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分析1994年至2014年广东工业废气排放情况,并与第二产业增加值和GDP的增长情况进行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工业废气排放总量随着经济的发展持续增加,但其中的主要有害化学物质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相对比例却在减少;工业废气排放总量增长率低于第二产业增加值和GDP的增长率,而且第二产业增加值和GDP的每亿元工业废气排放量呈减少趋势。这充分证明政府制定的污染物减排的管理措施持续有效,企业减排能力逐步提高。还建议政府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监督,加大脱硫脱氮技术的创新和应用。  相似文献   

2.
基于能源-经济-环境DEA分析的我国工业发展效率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对中国工业产值、能源消费和废气排放进行了纵向和横向的效率评价,分析了我国工业近八年的整体的3E (能源-经济-环境,本文具体指工业能源消费工业产值和工业废气排放)效率发展情况,研究了当前工业各行业相对的3E效率水平,提出促进我国工业3E协调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李满天 《科技风》2014,(17):31-31
本研究针对活性白土生产类项目的实际状况,通过分析活性白土生产类项目废气及废水的排放情况,从如何保证废气废水污染物达标排放并提出减缓不利影响的环保措施,减少此类项目建设对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沈阳市人造板行业废气污染物排放状况及控制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文以沈阳市人造板制作工业中具有代表性的胶合板、刨花板、纤维板、细木工板、浸渍纸层压木地板生产企业为调研对象,对生产工序中排放的废气污染物进行监测,确定使用脲醛树脂胶人造板工业产、排污特点,分析行业的特征废气污染因子;对板材单位产品产生的废气污染物定量进行研究,得出各类板材生产过程中甲醛、氨气、木粉尘排放强度,同时,以沈阳市作为一个区域性的人造板制作工业排污受纳体。估算由于人造板工业产生的排污负荷。针对沈阳市人造板企业生产及污染物排放实际情况,提出污染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5.
工业废气排放行业的污染特征及行业治理重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化工企业工业废气排放的污染特征,分析了不同类型废气排放源导致对环境出现不同程度的影响,并着重对化工废气的防治从治理技术、监管方法与管理制度三个方面进行了相关探讨,为化工废气的污染监管与治理提供了经验和实例。  相似文献   

6.
石化企业VOCs废气排放源头多和治理技术欠佳是目前的现状,本文对石化企业VOCs废气治理技术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以期为石化企业废气治理技术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7.
柴油机废气排放是造成当今大气污染的一个主要来源,EGR(废气再循环)柴油机可以有效的降低氮氧化物的排放,但废气的重新进入燃烧室会对柴油机的效率产生影响,从火用分析入手,建立柴油机系统火用分析模型,结合实际柴油机运转参数对EGR柴油机各系统的火用效率进行计算,并利用GT-power软件进行数值模拟并对计算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废气再循环系统的使用使柴油机系统火用效率提高5%,而且有效的降低了氮氧化物的排放,对保护环境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8.
从汽油机排放有害成分的生成机理及净化技术等方面讨论了降低汽油机排放技术,对有害成分的生成机理进行分析,对于汽油机上采用的稀薄燃烧技术、三元催化反应技术、废气再循环技术等净化技术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我国29个省区1989-2007年废水、固体废弃物和废气3种环境污染人均指标与人均收入数据进行建模,分析我国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人均废水排放量随人均收入增加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而人均固体废弃物产生量和人均废气排放量随人均收入变化则呈现单调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中国工业废气排放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区域分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环境污染中的重要指标工业废气排放量和经济增长的关系为研究对象,基于1998-2008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检验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在中国的存在性及相应的拐点研究,并以实证检验为基础对工业废气排放和经济增长的相关关系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工业废气排放量在工业化发展的整个阶段始终处于上升趋势,而EKC拐点一般出现在工业化结束之后的一段时间;截至2050年,将有30个省份越过拐点;就各个区域而言,相比中西部地区,东部地区总体上能够较早地到达拐点;同时,我们也应认识到拐点是一个动态变化的点,拐点的变化取决于环境污染程度和经济发展水平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董灿 《大众科技》2012,14(4):137-139
排烟热损失是目前火电厂节能降耗的重心之一,高排烟温度不仅大大增加了排烟热损失,降低了锅炉效率,增加了尾部烟道再燃烧的风险,同时对脱硫系统的正常运行也有一定的影响。文章通过对可能影响排烟温度的相关因素进行逐一分析研究,探讨从机组运行调整及设备改造的角度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排烟温度水平的可能。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高速公路隧道竖井通风方式的分类和特点,研讨了竖井纵向式通风形式的机理,指出对于双向交通隧道宜采用合流型集中排风式;对于单向交通隧道应采用分流型集中排风式或送排式,对于特长隧道,可以采用数个竖井的送排式通风。  相似文献   

