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赵国青铜文化属于东周青铜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原系统青铜文化的典型代表之一。赵国青铜器可分为前后相连的四期,其中第一期约相当于春秋晚期,二至四期大致分别相当于战国早、中、晚期。赵国青铜器群在平面布局上分为晋阳组、邯郸组、上党组、代地组和北地组5个组群,反映着赵境之内青铜文化发展的地方个性和地域色彩。赵国青铜器群复杂的内涵结构与平面布局,决定了赵国青铜文化具有鲜明的时代区域文化共性与独特的自身文化个性。  相似文献   

2.
一、青铜铭文的出现 中国最早的冶铜技术,在原始社会的后期即新石器时代晚期就出现了.洛阳偃师二里头文化的考古研究表明,中国在夏代就已进入铜器文明时代.最早的铜器出现于黄河流域及海岱地区.迄今发现的最早的青铜制品,是甘肃马家窑文化出土的公元前2740年的青铜刀1. 到了商代前期,以郑州二里冈文化为代表的青铜器,继承和发展了二里头文明,出现了多种食器、酒器与水器.器物造型准确规整,有动物或几何形花纹作装饰.  相似文献   

3.
展览演出     
古人云:长铭铜器一件,足抵《尚书》一篇。指的是发现一篇长篇青铜铭文,其重要性如同发现《尚书》这样的古代文献。 中国文物专家日前发现一件约2900年前铸有98字长篇铭文的西周(?)公盨。与以往发现的纪名、纪事类的青铜铭文不同的是,盨上所铸的98篇铭  相似文献   

4.
一个祖传的青铜罍,被人偷去并献给文物局,接下来,谁该拥有这件国宝级文物的所有权?这是一件青铜礼器——罍(lei)。高44厘米、重9公斤,造型庄重。铜器“肩部双牛首套环,六组涡文装饰,腹下一牛首耳,口沿内壁有铭文,口底牛首处存放多处泥锈,口、牛首套环,足边稍缺,腹中部一破洞经修复”  相似文献   

5.
中国青铜文物修复传统工艺的继承和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青铜文物修复技术自它产生以来,经过数代人的继承和发展,尤其是近百年间青铜文物修复能工巧匠们的不断改进和创新,已逐渐形成了一套具有自己特色的传统工艺技术,这套技术主要包括有七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锡焊技术;二是锤铜技术;三是铸造技术;四是雕刻技术;五是鎏金技术;六是作假锈技术;七是铜器去锈技术。按照著名的青铜文物修复专家高英先生的话来说,这“七种不同的技术方法,其中四种技术是从不同的手工业移植过来的,三种技术是经过长期的摸索、实践创造的”①。我们必须坚持继承和发扬这门有着悠久历史的传统工艺技术,让…  相似文献   

6.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商代饕餮纹提梁卣,器型规整,纹饰繁缛。本文通过与商代同类型卣比较表明,其年代应在二里冈上层二期以后至殷墟文化二期之前,约相当于殷墟文化一期。这件卣纹饰多达8周,分为饕餮纹、目云纹、夔纹、涡纹4类。通过梳理商代同类纹饰的风格演变,可认识到该卣上承二里冈上层二期铜器纹饰,同时又具有殷墟铜器纹饰的特点,时代特征明显。此型卣多出土于商代高级贵族的墓葬中,应属于等级较高的一种青铜礼器。  相似文献   

7.
高柄深腹有盖豆是春秋战国时期海岱地区较为流行的一种礼器类型,其渊源及命名问题在学界多有争议。结合该地区商周时期的饮食文化传统以及相关青铜礼器的演变脉络和更替关系进行综合分析,将有助于这一问题的解决。自商代至战国时期,盖豆类铜器的形制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其命名也存在诸多时代和区域文化差异。春秋战国时期的盖豆应该是商周时期簋、敦类盛食器逐渐小型化、高足化的产物。簋、豆、锜、、登、敦等诸多铜器自名反映了簋、敦、豆等几种食器类型之间发展演变、相互影响的动态关系,也反映了同一历史时期不同地区之间在语言文字、饮食文化等方面存在的诸多客观差异。  相似文献   

