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忘记什么时候开始叫他大哥,事实上之前我都喜欢叫他大叔(黑马大叔),事实上这个称号是跟着其他人才开始叫的,但是每一趟我们见面或许在电话甚至是短信,我都称他为大哥。甭管他年纪比我大还是小,估计他比我年轻几岁吧,但是他一直是我非常尊敬的创意人,所以,称他大哥让我感觉舒服很多。(回忆13年前也就是1996年,当年嘎纳广告节主席首次来中国访问,我很幸运的第二次作为华人评委的身份,陪同嘎纳广告节主席罗杰先生到广州拜会当地的广告创意人。还记得我们第一次见面是在一个我记不起  相似文献   

2.
天使吻过我     
我曾经见过一个青年,他脸上有块胎记,很吓人。但他很友善,幽默,和他打过交道的人,都不由自主地喜欢上他。他常常参加演讲。起初看着他的观众都觉得担心,这个样子的他相貌就失分了,不过等到他讲完,掌声已经如雷雨一样热烈。他的勇气叫我们钦佩,那样明显的胎记,带给他的心灵自卑,肯定是巨大的,而这样的自卑,不是每个人都能克服的,而他却能坦然地与大家相处。  相似文献   

3.
一、杨子印象杨子是新闻战线上一位经风雨见彩虹的新闻人物,他是黑龙江省双鸭山日报社编委、城区经济部主任,首席记者。他姓杨,名军,笔名杨子。我喜欢叫他杨子。这人,一搭手,就觉得为人处事得体,感觉就不错。大小事都能拿起来,放得下,包括面对生死悠关的重病,他也是微微一笑。我不仅喜欢他,也很看重他。他今年43岁,我73岁,我们是忘年之交。  相似文献   

4.
旷春桃 《档案时空》2014,(11):46-47
我第一次听到“中正图书馆”的故事,还是1989年的时候,那时,我刚从衡山县一个偏远的小乡镇调到南岳,对南岳的一切都感到好奇,喜欢寻根问底。当时,我到南岳区人民政府机关找人办事,在等待的时候,我问一年长的工作人员,为什么政府办公大院还这么破旧,那老者正巧是志办聘请的编辑,他看我好奇,就满怀深情、很专业地向我介绍了大院的前世今生。  相似文献   

5.
正谈当下:我的作品没有过时陈佩斯:冯小刚的喜剧电影我一部没看易立竞:现在好像电视上有一个节目叫《笑傲江湖》,好像这类型的节目也邀请过您做评委?陈佩斯:可能吧,但是没时间,那个时候我们正好给年轻人们排戏呢,我们的工作也都安排好了。我要是自己去参加这个秀那个秀,把这些孩子就闪到这儿了。我要把他们推上舞台,每周末演出两场,然后让他们自食其力,能自己养自己,这很重要。  相似文献   

6.
认识老大苏秋萍已经20年了。刚认识他的时候,他已经是广告圈的前辈,华文广告界的领袖人物。我们都叫他Peter Soh.老板请他来给公司做创意顾问,领导我们做奥迪专案,那个时候,我倒觉得他更像很有点背景的黑道老大,气场极强。但是一说起奥迪创意要怎么做时,他是又准又狠又张扬。原来,他的黑道是在创意,同时把策略都一起霸走。我看到一种做创意的自信。他说什么,做什么,客户就会买单什么。当时是羡慕不妒忌也不恨,就觉得他赚钱很容易,就写几个标题,一点文案和最后的提案,  相似文献   

7.
苗苗 《档案天地》2010,(4):11-15
我是在北影大院里长大的。因为我父亲是1941年的老八路.他是在1949年北平解放后。跟部队一起来到了这座城市。进京以后,那会儿好像什么都是要军管似的。就是需要派部队的人去代表管理某个单位。我父亲就是去了北影厂.当时他们好像有4个人吧,其中还有谢铁俪老师。当时他们其实很不愿意离开部队.像我爸爸那会儿在部队担任连长.他非常喜欢部队生活。  相似文献   

8.
一周之内,路子找理由大老远和我连续见了三次面.每次见面,她都穿了漂亮的新衣服,我忍不住称赞她.每次她都很兴奋地问:"真的吗?真的很漂亮吗?"最后,她告诉我,这三套衣服,是她和他最近三次见面时候穿的.我也非常高兴,很喜欢她这样子呈现在她所爱的人面前.  相似文献   

9.
陶短房 《青年记者》2009,(19):24-24
笔者曾在非洲和一位法国老报人偶遇,他说过一句让我印象深刻的话:有时褒或贬,喜欢或不喜欢,都并非因为您对某个事物很了解,恰恰相反,是因为很不了解。其实,外媒对中国的报道常常就是这样。非洲国家塞内加尔有两家报纸,一家叫《南方日报》,一家叫《太阳报》,  相似文献   

10.
笔者曾在非洲和一位法国老报人偶遇,他说过一句让我印象深刻的话:有时褒或贬,喜欢或不喜欢,都并非因为您对某个事物很了解,恰恰相反,是因为很不了解。其实,外媒对中国的报道常常就是这样。非洲国家塞内加尔有两家报纸,一家叫《南方日报》,一家叫《太阳报》,  相似文献   

