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研究综述近年来印度主流媒体涉华报道量不断攀升,国内众多学者对印度媒体的研究也随之出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现象。在知网上以“印度媒体”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可以得到200余篇研究文章,主题集中在“中国形象”“一带一路”“媒体发展”和“中印关系”等方面,而聚焦印媒对中印双边外交事件报道的研究文献还较少。在推进中印关系稳定发展的过程中,领导人会晤和战略沟通起到把舵定向的重要作用,是中印关系发展的重要事件节点。近年来,习近平主席和莫迪总理在各种场合下已有过十余次会面,2018年4月武汉举行的中印领导人首次非正式会晤,更是开创了两国领导人交往的新模式。而印媒相关报道直接影响印度民众的对华情感乃至两国关系的深入发展,因此,当前围绕印度主流媒体对于领导人非正式会晤报道开展深入研究显得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
随着中印关系不断发展,中国媒体转述印度媒体对华报道的文章越来越多,人们已经很习惯地认为这就是印度媒体对中国的看法。其实,印度媒体市场远不是中国人所想象的那样简单。印度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的国家。正因为多语言的存在,印度媒体市场主要被两大官方语言印地语、英  相似文献   

3.
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一个印度问题的研究者和观察者,由于工作需要,笔者多年来一直在从各种角度跟踪印度媒体的中国报道以及中国媒体的印度报道。下面就想结合个人的所见所闻谈谈对中印媒体涉及中国和印度及中印关系问题报道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对外大传播》2008,(4):34-35,37
中国与印度,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是山水相连的邻邦,两国共有25亿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40%,但过去两国人民交流较少,甚至为边界问题发生过摩擦。近10年来,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两国关系有了明显的改善和发展。今年1月13日至15日,印度总理辛格来到中国访问,与中国领导人举行了会谈,标志着中印两国关系进入了新时代。中印是两个正在崛起的大国,两国关系的发展对亚洲乃至全世界的局势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为了让读者多角度了解中印关系的情况,本刊特别刊载辛格总理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演讲:《21世纪的印度与中国》和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员郑瑞祥的《中印关系进入"龙象共舞"新时代》,以及印度学者谭中的《"Chindia"中印大同,前景光明》等三篇文章,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5.
2008年11月26—28日,印度孟买发生了一场举世震惊的恐怖袭击事件,当地媒体采取了三天两夜连续60小时的电视直播。事后研究显示,印度媒体在孟买袭击中的不少表现受到业界及公众的严厉抨击。随着时间的推移,更多的印度公众和媒体人都开始对恐怖袭击的新闻报道进行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6.
<正>国外主流媒体的海外分支机构是如何运作的?面对数字时代的挑战,它们如何转型?BBC国际部主任彼得·霍罗克斯2014年11月14日发表题为《印度分部如何引领BBC创新》的讲话,介绍了BBC印度分部的总体运作情况、在当地发展新媒体方面所做的尝试、与当地媒体的合作关系及未来发展规划等。这些情况对于我们了解国际主流媒体海外分支机构的运作和创新颇具参考价值。在印度,BBC在国际媒体市场的竞争中处于领先地  相似文献   

7.
吴奇志 《对外大传播》2010,(5):23-24,32
在中印建交60周年之际,由中国外文局主办、中国网承办的“2010;中印发展论坛”于3月30日在北京举行。论坛以“发展中的中印关系”为主题,着重从经贸发展和媒体交流两个角度探讨中印之间的合作变往.  相似文献   

8.
当有人将中国你为“世界加工厂”时,印度把自己变成了“世界的办公室”,当今天的中国要做科技大国时,印度年轻一代的梦想是要把自己的国家变成世界的“大脑”。如何看待身边这个伙伴,如何看待印度在亚洲太平洋地区的位置,如何理解这个充满活力,同时又充满“矛盾”的国家,中印两国叉将如何寻找未来的交会点?带着这些问题,我们采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研究昕、北京大学东方文学研究中心研究员薛克翘。  相似文献   

9.
《对外大传播》2013,(11):F0002-F0002
当地时间9月16日,由国务院新闻办和印度外交部主办,中国外文局和印度外交部有关机构承办的首届中印媒体高峰论坛在印度首都新德里举行。国务院新闻办主任蔡名照、印度外交部长胡尔希德、中国外文局局长周明伟、我驻印度大使魏苇等出席开幕式。外文局率领中方媒体代表团参加论坛。近60名中印两国主要媒体负责人和专家学者参加。  相似文献   

10.
受国际形势变化与印度内外政策调整等因素影响,当下的中印关系发展曲折复杂。信息赤字是中印关系复杂性表现之一,直接导致了中印各领域的信任赤字。构建中印命运共同体,将有利于消除信息赤字,推动两国弥合矛盾、促进共同发展。数字媒介作为一种新的结构社会力量,在构建中印命运共同体方面可以发挥积极作用。《中印对话》多媒体平台立足中印优秀传统文化的相通性,通过数字化融合发展,努力建立中印间有效的沟通对话渠道,为构建中印命运共同体发挥正向作用。  相似文献   