8.
阿城市金上京作为一代都城,当时随着社会的进步及生产与生活的需要手工业产品也越来越多。历年来,在上京城附近均出土了数量较多的大、小铜器。如:铜镜、铜人、铜钱币、铜锅、铜碗、铜盆、铜勺、铜筷子、铜酒器等,日常生活用具中数量最多的是青铜制品。铜业是金代黑龙江地区仅次于冶铁业的金属手工业的重要部门。近几年从金上京附近出土的大量金代文物证明,青铜制品应用范围在金代早期已十分广泛。其中数量较多的是兵器和印佩,  相似文献   

9.
据器物形制、纹饰,铭文的立意、措辞及用语等各方面特征,判定中国国家博物馆新近入藏的伯克父甘娄盨应为春秋早期汉、淮流域一带的国族器物。铭文中表器物自名的""应读作"盨";""系"盛"字异构;部分文字如"(饙)""(盨)""(盛)""(稻)""椋(粱)"等写法和用法皆富有特色。在此基础上,对铜器铭文中"用盛黍稷稻粱""用煮用烹"等有关辞例进行了归纳,结合器物形制等作细致分析,指出此类文例常见于青铜簋、盨或簠等类铜器铭文中,器形与铭文"用盛××"或"用实××"名实相符。从文字、文义及文例等方面厘清了过去在文字释读、文义及文例理解等方面存在的一些错误,对有关铭文的正确理解和相关铜器国族的判定皆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0.
上林苑始建于战国秦时期,汉武帝时期对其进行了扩建,使其面积和功能达到最盛的规模。上林苑作为一处综合性的皇家机构,自有一套管理系统,它隶属中央少府,并设置有上林尉、上林三官等职能部门加以管理,其中上林三官铸造了数量颇多的铜器。国家博物馆藏有三件上林铜器,两件是出土于上林苑范围内的窖藏物,一件是自晚清就有著录的传世品,它们是研究汉代上林苑及其用器的珍贵资料。通过这三件铜器,可以看到上林苑铜器有着一套严密的生产与管理制度,而在具体使用中也存在异地调用的情况,包括调入和调出。本文旨在从国博藏上林苑铜器出发,系统整理出土、传世及仅见著录铭文的西汉上林苑铜器,并对器物制作、物勒工名、度量衡等问题加以讨论,这对于研究秦汉时期宫苑、汉代用器制度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上林苑始建于战国秦时期,汉武帝时期对其进行了扩建,使其面积和功能达到最盛的规模。上林苑作为一处综合性的皇家机构,自有一套管理系统,它隶属中央少府,并设置有上林尉、上林三官等职能部门加以管理,其中上林三官铸造了数量颇多的铜器。国家博物馆藏有三件上林铜器,两件是出土于上林苑范围内的窖藏物,一件是自晚清就有著录的传世品,它们是研究汉代上林苑及其用器的珍贵资料。通过这三件铜器,可以看到上林苑铜器有着一套严密的生产与管理制度,而在具体使用中也存在异地调用的情况,包括调入和调出。本文旨在从国博藏上林苑铜器出发,系统整理出土、传世及仅见著录铭文的西汉上林苑铜器,并对器物制作、物勒工名、度量衡等问题加以讨论,这对于研究秦汉时期宫苑、汉代用器制度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商周家族墓地出土的复合族徽铜器种类甚多,主要有食器之鼎、簋、甗、鬲,酒器之爵、觚、卣、觯、斝、瓿、尊、彝、壶、罍,水器之盉、盘,乐器之铙,兵器之钺、戈等。这些铜器几乎涉及青铜器各类别,其在同一墓葬中常常与单一族徽铜器的种类不同,而铸造则显得比同墓所出单一族徽铜器的形体小、器壁薄、重量轻。复合族徽铜器见于同一墓葬,往往有主次之别:有些可能是墓主的子女及其配偶所铸造,有些可能是墓主的亲朋好友所赠送。商周家族墓地出土的复合族徽铜器共有17种组合,有关墓葬可划分为四个等级,能够确定墓主生前绝大多数都是中小贵族,而随葬复合族徽铜器主要取决于其能否与其它铜器配成一套或一组礼器,并不在于体现其族氏属性。这些情况表明,复合族徽可能不代表族氏组织,而仅仅是族氏关系,即为同族分化、不同族氏联姻或联盟关系的表示。  相似文献   

