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随着油田对压裂液储层保护能力的要求增加和瓜胶成本的逐年上升,降低压裂液稠化剂浓度是降低压裂液残渣或残胶含量、提高裂缝导流能力、降低压裂液成本的重要途径。本文以某油田浅层低温储层为目标区块,优选出一种低瓜胶浓度压裂液体系,并对其进行了实验评价。结果表明,该压裂液体系在53℃温度下最终剪切粘度为57 m Pa.s,符合标准要求的50 m Pa.s以上,同时滤失和破胶性能都满足标准,具有低成本、低伤害的特点,适用于低温、浅层油藏。  相似文献   

2.
李长胜  胡容  蔡茂 《内江科技》2012,(3):155+128
中高渗透普通稠油油藏进入特高含水期后,如何进一步提高采收率是当前油田开发面临的重要课题:为了探索该类油藏高含水期的开发技术政策,选取八面河油田面3块的部分井组,开展放差提液技术政策研究和配套提液防砂工艺研究,通过现场试验.井组砂体含水明显下降,产油量大幅上升  相似文献   

3.
八面河油田沙四段滩坝砂油藏分布范围广,储量规模大,以薄互层为主,储层物性较差且属于稠油,动用效果差。通过工艺地质结合,优选有利区带,运用常规低渗透油藏开发的思路,优化井网,开展工艺技术评价,实施注水开发,逐步实现了八面河油田薄层滩坝砂稠油油藏的有效开发。  相似文献   

4.
采用多羟甲基化合物与有机锆复配研制了新型复合有机交联剂DQ-1弱凝胶体系,综合运用图像分析系统、激光粒度仪、原子力显微镜、环境扫描电镜等方法研究了聚合物与DQ-1交联过程中颗粒粒径变化特征与微观结构形态。结果表明,成胶突变前(第一阶段),体系粘度和模量与相应的聚合物溶液无明显差别,但体系中的凝胶颗粒尺寸及颗粒数量随交联反应时间的延长而增大变粗。选取八面河油田面4块M4井开展了单井调驱试验,现场跟踪分析表明交联聚合物注入后,压力由注聚前的负压吸水上升至9.5MPa,转水驱后压力稳定在6-6.5MPa,吸水剖面变得相对均衡。对应油井单井日增油最高达4.9t/d,含水下降最大幅度达到10.2%,显示出较好的增油降水效果。  相似文献   

5.
彭军  张伦德 《内江科技》2010,31(7):111-111,145
八面河油田面4区面5块经过23年的开发,目前已进入高含水低速开发阶段,剩余油分布零散、各层出力状况不均、井网破坏严重,常规调整难度大,针对这些问题,2009年开展了以细分层水平井开发调整为主的整体调整工作,取得了较好效果,不但对八面河油田南区其它区块的调整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也对其它老油田的调整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6.
八面河油田随着开发的深入井况日益变差,由于套管损坏严重给油田的开发和生产带来极大影响.本文对套管损坏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7.
针对XWx6井低渗储层特点,开展了大压裂规模优化,控制缝长在220240m,优选了低伤害的羧甲基瓜胶压裂液体系,降低压裂液伤害,并进行支撑剂组合研究选择了40-70和30-50目陶粒的组合,压后效果和裂缝监测结果表明,通过压裂工艺研究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刘杰 《内江科技》2014,(4):66-66
<正>1概况八面河油田构造上位于东营凹陷南斜坡八面河断裂构造带南端翘起部位,广饶凸起的北部。沙四1砂组油藏埋深1245.0 m,平均厚度为3.8 m,沙四段1砂组油层孔隙度平均值为30.9%;渗透率平均为252.6×10μm,属高孔中渗油藏。地面原油粘度平均为1580 mPa.s,属中浅层中低渗透普通稠油油藏。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地层能量不足、含油丰度不高,油层较薄,储层渗透率虽然达到中渗但非均质性较强,原油粘度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9.
生物酶破胶剂具有破胶彻底、残渣量少、对地层伤害小等优点[1],针对浅井压裂破胶不彻底的问题,JS油田研制了生物酶破胶技术。本文主要介绍生物酶现场应用工艺及其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0.
许小露 《内江科技》2012,(7):129-130
八面河油田南部油区主要属于稠油油藏,掺水管理是油井日常管理的重要方面。本文分析了影响掺水效果的影响因素,总结了油井掺水水量设计、控制的方法,通过现场实施,掺水水量下降幅度明显,为进一步降低掺水提供调整依据。  相似文献   

