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侧面描写又称间接描写,是与正面描写相对的一种迂回描写方法。这种描写不直接描绘所要表现的对象,而是采用“折射”的方法,借助对有关的人、事、物的描写,达到烘托所要表现的特定对象的目的。侧面描写具有很强的表现力。这种描写方法多用于刻画人物,如果运用得当,那么,不论作者对被表现对象着墨多少,也不  相似文献   

2.
肖像描写讲究的是“以形传神”,但如果以历史的眼光审视大量存在于学作品中的女性肖像描写,它折射出男性的审美观随着社会历史 的 变迁而变化的轨迹,“以形传神”几乎是个悖论。女性因为父系社会确立后迫沦为“第二性”,在家庭、社会各个领域遭到男性的全面压制,从而被异化。这种变异在女性肖像描写中的主要表现:一是弥漫着浓郁的色情味,男性从欲望出发把女性视为纯粹的审美对象;二是千人一面,男性中心主义的角度使他们很难有独具特色的女性美的描写。  相似文献   

3.
什么是“描写”?这无疑是写作基本原理中的重要概念。一般的写作教科书多是这样解释的:“描写,是把描写对象的状貌、情态描绘出来,再现给读者的一种表达方式。”这是一个不妥当的解释,然而它却在中学老师那里颇为认同。  相似文献   

4.
黄军 《语文天地》2011,(4):10-11
表现人物心理的方法有很多:如通过渲染环境气氛来烘托,通过描写语言或动作来表现,或者用神态、细节来暗示,或者作者从旁叙述等等。但这些都是侧面的表现手法,必须熟练地结合其他手法才能奏效。下面介绍两种直接描写心理的方法,对于初学者来说,它们简单易行,而且有效。我们姑且把它叫做“百感交集”和“心潮起伏”。  相似文献   

5.
古今中外文学作品中,描绘少女美的笔墨五彩斑斓,方式多样:或写其容貌,如“蛾眉杏眼”;或状其形态,如“亭亭玉立”;或用比喻,如“肤若凝脂”;或以夸张,如“沉鱼落雁”……这都是正面描写,也叫直接描写。它是指作者直接描写人物的肖像、心理、语言、行动等的方法。正面描写好处多多,然而用得多了,就容易流于一般化,落入俗套。  相似文献   

6.
弹词小说是盛行于中国明清时代的妇女文学,《再生缘》是其中的佼使者。《再生缘》的心理描写是中国古典小说心理描写的“异态”,与其他中国古典小说的.心理描写表现出诸多差异,具有“意识流”意味,但是它和20世纪西方现代小说的“意识流”又有所不同。这种独特性值得我们关注。  相似文献   

7.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古今中外皆解为“远村近邻景物之描写”。本文从诗人的立脚点与视点,诗人所居之景物描写的完整性与统一性,诗人所处时代诗歌语言骈偶化渐趋稳定的情况以及诗人“远人村”与“在人境”前后心境的比较等方面逐一考析,得出结论:“暧暧远人村”二句为诗人南亩旧宅之近景描写,它与住宅全景之描写是一个完整统一的整体。  相似文献   

8.
描写就是用色彩鲜明、立体感强、生动形象的文字语言把表述对象的状态,生动、具体地描绘出来,给人以栩栩如生、身临其境之感。它是一种“形神兼备”的表述方法,是记人、叙事、写景类文章的主要表述方法之一。什么是描写?描是描绘,写是摹写。描写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或景物的状态具体地描绘出来。这是一般记叙文和文学写作常用的表达方法。  相似文献   

9.
张颀 《甘肃教育》2007,(11X):24-24
刻画人物的精神状态,这在我国传统绘画中叫做“传神”。人们的精神气质是与可视形象的具体表达分不开的。所以,“传神”必须依赖于一定的“形”,通过“以形写神”达到“形神兼备”。在写作上,肖像描写是指“对人物容貌、姿态、神情、衣饰等特征的描写”。它和中国画中的肖像画同生一根,互相影响,  相似文献   

