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写作教学中一直存在着教师投入精力大而收效微的问题.根据北师大冯忠良先生的<结构一定向教学理论和实践>一书中关于"学习动机及积极性"和"心智技能及其形成"的理论,笔者认为:要想减少写作教学的盲目性,全面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一是要构建一套有活力的写作教学激励机制,以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二是培养学生写作过程中的心智技能,使学习有方法可循.  相似文献   

2.
“公共写作”课是一门传统的基础课程。随着时代的变化,大学“公共写作”课应由“理论讲授为主,技能训练为辅”的教学模式向“文体训练为主,理论教育为辅”的思路转变,应该通过写作教学有意识地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应该在写作教学的过程中贯彻“教书育人”的思想。  相似文献   

3.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因此对于中学生来说,掌握表达和交流的技能是学习写作的主要目的,中学写作教学应该贴近学生生活,要适应社会需要,要让学生终身受益。  相似文献   

4.
写作是一种充满创造性的心智活动,极具个性色彩,因此写作教学不能偏重于闭门造车似的技巧、技能、章法的模式化指导和机械化训练;而应该指导学生广泛深入的阅读经典著作和体会丰富多彩的生活;同时要鼓励学生写出真情实感、大胆地去发挥联想与想象,并且要不断地磨砺自己的语言.  相似文献   

5.
如果说,“写作是一种技能,一种技艺,一种行为活动”的观念比“写作就是写章”的观念迈进了一大步的话,那么,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在写作理论和写作实践中出现而方兴未艾的另一种观念,将会把写作教学的改革推向更新的高潮。  相似文献   

6.
写作是凭借语言文字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的心智活动。它既是一种技能活动,也是一种智力活动。写作教学过程是指教与学两方面的活动过程,教的活动过程主要是通过命题、指导、批改、讲评等四个环节,根据学生的写作心理活动规律,有计划、  相似文献   

7.
从“创造学”理论谈中学写作教学写作是一门非常复杂的创造工程,这一工程的建构和完成,既有学生主体的内部因素,又有写作的外部条件。因此,中学写作教学就必须依据创造学的理论和中学写作教学的规律,实施创造性的教育。(一)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人格。要激发学生写作的...  相似文献   

8.
谈激励理论在写作训练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方 《教育与职业》2006,(26):153-154
写作训练是写作课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在写作训练中引入行为科学的激励理论,变“要我写”为“我要写”,是解决这一重点和难点的有效方法。本文结合笔者多年写作教学实践,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9.
写作是高职学生英语学习的一项基本语言技能,也是一项重要技能,它体现了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真正反映了学生的英语语言素养。笔者在长期英语教学中,通过大量教学实例概括总结了高职学生英语写作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并经过教学实践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对提高高职学生英语写作“教”与“学”都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提高写作技能,使学生写出合乎规范、经世致用的文章,是写作教学的根本目的。教学实践证明:用辩证统一的观点指导写作教学,才能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传授知识与发展技能的关系 写作课的特点之一是具有实践性,融“学”与“术”于一体,融写作指导与操作示范于一体,既要传播知识,更要发展技能。传授知识与发展技能,相互联系,彼此制约。“知识是教不尽的,工具拿在手里,必须不断地使用,才能练熟技能的”,“既知即行,行中求知”,“凡是技能,惟有在实践中方能练就”。这是叶圣陶先生对知识与技能关系的精辟…  相似文献   

11.
12.
13.
新课程打破了传统的“统一性”和“标准性”,倡导“关注个体差异”、“以学生为本”,强调“努力达到学习目标”。  相似文献   

14.
15.
长期以来如何进行有效的英语写作教学始终困扰着众多英语教师。他们既意识到过程写作在培养学生们实际写作能力方面起到的作用 ,又担心传统汉语写作对英语写作造成的影响。本文试图分析两者的可兼容性并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6.
This paper gives the reason why writing in teaching has not been improved greatly in recent years and provides someactive suggestions of improving writing teaching.  相似文献   

17.
写作主体地位的确立和能动机制的形成是写作自觉化的标志,是写作创造性的前提,也是写作素养获得的必由之路。要使教学中的写作处于自觉状态,需要三个基本条件,形成合乎规律的机制。新课程的写作教学应该是一个创新机制,过程、方法、情感和价值现等维度应当达成有机的统一。只有这样,教学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陈天然 《莆田学院学报》2005,12(1):51-53,69
指出人们在写作活动和写作学习中所涉及的写作行为往往是被动性的居多,针对被动写作在很多情况下需要写作模式,论述写作模式是客观存在的,它不但有利于写作的教和学,而且不会抹杀写作活动的创造性本质。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子夜>文本中的一个细节的考察,发现在作者的文本叙述和理论描述之问存在的缝隙,从而纠偏了以往大多数论者单纯从后者出发的看法,并展现出茅盾创作中现实主义的胜利.  相似文献   

20.
国内外学界对书写困难的认定一直莫衷一是。本文首先提出书写困难的认知神经科学的特质观和心理语言学的普适观。为普遍提高中国儿童的书写质量,主张从发展心理语言学的角度采用书写静态、动态因素分析加反应监控三结合手段,解释影响中国儿童书写个性化和发展性差异的因素,科学验证提升书写质量的两层面(写字和写作)各六个维度的评估标准,并考察阅读对书写的中介影响作用。本文最后通过一手实证数据,初步探讨了如何制定书写质量标准,揭示普适性特征,建立矫正课程和训练手段,最终提升书写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