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活着     
人诗意地活,为了让人温暖如春的亲情,为了让人豪气干云的友情,为了让人如痴如醉的爱情,勇敢地活着,要是能把你活着的每一天都看做生命的最后一天,你的生命就会更有价值。——题记在古希腊,有一个消沉颓废的人向一位哲学家求教:“人为什么而活着?”那位哲学家回答说:“我也想知道,所以我要一直活着。”在无数个夜阑人静的时刻,我面对着深邃静谧的星空,脑海中始终盘旋着这么一个问题:“我为什么而活着?”这是一条狭窄的思想之路,它的终点往往通向死亡。当我开始怀疑生命的意义,当我开始否定活着的价值,周身便会被一种凉入骨髓的悲怆感所侵袭和…  相似文献   

2.
啊!男子汉     
怎样活着才是真正的自我?怎样活着才能体味着人生的酸辣苦甜?怎样活着才能走出那许许多多让你悲哀的误区?面对着这个缤纷而绚丽的世界,我常常问自己,我常常在有星星闪烁的夜晚在心中寻找答案。  相似文献   

3.
母亲节     
节日是什么?我想,节日就是活着。节日就是让生命在活着的时候增添一番五彩缤纷的魅力与光彩。——编者  相似文献   

4.
吴非老师的《理想,让我活着》、《不放弃理想》两篇文章,带给我内心极大的震撼。岁至而立,教龄十载,猛然发现,理想不知何时遗失在苍白的来路中,日月如梭韶华逝!在《理想,让我活着》一文中有这样一段深情的文字:"回顾半生经历,我想,可能没有一种职业会让我如此投入生命,在中国,也不会有一种职业让我如  相似文献   

5.
巴述丽 《家长》2012,(12):14-15
热爱生活,父母要做孩子的榜样活着就是幸福,活着就有希望,活着才能做有意义的事情。家长只有具有积极的生活态度,才能感染孩子,让孩子觉得活着真好。——编者老公身体有些胖,为了让他减肥,我首先在思想上说服他去锻炼。为了更好地督促他,我和儿子总是陪着老公一起运动:早晨跑步,骑自行车,打羽毛球;晚上散步,跳健身操。我们每天都在坚持,而老公的体重也呈现出了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活着,真好!”我一觉醒来,脑海中留下的只有这四个字。因为一场可怕的梦,让我醒来时对这个世界充满了感恩和依恋。活着,真好!虽然我每天早晨必须5:40起床,然后费劲地蹬着自行车去上学;虽然我每天晚上必须熬到12:00多才可以上床睡觉;虽然我每天都不得不面对很多繁重的作业;虽然我时常感到烦恼、消沉……但现在我要幸福地对自己说:“我还活着,活着真好!”  相似文献   

7.
开不败的花     
潘冬霞 《教育文汇》2008,(10):51-51
我一直深信,世界上有开不败的花,美丽得让人灵魂轻颤,真实得令人泪迹斑斑。而它,的确是存在的……当我合上手中这本书,擦拭了眼角的泪水之后。我更加坚定了我的想法:生命就是一朵花,活着就是花的开放,为活着而活着的生命就是一朵永不凋零的花。  相似文献   

8.
想起凡高     
一个文化沙龙临近结束,主持者让每个人最后说一句。我说,我希望凡高的画在他活着时就值到千万美金。  相似文献   

9.
关于活着     
海迪 《课外阅读》2006,(3):26-27
那时候我真的不知道能活到今天,我那时并不懂得什么是活着,只知道活着是要呼吸的。我太小了,只有八岁。但我已经朦朦胧胧地觉得活着不好;我要打针吃药,要做手术……那一切太可怕了。其实最可怕的还是孤独,还有,夏天没有电扇。妈妈上班前,让我倚着被子坐好,把一个盛满凉水的罐子放在我身旁,她说你要是热了就把手伸到水理。  相似文献   

10.
浪淘沙·今     
推荐书目:《活着》余华著春风文艺出版社推荐理由:"以笑的方式哭,在死亡的伴随下活着。"这种让人颇有些哭笑不得的笔调着实读来冰冷异常。令人特别印象深刻,极富韵味。自作闲人的我总爱往书堆里扎,某日恰在书城游荡,思来想去竟不知选哪本好,徘徊中目光戛然而止——那本名叫《活着》的书静静地斜立着,封面上两个怪异的小人比起新晋的其他花绿书面儿就更显可爱了。顺手一翻,颇有个性的笔风让我顿生买下的冲动。  相似文献   

