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钓鱼》2007,(9)
所谓“活动鱼漂”,就是打开固定鱼漂座的大空豆,把插在鱼漂座上的鱼漂,能依据钓者事先的设置,在水线的一定范围内上下活动;活动鱼漂的设置很容易:调目钓目调校好后,只要把固定鱼漂座的下方那颗太空豆向下移动30 ̄100cm就行了。今年3月18日,我第一次到烟台市  相似文献   

2.
任志新 《钓鱼》2005,(17):30-30
设定调目是悬坠钓鱼的第一步,然后再按鱼,情调整钓目,这样做的目的是使钓组中的钩饵在水下有一个合适的状态,以方便鱼就饵和产生正确的鱼讯。不管是双饵还是单饵或者是空钩及无钩调漂,钓者正式钓鱼时是把调目与钓目相比较而作出水下的钩饵大致是处于什么状态的判断。当鱼漂有动作而不中鱼时,钓者会调整水线长度即钓目,也有不动插漂座位置而调整铅片大小即调整调目。初学者往往采用前者,功力深厚者却多采用后者,甚至同时更换鱼漂的大小。  相似文献   

3.
马建华  曲强奎 《钓鱼》2004,(5):46-46
竞技钓法的推广和普及,使钓技理论的研究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但是在鱼漂的调整问题上却始终存在着两种相互对立的观点,一种认为调目越高钓目越低越灵敏,换句话说就是调目和钓目的差值越大越灵敏,另一种说法认为调目越低钓目越低越灵敏。本人认为上述两种观点都有一定的道理,但也都有局限性。科学的钓组灵钝观是在具体鱼情水情的前提下,分析饵重、鱼漂的剩余浮力、水表面的张力三者哪一种是影响鱼吃饵的主要因素,通过对鱼漂的调整减小这一主要因素对钓组灵敏度的影响,从而形成合理的调钓方法。本人的钓技水平同大师们相比相差十万八千里,之所以敢于将自己的观点谈出来,是想通过钓友们的批评来验证我的观点,如果我的观点对钓友们有点帮助,那更是意外之喜。  相似文献   

4.
半水空钩调四目单饵称重一钩饵压下1目半找底开始双钩上饵,鱼漂完全没入水中上推主线上固定鱼漂座的太空豆。方法:将三颗太空豆都推移到靠近水面的方向大约一漂深的位置。如果上推距离不够,漂尖仍然没有露出水面的话请将最底下的这粒太空豆推移到固定鱼漂的位置后,再将其余三粒  相似文献   

5.
衣善新 《钓鱼》2004,(9):11-11
国际钓法提倡到自然水域钓鱼,与国内“竞技钓”的垂钓水域大不相同。一些为“竞技钓”研制生产的钓具、配件用到自然水域就不顺手。我没见过外国人钓鱼.不知道国际钓法用不用太空豆、鱼漂座。就我常去垂钓的水域(多是大、中型水库)而言.如果使用长竿悬坠底钓.太空豆、鱼漂座这些小钓具还是要用的。只不过在用这些小钓具的时候,不能死搬硬套钓鲫比赛时的短竿细线的钓法,而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  相似文献   

6.
马建华  曲奎强 《钓鱼》2004,(6):46-46
为了验证这一说法我们采用在不改变钓目的情况下逐渐增大调目的方法做如下实验:设单饵重量为2目,双饵可以压在4目的标尖,当调0钓2时,4目饵重加相当于2目的钩重由池底承担,鱼吃饵的力量必须克服上述6目重量鱼漂才会有动作,钓组的状态属于较迟钝.增加调目变成调2钓2,鱼吃饵只需要克服4目的饵重鱼漂就会产生动作,此时钓组不灵不钝:增加调目调4钓2,一饵重由鱼漂承担,鱼吃饵只要2目饵重,  相似文献   

