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中国古籍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形式的装帧形式,其中包括甲骨文、金文、简、牍、册、策、帛书、卷轴装、经折装、旋风装、蝴蝶装、包背装、线装等。  相似文献   

2.
在古文献中,若想找寻关于古籍形制、装帧和修复方面的资料,是一件颇费周折而鲜有收获的事情.它们或一鳞半爪,或只言片语,散见于几篇非专门的论述文字之中,极不系统.民国以来,随着书籍制度的革命性变化,旧时的古籍已成为具有学术、艺术和历史文物等多重价值的珍贵遗产,因而探讨古籍形制、装帧等专题的论著逐渐增加,且日见深入,就连昔日被视为末技者,如装潢、装订和修复等项,如今也已成为高等院校专业课程中的内容,如书籍装帧、文献保护学、图书和档案保管技术学等等.为了比较全面地反映民国以来上述几个相关专题的研究进展状况,特将历年来从多种书籍和报刊中检索到的有关论著、资料和信息编成索引.  相似文献   

3.
线装是古书籍装帧一种最主要的形式,是我国一门独特的造型艺术,无论是精美的页面编排还是精湛的装订工艺都可以说是艺术与技术的完美结合。线装书装订工艺是装帧设计的精华,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堪称华夏文明的瑰宝。线装书是古代艺术设计和印刷装订技艺的完美结合,通过书装设计教学对古籍线装的结构、版面、装订工序、装订方式、穿线技法以及线装书的书函设计进行深入研究,让线装书的装帧设计这一传统技术得以传承与延续。  相似文献   

4.
黎琳 《语文知识》2001,(3):43-44
俗语的讹变有三种形式:一是音讹,二是字讹,三是义讹。“有眼不识金镶玉”,这是人们熟悉的一句俗语。金镶玉,是一种特殊工艺,指在金器上镶嵌各种  相似文献   

5.
编辑美术学是属于工艺美术学的范畴,它所要研究的问题,主要是编辑加工和装帧设计、封面设计、版面设计、插图设计等的美术工作。仅就装帧设汁而言,不仅书籍有装帧问题,刊物也有装帧问题,报纸如出合订本或期刊性的副刊,也有一个装帧问题。如上海《文汇报》,既有合订本,又有《文汇》副刊,它们不仅有平装本,还可以有精装本。装帧,包括书籍装帧、装帧设计、装帧艺术等。顾名思义,这些概念不宜混淆,它们是有区别和各自的特点的。可是一般人往往不加区别,把它们笼统地都叫作装帧,有的仅把装订当作装帧,甚至只有封面设计也当作  相似文献   

6.
中国人有很多口头禅.因为每天口口相传,很多口头禅被公认为天经地义的定论.然而很多口头禅以讹传讹,长期给人造成误导. 例一,有眼不识金镶玉.黄金镶嵌在玉器上面,应该是很显眼的,谁会有眼不识金镶玉呢?其实"金镶玉"应为"荆山玉".两千多年前,一个叫卞和的人在湖北荆山发现一只凤凰落在一块青石上."凤凰乃神鸟,不落无宝之地."于是,他认定这是一块奇石,其中一定有宝,便将青石献给楚厉王.楚厉王不懂玉石,便请来一位专家辨认.  相似文献   

7.
东方弧 《初中生》2012,(Z4):24-25
正悦读之前:"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时不时地从人们口中冒出的这些话,出现的频率相当高。这些话,就是我们所说的口头禅。中国人有很多口头禅。因为每天口口相传,很多口头禅被公认为天经地义的定论。然而很多口头禅以讹传讹,长期给人造成误导。例一,有眼不识金镶玉。黄金镶嵌在玉器上面,应该是很显眼的,谁会有眼不识金镶玉呢?其实"金镶玉"应为"荆山玉"。两千多年前,一个叫卞和的人在湖北荆山发现一只凤凰落在一块青石上。"凤凰乃神鸟,不落无宝之地。"于是,  相似文献   

8.
玉出昆冈     
凌莹 《初中生辅导》2008,(Z4):87-89
北京奥组委于2008年1月2日正式接受了青海省政府昆仑玉石的捐赠,这次捐赠的昆仑玉石总共3000多块将全部用于奥运奖牌"金镶玉"的制作。自从奥运奖牌确定为"金镶玉"后,玉石的原料问题一直备受关注,最终出自青海昆仑山玉虚峰脚下的昆仑玉,被确定为奥运奖牌上镶嵌的玉石。  相似文献   

9.
由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三湘揽胜旅游丛书之一的《永州之野》一书已出版发行了,值得庆贺。本书作者们的或稽考古籍,或实地勘查,竭心尽智,未敢懈怠的精神是值得赞颂的。书中图文并茂,装帧华丽,零陵地区雄伟壮丽的风光和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跃然纸上,是文史工作者、文艺工作者和干部教师难得的珍贵资料。但美中不足的是,这本书在地名使用上的态度是不谨慎的,是有失科学态度的,现述列出来,与作者和广大读者共同辨正。  相似文献   

