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新闻收藏     
《新闻世界》2007,(3):4-5
胡锦涛出访非洲八国2007年1月30日至2月11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对喀麦隆、利比里亚、苏丹、赞比亚、纳米比亚、南非、莫桑比克和塞舌尔八国进行了国事访问。访问旨在进一步加深中非传统友谊、落实北京峰会成果、扩大双方务实合作、促进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2.
国家主席胡锦涛上月开始了他在一年内的第二次非洲访问。这是在年11月“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高调举行之后,中国在对非洲外交工作的乘胜追击。胡锦涛主席本次精心选择的八个出访国家:喀麦隆、利比里亚、苏丹、赞比亚、纳米比亚、南非、莫桑比克、塞舌尔,其中既有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已经与中国建交的“老朋友”苏丹、赞比亚,也有新近复交的利比里亚;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国多位国家领导人在出访国主流媒体上发表署名文章,这些文章的内容和国家间经济、政治等方面的合作与发展紧密联系.国家政要在出访前和出访期间发表署名文章,一直是国际上常见的做法,我国国家领导人对于署名文章的频繁使用则是我国媒体外交近年来在形式上的突破之一.媒体外交,指"一国政府通过各种媒介手段达到影响他国民众认知和政府行为的一种外交形式".①作为一种媒体外交的创新形式,署名文章在内容上更直接地体现一国的外交政策和思路,直接把想表达的内容写到文章里,在主动沟通的同时也能避免误读.  相似文献   

4.
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的亚非六国之旅,历经16日,跨越春秋两季,为中国新世纪外交奠定良好开局。本刊特派记者随同江主席出访,报道其中鲜为人知的故事  相似文献   

5.
《中国新闻周刊》2013,(19):24-25
中国总理李克强将他就任之后的首次出访的目的地,选为印度、巴基斯坦、瑞士、德国等亚欧四国。这是继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3月首访俄罗斯和非洲三国并出席金砖五国会议之后,中国新一届政府在外交方面的又一次重要行动。观察家们普遍认为,中国通过李克强的出访,进一步强化了多元外交战略,并达到了平衡东方与西方外交布局的目的。李克强此行,得到相关国家的超规格接待,足见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6.
2006年10月9日朝鲜进行核试验后,国际社会紧急磋商,商讨如何尽快缓和“朝核”危机。10月14日联合国安理会一致通过关于朝鲜核试验问题的第1718号决议。10月9日以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继会见到访的日本首相安倍晋三、韩国总统卢武铉以及同美国总统通话,后又派特别代表、国务委员唐家璇赴美、俄、朝等国会见布什、普京,金正日展开外交斡旋,协调朝核问题。期间,美国国务卿赖斯也紧急出访东亚四国,寻求外交解决途径,以免“朝核问题”进一步升级。朝鲜表示愿意回到“六方会谈”。10月10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表示,日本“不制造、不拥有、不引进核…  相似文献   

7.
速读     
《中国新闻周刊》2011,(23):10-10,12,14,16
中国国家元首出访乌克兰 当地时间6月18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抵达乌克兰辛菲罗波尔,这是中国国家元首时隔十年再次对乌克兰进行国事访问。  相似文献   

8.
国家主席习近平此次赴杜尚别出席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并访问塔吉克斯坦、马尔代夫、斯里兰卡、印度。这也是他作为国家元首的第10次出访。此前,身为中国国家元首,他已踏足全球26个国家,周边国家占了一半以上。此次出访中亚南亚四国,更加充分地体现周边外交在新时期中国外交当中的首要、优先位置,是进一步完善周边外交战略布局之旅。  相似文献   

9.
速读     
胡锦涛出访亚洲三国北京2008奥运会结束的第二天,8月25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启程前往韩国进行国事访问。除了首站韩国之外,胡锦涛5天的亚洲之行还包括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并出席于8月28日在塔吉克斯坦首都杜尚别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元首理事会第八次会议。  相似文献   

10.
2006年11月1-5日,中国与来自非洲48国的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等齐聚北京,围绕“友谊、和平、合作、发展”这一主题,就进一步发展中非关系、推动南南合作、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等问题进行平等磋商,达成广泛共识。建立和发展中非战略伙伴关系是本次峰会的核心内容。这是中非外交史上规模最大、级别最高、与会非洲国家领导人最多的一次盛会,是中非关系新的里程碑,是两个古老文明携手共建和谐世界的集体宣誓。新华社发中非合作论坛·神奇的非洲  相似文献   