7.
王征 《钓鱼》2005,(5):33-33
擅长抛竿钓鱼人习惯用铃铛或观察竿梢上的动作获知鱼讯。一般不用鱼漂,如果用鱼漂大多数都是用于钓鲢鳙。把抛竿装漂象手竿那样钓就困难了,因为水的深浅无法知道,鱼漂固定装在哪个位置也是无法预定的,短了不沉底,长了无法抛。  相似文献   

8.
白瑞东 《钓鱼》2005,(13):29-29
我用海竿钓鲢都是用炸弹钩加固定球漂,由于没有坠,鱼漂经常被风吹得四处漂荡。为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加铅坠,但是如果钓深度超过一米,由于鱼漂是固定的,在抛投时活动坠也只能停在鱼漂的上方,抛投很不方便,要是两米短竿,根本没法抛,而且鱼漂也不好调节。加之用的是飞钩,炸弹钩五个短钩正好在钓饵旁边,白鲦上钩后也会造成虚假鱼讯。通过多次试验,我探索了一种效果明显的钓组,现介绍给大家。  相似文献   

9.
马建华 《钓鱼》2005,(13):19-21
鱼漂与浮标在我看来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其区别在于二者在钓鱼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顾名思义,传统意义上的鱼漂是漂浮在水面上用来反应鱼吞钩信息的,但如果用这种眼光去看待悬坠钓浮标则显得狭隘了。现代浮标除了具备传统鱼漂反应鱼吞钩信息的作用外,还具有通过调钓目数的变化改变钩饵同子线在水下的状态.通过标尾的细小信号变化探测钓点内鱼的密度以及鱼所在的水层深度;正确反应鱼饵在钩上的剩余程度和溶散量.通过控制标的翻身速度以适应不同鱼情的垂钓需要等等。这些作用在传统鱼漂上是难以得到体现的,因此,如果仅用鱼漂这样的名字称呼浮标是不准确的。  相似文献   

10.
刘定龙 《钓鱼》2010,(12):14-15
公式一:正常调目=钓目+2粒饵的目数 公式二:最灵敏钓目=调目-2粒饵的目数 公式三:不灵不钝钓目=调目+底钩目数-上饵目数 公式四:最迟钝钓目=调目+2只钩的目数 运用上述公式,我们可以根据垂钓的需要,对浮标的调钓进行钓前设置。  相似文献   

11.
张炎冰 《钓鱼》2006,(12):22-23
走水吃标是指这样一种现象:在走水和风浪较大时被迫调低钓高,比如调4目钓5目.调6目钓8~9目等等。但是.浮标还在走。水线斜了,风线被水流冲弯了,把本应该露出水面的标尖一点点“吃”掉了。原来钓6目、钓8~9目,因为浮标移位变成了钓3目、2目、1目。这是假象。是走水把钓目“吃”掉了。  相似文献   

12.
耿胜利 《钓鱼》2009,(20):22-23
“带钩调漂法”也叫空钩调漂法。其方法是钓组在半水中(至少离底)装上两枚空钩调漂。是以整个线组的重量,即线、太空豆、漂座、漂、铅皮座、铅皮、8字环、两枚鱼钩的重量全部被浮漂承载,剩余的目数为调目。在实际运用当中,可以根据鱼情和饵重,适当调整钓目和调目。  相似文献   

13.
秦斌 《钓鱼》2003,(19)
我是一名来自安徽宣城的钓迷,有着十多年的钓龄。今天,我向大家推荐一种接近于悬坠钓的传统钓法,它能将水中鱼儿吸食的信号更确切,更真实地反映在鱼漂上。希望广大钓友能够和我一起分享多中鱼的快乐!首先,我们要准备一盘0.4~0.8号的钓线,1号立漂一支,漂座一只,太空豆一包,铅皮若干及伊势尼2~3号小钩一只。(因为主要是钓鲫,讲究的是灵敏,所以建议大家用细线小钩。)先取钓线3米左右(针对水深,无需太长)。穿上两粒太空豆,装上漂座,再穿三粒太空豆,然后将宽约1.5厘米的铅皮卷在钓线上,下方再用一粒太空豆固定。拴上鱼钩,插上立漂,半水调试至漂…  相似文献   

