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卷标题,是每个案卷的“花名册”,是案卷封面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卷内全部文件的总概括。通过案卷标题,可提示出卷内文件的成份案与内容,对编制各种检索工具及今后查找利用档案,提供了可靠的条件。因此,很有必要对案卷标题的拟写进行研究和探讨。一个完整的案卷标题,应包括作者、问题、名称三个部分。拟写标题时,应准确、简练、层次分明,避免出现笼统、片面和繁琐等现象。第一部分是作者。就是卷内文件制发机关的名称,写在标题的开头。作者要写全称或通用的简称。如卷内文简称。如卷内文件有许多作者时,可加以适当概括,如“某某厅属各公司”。…  相似文献   

2.
一篇消息,按其内部结构一般地应包括标题。电头、导语、主体、背景和结尾等六个部分,其中的关键部分是标题和导语。精心地设计标题和导语,是改进消息写作、提高消息写作质量的突破口。应该说,对于标题在现代新闻传播中的重要作用,已经引起越来越广泛的重视。那种再视标题为“雕虫小技”,已被人们当作愚昧无知的表现了。范敬宜同志不久前在一篇文章中还讲到:“标题是文章的眼睛,眼睛无神,内容再好也吸引不了读者,何况内容本身就差,加上眼睛无神,就无吸引力了。”“我想抓精品首要从标题抓起,这是一项实实在在、又能立竿见影的工…  相似文献   

3.
标题是新闻的眼睛。好标题如美女“临去秋波那一转”,夺人目光,引人兴趣,令人赏心悦目;劣标题则如患疾之眼,让人不想多看。新闻之眼病,换言之,即标题之病,择其要者有五,曰:无神、散光、斜视、近视、失盲。一、无神。看似一双大眼,其实无光无神,表现不出人的内心世界和感情。对新闻标题来说,就是不能表现出新闻中最重要、最新鲜的事实。毛泽东曾说过:“凡新闻,标题必须有内容。”“没有内容,不能引人注目”。这个“内容”,就应该是新闻事实中最重要、最新鲜、最吸引人的部分,没有这种‘呐容”的标题,就像一双无神的眼睛,…  相似文献   

4.
在方正排版系统的小样文件中,书中的各级标题,一般都用“〖BT1〗(标题内容)”、“〖BT2〗(标题内容)”……这样的排版注解,使小样文件按PRO文件规定的格式进行排版。正是〖BT1〗、〖BT2〗……这样的排版注解符号,使我们有可能利用程序从小样文件中...  相似文献   

5.
有人很形象地比喻“标题是文章的眼睛”,也有人说“文好题一半”,“文察于目”。这些都说明标题在文章中的地位和作用。报纸为了鼓励编辑记者出好标题专门设立了标题奖,电视这些年随着专题性节目的不断增加,标题也理想瞎被看重。标题的创作成为电视节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好标题能使一篇内容散乱的手目统归起来有一个明确的主旨和中心,使一篇内容本来不错的节目锦上添花更添秋色.一部不怎么样的专题节目取一个好标题有时也能起到一俊遮百丑的效果。电视专题节目的标题,产生于书目的构思、拍摄、编辑、制作等一系列创作过程之中。它是记…  相似文献   

6.
案卷标题是揭示卷内全部文件成分和内容的总题目,是供利用者查找利用档案的重要检索工具.案卷标题规范与否会直接影响查阅档案的效率.案卷标题由三部分组成,即作者、问题(内容)、名称(文种),但是,并非具备了这三个要素就算是准确规范的案卷标题.  相似文献   

