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文对沂水方言中极具沂水方言特色的程度副词进行了穷尽性的描写,同时,也指出了和普通话中的程度副词的差别。  相似文献   

2.
在现代汉语中,对于"很"与"老"这两个程度副词许多学者都有很深入的研究。东北方言中的程度副词"老"有两种不同的用法,一与普通话程度副词"老"的用法相同;二是东北方言特有的,与普通话中"很"的意义用法类似,但在许多层面存在差异。本文从程度副词后跟形容词、动词、名词性成分这三个方面来比较东北方言"老"与普通话"很"的异同。  相似文献   

3.
长沙方言属于湘语长益片,按意义可分为程度副词、范围副词、时间和频率副词、肯定和否定副词、情状副词、语气副词六类。长沙方言的副词与普通话的副词相比,出入很大,普通话中的一部分常用副词长沙方言基本不用,长沙方言中的一部分副词是普通话中没有的,有的副词长沙方言和普通话都用,但用法有差别。长沙方言在词的兼类、搭配形式和构词方式三方面具有独特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长沙方言和普通话相比有着很大的差异,尤其是在副词的使用上。长沙方言的副词根据词汇的性质不同可以分成很多的种类,例如程度副词、范围副词、时间和频率副词等等。在长沙方言中经常会用到一些普通话中没有的副词,反而普通话之中一些常见的副词却在长沙方言中很少使用。本文主要对长沙方言副词和普通话方言副词之间的区别进行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5.
程度副词是现代汉语副词中的一个很得要的类别,邢台方言中的程度副词和普通话不尽相同。本文是在大量的方言调查基础上对邢台方言中的程度副词及其使用情况的小结。  相似文献   

6.
安仁方言的程度副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华萍 《大学时代》2006,(4):26-26,8
程度副词是现代汉语副词中的一个很重要的类别,安仁方言中的程度副词与普通话不尽相同,本文试从语义、语法和语用三个平面来分析安仁方言程度副词。  相似文献   

7.
东北方言中程度副词"贼"的意义相当于普通话中的"很、非常",它在使用中又有自己鲜明的特色,试从其历时演变、语法特征进行分析,并比较它和普通话中副词"贼"的异同。  相似文献   

8.
运用邢福义先生的"小句中枢"理论来研究汉语方言词汇程度副词"太*",遵循邢先生"大三角、小三角"理论的"表—里—值",透过语法形式、语法意义和语用特征相结合的原则,通过对程度副词"很"和"太*"调查、描写、分析、比较的方法,展示方言词汇"太*"在其分布区域、句法功能和语用特征上的规律,揭示了方言的程度副词"太*"和普通话程度副词"很"的异同。  相似文献   

9.
方言词语是不同方言之间的重要表现形式。威海方言属于胶辽官话登连片烟威小片。威海方言有许多特殊的程度副词,是普通话所没有或使用有所不同的,包括"血、死、老、溜、铮、刮"等26个。它们主要可分为两种语义类型:超量级程度副词和高量级程度副词。  相似文献   

10.
程度副词是现代汉语副词中一个重要小类,叶集话的程度副词类别和用法与普通话不尽相同。本文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对叶集话的程度副词进行耙梳和描写,试图展示其不同于普通话的方言特色。  相似文献   

11.
“净”、“尽”、“竟”是早期北京话中的三个范围副词,兼表限制和总括.三者的共存和通用有着语义上的理据.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三者使用比例有所不同,由于受语言经济性原则的制约,现代北京话口语中“净”成为最具优势的范围副词表达法.  相似文献   

12.
在副词中,程度副词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使用频率相当高的副词。程度副词仍然在更新,像"特","倍儿"等只是更新例子中的一小部分而已。在这篇文章中集中对北方(东北、北京、山东)三地方言程度副词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3.
内蒙古后套话中的新程度副词“海”和“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和"砍"是近年来内蒙古后套地区年轻人口语及网络交际中新流行的一类程度副词,具备汉语实词虚化副词的因素及一般程度副词的典型语法特征;除自身语义基础外,在细节和程度的凸现、情感表达、标新立异等方面更能满足动作和性状的高程度表达需求,具有传统副词无可比拟的独特功能。  相似文献   

14.
杨正超 《天中学刊》2011,26(6):66-71
唐河方言中的否定标记[mu33nai42]和[mu33[]iou24]的本字分别是“没得”和”没有”其中“没有”和普通话中的“没有”功能相同,既可以作动词又可以作副词;而“没得”则只承担了其中动词的功能,但比“没有”作动词使用频率要高。它们都经历了从受古汉语词组“无得”或“无有”类化为“没得”或“没有”的过程,然后词化为动词,“没得”在共同语中进一步虚化为指代性否定副词。  相似文献   

15.
福州方言与普通话“有+V”格式之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普通话和福州方言中的“有+V”格式是两种不同的语法现象,具有不同的语法性质。普通话中充任“有”的宾语的谓词均已指称化(古汉语遗存除外),而福州方言中“有”的谓词宾语不失其陈述性。也就是说,普通话“有+V”中的“有”是准谓宾动词,而福州方言中的“有”是真谓宾动词。  相似文献   

16.
慈溪话中的"勿"比较典型地体现了慈溪话否定副词的用法。考察以慈溪话中否定词"勿"的语义为切入点,重点探讨"勿结构""勿字句"以及与"勿"有关的合音合义词特殊用法。  相似文献   

17.
沭阳话在北方方言中颇具特色,文章从程度副词和形容词重叠两个角度分析了沭阳话的程度表示法,以此介绍部分沭阳话与普通话不同的语法特征,为江淮官话北沿过渡区方言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射洪方言中的"刮"除了普通话中常见的动词意义,还可以用作名词或程度副词。文章对射洪方言中"刮"的特殊用法予以描写,进而探讨了"刮"特殊用法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山东青州属于胶辽官话区,其方言中的程度副词很有特点。本文主要从语义特征、组合功能、句法功能这三个角度,对青州方言中比较有特色的程度副词(刚、着、张/沾、大/精、毛、蒙、将将地/较自是、煞等)进行了重点考察,力图勾勒出青州方言比较有特色的程度副词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