14.
张炎冰 《钓鱼》2004,(5):26-26
我不敢说有什么经验.在力学教授质疑调4钓2.制作鱼漂的专业人士破解鱼漂和各种光盘反复演示鱼漂的工作原理之后.再来说鱼漂就没有必要了。然而.我注意到许多人和我刚接触鱼漂时一样,把调漂视为解决问题的钥匙,其实调漂能解决的只是钓慢鱼中出现的问题,用于钓快鱼就是事倍功半了。  相似文献   

15.
不灵不钝     
张炎冰 《钓鱼》2009,(11):9-9
“台钓”把浮标调得高称为灵,调得低称为钝,又参照调目把钓目比调目高称为钝,比调目低称为灵。灵和钝,调和钓正好相反。20年前,“台钓”渡海而来就是这么解释的,虽然后来有人想把它简单易懂一点,可是约定俗成了改不过来。  相似文献   

16.
马建华  曲强奎 《钓鱼》2004,(9):16-16
很多人钓鱼是先确定一个调目,然后找底确定钓目,在此基础一钓到底。当鱼情发生变化后,不知道适当调整水线,在不改变调目的基础上钓钝或钓灵适应鱼情,其结果是或者浮标的动作很小,不能反应鱼吸饵的信号,或者浮标的信号很大但中鱼率很低。即使知道需要调整钓目,但应该怎样调,钓几目,灵的极限和钝的极限在那里?很多人并不清楚。因此,在调整浮标的阶段称出钩饵可以压下的目数,对确定钩饵在水底的状态和最灵最钝点,从而使我们选择的钓目更适应鱼情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欲就此谈点看法。  相似文献   

17.
任志新 《钓鱼》2004,(10):19-19
悬坠底钓时,钓着钓着,鱼溧自动高出一目二目,也就是自动“长”目。初学者也许不太相信,认为这可能吗?而老钓手碰到这种情况也会疑惑不解。笔者近来在一次收获颇为不错的冬钓中,就遇到了这种情况。通过分析和实践,找到了鱼漂自动“长”目的真正原因,且作出了正确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某位著名钓手曾发表过《成也浮标,败也浮标》的文章,谈了他对鱼漂的感受,笔者深有感触。结合本人参加一场钓鱼比赛中关于用漂方面的得失,使我更对这篇文章有了进一步的理解。第一场:以钓梭鱼为主,钓组迟钝。5.4米超硬竿、2号主线、1.2号子线、配6号“狐讯”鱼漂,调3目钓5目!6目。第二场:以钓鲫鱼为主,钓组不灵不钝。1.5号主线、1号子线、0.5号“O C新关东”和5号“金龙”袖钩,配4号“鱼神”鱼漂,调5目钓4!5目。比赛开始后,周围钓友陆续开始上梭鱼。我的钓点也不时有鱼星冒出,但鱼漂有力度、有幅度的下沉却极少。二次有力度的下又都没有挂住…  相似文献   

19.
陈钢 《钓鱼》2005,(4):38-38
野钓的人都有这样的经历,每当选好钓点,调好漂后却又遇上了鱼漂的忽上忽下,漂目不一。资历深的钓友通过一番调试后,很快进入了良好的施钓状态,而有一部分新钓手却怎么也闹不清其中的缘由,因而只能在猜疑中乱调。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就野钓中出现的鱼漂不定因素进行以下七个方面探寻,以供钓友们参考。  相似文献   

20.
诗才首     
王成林 《钓鱼》2005,(2):28-28
野钓的人都有这样的经历,每当选好钓点,调好漂后却又遇上了鱼漂的忽上忽下,漂目不。资历深的钓友通过一番调试后,很快进入了良好的施钓状态,而有部分新钓手却怎么也闹不清其中的缘由,因而只能在猜疑中乱调。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就野钓中出现的鱼漂不定因素进行以下七个方面探寻,以供钓友们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