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形容词+双音节名词”构成的“1+2偏正形式”在汉语中很常见。文章运用“词汇的完整性”原则。通过区分“句法词”和“词汇词”得出结论:汉语的词具有“多维性”,“1+2偏正形式’’的是以短语的生成方式所造的词,既有词汇特征。又有短语的特征。  相似文献   

2.
当下的汉语流行词汇中,有一个词很是惹眼,它就是——正能量。2012年岁末,知名语言文字刊物《咬文嚼字》评选出“2012年十大流行语”,“正能量”当之无愧地位居榜首。  相似文献   

3.
网络流行语“X哥”词族以独特的附缀式的结果,既有继承性又有创新性。以言语社区理论视角,流行语“X哥”词族新特点产生的一个外部理据。“X哥”词族组成,是传统的“X哥”词族进一步泛化扩张可进一步解释网络虚拟言语社区人员的构成特点,是网络  相似文献   

4.
也谈网络流行语“杯具”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文先介绍了非网络流行语的“杯具”的用法及意义,然后叙述了网络流行语“杯具”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再着重从谐音双关的角度论述了“杯具”一词形成的机理,最后描述了“杯具”用法进一步的发展情况。网络流行语“杯具”与“悲剧”一词谐音双关;以“杯具”为中心,形成了“洗具(喜剧)”、“餐具(惨剧)”、“茶具(差距)”等一系列新词;“杯具”一词形成以后在其名词用法基础上又相继发展出形容词和动词用法。  相似文献   

5.
流行语与生活息息相关,以“马上”作切入点,从语音、词汇、语法三方面,归纳出近十年流行语的修辞规律,发现其主要手段是谐音、缩略、旧词新用、仿词和格式套用,并在《咬文嚼字》所评选的2013年十大流行语中得到了印证。这对研究流行语的产生原因及其影响有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6.
当下, "很好很强大"成了最红的网络流行语之一,并衍生出一系列同模语句.笔者拟从语音、语义、语法和语用四个方面,分析"很1+单音节词+很2+双音节词"式流行语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近日《人民论坛》刊文反映当下官场流行语所折射的官员心态这一问题。诸如“有关部门”、“高度重视”、“重要讲话”、“严肃处理”、“有效措施”、“工作需要”等一些你用、我用、大家用的词语,也便成了秘书屡试不爽、领导津津乐道的流行语、热点词、重要句。这种官场流行语透出了“中庸”、“塞责”、“媚上”的心态和“八股”文风。  相似文献   

8.
康军帅 《学语文》2006,(1):47-47
“我是典型的闷骚天蝎座,外表素,内在却丽得很。”随着蔡智恒的小说《第一次亲密接触》的广泛传播,“闷骚”一词也走上了流行语的舞台。近几年来.“闷骚”一词频频亮相媒体,也常常作为年轻人之间的调侃用语,使用范围非常广泛。比如(本文例子均来自网络)。  相似文献   

9.
随着赵本山的小品《卖拐》的成功上演,“忽悠”一词很快成了流行语,意思相当于蒙骗、哄骗。而《现代汉语词典》中它的意思是方言,表示晃动。似乎和流行语的意思风马牛不相及。然而,实际生活当中,它也常常被人用来自谦,表示自己水平不高,使别人受了蒙骗的意思。  相似文献   

10.
以“很黄很暴力”、“打酱油”和“俯卧撑”等网络流行语的出现为标志,网络舆论呈现出真实性、复杂性及易煽动性等新的特征和面貌。研究网络流行语,对于掌握网络舆论走向有着重要意义,对引导网络舆论的健康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现代汉语程度副词“好”可以修饰形容词、心理动词、某些其他动词和数量词。“好”表达的是一种现实的(realis)情态,其主观化程度介乎“太”和“很”之间;“好不+形”的解读涉及说话人心理上的正负期待。程度副词“好”来源于并列式“好+形”的重新分析,其动因是转喻;通过类推机制,“好”从最初修饰形容词扩展到修饰心理动词、某些其他动词和数量词。  相似文献   