10.
“烘托”原是中国画的传统技法,它是指用水墨或色彩在物象的轮廓外面加以渲染或衬托,以使物象更加突出。这种技法运用到文学作品中,就是通过描写别的人或其它事物来衬托所要表现的人或事物,使所要表现的主体在相互映衬下,更加鲜明、生动。这就有如“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树写之”。 其运用方法主要有: 一、用景物描写来烘托人物心情,衬托人物形象 烘托手法常用在写景抒情方面,用景物烘托心情,在古今诗词、散文中尤其常见。如白居易的《琵琶行》一开头就描写了得阳江头送客的情景,“得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相似文献   

11.
一、加强阅读指导,培养写作技能 1.结合阅读教学,指导学生观察细节。不少范文的细节描写,会让学生深感观察生活细节的重要性。有意识地去引导学生思索,就可以唤起学生对细节描写的重视。例如,动作描写,就要写出人物在具体事件或事情片断中“怎么做”,以此表现其思想性格。  相似文献   

12.
侧面描写,也称间接描写,指的是作者对描写对象不作直接、正面的刻画,而是借助相关事物从侧面烘托,间接地从侧面达到表现特定描写目的的一种描写手法。侧面描写运用得好,能起到正面描写所不能起的表达作用。下面从两个方面谈谈侧面描写的特殊作用。  相似文献   

13.
梦境、幻觉描写是一种特殊的心理描写。作家通过对人在梦境、幻觉中产生的感觉的描写,表现人物的某种心境、意念,曲折地反映客观现实,以增强艺术效果。用梦境和幻觉来表现人物的心理,能增添抒情和浪漫的色彩。人们在睡梦中或喜或悲,或笑或泣,往往是其在现实生活中真实思想感情的曲折反映。  相似文献   

14.
侧面描写就是间接描写.对象不出场,通过其他人或物的言行状态来表现对象的特点。侧面描写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5.
侧面描写是一种应用面极广、生命力极强的艺术表现手法,其美学意义主要体现在:寓于召唤性,能诱发读者极大的审美再创造热情;极具表现力,能增强客观对象的美感价值;它是“曲”的艺术,蕴藉隽永;它是“藏”的艺术,富有张力。  相似文献   

16.
《西游记》描写自然环境 ,有美境 ,也有恶境。但不管美境或恶境 ,山水风物均为主要描写对象。作者描写山水 ,重在表现山水的壮美 ;描绘鸟兽草木等风物 ,则突出风物的奇美。山水的壮美与风物的奇美相互交融 ,是《西游记》自然环境描写的显著特征。这种自然环境描写的文化意蕴是深厚的 ,它展示了东方文化的宁静与和谐。  相似文献   

17.
“太虚幻境”是《红楼梦》里很有代表性的一段描写,也是全书的大纲领,蕴含着十分丰富的信息。它反映了贾府生活的堕落和宝玉性格的发展,是小说中人物、环境、情节描写的缩影,集中表现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18.
小说中一切描写,归根到底是为了人物形象的塑造。《静静的顿河》中大自然的描写除了它独有的艺术审美价值外,在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方面,更有一种特殊的作用。肖洛霍夫常常将自然的描写与对人的心理描写联系在一起,从而成为描绘人物心理的重要手段。由于自然景物在作品中常常“错位”进入人物心理,景耶?情耶?难以截然划分,而这也成为肖洛霍夫艺术描写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19.
背书课上     
背书抽查课,相信每一位同学都曾经历过。这样一件平常的事情,在作者的笔下竞变得那么生动,那么扣人心弦,具有了很强的可读性。精彩的细节描写无疑是作者制胜的法宝:忐忑不安的心理描写真实细腻。紧张的气氛渲染贯穿始终,就连“喜忧参半”这样细微的心理变化也表现得活灵活现;开头和结尾的语言描写真切自然,恰到好处地表现了同学们对背书课态度的转变;  相似文献   

20.
如何写眼睛     
平时的作文,我们接触得比较多的往往就是人物描写。要把这类作文写好,掌握人物描写的方法至关重要。人物描写的基本方法有4种:外貌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和心理描写。其中,外貌描写是刻画人物的一个重要手段。它能把人的容貌(脸型、五官)、神情、身体形态、衣饰、姿势、风度等方面的某一部分或几个部分,用生动具体的语言描述出来。外貌描写,不要求写全貌,它重在表现人物的性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