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匹兹堡邮报》由于被指控“诽谤”,不得不拿出280万美元打官司,只好勒紧裤带过日子。不久前,美国反诽谤经济制裁中心,对《匹兹堡邮报》(以下简称《邮报》)作出的诽谤的裁决,是迄今美国制裁报纸诽谤的最大的案子。据该中心的裁决,《邮报》得拿出21万美金的损害赔偿费,还得掏10倍于此(200万美金)的惩罚性补偿费,另加56万多美金的利息。在美国最高法院拒绝过问此案后,《邮报》被迫向原告理查德·迪萨利作出赔偿。迪萨利是前州法院法官,他指控《邮报》在1979年的一篇报道中,诽谤他参与了伪造一份当事人遗嘱的阴谋。当时,他还是一家私人律师事务所的律师。美国反诽滂经济制裁中心确认了这项指控。  相似文献   

2.
美国微软公司总裁比尔·盖茨继《走向未来》取得了可观的销售记录之后,又于今年推出《未来时速》(台 湾繁体字版译名《数位神经系统》)一书,在全球同步出版发行。据有关资料披露,一些国家和地区以不同的版税买下此书的版权。例如:日本出版商为30万美金;台湾商周出版公司为18.5万美金;韩国出版商为15万美金;我国北京大学出版社为5万美金。  相似文献   

3.
封面链接     
《哥伦比亚新闻学评论》2012-05/06(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创办的新闻媒体和市场研究刊物)美国《赫芬顿邮报》是如何成功的?创办于2005年的《赫芬顿邮报》是美国当今最有影响力的新闻博客网站,拥有68个栏  相似文献   

4.
张灵敏 《传媒》2014,(7):59-62
正在传统新闻业大批关门倒闭或营收大幅缩水,企图向数字化媒体转型却力不从心之际,《赫芬顿邮报》的崛起和成功可谓是给整个行业带来了一丝曙光。《赫芬顿邮报》于2005年创办,2011年2月,美国在线(AOL)以3.15亿美元收购《赫芬顿邮报》,并组建赫芬顿媒介集团。《赫芬顿邮报》2011年5月独立访客首次超过百年老号《纽约时报》,2009年的营业额1500万美元,2010年  相似文献   

5.
美国首都华盛顿地区最大和最古老的报纸《华盛顿邮报》(以下简称邮报)在走下坡路:不仅同名母公司最赚钱的部门盈利大幅下滑,而且邮报自身发行量和广告收入也双双下跌。美国《哥伦比亚新闻学评论》撰文认为,邮报公司正行走在一条"自我毁灭"之路上。"自残"行为体现为现金分红、回购股票、拒绝网上收费和对未来投入严重不足。  相似文献   

6.
美国波士顿创办专门走国际新闻路线的新电子报《环球邮报》,其雇员将持48%的股权,收入来源主要为广告、报社联合组织的收入和部分内容的收费。《环球邮报》(GlobalPost)在53个国家部署了70名记者,希望在美国平面报章挣扎求存、削减国际新闻版面的当儿,为美国读者提供更多海外报道。  相似文献   

7.
据英国《卫报》11月11日报道,英国《每日邮报》周日版——《星期日邮报》表示,其月环比增长1.04%,达到200万份,并以超过《星期日镜报》20万份的发行量占据行业领军地位。对于《星期日邮报》而言,这标志着重申其超过《星期  相似文献   

8.
四、邮报报团和电讯报团邮报报团是联合报业公司(Associatd Newspapers)下属的子公司。邮报集团除主要报纸《每日邮报》(Daily Mail)和《星期日邮报》(Mail On Sunday)外,还拥有伦敦的晚报《旗帜报》,大量的郡级晚报,以及许许多多的电视台和电台的股票。英国报业伟人艾尔弗雷德·哈姆斯沃斯独具慧眼,看准了社会中下层的读者群,于1896年5月4月创办了每份售价半便士的《每日邮报》。该报是  相似文献   

9.
《青年记者》2012,(24):29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赫芬顿邮报》(The Huffington Post)正涉足"品牌内容"业务,帮助广告主创建与其品牌相关的主题并发行内容。《赫芬顿邮报》号称"互联网第一大报",创办于2005年,现在是美国影响力最大的新闻网站之一。2011年2月,美国在线以3.15亿美元收购该报。  相似文献   

10.
据英国《卫报》11月11日报道,英国《每日邮报》周日版——《星期日邮报》表示,其月环比增长1.04%,达到200万份,并以超过《星期日镜报》20万份的发行量占据行业领军地位。  相似文献   

11.
周丽  刘盈 《东南传播》2013,(8):33-34
《纽约邮报》最近刊登的"地铁事件"再一次引起大众关注,尽管美国当地公众对《纽约邮报》及该照片的摄影师乌马尔.阿巴西(R.Umar Abbasi)普遍表示出批评,但美国新闻界对该事件中的摄影师认识是不一的,对于其职业道德的争论与探讨似乎从来没有停止过。新闻从诞生起,由于其追求真实性、客观性、及时性、新鲜性的特点,与个人参与新闻、破坏其真实感本身就是相向而驰的。《纽约邮报》"地铁事件"的刊登,在美国与中国都引起了新闻学者的深度讨论,再一次将新闻伦理道德话题的探讨推向风口浪尖。本文从《纽约邮报》"地铁事件"出发,探讨其一直存在的新闻专业主义与人道主义的悖论,以期梳理其潜在的新闻伦理道德维度指标。  相似文献   