11.
<正>2月1日,由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和印度外交部主办、中国外文局和印度外交部外宣司承办的第二届中印媒体高峰论坛在京举行。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蒋建国、印度外交部长斯瓦拉杰出席论坛开幕式并致辞。印度外交秘书苏杰生、驻华大使康特、外交部外宣司长阿克巴鲁丁、外交部东亚司长罗国栋,中国外文局局长周明伟、副局长方正辉、陆彩荣、王刚毅,以及两国政府官员、主流媒体负责人和专家学者等120余人参加论坛。蒋建国在致辞中指出,习近平主席去年9月成功对印度进行首次国事访问,两国领导人达成了一系列重要战  相似文献   

12.
雨后春笋般崛起的自媒体公众号,如“罗辑思维”“吴晓波频道”“毒舌电影”“凯叔讲故事”等,其关联用户和宣传策略的成功,标志了媒体人格化进程的推进。媒体人格化是新媒体发展的要素,更是传统媒体转型的关键。在去中心化、去平台化的新媒体环境下,文章意在从品牌经营战略角度,分析媒体品牌人格化的定义、意义和构建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一、媒体与地缘政治的关系边界问题长期困扰着中印关系,地缘政治是分析两国关系的重要框架。地缘政治是指根据各种地理要素和政治格局的地域形式,分析、预测世界或地区范围的战略形势和有关国家的政治行为的理论。它把地理视为影响甚至决定国家政治行为的一个基本因素。地缘政治学强调地理因素在国际关系中的重要地位,各种地缘政治理论的研究虽然都是以地理环境作为基础,但依据重点有  相似文献   

14.
章太炎的印度志士论集中体现了他的亚洲秩序思想。章太炎的亚洲秩序构建旨在通过中印文化联合,消解日本在亚洲的领导地位,重建以文化为标准的亚洲地区秩序。章太炎主张在革命主体建设层面,中、印应互为镜鉴,联合革命以共同保卫亚洲。在政治哲学维度上,章太炎的印度志士论指向一种作为亚洲秩序变革动力的革命道德说。章太炎的中印联合思想超越了民族国家层面的革命互相支援,指向文明体系之间的文化上的互相促进。章太炎的印度志士论是一种包蕴以“道德”“文化”替代“种族”“地缘”的地区秩序构建话语。  相似文献   

15.
《旅游世界》2014,(11):42-45
不知不觉从印度回来一个月了,这些天都感觉灵魂还在漫游中,只不过,作为走过南闯过北的大叔一枚,本人对于印度男人的很多奇葩习惯,还是一看震惊,二看新奇,三看依然不适应,至今仍“触目惊心”念念不忘。  相似文献   

16.
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印度,曾创造了人类历史上著名的“恒河文明”。灿烂的古代文明培育了印度广袤国土上众多的名胜和文化遗迹。带着探访古文明的心绪,我踏上了印度之旅。飞机降落在新德里机场后,直接驱车前往距之西南200多公里的拉贾斯坦邦首府斋普尔。  相似文献   

17.
2013年是“习李新政”实施初年,美国媒体对“习李新政”如何评价?美国媒体2013年涉华舆论有何新特点和新趋势?本文选取美联社、((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华尔街日报》等具有影响力的26家美国媒体在2013年1月至11月期间的涉华报道300篇,通过内容分析和定性研究,对2013年美国媒体涉华舆论进行全面考察。研究结果显示,2013年美国媒体涉华舆论主要呈现以下5大特征:  相似文献   

18.
印度吠檀多哲学与中国佛道思想的交流黄心川印度教大概与佛教同时传入我国,先后在新疆地区和大陆本土建立寺庙,进行宗教活动,印度教的正统派哲学——“六派哲学”也随之传入我国,特别是作为印度教理论基础的吠檀多哲学在我国有一定影响。我国古代翻译过不少印度婆罗门...  相似文献   

19.
中国和印度是世界上两个人口最多的国家,有着1700多公里的边境线,经济发展处在大致相同的阶段。近年来,中印关系进入了发展的怏车道,高层互访日益频繁;经贸关系迅速发展;在国际事务中.双方的合作与协调明显增加,如在多哈回合谈判中,中国与印度等相关国家联手,共同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利益。  相似文献   

20.
《文化学刊》2011,(6):171-171
郑兴刚、葛亚坤在2011年第1期《天府新论》撰文指出,近年来,受市场经济大潮冲击,许多媒体也“与时俱进”,将经济利益视为媒体经营的不二法则,甚至为实现利益的最大化而不择手段,而对媒体的社会责任和文化担当则漠然处之.“为了吸引眼球,提高收视率,使媒体成为了低俗价值观放大的公共空间。这种做法,有违媒体的职业操守和起码的道德底线。”一些媒体人见利忘义.以至于关丑不分、良莠不辨,甚至以丑恶为美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