10.
谈现代学术期刊的装帧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学术期刊的装帧设计具有统一化、标准化的要求 ,这既带来了简单、快捷、方便的特色 ,同时又出现了一些新的难点和焦点。如何使学术期刊的装帧设计摆脱单调与乏味 ,这是每一位期刊装帧设计者所要思考的问题。这就要求现代学术期刊在装帧设计的技术规范模式的基础上 ,凸显学术期刊装帧设计的形式美因素 ,将现代学术期刊推向一个更高的层次。  相似文献   

11.
李澄渊《玉作图》、明宋应星《琢玉图》的砣机与20世纪上半叶的砣机相比,其构造相似。借此上溯追寻古代琢玉机的结构,可分为铜砣几式砣机及原始砣机两种磨玉机。红山文化、凌家滩古遗址及良渚文化时期三地玉人先后发明并使用原始砣机磨制玉器,标志琢玉业从制石工艺彻底分离出来,成为史前社会独立的手工业,出现了第一代专业玉人。  相似文献   

12.
"焉"字在古书训诂中解作"于是"或"于+宾";古籍异文中"焉"与"于是"相当;"焉"与"于是"对文、互文;焉字在语法意义上与"之"或相当于"之"的代词完全不同,而同于"于+宾";此外,古汉语中的一些动词,既有及物动词的用法,又有不及物动词的用法,后面加"之"或加"焉"词义不同;从以上五个方面可以得出结论"焉"可以做兼词,兼介词"于"和代词"是"之用.  相似文献   

13.
元代“渎山大玉海”是我国第一件最大玉器,是琢玉工艺史上的杰出代表。最早研究“大玉海”玉质的乾隆帝释义“渎山”即“岷山”,但不产玉;周南全认为是四川之永康玉;我们自1998年首次认为是独山玉,后经亲自考察。探讨其玉质存疑、玉石原料特征、近距离肉眼观察及矿物学特征分析与对比,于2003年3月确认其玉质为独山玉。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论述了古籍的重要价值及古籍使用的种种方法及对古籍数字化发展方向的再思考,通过对比分析论证了计算机化网络化并不是古籍数字化唯一方案,为推动更好地保护我国古籍和使用古籍数字化做了方法的探索。  相似文献   

15.
彝文古籍记载有最古老的文化内涵,是蕴藏中华远古文明的另一宝库.但因各地彝族早期就习惯按自己所操方音口语,混用同音字、多形字写作或抄誊,形成各地"书不同文".严重地障碍了民族语言文字的交流与传承.因而必须对彝文古籍进行"深层次研究".在确切落实其记载内容的条件下,将滇、川、黔、桂超方言通用彝文,代换原书中同音混用字或多形混用字,这样在各地彝文古籍中实现"书同文".对这一重大事业,要高瞻远瞩,克服自私保守,与时俱进.在实现"书同文"之后,原同音字、多形字混用的彝文本,与换上超方言通彝文的新本,长期并存,以备研究.  相似文献   

16.
谈中国古代玉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是世界上用玉历史最为悠久的国家之一,“玉”在古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人们赋予其丰富的象征意义和多层面的文化内涵,由此构成了中国民族文化的独特表现形式——玉文化。对玉文化进行发掘整理,有助于我们了解中国古代的社会礼俗及古人的精神建构。  相似文献   

17.
安顺学院图书馆藏古籍种类繁多,特色鲜明,主要是黔江中学时期遗留下来的,具有珍贵的历史价值和文物价值。因人力、物力、财力缺乏,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保护与整理。因此,应采取改善存藏环境、设立专项经费、设置专门机构、进行古籍整理等有效措施,使其得到长期、有效的保护,价值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历史学和彝学研究的角度指出中华民族的远古文明如清气浊气论 ,青红白黑黄的“五色观”、“天、地、人”三才文化 ,刻划文字 ,古天文历算 ,人体科学的古老概念 ,“变”哲学的渊源等在众多彝文古籍中均有记载 ,彝文古籍较多地保存了中华远古文明的老根子 ,彝文古籍跟汉文古籍一样同是中华民族远古文明的宝库。  相似文献   

19.
古籍保护方法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从古籍收藏环境、防虫防蛀、古籍修复等方面详细介绍了古往今来古籍保护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代玉器的文化内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古代玉器是古老的中华文明的组成部分 ,是中国古代文化宝库中的瑰丽遗产。古代玉器作为物质文化被应用于祭祀、礼仪、丧葬、装饰、医药等领域 ;作为精神文化 ,以玉喻德 ,为历代仁人君子所推崇。古代玉器在中国古老文明发展史中发挥了其他艺术品所不能替代的作用 ,体现了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