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数学教学的成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一旦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不会感到学习是一种负担。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让学生愉快有效地学习数学,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2.
小学低年级是儿童获取知识的初始阶段,也是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期。要想学生学得好,首先要解决他们喜欢学的问题。早在几千年前,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由此可见,兴趣是学习的最佳动力。学生如果对数学有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表现出对数学学习的一种特殊情感,学习起来就会乐此不疲,这就是所谓的“乐学之下无负担”。  相似文献   

3.
<正>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激发学生创造思维、开发智力、提高素质、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动力,对低年级学生而言,一旦激发其认知兴趣,就会对学习数学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铺路搭桥,促进迁移,教师如何使低年级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一、运用可视化手段形象求趣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形象思维占优,抽象思维较弱,运用可视化手段,能够充分调动低年级学生的视觉积极性,将  相似文献   

4.
一、学习兴趣的培养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前提条件。《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对培养学生数学兴趣的要求:“使学生具有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相似文献   

5.
数学教学的成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一旦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不会感到学习是一种负担。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让学生愉快有效地学习数学,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学有动力。  相似文献   

6.
美国现代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兴趣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是产生动机的重要原因。"换言之,兴趣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动机之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教学给孩子们带来知识,带来欢乐,这是我们值得思考的问题。我认为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应渗  相似文献   

7.
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有一句名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使学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并且快乐地学习,成为“乐之者”,应该成为我们课堂教学追求的重要目标之一,其重要条件是让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产生学习的欲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呢?笔者认为,可以用下面几种方法去实践.  相似文献   

8.
1用数学实验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古人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激发学习热情,产生内在动力的关键。数学实验正是建立在学生认知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能直观地探索抽象的数学问题,化枯燥为有趣,这一个过程会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快乐。  相似文献   

9.
小学低年级是儿童获取知识的初始阶段,也是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期。要想学生学得好,首先要解决他们喜欢学的问题。早在几千年前,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由此可见,兴趣是学习的最佳动力。学生如果对数学有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表现出对数学学习的一种特殊情感,学习起来就会乐此不疲,这就是所谓的"乐学之下无负担"。然而,兴趣不是天生的。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下面就结合我自己的数学课堂教学活动,谈几  相似文献   

10.
<正>数学教学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如何让学生愿学、乐学、好学数学,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是每一位数学教师最为关注的问题。那么,如何结合低年级数学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学习规律,提高低年级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呢?一、注重情境创设,让学习更有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古人亦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学生学习知识最好的内驱力,它能让"要我学"变成"我要学"。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感知具有明显的随意性与情绪性,他们的感知活动较少受目的控制,较多受兴趣控制。因此,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  相似文献   

11.
兴趣是求知的起点,是思维的培养和能力提高的内在动力,是促使学生学习活动的重要心理因素.数学教学的成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一旦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的整个身心就会处于积极投入状态,出现惊人的学习热情,这种热情刺激学生愉快地学习而不会感到学数学是一种沉重的负担.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重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诱导和培养,使之好学、乐学应贯穿整个数学课堂教学的始终.  相似文献   

12.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在教与学的关系上,我国古人强调教必有趣,以趣促学。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南宋朱熹在《小学集注》中指出:“教人未见趣,必不乐学。”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更需加强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因而,“磁化”小学数学低年级课堂教学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
古代教育家孔子曾说过 :“知之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 ,不如手这者。”现行《数学教学大纲 (草案 )》中也明确指出“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是学好数学的重要前提”,“要注意从学习数学中引起学习数学的兴趣”。可见 ,学习兴趣对提高数学教学有重大意义。一、改革教法 ,活跃课堂气氛想最佳地利用一节课的教学时间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要特别注意教学方法的改革。不搞一言堂 ,以学生为主体 ,让学生有大量的时间动脑动手 ,如通过各抒己见争论某一问题、计算比赛、自编习题等方法 ,使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状态中 ,使研究的问题更容易解决。二…  相似文献   

14.
教学活动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双边活动。在这一活动中,学生是主体,充分激发他们学习兴趣,是学好知识的重要因素之一。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著,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调查表明“好”的学生多数对数学有兴趣,从而产生良性循环。“差”的学生多数对数学无兴趣,从而产生恶性循环。那么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兴趣呢?  相似文献   

15.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由“好”和“乐”所产生的探索知识的迫切愿望是克服一切困难的内部力量。而兴趣的来源是多方面的,除知识本身的魅力,教学艺术的感染外,符合学生心理的活动也是激发兴趣的关键。教学面临的另一个挑战是:“创设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赵京顶 《文教资料》2005,(3):129-130
实施素质教育,要求广大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思想上和教学方法上应该有一个重大转变。学生素质的提高不仅在于知识的积累,更重要的在于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学到思维的方法,获取掌握知识的能力。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大力开展学法指导活动,使学生具有“乐学——学会——会学”的学习品质。本文是笔者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一点体会。一、激发数学兴趣,培养“乐学”的品质。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浓厚的学习兴趣,能有效地诱发学习动机,产生愉快的情绪,促使学生自觉地集中注意力,全神贯注地投入学习活动。我国古代教育家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相似文献   

17.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现代教育理论也进一步阐明兴趣在学习中的作用,认为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是推动学生探求知识与获取能力的一种强烈欲望,它在学习活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注意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挖掘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原动力,对有效地推动学生在科学学习上的发展,往往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点燃智慧的火花,是克服困难的一种内在心理因素,是学习的动力。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就能够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索知识的奥秘,进而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9.
<正>不论是高年级学生,还是低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力在于对数学浓厚的兴趣,从而体会到成就感,进而激发更大的动力。大文豪托尔斯泰就曾说过:"成功的教育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兴趣。"兴趣是动力的源泉,这一信念使许多人终身受益,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师的"苦教",学生的"苦学",  相似文献   

20.
数学教学的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一旦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不会感到学习是一种负担.心理学研究表明:积极的思想活动是建立在浓厚的兴趣及丰富的情感基础之上的.孔子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让学生愉快有效地学习数学,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学有动力.兴趣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内驱力,是学生终身学习的基础,是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平台.它不仅能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受数学的魅力,体验到学习的快乐,更重要的是能够驱使学生去探索、去发现、去创造,自觉地把获得知识和获取创造能力有机结合起来,使其终身受益.那么,如何才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呢?笔者认为应该注重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