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射击运动员心率与比赛成绩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过对福建省部分射击运动员比赛、训练中心率的测试结果分析发现:(1)在比赛中,高水平射击运动员的运动能力取决于“良好的心率”(最佳心理状态时的心率);低水平射击运动员,心理和技术对运动能力的影响不显著。(2)在训练中,射手的运动能力主要受技术和体能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射击比赛中,运动员承受着相当大的精神和心理压力,我们在对贵州省备战九运会的射击运动员采用针对性的心理咨询、心理训练和提供跟踪式科技服务的过程中,摸索出了一套适合射击运动员心理咨询和心理训练的理论和方法,使我省射击运动员在九运会上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相似文献   

3.
中国射击教练员实施的运动心理训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综述了中国射击教练员对心理训练的认识及多种心理训练技术在训练与比赛中的全方位实施,包括心理素质的训练和培养,赛前心理定向与调控,赛中的自信、自控、抗干扰和应变,赛后的心理恢复等。教练员是实施心理训练的主体,中国射击运动员的心理训练已逐步发展成为一个多层次、全方位的心理训练系统。  相似文献   

4.
王屹峰 《青海体育科技》2007,39(1):63-64,51
射击项目在竞技体育中属非对抗性技能类项目,比赛随着靶场条件、枪弹器材、专项服装等的不断改善而呈现出激烈竞争的趋势。射击运动员作为训练、参赛的主体,在重大比赛中,往往都是在极限程度上进行较量的,心理条件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良好的心理状态对射击运动员训练、比赛的成功有着重要的保证作用,运动员应该及早把心理训练摆到重要的位置上,使其成为改善调节、控制运动员比赛心理状态的有效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5.
青少年射击运动员心理控制训练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射击运动员在比赛中对心理的控制能力与运动员的比赛成绩是密切相关的。就此对青少年射击运动员的心理特点 ,比赛中的各种心理表现 ,如何有效地控制心理 ,进行分析研究 ,目的是为青少年射击运动员的心理训练与参加比赛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摔跤运动员心理自控能力训练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摔跤比赛中,运动员要保持良好的竞技状态,稳定发挥技术水平,必须具备高水平的心理自控能力。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和访谈法,结合摔跤项目特点,提出了几种心理自控能力的训练方法,并对在运动训练和比赛中的具体运用进行了论述,提出比赛时运动员的心理状态是可以自我调控的,并且通过训练可达到提高成绩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伍珺辰 《健与美》2023,(9):138-140
射击运动属于一项求稳的个人项目,在射击时,射击运动员需要做到“手人枪”一体,同时在竞争过程中始终保持平和的心理状态。显而易见,射击运动员除了要加强自身技术水平的升级之外,还要具备更强的心理素质,特别是要有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稳定心态和自我调节的能力,这也是取胜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通过对射击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自我心理调节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论述,又分别研究了射击运动训练和比赛当中的竞技心理,最后提出了赛后射击运动员心理调控的有效策略,希望为相关工作的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心理训练是提高射击运动员比赛能力的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的心理训练是提高射击运动员临场发挥能力、充分挖掘运动员潜在能力、提高运动员比赛能力的重要途径。目前,我国射击运动项目在世界体坛已占领先地位,并成为奥运会上夺  相似文献   

9.
李文 《贵州体育科技》2004,(4):67-68,66
射击比赛中,射击运动员水平的发挥70%以上由运动员的心理状态所决定,也就是说,在射击运动员水平相当、条件相同的比赛中,谁的心理素质占优势,谁就有可能获得最后的胜利。因此,射击运动员掌握自我调节的方法,运用正确的思维与积极的心理暗示方法,全面提高综合竞技能力就显得格外重要了。  相似文献   

10.
在射击比赛中,经常遇到一些训练水平很高的运动员,发挥不出应有的水平尤其是关键性的比赛。据有关资料统计,大约只有30%左右的选手表现出了自己正常的竞技水平。在射手水平接近的比赛中能否取胜往往取决于运动员心理素质的好坏。所以,加强青少年射击运动员的心理调控训练,对运动员是否取得良好成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心理训练是现代射击运动训练理论密不可分的整体体系,心理训练越来越受到广大射击教练员和科研工作者的重视。依据心理训练的一般原理和方法并结合多年在省射击队训练比赛的实践经验,分析心理训练与射击运动项目的密切关系,使运动员在比赛中能够控制自己的思想情绪在大赛中发挥最佳成绩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王奕然 《青海体育科技》2004,33(1):32-32,38
当前,射击水平不断提高,随着射击规则的不断变更,使比赛难度增加,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可以肯定地说,要想在这场激烈的竞争中获胜,只靠技术训练是不够的,还须具备在比赛中发挥和表现自己最佳水平的能力。也就是说,不仅需要熟练的技术动作,也需要高超的心理训练水平,不仅靠经验,同时也靠多种自我控制的技术和能力。因此,射击运动员的自我控制能力和心理状态就显得格外重要。  相似文献   

