重视。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地域文化之学的兴起,桂学这一概念得到了广西学者的倡导和发扬。此之桂学,是指广西地域文化之学,旨在探究广西文化之特质与文化积淀,培育广西的文化品牌,宣传广西的文化资源,提升广西的文化自信。这既是广西打造文化软实力的内在需要,也是广西文化自觉的必然诉求。学之兴盛,在乎其人,桂学及桂学研究的能否深入发掘和开展,有赖于广大学者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为此,编辑部特组发这组关于桂学研究与广西文化发展的笔谈,对桂学之内涵、外延,研究之目标、方法等展开讨论,以期引发学术界对桂学研究的关注与支持,并与广大学术界同仁共勉之。  相似文献   

19.
桂学一般被认为是广西文化研究的代名词、广西学术的别称,是关于广西的学问,可与藏学、徽学、湘学等学术相提并论。桂学概念经过多年酝酿后于2009年正式提出,得到了学术界广泛的支持和认同。学者们普遍希望通过桂学研究,达到提  相似文献   

20.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1,(4):F0003-F0003
2011年5月30日下午3时,我院在广西教育大厦18楼多功能厅隆重召开《广西教育学院学报》创刊25周年暨“桂学研究瞭望”栏目建设座谈会。广西文联主席、广西桂学研究会会长潘琦研究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