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顾颉刚是“五四”政治运动的旁观者,1920年代中期,他以在古史辨伪、民俗研究上的突出成绩,却转成新文化运动提交学术成绩单的代表;“五四”前后,既是顾颉刚的蛰伏期、亦是他思想学术成长的关键期。本文通过分析顾颉刚与同学傅斯年同中有异的思想抉择,以及从《诗经》出发进行经学革命与历史重建的学术径路,试图在这个“非典型”的典型个体身上,敞开对“五四”在思想文化上何以成为“五四”的持续思考。顾氏思想“缓进”、学术“激进”,但在行动力的果决及坚韧上,他的学术实践丝毫不亚于参与政治运动的朋侪;将“革命”诉诸于行动,顾颉刚实在深具“五四”的情怀。  相似文献   

2.
所谓“古史辨”学派,是以疑古辨伪为特征的史学派别。长期以来,人们都把顾颉刚作为这一史学派别的创立者,这自然是不错的。但应该指出:胡适是“古史辨”学派的启示者和支持者,没有胡适,就不会形成“古史辨”学派。 “古史辨”学派的学术成果,体现在朴社出版的七期《古史辨》中。该书开首一篇文章,便是胡适1920年11月上旬写给顾颉刚的一封信,题为《询姚际恒著述书》。从此以后,顾颉刚在胡适的引导下,开始辨伪书;由辨  相似文献   

3.
“疑古”和“考信”的史学大师顾颉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颉刚原名诵坤,字铭坚,光绪十九年三月二十三日(1893年5月8日)出生于清代汉学中心苏州的一个读书世家。在专治小学,喜好金石、篆刻的祖父和爱好文史、擅长诗文的父亲耳濡目染下,顾颉刚从小便浸盈于儒家典籍之中。在苏州兴起的清代汉学重要的学派──“吴派”“好学尊闻”、“崇汉信古”思想影响下,顾颉刚养成了广泛涉猎的习惯,还在12岁时他就在所作的自述《恨不能》中说“恨不能游尽天下名山大川”,“恨不能读尽天下图书”。由于两方面产生的重要影响,加上顾颉刚的辛勤努力和对学问的浓厚兴趣,年轻时他的学术积累已十分…  相似文献   

4.
以顾颉刚先生为代表的疑古学派创造的以“疑古思想”为核心的“层累地造成中困古文”的观点和治史方法,洋溢着顾先生的“求真”精神。正是这一精神,显示了他追求真理的豪情与勇气,为学术而献身的品质及其学术的独立、自由等风格.  相似文献   

5.
20世纪20年代,在五四和新文化运动掀起的思想解放潮流中,“古史辨派”应运而生。其代表人物顾颉刚疑古辨伪的工作,一直受到钱玄同的深刻影响和有力支持。顾、钱二人的学术关联,无疑是中国近代学术史上重要的一页。  相似文献   

6.
林颐 《高中生》2015,(4):44
宗璞忆父亲冯友兰,提起冯老的口吃,与他的哲学成就齐名。冯先生说“顾颉刚”的名字时,“咕叽咕叽”良久而念不出“刚”字。冯先生自美国归后,在清华大学开设“古代哲人的人生修养方法”课时,因为他的口吃,听课的学生人数每周递减,从四五百人到四五人,彼时冯先生的口吃在学生中亦被传为笑谈。同样口吃的还有顾颉刚先生。张中行记得第一次  相似文献   

7.
王学典、孙延杰的《顾颉刚和他的弟子们》从顾颉刚的史学成就及与其弟子们的学术传承、私情交往等方面,对顾颉刚及其弟子们的整体情况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介绍。本文即是从这些内容时该书进行了深入的评介。  相似文献   

8.
近日来,读了顾颉刚先生的《古史辨第一册自序》一文;收获颇丰。在这篇自传性的长序里,顾颉刚先生畅言自己之所以有"层累造就历史"这一观点的原因以及其独特的古史研究方法;清晰地阐述了顾颉刚先生应别人所求,向读者介绍"古史辨运动"以及个人的成长历程,体现先生对历史的敏感、对学术研究的投入。对"真"的一种执着。性格上,作者是桀骜不驯、历史兴味极重、好奇心极发达的人,敢于怀疑古书古史而对它做深入的研究,敢于推翻数千年的偶像而不吝惜,敢于在向来不发生问题的地方发生出问题而不丧气于他人的攻击。  相似文献   

9.
大学教授的学术生活空间-以蔡元培、胡适与顾颉刚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民国时期蔡元培、胡适及顾颉刚等人的学术经验来看,大学本是为大学教授无忧无虑地钻研“高深学问”而建造的场所,然这一理念并不足以维系大学的存在,毋宁说大学的存在更取决于它能否处理好各种外界的和内部的人际事务。校长与大学教授在落实知识生产计划的同时,始终都在承受大学内外人际事务造成的紧张与压力。人际事务挤掉学术研究的案例时有发生,而那些真正“以学术为业”的教授亦只能在复杂人际事务的重压下艰难地开辟做学问的空间。无疑,正是因为有这类在艰难中仍然坚持求知的真正的大学教授,大学才得以彰显其求知本质和学术品格。  相似文献   

10.
表文指出,(1)顾颉刚先生提出的“层累地造成的历史说”是在民俗学学术背景下提出的.要全面把握这一学说的意义,首先要了解这一背景。(2)“层累说”作为一种史学方法论。其要义是“用故事的眼光解释古史”。(3)“用故事的眼光解释古史”之所以行得通,是因为故事和古史在本体论和发生学上是相通的,最初的历史就是口耳相传的故事。(4)但顾颉刚先生仅仅满足于提出并应用这种方法,并未从理论上对这一方法进行根表的证明。这一理论缺陷导致他在涉及具体问题时并不总能恰如其分地“用故事的眼光解释古史”。  相似文献   