13.
射击属于个人间接对抗、以静力性为主体的技能项目,比的是精确度。在训练和比赛中对运动员心理稳定性要求十分突出,高水平的竞赛更是以0.1环之差定胜负。运动员细微的情绪波动就有可能影响发射的精度。比赛关键时刻运动员心理应激的反应往往能决定胜负的结局。本文以应激反应的概念,射击运动的特性为切入点,分析射击运动员训练、比赛过程中不良的心理应激反应,探讨内在、外在原因以及心理应激的控制方法。提出通过系统应激控制训练,针对性地使运动员的自我调控方法,从转移压力向转化动力改变,实现变压力为动力目标。从而使运动员掌握更好的自我调节方式,产生较好的适应力,有效防止过度应激,使运动员的即时心理状态达到紧张而不慌张,保持冷静大脑意识清醒,本体感知觉清晰,并积极行动,有利于运动员在训练、比赛中正常稳定发挥,提高训练水平和竞技能力。  相似文献   

14.
抓好射击运动员的初期训练,首先要从以下几方面做起:一、高度重视青少年运动员的心理训练,提高比赛能力随着比赛场上竞争的日趋激烈,运动员心理因素的作用表现得越来越显著。回顾近年来,我国射击健儿在国际、国内赛场上,在激烈的竞争中,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挑战自己的心理极限,最终取得胜利的精彩场面,使我们在备受鼓舞的同时,  相似文献   

15.
一、前言随着射击运动竞技水平的发展和提高,运动员的早期科学选材越来越显得重要,广大教练迫切希望建立选材标准,帮助他们选好苗子,提高成材率。射击运动的特殊性决定了其比赛和训练中的最基础、最重要因素是运动员的心理,也就是说运动员的心理特征、心理素质和心理能力对于射击水平的发展和提高致关重要,因此射击运动员的选材须择重于心理。  相似文献   

16.
全志伟 《体育科研》2009,30(3):83-85
在总结和分析多年对射击运动员科技攻关与服务成果的基础上,对运动员在重大比赛中如何提高自身的比赛能力、充分发挥训练水平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以帮助教练员、运动员和科研人员提高赛前训练的针对性。射击运动员动作简单明快的先进技术、合理有效的专项体能训练、系统的机能监控与合理的营养调控、中枢神经兴奋性的适度维持、以及技术、心理和生理机能的有机平衡等条件是运动员比赛中正常发挥或超水平发挥的基础和关键。  相似文献   

17.
正确把握、调整心理状态,具备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是射击比赛取胜的关键,是关键时刻制胜的法宝,因此,如何重视心理训练,提高运动员的比赛能力是我们每个射击教练员长期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8.
沈阳军区男女射击运动员主要认知心理选材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沈阳军区男女射击运动员主要认知心理选材模式研究沈阳体育学院谢三才,林珍沈阳军区射击队张永礼,柴炳炎,张所才,苗彩铭研究射击运动员认知选材模式,对选拔优秀射手和后备运动员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可以提高成才率,减少淘汰率,而且为训练、比赛以及进行心理训练、...  相似文献   

19.
心理训练和身体训练、技术训练是体操科学训练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心理能力是发挥身体能力和技术的保证。 1、注意意志品质的训练体操运动员的意志品质训练的内容包括坚定的目的性、顽强性、主动性和自控能力等。坚定的目的性,就是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不但要有明确的目  相似文献   

20.
随着竞技运动水平的不断提高。高水平运动员心理因素对运动效能的影响越来越明显。而我省不少运动员在平时训练中都能打出好的成绩。但在意义重大、竞争激烈的比赛中。发挥失常。从而影响比赛成绩。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所心理工作者对射击运动队进行了常年的跟踪性研究。摸索出一套适应我省射击运动员特点的心理咨询和训练的方法及心理检测手段。以推动心理训练和心理咨询工作向运动训练中渗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