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红心火把     
古时候有个部落,住在三面是密密的森林、一面是草原的地方。部落的人活泼、强悍、勇敢。一次,另一个部落把他们赶进了密林深处。往前是黑暗的密林,往后是凶恶的敌人。为了保全整个部落,唯一的出路就是往前走。艰难的环境和恐惧感使一些人动摇了,甚至想去做敌人的奴隶。这时,一个叫丹柯的年轻人勇敢地站出来,带领大伙儿朝前走。路越来越难走,密林中十分黑暗,雷声响  相似文献   

2.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丹柯》这篇小说。大家看完课文后心情怎样?  相似文献   

3.
李马云 《考试周刊》2014,(99):38-38
<正>《燃烧的心》是江苏教育出版社《语文读本》必修三上的一篇课文,是高尔基写的小说,主人公叫丹柯,也有课本将这个故事起名叫《丹柯》的。《燃烧的心》这部小说是由巴金翻译的。感悟《燃烧的心》的多元化主题,常让人产生不同的联想,由此渗透到教学之中,便会有更多感悟。一、从作品看译者与作者《燃烧的心》讲的是敌人很强大,森林很艰险,回头就是奴隶,前进都是未知。在艰难的抉择面前,丹柯带领大家在森林  相似文献   

4.
一.案例背景 教学《丹柯》,听了这样一节课,教学目标设计为:1、品读丹柯的性格,归纳丹柯的性格。2、引导学生结合时代背景理解呼唤英雄的小说主题。看起来小说课都是这样上,  相似文献   

5.
苏联作家高尔基的《丹柯》是一篇寓言体小说,无论从何种角度解读。小说主题的关键词都是“英雄”,当然我们的教学也应该紧扣“英雄”而展开。人教版《外国小说欣赏》的教参如此诠释《丹柯》主题:“小说的主题便在于歌颂勇于实践、不计个人得失的献身精神之外又增添了一份悲剧的色彩。显出了主题的复杂性。”而如果课堂教学仅仅止步于让学生了解丹柯是一个英勇坚强、敢于牺牲的英雄形象,那么我们无异于“入宝山而空手回”。  相似文献   

6.
我不愿把自己,比成一支蜡烛;愿学勇士丹柯,高擎着火红的心,给革命后续部队带路.  相似文献   

7.
在一次赏析高尔基《丹柯》的公开课中,授课老师出了这样一道思考题:面对族人的包围,假若你是丹柯,你该怎么办?我很想听听学生的回答,可惜下课了,这道题只能作为课外作业在下一节课上交流。我听不到,但我还是坚信自己想象得到学生的回答走势;甚至,我还想象得到教师的评点。  相似文献   

8.
1.禅让制禅让制是部落联盟民主推选氏族首领的制度。这种制度主要在黄河流域及中原地区推行。传说黄帝后,我国黄河流域有三位杰出的部落联盟首领——尧、舜、禹。尧的儿子丹朱很粗野,好闹事,尧年老时有人推荐丹朱继位,尧不同意。后来他召开部落联盟议事会议,讨论继承人的人选问题,大家都推举德才兼备的舜。舜接位后,亲自耕田、捕鱼、制陶,深受大家爱戴。他通过部落联盟会议,完善了社会管理制度。舜年老后,又采取同样的办法把位置让给了治水有功的禹。这种民主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历史上叫做“禅让制”。  相似文献   

9.
吴春来老师执教的《丹柯》,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语文》实验教科书的选修教材《外国小说欣赏》第三单元中的一篇外国小说,选自《伊则吉尔老婆子》,作者高尔基,题目是编者加的。小说的情节很简单,一群族人受到外敌人侵,被迫逃离自己的家园。他们来到了森林,却陷入了绝境——后有敌人的追杀,前有巨木的挡道,两者都有死亡的威胁。在这样的生死险境中,英雄丹柯挺身而出,自  相似文献   

