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余显荣 《文教资料》2012,(32):80-82
莫言,当代文坛上一位有着鲜明的艺术个性的作家,他的作品在艺术风格和思想内容的表现上都深受西方文学的影响,特别是马尔克斯和福克纳对他影响最深,而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创作技法和文学观念上,本文将对此试作论析。  相似文献   

2.
20世纪西方文坛“怪才”卡夫卡给后人留下了许多没有结论的话题。作为一位西方作家,他对中国文化显示出了极高的热情,这可以从卡夫卡的日记、书信及谈话中清晰地看到,他的创作在某种程度上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影响。作为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大师,卡夫卡对中国新时期作家们的创作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如宗璞、余华、莫言等作家在言语中都表达过深受卡夫卡影响之意,并都将他当作借鉴的榜样。  相似文献   

3.
现代西方哲学发现了孤独痛苦是人生的本质,于是孤独便成了二十世纪世界文学的重要主题之一。奥地利作家卡夫卡的人生和创作是其注脚。哥伦比亚作家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是其深刻而形象的反映。  相似文献   

4.
论福克纳与马尔克斯对莫言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克纳与马尔克斯对莫言的艺术蜕变曾有多要影响。一是在艺术观念方面的启迪,使莫言确立了独特的悲剧意识,张扬了主观表现意识,形成了强烈的乡土意识;二是这两位作家在艺术上鲜明的反传统特点作为一种范例,为莫言大胆的艺术探求提供了一种心理依托。  相似文献   

5.
莫言的创作虽然受到了福克纳、马尔克斯、川端康成等外国作家在表现技巧、题材内容和思想主题等多方面的影响,但莫言经由自己自觉的、特有的、生动的创造性转化,并植根于当下社会与民间传统,最终确定了自身“虚幻现实主义”的独特风格。  相似文献   

6.
"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他创作中的世界令人联想起福克纳和马尔克斯作品的融合,同时又在中国传统文学和口头文学中寻找到一个出发点。"这是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的颁奖词,这一奖项颁给了中国作家莫言。莫言,1955年生于山东高密县,原名管谟业,中国当代著  相似文献   

7.
莫言和马尔克斯是同属"魔幻现实主义"这面旗帜下的优秀作家。莫言和马尔克斯"魔幻现实主义"创作特征的"同源异质"可以从环境资源、人生经历资源、民间资源三个层面来考察,同时,通过对他们的"差异"和"变异"的探讨,发现两位作家在作品中体现出来的民族特性和个人特性。  相似文献   

8.
陈钦 《文教资料》2012,(34):70-72
莫言的作品深受福克纳和马尔克斯的影响,他借鉴魔幻现实主义的创作技巧,以中国传统的人格结构和文化积淀为基础形成独具特色的东方魔幻现实主义。本文拟在莫言魔幻现实的氛围中分析他和福克纳的家族历史小说,挖掘出他们对民族历史、政治性和人性的不同看法,从而显现中国作家与西方作家的不同心理机制和中国作家精神超越之路的困境。  相似文献   

9.
王蒙认为,艾特玛托夫、加西亚&;#183;马尔克斯、卡夫卡和海明威是对新时期中国文学影响最大的四位外国作家。那么,艾特玛托夫对中国文学的影响始于何时?以什么样的方式?影响了谁?达到了什么样的程度?对于这些疑问,史锦秀教授的新著《艾特玛托夫在中国》(下文简称《艾》)都给予了充分的解答。  相似文献   

10.
刚刚仙逝的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被人们誉为魔幻现实主义大师,身后有无数崇拜者,是许多作家的偶像。著名作家莫言就是马尔克斯的忠诚粉丝。他说:“《百年孤独》我很早就读过,他的书改变了我的文学观念。读他的书,有一种强烈的共鸣感,读起来好像是马尔克斯在讲述我的故事一样。”  相似文献   

11.
<正>刚刚仙逝的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被人们誉为魔幻现实主义大师,身后有无数崇拜者,是许多作家的偶像。著名作家莫言就是马尔克斯的忠诚粉丝。他说:"《百年孤独》我很早就读过,他的书改变了我的文学观念。读他的书,有一种强烈的共鸣感,读起来好像是马尔克斯在讲述我的故事一样。"他认为,自上世纪60年代至今,世界上的确没有一本书像《百年孤独》那样产生广泛而持久的影响。"魔幻现实主义文学从根本上颠覆了我们这一代  相似文献   

12.
卡夫卡的生存是为了创作,他的创作就是他的生活。他的生活与创作是一个整体,他作品的主人公就是他自己。由于卡夫卡的心态代表了当代人的生存境遇,所以他受到人们的推崇。卡夫卡在当代中国具有广泛的读者和深远的影响,不少中国作家常常将卡夫卡认作"知音"。先锋作家由"先锋"写作向平实"叙事"的转向,是中国当代文坛的一个重要现象。  相似文献   

