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国维《人间词话》受传统词学影响,前人已有研究,而所受影响多大,有哪些方面,与晚清主流词派常州词派关系如何,尚缺少深入细致的梳理。通过对《人间词话》引用情况逐条考辨,发现《人间词话》征引常州词派词论达42则73例,占《人间词话》篇幅近三分之一,这充分说明《人间词话》最重要的古代词学渊源即常州词派。而且,在征引常州词派诸家词论的排序上,可以发现前五名的顺序依次是周济、陈廷焯、刘熙载、谭献、冯煦,这也在很大程度上补充和修正了前人的某些认识。尤其是周济与陈廷焯,在词人批评与词学体系的创作论、鉴赏论、发展论方面,对王国维词学体系的建构发挥了更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王国维填词的成功给他研究词学带来了自信。王国维《人间词》的创作为《人间词话》奠定了感性基础,孕育了《人间词话》的文艺鉴赏理论。虽然《人间词》的艺术成就并未完全达到《人间词话》的理论高度,但王国维以自己的词学理论审视自己的词,努力使两者完全契合。如果说《人间词》以丰厚充实的内容抒写了词人内心的痛苦及人生况味,在文学史上具有不可忽视的地位,那么,《人间词话》则以全新的观念、方法评论、研究词,为传统词学的现代化转换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王国维和李煜在人生经历、性格特征方面都富有“悲剧性”,这样他就容易理解、认可李煜词。此外,《人间词话》论词讲求“悲剧性”,李煜作品合乎这个标准。从“悲剧性”角度探寻《人间词话》推重李煜词的原因,有助于深入研究王国维的词学观。  相似文献   

4.
王国维的《人间词话》,历来多以"境界说"为其论述内容。我们对"人间"一词,从"忧生"、"忧世"意识、情感的真切和形象的鲜明作出新阐释,认为王国维选择以美育育人的人生之路,关注人生苦痛、抒发人性之真和语言应该"俗化"的审美标准,共同构成了《人间词话》中的"人间"意识,体现出他悲天悯人的"人间"情怀。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析王国维与李清照在词学思想、评判标准、审美取向等方面的不同。从理论与创作两方面入手,探讨李清照词作在意境、语言等方面与王国维要求的不同。探究王国维《人间词话》不提及李清照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王国维的《人间词话》,在中国近代学批评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对于王国维的治学业绩,尤其是词论,一直是学界研究的课题。仅以数侧为例予以评说,就足以窥见《人间词话》丰富而深邃的内涵以及王国维对与之相关的词学问题精辟独到的识见。  相似文献   

7.
文章试图从《人间词话》创作的背景、思想来源及《人间词话》的境界说来阐释王国维追寻人生的态度。  相似文献   

8.
王沂孙是南宋末年的词学名家,其创作对后世词学尤其清代词学产生重大影响。清中叶常州词派的陈廷焯、周济、张惠言等对其推崇备至,而同为清朝著名词论家王国维在其评词专著《人间词话》中却点出其词之风骨与境界远在文山之下。看似极力贬低其实未然,试将二者之词学思想及创作实践相比较,探索王国维对王沂孙真实的态度。  相似文献   

9.
况周颐与王国维为治词大家,均形成了完整系统的词学理论,他们的著作《蕙风词话》、《人间词话》更被誉为晚清词坛"双璧"。而二位先生对"词境"这一词学重要问题的理解各有重合亦各有千秋,比较二者异同,有利于深刻了解两位诗词大家的风范。  相似文献   

10.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对李煜及其创作给予很高的评价,将这些评价贯穿起来就会发现:李煜词最突出的特点是真。他生来就具备真性情,不管是前期或后期的创作中,都能以自己真实的生命感受入词,自成高格,从而使其词作具有了鲜活的生命力。这种生命力和人们普遍的情感连接在一起,具有永恒的魅力。  相似文献   