11.
针对疏松砂岩稠油油藏低产、出砂的开发难题,研究开发了压裂防砂一体化技术,通过一趟管柱对疏松砂岩地层进行脱砂压裂,再挤入树脂涂覆砂对缝口以及射孔孔眼进行固结,以达到改善地层流动性能与防砂的双重效果。该技术在八面河油田的现场应用结果表明该技术成熟可靠,简化了施工工序,缩短了施工周期,具有显著的增产防砂效果。  相似文献   

12.
李亮 《今日科苑》2007,(23):121
面138区块是八面河油田一个新的开发稠油区块,本文通过对八面和油田M138区块稠油的开采中,遇到的困难,采取相应的对策,通过三年的开采实践,取得的一点认识。  相似文献   

13.
水力压裂是胡庆油田开发二、三类储层的主要措施之一历年来压裂施工曾发生多次砂堵,其主要原因是对人工裂缝多裂缝的认识不足以及压裂工艺措施不完善。本文分析了多裂缝的产生、多裂缝的实质,提出了采取的措施,对胡庆油田以后的水力压裂工艺完善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吴战勇 《内江科技》2012,(4):106+144
乾安油田是典型的低孔低渗油田,每口井须经过压裂改造才具备开采价值,但受井深、微裂缝发育、薄互层多、横向非均质性强等因素影响,压裂改造难度大,压裂成功率低,这样不仅影响压裂效率和压裂费用,而且影响压裂方案的有效落实。通过应用低砂比打磨孔眼、多段塞组合支撑的压裂工艺、优化压裂工艺管柱的技术措施,强化管理,使得乾安油田成功率的得到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5.
正point延长油田属于典型的低渗、特低渗油藏,采用常规的压裂技术,压裂液的不溶物和破胶液残渣对人工裂缝伤害很大,严重时可使渗透率下降80%以上,达不到理想的压裂效果。笔者在油田现有基础条件下,做了大量的理论研究和现场实验,研发了一种新型的压裂技术体系。该技术使用处理达标的油层产出水作为压裂液,不加任何化学添加剂,仅依靠压裂设备和施工参数优化来满足现场施工需要,压裂  相似文献   

16.
河75断块属于高压低渗油田,实施了旱期注水,运用了酸化与水力压裂相蛄合。实现了压裂引效的目的,但是注采调整始终是低渗油田的主题,针对含蜡量高的问题,井筒与地面管理实施了“三级防蜡”措施。  相似文献   

17.
根据八面河油田注水井油、套管腐蚀特点,室内有针对性地配制了高效防腐剂,现场应用平均杀菌率大于90%,平均缓蚀率大于80%。同时,针对合注井在实施环空防腐保护(下称环空保护)时,由于注入水的稀释,防腐剂容易失效的问题,适用于合注井的防腐保护液与注入水隔离。该工艺技术具有施工简单、隔离性能好、有效期长和可用于套管变形井等特点,文中对软密封的原理、配方、性能试验和现场应用进行了介绍,在八面河油田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4in套管井是油田中后期一种重要开发手段,由于受井身结构特殊性的影响,一直无法实施4in套管内分层压裂。根据其压裂工艺难点,有针对性地开展了配套工具研制、管柱组合优化、选井选层研究,经过现场应用取得显著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19.
水力径向射流辅助压裂技术,利用径向钻孔的导向作用,结合水力压裂改造工艺,实现人工裂缝的高效穿透。通过数值模拟技术,研究了径向射孔参数对裂缝的影响;并且对压裂工艺进行参数优化,建立施工排量、压裂液粘度及储层参数对压裂裂缝延伸的影响图版,对水力径向射流辅助压裂技术的施工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探索八面河油田特色的工程造价管理方法和策略,优化作业结算模式,减轻作业劳动强度,合理作业成本分配,保障作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