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开放性、兼容性和创新性作为东江文化的基本特征,来源于东江区域特定的地理环境条件,来源于东江区域多元化人缘构成因素。  相似文献   

2.
秦汉时期东江地区行政区划建制促成东江文化与中原文化的最初交流、融合;"循州"和"惠州"州、府行政建制,则对隋唐和两宋时期东江文化的不断深化产生重要影响;明清时期东江地区行政建制的稳定性,制约和影响着东江文化开放、包容、创新性特征的基本形成;民国初年和国民党统治时期,东江地区行政建制的多样化,影响到东江文化新内涵的产生形成。  相似文献   

3.
东江红色文化是以惠州为中心的东江区域近代革命志士和人民大众共同创造的爱国和革命文化。它源于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东江地域的民族精神,与全国其他地区的红色文化有着若干共通之处。研究东江红色文化的内涵与特色,对于我们总结、宣传和继承东江红色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东江地区日常礼俗主要通过婚姻礼俗、节日礼俗、丧葬礼俗表现。这些日常礼俗呈现出三大特点,即客家礼俗为主导的农耕性、传统落后性与现代性并存、多元性与特色性兼容。特色鲜明的东江日常礼俗又与东江文化密切相关。它不但是传承与发展东江文化的重要媒介,反映东江文化独特性的重要标志,而且是东江文化变迁的外在表现。  相似文献   

5.
东江文化研究有两个考察视角:要素说和体系说。东江文化研究的外部关系问题领域包括东江文化与岭南文化、客家文化、惠州文化、东江流域行政区划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6.
爱国主义精神是东江红色文化的重要内容。东江红色文化中的爱国主义精神具有其独特魅力,主要表现在,爱国主义贯穿东江近代历史的始终,爱国主义与革命主义相结合,爱国但不排外。东江红色文化爱国主义精神的形成,既是近代中国社会历史发展和东江地域环境影响的结果,同时也是东江人民努力奋斗不断探索的思想结晶。  相似文献   

7.
挖掘东江革命文化内涵 推进东江文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深入挖掘东江根据地革命文化内涵,推进东江文化研究具有现实与学术之双重意义。研究东江革命文化,首先要关注革命先贤群体,这既有领袖人物,也有谱系丰富的地方精英;其次要探究中共政权、各类群团组织所构建的宣教网络进行多形式、多层次革命宣传活动,再现东江民众普遍觉醒、投身革命抗战的光辉历程;再次要研究东江传统文化在革命年代所发生的异化与创新;最后要关注革命文化在当代的传承与发扬。  相似文献   

8.
东江是中国南方大河珠江的支流,对南方众多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东江流域特殊的地理环境和社会发展历史,使其形成特有的社会习俗、人文精神和经济发展水平,并由此促成了与其社会习俗、人文精神、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独特的东江行政文化。文章具体探讨东江行政文化的内涵、渊源与特征。  相似文献   

9.
东江文化是"兼容"即"杂合"文化演变的结果。针对有的学者提出"杂合"有可能"发展为粗野、狭隘"而"缺少核心价值观"的观点,文章论析了东江文化经历过"兼容"和"杂合"之后,最关键的是实现其文化创新。"杂合"即多元文化的相互交流融合,最终获得创新,从而形成了东江文化的基本内涵:东江人开拓进取、海纳百川、兼容并包的思维观念和价值取向;具有东江地域特色的文化传播方式和手段;风俗习惯、服饰、饮食、居住、礼仪等具有东江区域特性的社会生活要素。  相似文献   

10.
东江源头的安远县属典型的客家县,其婚俗有着浓郁的客家特色,有较一致的程式结构及共同的心理祈求,其婚俗也存在着北、中、南三片的个性特色,它与传统文化沿习、心理祈求及三片间的政治经济文化差异等因素有一定渊源关系。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全国80余位专家学者提供给首届东江文化学术研讨会的70余篇论文作出分类考察,就东江文化名称定位和东江文化属性等7个方面的主要观点,作了重点介绍和简要点评。  相似文献   

12.
东江地区的地理位置和山川地势、客家人的文化特征、趋于破产社会经济及反抗压迫的传统,是东江革命根据地得以创建的地理和文化基础,也是中共革命在东江地区得以长期坚持和发展重要条件。同时,东江革命根据地发展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兼容精神、开拓创新精神、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勇于牺牲的爱国精神,又在很大程度上丰富和发展了东江文化。  相似文献   

13.
特色栏目是彰显学报个性魅力的重要因素,《钦州学院学报》一直重视特色栏目的建设工作,“北部湾文化研究”是近年来打造的哲社版特色栏目,栏目的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有持续发展的广阔空间.随着应用技术大学的转型发展,作为学校教育科研成果的展示平台,《钦州学院学报》应适应学校转型的需求,塑造和凝练学报新特色.  相似文献   

14.
郧西天河文化特有的自然风貌、风物遗存、民风民俗、传说故事,使其蕴含了巨大的开发潜力和价值。开发开河文化有利于打造地方特色旅游品牌,也是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组成部分。当地政府得当、得力的措施为开发创造了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5.
明中叶以前,归善县等东江中上游地区的主体方言属于粤语。明中后期,随着客家移民浪潮到来,它经历了逐渐客语化的演变,这是由客家人逐渐成为当地主体族群决定的。但联系土著、客家矛盾冲突的历史背景,考察"本地话"这一明显带族群区分色彩的自称,可知本地话应是明代后期东江中上游土著在与客家移民互动中确立我群认同的产物。本地话的底层应为粤语,其客语特色是后来受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