13.
汽车排气系统往往由于其设计不当而在某些工况下与车身或车身附件发生干涉,排气系统的运动包络面包含了汽车在极限工况下排气系统的运动轨迹,可得出排气系统与车身及其附件的干涉部位,从而作出改进。文章结合MSC/PATRAN和MSC/ADAMS,以某轿车排气系统为例,由PATRAN建立排气系统柔性体模型,再由ADAMS建立刚弹性耦合模型计算其运动轨迹,解决了该轿车排气系统与隔热板之间的运动干涉问题。  相似文献   

14.
黄四干 《大众科技》2014,(11):118-119
目的:排气是静脉输液流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排气时间的快慢、损失液量的多少、排气成功率的高低、都将直接影响静脉输液技术操作的完成效率。特别是医院的输液厅,输液的人数多,集中,输液转换快,就更需要高效率的排气方法。通过改良排气法应用于临床静脉输液中,排气完成快、一次性成功率高、损失液量少、从而提高了输液工作效率。方法:2013年3月-2013年6月每天抽取在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急诊输液厅静脉输液患者30例,每月试验20天,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天各15例,试验组采用改良静脉输液排气法,对照组采用传统静脉输液排气法。观察两种静脉输液排气方法一次排气成功率和液体损失量以及排气时间。结果:试验组的排气成功率平均为98.58%,对照组为93.42%,试验组比对照组提高4.16个百分点;试验组的每次操作用平均为13.9 s,对照组平均为22.6 s,试验组比对照组节约时间8.7 s;试验组的平均损失液量0.08 mL,对照组平均为0.46 mL,试验组比对照组减少液量损失约0.38 mL。结论:改良静脉输液排气方法一次排气成功率高,节省了治疗时间,又减少了药液损失量,特别是患者的贵重药品,从而避免了患者因为损失液体量和管内的少许气泡所造成的护患纠纷。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了对烧结主抽风机油压控制系统的技术改造,电气控制实现由常规继电保护方式向可编程控制改进的过程及比较。  相似文献   

16.
李凡近 《大众科技》2012,14(4):143-144
柴油车废气涡轮增压器是利用柴油机排出的废气作为能源,驱动增压器运转,不需要消耗柴油机所发出的有用功,所以得到了广泛应用。文章对柴油车废气涡轮增压器的一些常见故障和排除方法作一简要介绍,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安钢焦化厂硫酸铵的生产现状,详细的阐述了振动式流化床干燥器尾气除尘的原理和方法,以及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8.
上海市2004年冬季城市大气气溶胶含Pb单颗粒物的来源查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质子微探针技术,分析单个大气气溶胶颗粒物。将微束质子激发X射线分析(Micro-PIXE)同计算机模式识别技术结合,查证上海市2004年冬季城市大气气溶胶PM10中含Pb单颗粒物的来源。结果在上海大气气溶胶PM10中识别出七种铅污染排放源,它们分别是:汽车尾气,钢铁工业排尘,燃煤烟尘,土壤扬尘,柴油车尾气,助动车尾气和水泥尘。其中,钢铁工业排尘和燃煤排尘是禁止使用有铅汽油后上海市地区大气铅污染的最主要排放源。  相似文献   

19.
此文论述了机动车尾气净化催化剂的科学和技术特征及我国在机动车尾气净化催化剂领域面临的挑战。介绍了作者在汽车、摩托车、压缩天然气汽车等尾气净化催化剂研究方面的进展。  相似文献   

20.
刘建昌  余丽军  严岩  左煜  邓红兵 《资源科学》2009,31(6):1022-1030
污染物的排放方式对水环境容量的大小至关重要,不同的水环境容量条件对应不同的旅游业规模和布局,不同的旅游业规模和布局又对污染物排放方式产生较大的影响。本文根据不同污染物种类和排放模式,对泸沽湖水环境容量的一般值和保守值进行了估算,在不同水环境容量条件下模拟了旅游业人口容量的情景,并与传统方法计算的旅游人口容量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按完全混合模式(集中排放模式)条件下的总磷水环境容量,计算的保守旅游人口容量为15.8×104人/d;以2004年现状排放量、扩散半径30 m条件下的总磷水环境容量为基础,计算的保守旅游人口容量为3.3×104人/d;按照可游览面积法计算,确定的保守旅游人口容量为3.95×104人/d。从保护湖体水环境的角度来讲,建议选择较低的旅游人口环境容量,即以分散模式布局旅游业、且以总磷水环境容量为基础计算的旅游人口容量为最高值控制旅游规模,即3.3×104人/d,可有效保护湖体水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