11.
应美国、墨西哥、秘鲁、智利海军的邀请,由中国海军112导弹驱逐舰、166导弹驱逐舰和南运953综合补给船组成的出访舰艇编队,在南海舰队司令员王永国中将率领下,于1997年2月20日至5月28日,对美洲四国五港进行友好访问。这是中华民族航海史上划时代的航行,是继500年前中国航海象郑和七下西洋之后,新中国人民海军的又一次历史性跨越。它被列入1997年国家外交的一项大事,受到中央军委领导的高度重视。这是中国海军舰艇编队首次环太平洋航行,历时98天,经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和12个时区,跨经度178度、纬度66度;编队两次跨越180度国…  相似文献   

12.
海军军舰出访,是具有军事外交性质的国家行动。今年2月27日至3月3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东海舰队司令员杨玉书中将率113号导弹驱逐舰和542号导弹护卫舰组成的舰艇编队出访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三国。在近7000海里的航程中,我海军官兵历尽艰辛,不辱使命,先后跨越东海、台湾海峡、南海、泰国湾、新加坡海峡、马六甲海峡、马尼拉湾,以出色的表现,充分展示了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宣传了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展示了我海军威武之师、文明之师、和平之师的良好形象和现代风采。  相似文献   

13.
第一现场     
高层 会见鲍威尔 江泽民、胡锦涛2月24日分别会见了来访的美国国务卿鲍威尔,就中美关系、伊拉克问题和朝鲜核问题交换了意见。美国副总统切尼今年4月将来中国访问,继续两国高层之间的对话。 监督国企 朱镕基2月20日在国家经贸委与中央企业工委负责人、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主席以及部分行业  相似文献   

14.
李克强此行出访期间,人文交流活动为"点睛"之笔,让到访国民众近距离感受了中国领导人人性化外交的一面:亲切、智慧、随和、魅力4月26日至5月4日,中国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应邀对俄罗斯、匈牙利、比利时及欧盟总部进行正式访问。9天时间里,从莫斯科到匈牙利,再到布鲁塞尔,民间人文交流成为此访的亮点之一。从在莫斯科会见中俄友好人士代表、会见二战老战士,到在莫斯科大学演讲,从在布达佩斯参观中匈双语学校,到在布鲁塞尔专程赴比中经贸委副主席李德汉家中做客,频密的人文交流活动堪称此访的"画龙点睛"之笔,体现出中国领导人人性化外交的独特一面:亲切、智慧、  相似文献   

15.
1997年2月20日至5月28日,由中国海军112导弹驱逐舰、166导弹驱逐舰和南运953综合补给船组成的出访舰艇编队,在南海舰队司令员王永国中将的率领下,应邀对美洲四国五港进行了友好访问。 这是中华民族航海史上划时代的航行。它被列为1997年国家外交的一件大事,受到中央军委领导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在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仅仅两个月之后,就于1949年12月16日前往莫斯科。这是他第一次重大的外交行动,也是第一次出国访问。出访的目的是和苏联这个社会主义国家结盟,但这次出访以及后来发生的一系列事情却把原本有望建立的中苏同盟变成了美国、中国、苏联之间的三角外交。  相似文献   

17.
2003年5月至2004年2月,国家主席胡锦涛和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先后出访俄罗斯、美国、法国等国家,并出席一系列重大国际会议。上海电台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合作,策划组织了四次连线报道,由在前方的央广记者和在后方的上海电台编辑,采用对话的方式,介绍国家领导人出访的最新情况和现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中国外交的天平开始向民间事务倾斜。外交不只是领导人出访这样的“高级事务”,“国家利益”应当具体为每一个中国公民、侨民在海外的民间利益。  相似文献   

19.
中非关系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6月17日到24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出访非洲。6月的季节,赤道非洲正是酷热难耐的时候。但是,温总理还是去了非洲七个国家,包括已经建交50周年的阿拉伯国家埃及,物产丰富的几内亚湾国家安哥拉、刚果(布)和加纳,象征中非传统友谊的坦桑尼亚和近年来与中国关系发展最快的南非。  相似文献   

20.
自2013年3月,习近平以中国最高领导人的身份开始首次出访以来,迄今21个月间,已完成11次出访,到访国家31个。其足迹遍及亚洲、非洲、欧洲、美州和五大洋洲这五大洲,意味着中国新的外交布局已经日趋完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