13.
元代铜器在整个中国古代铜器中只占很小的一部分比例。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元代铜器的面貌一直不甚清晰,在断代时,有的被划归宋代,而有的则被判定属明代。本文以甘肃汪世显家族墓出土铜器为例,试图梳理出元代铜器的基本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14.
《青铜葵花》让我想起安徒生的《海的女儿》,因为这两部作品中都有相同的哑巴的意象。青铜开花、哑巴说话,这本身就是奇迹,奇迹来自一种巨大的力量。青铜的呼唤,是因为美的、爱的、情感的力量战胜了一切。我认为,《青铜葵花》首先是一部表现出作家生命哲学的小说,一部深含生命哲学意义  相似文献   

15.
2016年9月,中国国家博物馆与清华大学艺术馆联合推出了"其金孔吉—一商周青铜器艺术"展览,共展出62组件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的商周时期青铜器。本文从这次展览的展品出发,选取两个主题进行讨论。一是商代长江流域青铜器与中原地区的交流;二是春秋中期青铜器风格的变化。第一个主题,本文从这次展出的要和鬲出发,讨论了商代中原及北方地区所见的带有长韵状扉棱的铜器,认为它们与长江流域具有一定联系;第二个主题从展出的春秋中期青铜器出发,讨论了这一阶段青铜器造型及纹饰风格的变化,指出,春秋中期在青铜器风格的转变过程中,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应该将这一阶段的代表性铜器墓独立进行讨论,这样更容易把握和理解春秋时期青铜器风格由西周风格向列国风格的转变。  相似文献   

16.
屯溪土墩墓的年代判断过去一直是困扰学界的问题。本文首先根据对随葬品摆放位置的分析,判断屯溪墓葬皆为一墩一墓的土墩墓,其随葬品的下葬时间应为同时。然后将墓葬出土铜器分为中原型、融合型、地方型后依次进行年代讨论,认为同墓内能够进行断代的铜器之间并没有明显的年代差异,因此铜器年代能够一定程度上反映墓葬的年代,而非如一些观点认为的铜器年代与墓葬年代不同时。接着结合对墓葬出土原始瓷器的全面分析,认为目前证据已有把握说明M3属于西周中期早段,M1属于西周中期晚段,M4、M6、M7属于西周晚期早段,M2、M5、M8属于西周晚期晚段,下限或已进入春秋初期。再辨析以往关于屯溪墓葬年代争论中所暴露出来的问题。最后指出要以整合材料的视角处理东南区铜器墓的年代问题。  相似文献   

17.
韩城梁带村墓地M27中发现了一组仿古铜器,本文根据新发表的材料,特别是海昏侯墓中发现的一件西周早期的形制、纹饰相同的卣,重新申述了梁带村M27中卣、尊、角等器类均是两周之际对西周早期铜器的仿制。尽管它们的造型与西周早期的铜器相似,但纹饰的精致程度差异极大,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两周之际的工匠进行仿制时,制作工艺变迁,工匠对西周早期的工艺不熟悉。由于它们与西周早期的铜器在形制乃至纹饰上都有一定的相似性,可以确定它们是比较严格地仿制这些器物。此外,从器类延续的时间来看,梁带村M27中发现的簋和觚,也是两周之际对早期器物的仿制,由于仿制相对随意,不易找到它们确切的蓝本来源。  相似文献   

18.
安徽寿县蔡侯墓是1955年5月发掘的,该墓出土了大量的、有重要历史价值的青铜器。这批青铜器患有严重的“青铜病”,需要进行科学保护。我参加了这项工作,现将此项工作加以总结,供文物保护工作参考。  相似文献   

19.
李静 《兰台世界》2017,(5):124-126
把青铜觚放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中,对青铜觚在夏、商、周时期的发展进行梳理。对青铜觚进行释名、释器,探讨觚的产生及流变。青铜觚器型优美,已知最早是出现在二里头墓葬中,但因年代早,特征不太明显。文章梳理了解青铜觚器型的后世流变。  相似文献   

20.
<正>乌铜走金银器是极富云南地方特色的金属工艺品,始创于清代康熙、雍正年间,至今已有三百多年,和景泰兰工艺并称中国铜工艺的双绝,享誉海内外。相传滇南石屏县岳家湾一岳姓铜匠在冶练红铜时,不小心将戴在手指上的金戒指落进盛满铜液的锅中,他用这些铜液制作铜器后发现器皿表面渐显乌黑润泽,与众不同,便将这类铜器称之为乌铜器。抗日战争爆发后,日寇铁蹄践踏了大半个中国,中国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开办于昆明的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