11.
读书琐记     
受父亲的影响,很小的时候,我就喜欢看书.奶奶说,爱跑爱跳的我,只要有书看,就会很安静,坐在那儿一页一页地翻,看得很入神.  相似文献   

12.
读书琐记     
受父亲的影响,很小的时候,我就喜欢看书.奶奶说,爱跑爱跳的我,只要有书看,就会很安静,坐在那儿一页一页地翻,看得很入神.  相似文献   

13.
赵婕  辛渺 《出版参考》2005,(4):39-39
一周之内,路子找理由大老远和我连续见了三次面。每次见面,她都穿了漂亮的新衣服,我忍不住称赞她。每次她都很兴奋地问:“真的吗?真的很漂亮吗?”最后,她告诉我,这三套衣服,是她和他最近三次见面时候穿的。我也非常高兴,很喜欢她这样子呈现在她所爱的人面前。我也是这样,和自己喜欢的人见面的次数有限,所以,我每次见他所穿的衣服一定记得穿给路子看看。这是我们之间特殊的分享方式,除了述说那些细节,还要彼此帮忙留存一些印象。路子对我说:“你知道吗,  相似文献   

14.
在意大利北部名城都灵,我碰到一位在当地乃至欧洲都赫赫有名的企业家。他叫科尼,但人们习惯称他工程师。因为他不但经营有方,而且有道,在欧洲企业界曾被评为“欧洲先生”。当他知道我是从中国来的时候,他开口就问我说:“你知道我最羡慕你们中国的是什么吗?”他把我给问懵了,我猜了几秒钟之后,犹犹豫豫地回答他说是不是中国菜。他说:“中国菜我当然喜欢了,但我最羡慕的是你们中国的人才。”接着他给我讲了这样一个故事:5年前,我决定新建一个工厂,在报纸上登了招聘厂长的广告,报名期限是7天。第二天上午,有人报告我说,来了一位应聘者,是个中国…  相似文献   

15.
这个创意得来很偶然,我的一个好友刘晓波,江湖人称刘大磕巴。他根本不在乎这个缺陷,没事就磕磕巴巴演讲。听他说话是很好玩,每次吃饭我们都鼓掌让他来个餐前诗,一般是五言,很多时候读到第三行的时候大家就吃完了。  相似文献   

16.
爸爸: 我好久没这样叫了,好久了.张开口都是陌生的,好像有一个长久的死寂的冬天,把这两个温情的字眼淹没了.从我的八岁到我的十八岁,我都没有开口叫过.整整十年. 十年.我一想起都觉得这是如此漫长的时间.如此漫长.回首凝望的时候感觉怎么也望不到头.  相似文献   

17.
至今我不知道他叫什么名字,只知道他是一位记者,很多时候,每当我一想起这位记者,心里便会涌起一份深深的感动。一个深秋的傍晚,我因事来到大哥住的那家县城医院。老远就听到院门口有一个苍老的声音在哭,围观的人都在愤怒地指责医院。有几位  相似文献   

18.
交流     
郑图是单位的副职,但他的姓叫的好,别人郑局郑局的叫,好像他就是单位的正局长一样。郑局自己也有这样的感觉,很多时候都觉得自己是单位的正职,于是经常出现不该说的话,乱说;不该做的事,乱做;不该插手的事,随便插手。不仅如此,郑局还拉拢一伙人,跟单位的主要领导明争暗斗。明争的时候,跟单位主要领导踢椅子,拍桌子。暗斗就是叫上几个人,  相似文献   

19.
我与505征文     
我有位邻居陈大夫,5年前的重阳节生了一个儿子。他为孩子取名也很有趣,不叫“重阳”。却叫“九九”。于是,满院的人们,见了这孩子都叫“九九”,外人不知就里,感到奇怪,怎么大人向小孩子叫“舅舅”呢? 小九九很聪明,很可爱。有一次他仰着小脑袋问我:“叔叔,风是从哪来的?”我反问:“你说呢?”他想了一想说:“风是从树上摇出来的吧?”虽然他只有5岁,却很会动脑筋。但是小九九也令人可怜。他一出生,食欲就不好,吃东西很少,体弱多病,很消瘦。5岁多了,体重只有12公斤。身为大夫的爸爸却治不好他的病。为了给小九九治病,夫妻俩想了很多办法,带他去看过名医,但收效甚微。又找人给九九挑疳积,把孩子痛得声嘶力竭地叫喊,他的父母心痛得撕肝裂肺,院里的人听了也都很为这孩子的健康担心。  相似文献   

20.
我喜欢的几个作家,都陆陆续续在不恰当的年龄死掉了。 第一个是苇岸。我很喜欢苇岸的文字,干净、简洁、有力、节制,就像一碗用好米煮就的饭,米粒洁白、饱满、匀称,芳香四溢,你可以不用任何菜就直接吃下去,而且吃的时候会感到欣喜与踏实。他的文字宜带到野外去读,一个人找个清净优美的地方,比如说一一面草坡,一段湖岸,一处森林边上……苇岸的文字是不宜讨论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