12.
随着赵本山的小品《卖拐》的成功上演,“忽悠”一词很快成了流行语,意思相当于蒙骗,哄骗,而《现代汉语词典》中它的意思是方言,表示晃动。似乎和流行语的意思风马牛不相及。然而,实际生活当中,它也常常被人用来自谦,表示自己水平不高,使别人受了蒙骗的意思。  相似文献   

13.
流行语词“素质教育”不如“素养教育”更为贴切科学。当代大学生素养呈失衡状态。必须采取多种修补措施。  相似文献   

14.
谢政伟 《学语文》2009,(2):48-48
如今的网络流行语可谓是日新月异、层出不穷,让人目不暇接。如果要评选今年的网络流行语,相信“囧”(音Jiong)会成为不少人的选择。颇具权威的《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李行健主编《现代汉语规范词典》都没有收录“囧”字,表明这个词很生僻,在现代生活中罕见使用。网络世界之外的大多数人对于“囧”还是相当陌生。既不知它的读音,也不懂它的意义。不过稍微接触网络的人就不难发现,“囧”在如今的网络媒体中已被频繁使用,许多网民对“囧”的读音及意义似乎了然于胸。张口闭口都是“囧”。  相似文献   

15.
随着因特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网络流行语也转入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如“斑竹”、“大虾”、“菜鸟”等,这就必然会引起人们的关注。我们仅就“菜鸟”一词的来源、组合方式及语汇意义试从仿词的角度作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读初中的女儿总是热衷跟我说一些她们这个年龄所喜欢的流行语,一旦我没听懂,就会很得意地点住我说:“妈,你out了!”和年纪相仿的同事闲聊时,同事们也很有同感。“out”这个词,用在别人身上的时候觉得挺好玩儿,可真要摊到自己身上了,还真挺不舒服的!  相似文献   

17.
刘芳 《现代语文》2009,(11):144-144
时下,经常听到有人说“气场”一词。许多新闻、广告中也经常使用“气场”这个词语,显然它已经成为一个流行语。众所周知,流行语是一种在当前社会环境下使用频率较高的语言。很多流行语一经产生,便以其强大的生命力为大多数人所接受。它们高频率地出现在人们的日常交谈和报纸杂志中。广告商把流行语纳入广告词中,一方面为商品做了更好的宣传,另一方面,也使这些词语随着商品的流通而更加流行,甚至还会产生新的含义。  相似文献   

18.
说“养基”     
在证券交易范围,新造词“养基”频繁出现在报刊和网络上,成了现在的流行语。“养基”是仿拟“养鸡”而成的(谐音仿拟、比喻、拟物、移连、类推),它的出现与流行符合基民的需要,也是汉语语素构词反映语用需要的表现。  相似文献   

19.
陈晓华 《作文与考试》2023,(Z2):136-138
<正>文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热词流行语记录了社会焦点和时代变迁。2022年度的流行语重现了一个个难忘瞬间:“一起向未来”照亮了冰雪赛场上拼搏奋斗的青春面庞,“精准防控”引导着抗击疫情中无私奉献的勇毅身影,“数字经济”记录了中国经济发展的新脉动……近日,“汉语盘点2022”也正式揭晓:“稳”“党的二十大”“战”分别当选年度国内字、国内词、国际字;“中国式现代化”“端稳中国饭碗”“数字经济”“太空会师”“一起向未来”“我的眼睛就是尺”“精准防控”“俄乌冲突”等当选2022年度流行语。  相似文献   

20.
现代汉语流行语的构造原理追溯及教学方法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现代汉语流行语发展迅速。这些盛行于网络和生活,使用群体较年轻,富含文化气息的新字词以巨大的生命力流传开来,成为时尚热词,并因其生动形象、方便实用、时尚前卫的特点大受欢迎,很多已成为固定用语。研究发现,汉语流行语并非毫无依据,它们大部分和中国古代造字法“六书”有着密切联系,是秉承传统的新事物。汉语流行语的产生和迅速发展使相关教学成为必要。如何有效地进行流行语教学也对教师提出了相关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