11.
郑振铎及其主编的《小说月报》“现代性”追求的独特性表现为:在编辑立场上,希冀在学自身的现代性追求与其对于“现代”国家建构的功利性影响之间寻找一种折中;在编辑行为上,以对“整理国故”与“诺贝尔学奖介绍”的重视,对学性与学术性的强调,隐晦的建构起不同于五四知识界主流的“现代性”追求分岔。  相似文献   

12.
李秉德先生在教育学的很多领域形成了丰富的学术思想。他创立了教学的"七要素说",建构了完整的教学论学科体系。他认为教学论的研究要特别重视正确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在语文教学思想中,他提出了构建语文教育学的构想。他认为解决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两张皮"问题必须区分不同情况。李先生对教育无限热爱的情怀,对学习永不懈怠的追求,对学术深入研究的执着,对学生严慈相济的关爱,对人生老实做为的信念都给我们以深长的启迪。  相似文献   

13.
汪克宽是元末明初新安理学最主要的代表人物之一,治学以朱子学为宗,阐明、发展朱子之学是他一生的追求。他的治学以《春秋》为主,同时重视对”三礼“的研究,著书立说,教授乡里。汪克宽的这些学术活动对新安理学的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对后世的影响颇深。  相似文献   

14.
蒋梦麟先生长期从事高等教育管理实践,在北京大学主持校政17年。他将蔡元培的办学思想发扬光大,提出了更加切合中国高等教育实际的“教授治学、学生求学、职员治事、校长治校“十六字方针,并将他的高等教育管理思想实践于北大。“校长治校“是蒋梦麟高等教育管理思想的核心。  相似文献   

15.
《“城堡”与“迷宫”-欧美现代主义文学论集》共收仵从巨十余年在国家级等重要学术刊物发表的13篇论文,《论集。作者以勇敢、严谨的态度,涉足别人不敢涉足的学术领域,满怀对人间关怀的激情,用坚持真理的精神,走进萨特、昆德拉、冯尼格、海勒等现代主义艺术大师们的“迷宫”式的“城堡”,对其强烈的关注“人的存在”的作品的精神内涵和艺术创新发表了独到的见解,在众声喧哗的现代主义文学研究界显示了自己的声音。  相似文献   

16.
唐甄所著《潜书》,汇集了众多的文化词,"悦"便是其一。长期以来,学界对唐甄晚年大力提倡的"悦"道说解纷纭,直接影响着人们对唐甄及其思想的解读与研判。从《潜书》文本语义分析,唐甄"悦"道不是走向自我适意和自我放任,而是由超越现实困境的个体自适与心忧天下的士子情怀构成,包含了旷达淡然的人生追求、超然物外的生命体悟、安贫乐道的士人情怀等文化内涵。唐甄"悦"道与其经世传统、批判精神并不矛盾,而是不同层面展开的问题,体现了不一样的人生追求。  相似文献   

17.
纳兰性德在自序中明确指出《渌水亭杂识》"以备说家之浏览"为编撰目的,但由于受到明清易代之际学风以及学术传承的影响,《渌水亭杂识》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清学奠基时代尚实崇博的学术追求。纳兰性德尚实与崇博的追求,既是时代风气的一种反映,也是其"肆力经济之学"渴求建功立业、有用于世的人生追求在学术层面的体现。  相似文献   

18.
刘绪源的《今文渊源》承续了周作人对审美价值倚重的散文批评理论,他从"为文"和"为人"两方面对白话散文的源头进行了梳理,在"谈话风"中寻找"文人"和"文心"。因此,刘绪源对有"我"、有趣味的杂文的提倡,实际上是对"五四"文人生存样式的追寻。作为一种新的文学史范式,《今文渊源》呈现了刘绪源欲"以散文的形式表达学术思考"的努力;长期的编辑经验和儿童文学研究经验为他的"白话散文史"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和书写方式。  相似文献   

19.
In science, gravity refers to the universal force of attraction acting on and between all matter. No one on earth can escape the force of gravity. In a similar vein, the stringent requirements of publications, research grants, and research output in the academic world can be metaphorically described as “academic gravity,” the force of which pushes university academics to struggle and strive in pursuit of excellence just to survive in the changing landscape of higher education governed by neo-liberalism and managerialism. 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journey of a junior academic staff member in an Asian university as he coped with various difficulties in establishing a collaborative culture in his department (i.e., the Faculty of Education). Working with a senior colleague (Sunshine-mother hereafter) in the same department, Author 1 began to recognize the importance of collegial collaboration in teacher education generally and in his academic life specifically. However, although he tried his utmost to develop a culture of collaboration amongst his colleagues, he struggled to cope with the tension and stress exerted by academic gravity (i.e., publication production and the pursuit of tenure). Drawing on data collected from a teaching development project and adopting a reflective autobiographic approach, this article delineates the collabora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Author 1 and Sunshine-mother, exemplifying the important roles that coaching and a free rein (i.e., weightlessness) play in the development of junior teacher-educators under the strong pressure of academic gravity.  相似文献   

20.
李敬敏先生让人素仰,源于他在艺理论与美学领域的执着追求和丰厚收获。追求真理的精神与直面现实的勇气使他具备敏锐发现与深刻洞察的能力。应用学科建设和具体的艺批评工作,也是他的治学领域。理论探讨与批评实践相结合,学术研究与高校教学紧密联系,功底扎实,学风严谨,字字不虚,这是李敬敏先生治学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