13.
《文学教育(上)》2010,(15):159-160
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是世界文坛殿堂级的伟大作品,余华、莫言等众多作家都受过它的影响,语文教材也曾节选。然而,你在书店是不可能买到中文版《百年孤独》的,因为马尔克斯曾撂下狠话,称他有生之年不会将任何版权授予中国的任何一家出版社!  相似文献   

14.
佚名 《课外阅读》2012,(24):34-36
因为莫言,本届诺贝尔文学奖吸引了国人空前的关注。北京时间2012年10月11日19时,瑞典文学院宣布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为中国作家莫言,莫言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这是一个见证历史的时刻。尽管诺贝尔文学奖并不是文学最高和唯一的标准,有着这样那样的争议,诸如托尔斯泰、卡夫卡等伟大作家甚至都被排除在诺奖之外,而且,正如莫言本人所言,无论获奖  相似文献   

15.
新闻一束     
<正>阎连科获卡夫卡文学奖据捷克通讯社报道,以中国近30年以来社会巨变为背景、创作极具现实讽刺性和荒诞意义的小说而知名的中国作家阎连科获得了2014年度"卡夫卡文学奖"。来自世界各国的专家组成了今年的评审团,于近日做出决定,将第14届"卡夫卡奖"授予中国作家阎连科。"卡夫卡奖"是为纪念二十世纪现代主义文学大师法兰兹·卡夫卡所颁发的年度国际文学奖,该奖项被视为捷克所颁发具全球重要性和  相似文献   

16.
摘要:本文从影响研究的角度,以《变形记》和《一九八六年》两部短篇小说为例,分析奥地利作家卡夫卡对中国先锋作家余华的影响。余华的《一九八六午》在叙事风格、情节模式、细节处理和主题思路方面,均与20世纪现代文学鼻祖卡夫卡遥相呼应。这种影响使余华的写作无论是在形式层面上还是在思想层面上,都有了相当的突破与创新;在卡夫卡的深刻影响下,余华的创作同时有了一个自由表述的空间,而不再拘泥于现实的束缚。  相似文献   

17.
莫言与马尔克斯身处于不同的文化氛围,但源于相似的对生命终极意义的感悟以及对外来文学的敏感却使他的创作与马尔克斯的创作有了众多的相通之处,本文从影响的缘起与影响的表现两个侧面展开论述,并试图从中发现某些规律性的东西。  相似文献   

18.
2014年4月17日,哥伦比亚文学大师加西亚·马尔克斯在墨西哥的家中去世,享年87岁.对于大多数中国读者来说,马尔克斯绝对是20世纪世界文学中威望极高的国王级人物.1982年,他凭着《百年孤独》荣获诺贝尔文学奖,赢得了全球读者的顶礼膜拜,也影响了当今活跃在中国文坛上的实力派作家,他们中许多人甚至承认,在自己的创作中曾一度情不自禁地模仿过《百年孤独》.而《百年孤独》开篇那个具有魔力的句子——“许多年之后,面对行刑队,奥雷良诺·布恩迪亚上校将会回想起,他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影响了很多作家的重要长篇作品,比如陈忠实的《白鹿原》、李锐的《旧址》、余华的《兄弟》等小说的开头,仿佛是马尔克斯的经典语式,引导他们找到了进入自己小说世界的路径.如作家莫言多次所讲:“马尔克斯就像磁铁,我们无法抗拒他的吸力,只能跟着他走.他就像一座灼热的高炉,而我们是冰块,必须要远离、摆脱,否则会被融化.所以在长达二十几年时间里,我一直在跟马尔克斯搏斗,这是一个很痛苦的过程.而他的《百年孤独》,则是中国文学从伤痕叙事转型的教科书.”  相似文献   

19.
<正>刚刚仙逝的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被人们誉为魔幻现实主义大师,身后有无数崇拜者,是许多作家的偶像。著名作家莫言就是马尔克斯的忠实粉丝。他说:"《百年孤独》我很早就读过,他的书改变了我的文学观念。读他的书,有一种强烈的共鸣感,读起  相似文献   

20.
歌德不仅影响了卡夫卡的思想和创作,而且这种影响业已形成一种焦虑,以至于卡夫卡得奋力摆脱这种焦虑,时刻提防着歌德过于强大的影响。歌德和卡夫卡看上去是那样不同的作家,但他们的内在联系却是如此紧密而不可分割。歌德对卡夫卡的影响最为集中地体现在卡夫卡的长篇小说《美国》和《城堡》上,歌德笔下那个“茁壮成长”的威廉?麦斯特在卡夫卡那里变成了“被迫成长”的卡尔?罗斯曼,而无所不能的浮士德则变成了始终在城堡外面徘徊的K。歌德对中国文化的推崇和赞扬也影响到了卡夫卡的文化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