11.
家教名言     
如果我写书,我就写我一生的错误。这可不是卢梭的《忏悔录》,而是要让活着的人都能从过去的错误中吸取教训。  相似文献   

12.
第一次读《活着》 ,是四年前 ,我擦干泪水感慨道 :这是我看到的最好的小说。四年后 ,重读《活着》 ,压抑而恣肆的泪水对我说 :这是我看到的最好的小说。《活着》感动了读者 ,是因为首先感动了作者。如余华所说 :“我是哭着将这部小说写完的 ,后来出版社送来校样 ,我也是哭着读完。后来有很多次当众朗读 ,读一遍要哭一遍。福贵越来越成为我自己生命中的一个好朋友。”他自己也说《活着》“让我感到自己写下了高尚的作品。”《活着》同样感动了世界。它赢得了意大利文学最高奖———格林扎纳·卡佛奖 ,而由张艺谋据此改编的电影也获得了国际大…  相似文献   

13.
在亚特兰大奥运会上,男子马拉松竞赛中跑在最后一名的是来自阿富汗的高中生。他显然不是同场竞技的对手,可他还是一步步地跟上,成了赛场上受人关注的人物。他对着记者递过来的话筒说:“我的目的不在于拿第一或第二,而只是为了能在亚特兰大参赛。我在途中从没有想过放弃,我只是想让世人知道,我们也在努力地活着!”不论在哪种生存环境下,都“努力地活着”,使自己的生命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张扬。这场竞赛的金牌得主是谁我忘了,但这个执着的中学生却让我深深折服。因为我知道在阿富汗,无休无止的战乱折磨着人们,以至让外人怀疑他们生活下去还有什…  相似文献   

14.
拿到这本书,最先让我感到震撼的竟然是书的封面和第三页的一张作者幼年照。这两张照片可以很轻易地放在一起欣赏,那面孔几乎拥有同样的倾斜度。前者厚重沧桑,带着时光的痕迹;后者玲珑纯澈,透着童稚的清灵。除了那双依稀相似的澄澈目光,岁月的残酷在对照当中让人触目惊心。在此,不免要让我们思考活着的意义:活着是寻  相似文献   

15.
我已经初三了,很快就要中考了,可我的成绩依旧是“半桶水”的水平。刘伟的“要么赶紧去死,要么精彩地活着”这句话让我燃起了奋斗的火焰。所以,我还真想对刘伟说声“谢谢”。——刘斯然评2010年21期《中国钢琴达人刘伟:要么赶紧去死,要么精彩地活着》  相似文献   

16.
言论     
没有不好的学生,只有不成熟的老师; 没有不听话的孩子,只有不理智的家长; 没有不成长的孩子,只有不健康的教育体制. ——导致中国学生悲观厌世的三大原因 亲爱的爸爸妈妈,我上学去啦.希望这不是永别,我要活着回家.亲爱的老师校长,我来上学啦.您不能让坏人碰我,我要活着回家.  相似文献   

17.
一个阳光的午后,我坐到院子里的秋千上,翻开最喜欢的那本《你在为谁工作》,伴着淡淡花香,沉浸于书中独到的思想与领悟,它让我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工作是活着的一种理由,工作的质量往往决定着生活的质量。人活着并不是单纯的为自己,还对社会有不可磨灭的意义。《你在为  相似文献   

18.
<正>不要和负能量的人交朋友蔡永康在接受记者采访,对小S进行评价时说:"小S是个很好玩的人,她个性本身就是很乐天,很有活力,这个朋友让我觉得活着是一件很值得、很舒服、很有趣的事。有的人会让我觉得活着很没劲,碰到他会把我的能量都吸走。"每个人身上都是带有能量的,健康、积极、乐观的人带有正能量,和这样人交往能获得正能量,令你感染到那种快乐向上的感觉,让你觉得"活着是一件很值得、很舒服、很有趣的事情"。悲观、体弱、绝望的人刚好相反。人就像"飞蛾趋光"一样,喜欢光明快乐的人,和这样正能量的人交往,你会觉得自己  相似文献   

19.
窗外我喜欢坐在靠窗的位置,没有理由。总有这样一种想法:只有窗外那蔚蓝的天空,葱绿的树木才会让我觉得,我还在这个世界上活着。有这样的想法,连我自己都觉得奇怪。  相似文献   

20.
<正>我的从教生涯走过了将近二十年的风风雨雨,经历了几次语文课程的改革,这让我深深懂得,语文教师不止是一种身份、一个职业,还是一种艺术、一种创造。多年之后,多少公式、定理灰飞烟灭,可是语文还活着,文字还活着,语言还活着,精神还活着,随着岁月镌刻在每一张青春、美丽的脸上,使升学或去打工(很多农村孩子初中毕业后就去打工)的学生都能适应现代社会激烈的竞争。这些,都是我们语文教师用广博的知识和智慧的心灵点燃学生的求知欲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