7.
新闻标题是对新闻中陈述的事实或思想内容的生动而扼要的概括,是标明新闻要着重说明的问题.标题在报纸上的作用,就像人的额头那样显著,眼睛那样传神、报上有了内容好的新闻,读者不一定都看,如果加上一条出色的标题,就能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所以古人有“题好一半文”的说法.在我们的报纸上,有不少精彩引人的标题,但也有若干有疵点的标题.现对几条“病标题”作简单归类评析,以求共同提高.题文不符标题源于新闻,必须与新闻内容一致,准确无误.在新闻标题的基本要素中,准确是放在首位的.不管标题如何简炼生动,如果不准确,题文不符,还是不足取.如标题:春训精英赛结束半决赛国安挫迈特 三星克河南题目告诉读者这次比赛的名称是:“春训精英赛”,而新闻内容则是“‘银海’杯全国足球甲级俱乐部精英赛”,题文内容不统一,制题时归纳错误.又如标题:新鲜事“工人要给机关干部长工资”题目告诉读者“工人要给机关干部  相似文献   

8.
新闻报道。只要内容精彩,就一定能吸引受众吗?不一定。俗话说“秧好谷一半,题好文一半”,没有好的标题去吸引人、打动人。再好的内容也可能与受众失之交臂。“看书看皮,看报看题”,很多缺乏可读性的新闻。就是“死”在了标题上。文贵出新.标题作为一篇文章的文眼,它不仅是对其内容的高度概括和提升,还要有足够的魅力去抓住读者的眼睛、听众的耳朵。使人耳目一新。  相似文献   

9.
缺乏“男子汉”气质洪才就目前部分地市报纸的现状看,缺乏“男子汉”气质。突出表现:一是无精打采,反应迟钝。刊发的稿件,不少是炒大报的“剩饭”,从标题到内容都无新鲜感,对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疑点”反应迟缓。二是对许多问题处理过慎,缺乏主见,等靠现  相似文献   

10.
潘宜玲 《出版与印刷》2001,(1):17-18,36
标题是表明文章、作品等内容的简短语句,是作品中心内容提纲挚领的表示。好的标题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层次标题在结构形式上可使整章内容层次分明,使读者只要翻阅目录,就可清楚地了解书中每章介绍的内容。由于层次标题的问题不像书稿中的文字表达、语法逻辑、规范的使用等方面的问题明显,故常常被编辑人员忽视。    相似文献   

11.
吴超 《新闻知识》2002,(2):41-42
一、标题贵在传神 标题作为新闻的眼睛,贵在生动传神。当然,传出什么样的“神”来,各种新闻作品乃至于各种报纸不尽相同。不同的报纸,由于其读者定位不同、风格各异,对标题的要求常常各有侧重。 从新闻稿件中制作标题的过程和作品翻译有某些相似之处,如果拿翻译上的“信、达、雅”标准来衡量,这个“信”的层面,主要就是忠实客观地传递信息,告诉读者是什么就可以了。当然,怎么传递,也有个“达”和“雅”的问题,但有些报纸并不侧重于此,而作为都市报、晚报则完全不同了。就拿晚报来说,由于要贴近市民,走人家庭,因而仅有“信”…  相似文献   

12.
还没有开始向川农报投稿以前,我就喜欢琢磨川农报上的新闻标题,觉得很活,能引起人的阅读欲望,经常自己再作个标题以作比较。开始给川农报投稿后,通过见报稿标题和自己所取标题相对照,更觉获益匪浅。有几点体会,兹录于后。   一、标题要“实”但忌“死”。 1999年 8月 25日一版见报稿《江油巧打养猪“阵地战”》写的是江油市作为川北重要的仔猪生猪集散地如何确保农户稳定母猪存栏数和仔猪外销量,最初我起的标题是《品种改良 服务跟进 江油巧打养猪“阵地战”》,标题内容是面面俱到了,但太过“实”反而显得死板。见报稿去掉肩…  相似文献   

13.
纸质文件的逻辑结构比较简单,如公文一般有标题、内容、收发文单位、发文日期。科技档案一般有标题、作者、摘要、关键词、内容、参考文献等,虽然不同类型的文件逻辑结构不尽相同,但它们的共同点是逻辑结构和文件内容是固化在一起的,也就是说,物理结构与逻辑结构一致。  相似文献   