12.
文化动态     
《中国新闻周刊》2001,(14):67-67
朱莉亚·罗伯茨身价突破2500万美元 朱莉亚因主演《永不妥协》得片酬为2000万美元。但随着得奖奥斯卡,其影后身价会水涨船高。《纽约邮报》电影专栏作家鲁门尼克预测,朱莉亚身价片酬可望涨为每部2500万美元。 罗素·克洛又拍新片 新任奥斯卡影帝罗素·克洛在庆功宴过后,赶往普林斯顿大学,开拍新片  相似文献   

13.
祝东江 《传媒》2018,(6):52-53
2005年创办于美国的《赫芬顿邮报》,是一家极具代表性的"互联网报纸",以聚合新闻和政治博客见长.经过10多年的发展,目前已经成为全球首屈一指的新闻网站,设有10多个新闻板块和60多个垂直网站,并在英国、日本、印度等10多个国家设有地方版.2010年,《赫芬顿邮报》仅用5年就创造了年营收额3000万美元的佳绩,一跃成为美国本土第八大新闻网站.2012年,《赫芬顿邮报》开始进行商业运营,并荣获了当年的普利策新闻奖.2016年,《赫芬顿邮报》被评选为最受欢迎的新闻网站之一.互联网生态、网络运营思维和模式的合理运用,是缔造《赫芬顿邮报》"传奇"的核心力量,但如果其没有高质量的内容作支撑,一切也将成为"泡影".而《赫芬顿邮报》的内容运营既不同于传统媒体,又有别于网络媒体,移动社交、高效聚合、开放生产和评论反馈是其内容运营的四大策略.  相似文献   

14.
吴畏 《传媒观察》2012,(1):13-14
正186名正式雇员,3000名免费博主,12000名公民记者,每个月200万条投稿量。这些数字告诉我们,《赫芬顿邮报》"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它与千万名热心读者联手打败了《纽约时报》——百度百科是这样描述《赫芬顿邮报》的:它是美国当今最具影响力的新闻博客网站。网站兼具博客自主性和媒体公共性,通过分布式的新闻发掘方式和以Web2.0为基础的社会化新闻交流模式而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15.
10月22日,《纽约时报》与《华盛顿邮报》达成协议,《纽约时报》以7500万美元买下《华盛顿邮报》(下称《邮报》)拥有的《国际先驱论坛报》的股份,取得了对《国际先驱论坛报》的完全控股。《邮报》不胜遗憾,“今天是一个极为悲伤的日子,《纽约时报》几乎没有给我们留下选择的余地,我们只能很不情愿地出售自己的股份。” 《邮报》受到沉重一击,这不由让人想起去年那个悲伤的日子…… 美国东部时间,2001年7月18日凌晨,一位老人磕然长逝的消息传出,举国震动。她就是《邮报》前社长兼董事长凯瑟琳·格雷厄姆夫人——一位名副其实的“报业女王”。在由男人主宰的华盛顿政治圈,凯瑟琳·格雷厄姆光彩夺目,倍受尊敬,布什总统的评价极富代表性:“她是一位真领袖、真淑女,是一代传奇。”弥漫于世界媒体的悲伤情绪,不仅因为她是世上最富权势的女人,更因为她代表了一个已经逝去的时代。在那个时代中,人性中最为高贵的品质勇气与正直,得到了如此淋漓尽致的展现……  相似文献   

16.
具有46年历史的美国《西雅图邮报》5月17日在出版最后一期报纸后转变成完全的电子报纸,这是首份彻底脱离纸媒的大型美国报纸。尽管《西雅图邮报》仍将以电子报纸的形式存在于当地报纸市场,  相似文献   

17.
创办于2005年的《赫芬顿邮报》(TheHuffington Post)是美国当今最有影响力的新闻博客网站,拥有68个栏目,3个国际版,每月12亿的页面浏览量,仅去年一年就吸引了5400万人次的评论。它几乎超越了美国现存所有新闻网站的流量。它集纳了如此多的内容,以致于进入该网站就好像在商场购物,几乎找不到出口。  相似文献   

18.
美国《纽约邮报》总编辑史蒂文·科佐所著《它还活着!》(It’s Alive!)(副题为:“美国最老的报纸是怎样欺骗死者,以及它为何要从中吸取教训”)一书,新近由美国“时代图书出版公司”出版。该书出版后,引起美国读者的关注。8月3日出版的《商业周刊》写专文,予以介绍。  相似文献   

19.
画中有话     
“我们至少需要一个年龄相当的法官,或者更年长一些的,这样他可以站起来面对萨达姆,而且萨达姆也不能再像对待儿子一样和他讲话。”一位在审判现场的伊拉克摄影师说,审判萨达姆的法官才30岁出头,年龄不到萨达姆的一半,这位法官根本不是萨达姆的对手。“伊拉克现在对美国小企业来讲是黄金乐土,那里还有5亿美元的机会在等着我们。”美国一家企业员工说。虽然说在伊拉克挣钱是玩命的事,但目前仍有几千名美国人在伊拉克工作。“向你们的头版表示祝贺。祝今天过得愉快。”美国《每日新闻》给《纽约邮报》编辑的留言。7月6日《纽约邮报》头版宣称…  相似文献   

20.
以严肃新闻娱乐化报道著称的当今美国身价最高女主播凯蒂·库里克(Katie Couric),最近被美国多家媒体“娱乐”了一回。她的一张宣传照被揭用PHOTOSHOP“减了肥”,美联社和《纽约邮报》等众多媒体纷纷对此大肆报道。假照片风波1957年1月7日出生,年近半百的凯蒂·库里克在美国可谓家喻户晓。她主播的全国广播公司(NBC)早间电视新闻栏目《今日》(Today)多年来在美国深受欢迎,收视率雄居同类节目榜首。最近,更由于年薪已达1500万美元的她毅然“跳槽”,坐上前不久离职的丹·拉瑟的“宝座”,担任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晚间新闻主持人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