11.
王国维简介王国维1877-1927,中国近现代学贯中西的大师。字静安,号观堂,浙江海宁人。幼年时接受私塾教育,青年时受到康有为思想影响,曾在梁启超的《时务报》中工作。后来到日本留学,回国后从事美学、文学理论和戏曲艺术史的研究工作。著有《人间词话》和《宋元戏曲考》等。辛亥革命后东渡日本,埋头著述。1923年成为溥仪的文学侍从。1925年任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教授,从事史学和古文字研究。内容梗概《人间词话》分上下两卷,主要是王国维对词及词人的评价。第一部分是对词的评价。首先,王国维提出著名的“境界”说,他认为,境界是判断词高下优…  相似文献   

12.
《人间词话》的大部分篇幅是用来品评历代词人得失的,这些评论是王国维词学理论提出和阐释的重要载体,也是理解和把握王国维词学理论的重要突破口。本文通过对《人间词话》中涉及对历代词人词作的评论进行定量分析,得出结论:从朝代划分来看,王国维推崇唐五代、北宋词,而贬低南宋、明清词;从品评标准来看,王国维追求"真景物,真感情"之境界;从词派认同来看,王国维注重词人间的师承关系,力图革除清代词坛流弊。  相似文献   

13.
在王国维《人间词话》中,有五则词话是针对李煜及其词作的。他紧紧把握住李煜词情感底蕴与哲理内涵,挖掘其深广的抒情境界、艺术魅力、根源、成因。从王国维的这种视角来看,李煜词的悲剧意识更为明显,这一切使李煜在中国词坛上具有独特的、不朽的地位。  相似文献   

14.
柳永是开一代词风的宋词名家,曾经为宋词的发展作出过重大的贡献,在文学史上产生过深远的影响。柳词本身也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我们以《人间词话》来衡量柳就会发现,其实柳永词的创作成就多处符合《人间词话》的评词标准。然而,通本《人间词话》似乎有意对柳永及其词避而不谈。对这个问题,学术界尚无论著论及。从《人间词话》可以看出,王国维对柳词不重视甚至心存偏见之原因在于尚好古雅、鄙夷娼妓词。  相似文献   

15.
王国维在他的论词名著《人间词话》中,对中国历史上许多有名词人作了评说。在以“意境”论词、简短而精到的词条下,王国维尤其对李煜词作了富于个性与感情的独到评价、欣赏。本文结合王国维的词论,对李煜词的创作历史背景、思想内容、艺术成就及相关内容作一简单评述。  相似文献   

16.
王国维《人间词话》中有11则关于秦观词的评论.本文以这11则词话为基本材料,并将其大致归纳为三个部分,力求全面系统地探求《人间词话》对秦观词的评价问题。  相似文献   

17.
文学中“境界”一词非王国维先生首创,然王国维《人间词话》中的“境界”一词确是独具韵致和深意。与严沧浪“兴趣”说以及阮亭之“神韵”说不同,王国维之“境界”实指词之特质,是词作者心灵本质的纯粹表露,是创作主体内心情感的真实显观。同时,词的“境界”还是评判词作优劣的标准之一。  相似文献   

18.
《人间词话》问世后的一二十年内,况周颐著的《历代词人考略》是极少数对它进行大量引用的著作之一。研究《历代词人考略》引用《人间词话》的情况,有助于探究《人间词话》早期的传播、接受、批评情况,特别是况周颐对它以及王国维词学的评论。  相似文献   

19.
花间词、南唐词是五代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词派,作为词论家,王国维在其《人间词话》中鲜明地表明了自己的褒贬态度;褒南唐而贬花间,从王氏对温韦冯李四人词风的评价出发,联系其独到而深刻的词学观,我们便很容易理解他的这种情感倾向了。  相似文献   

20.
一直以来,学界围绕《人间词话》展开了多角度、多层面研究。这些研究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作品整理辑佚、境界说、具体作家评论、与西方哲学之关系。王国维在《人间词适》中品评了各个时代的词作,其词论明显透露出“重北宋轻南宋”的思想倾向。他的这种思想倾向主要与清代南北宋词之争和自身词学主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