14.
(李小华,笔名筱华,现任遂宁日报社总编辑兼副社长、党支部书书记。19990年被四川省委、省政府授予“四川省优秀新闻工作者”称号。《希望的红土地》是作者一九九五年十二月出版的近十年的部分新用作品集。)如果说眼睛是人们心灵的窗口,那么标题就是文章的眼睛。古人说“题好一半文”就道出了文章标题的重要作用和地位。难怪一些高明的作者总是为文题反复推敲,以求营造一个吸引读者的眼睛。李小华新闻作品选《希望的红土地》收录了作者近十年来的部分作品。全书分通讯、消息、言论三部分,每部分的文章都有制作精美的标题。或信手“拿…  相似文献   

15.
标题,是新闻的眉目,一条好的标题,犹如画龙点睛,能使读者产生美感,也能美化报纸的版面。但是,一些记者、通讯员在写稿时却忽略了标题的制作,往往错误地认为“只要内容好,标题无关紧要”,把制作标题的责任,推给了报纸编辑。其实,对编辑们来讲,编辑部每天来稿上千,若每篇都细看,恐怕也不太现实。编辑们往往采用“筛选法”,即先看标题,再看内容,如果标题引人,则“另眼看待”,若标题一般,一些内容好的稿子也可能会成为“漏网之鱼”。好标题,对读者来说也是一种诱惑。据笔者对100名军报读者调查,其中72人是先看标题,然后…  相似文献   

16.
制作标题难在什么地方呢﹖我感到,它难就难在必须经过“三关”。第一“关”──看得出。就是说编辑要看得出一篇稿件的“新闻”在哪里,哪一点是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最具有指导性。标题是一篇稿件基本内容的高度概括和浓缩。记得前两年,我收到云南总队一名报道员写的《玉溪地区支队大力发展营院经济成效显著》一稿,从内容上看主要是反映玉溪支队在生产经营中严守政策纪律,不走邪门歪道,大力发展以养猪种菜为主的农副业生产,使所属中队全部实现了斤半加四两。文中有这么几句话:玉溪是著名的“烟乡”,随着近几年“红塔山”、’阿诗玛…  相似文献   

17.
崔克明 《青年记者》2003,(11):28-28
新闻标题的“专利性”,指的是新闻标题与新闻内容的不可分离性和不可替代性,标题是内容的浓缩与提炼。那种“公用帽子”式的新闻标题,不看内容根本不知新闻标题是什么意思,又如何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呢?具有这类问题的标题大致有以下两种: 一、看似文采飞扬,实则缺少功力这类标题,乍看上去颇有文  相似文献   

18.
文章有了好的内容还要有一个好标题。俗话说“又要衣装,佛要金装”。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由此,我们可以说“文要题装”。拿报纸来说吧,一天四大版,甚至八版十二版,有多少文章啊。先读哪篇,后读哪篇,或者只看不读,常常取决于该文是否有个好标题。下面的文章标题是能引起人们闲读的兴趣的:《开封要“开封”》(《羊城晚报》1994.4.2第10版)在正题之前还有引题:“原来是京城,后来是省会,现在成了省辖市,再往下滑会怎样?”正题就作了回答:开封要“开封”。这个标题妙在作者巧用了“换义”的修辞法,利用词语多久性这个条件,在…  相似文献   

19.
书刊有封“面”,有书“眉”,由此看来,书的眼睛就应该是标题了,因为,标题即标出来引人注意的题“目”。在编校工作中对标题的编校处理也可谓是“画龙点睛”。英文书刊的标题(含书名)在编校工作中除了与中文书刊标题有共同的要求外,还有其独特之处,譬如:单词字母的大小写、标点符号以及一些应特别注意的问题。目前,我国图书市场的英语图书占据了很大的份额,而大部分为国内版本,尤其在教材和教辅方面。英文读物要给读者一个正确的导向,除了作品本身的思想内容外,编校工作方面也需要有一定的规范性,并不断地完善。在翻阅浏览英文书刊的标题时,…  相似文献   

20.
主题目录的主题词,即通常所称的标题。副标题是主题词的后尾部分。如“经济学—名词解释”,这“经济学”是正标题,“名词解释”是副标题。正标题与副标题连接起来,构成为完整的主题词,使所揭示的图书资料的内容更为完整。副标题的概念,不能商开正标题而单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