10.
在一次优质课评比中担任评委,选手们上的课是高尔基的《丹柯》,几位年轻教师都注重了对文本的解读,但我发现,几位教师的解读很是简单、粗暴,这种状况我觉得不是个例。下面就他们对小说中对两个人物(族人、丹柯)情感取向谈谈我自己的看法。族人是"人"选手们课上无一例外的都把批判的矛头指向了丹  相似文献   

11.
传说是民间文学的一种形式,是民间长期留下来的对过去事迹的记述和评价。传说中的主人公的活动遗迹,常被联系到地方上某些自然物、人工物及社会风习上面。于是,许多传说就成了这些事物来历的一种说明。高尔基的作品《丹柯》所讲述的就是在雷雨到来之前,出现在草原上的蓝色火星的来历。高尔基在作品中为丹柯和部落的人们生存斗争的活动舞台营造了一个极具诗化的抒情性的特定氛围。他使用了大量的拟人语言,使客观事物情景交融,神形兼备,具有强烈的抒情性。“不论是白天或夜晚,在那些人的周围总有一个坚固的黑暗的圈子,它好像就想压碎…  相似文献   

12.
《外国小说欣赏》是高二下学期的选修课程,侧重文学作品的阅读欣赏,在拓展语文视野的同时,提高语文的应用能力、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最终的目的是初晓小说艺术,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培养高格调的审美情趣,提升人生的境界。第三单元的话题是:主题。《丹柯》是一篇以思想为目的的小说。文中的主人公丹柯告诉人们:"你们不能够用思想移开路上的石头。什么事都不做的人不会得到什么结果的。"他献出了自己的心,用那颗燃烧的心照亮人们的前程,带领人们走出了黑暗。  相似文献   

13.
读高尔基的小说《伊则吉尔老婆子》,总是为丹柯的 形象感染而激动。高尔基在文中给我们描绘了一个多么崇高的献身者形象啊—— 我还能够为这些人做什么呢?丹柯的叫声比雷声更大。忽然他用手抓开自己的胸膛,从那儿拿出自己的心来,把它高高地举在头上。 …… 他的心燃烧得跟太阳一样亮,而且比太阳更  相似文献   

14.
张英 《当代职校生》2014,(12):40-41
维京岛国的少年小嗝嗝是部落统领斯托里克的儿子,他瘦小懦弱,虽然很想和自己父亲一样能亲手屠龙,但他每次出现在部落屠龙的战斗中都只能给大家徒增烦恼。在一次对抗飞龙的战斗中,小嗝嗝偷偷用射龙器击伤了一只最神秘的夜煞,并背着族人放生、豢养,甚至驯服了这只龙,还给它起名“无牙”。  相似文献   

15.
<正>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这是作家高尔基笔下的英雄形象:海燕。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另一篇关于英雄的小说:《丹柯》。同学们通过预习了解了小说的情节,下面我们来齐读导学案上的故事情节,加深印象。师:丹柯身上究竟有什么美好的品质,能让我们尊他为"英雄"呢?作者塑造这一形象是为了表达什么主题呢?这就是我们今天的学习任务:品味形象,探讨主题。(板书:形象主题)  相似文献   

16.
狗的秘密     
我Mr.子又回来了!大家没有忘记我这个童话N部落的族长吧!子先生我出了一趟国,当然没有忘记我们亲爱的读者,这不,还给每位"铜丝"带回来了礼物呢!这就是优秀的外国童话。OK,下面的时间,就交给你来鉴定子先生的这份礼物如何吧!  相似文献   

17.
绵羊和羚羊     
绵羊部落和羚羊部落都生活在大草原上。绵羊的头领老绵羊为了维护自己在羊群里的威望,经常训诫属下:“你们都给我听好记牢了,今后,大家奔跑的速度都不能超过我。谁要不听话,我将毫不留情地把他赶走……”  相似文献   

18.
“黎民”和“百姓”两个词现在通常指一般的人民大众。由于我国历史的发展沿革,称呼人民大众的词语很多,现摘举几例,以供大家参阅。史书记载,四千多年前,黄河流域的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结成联盟,他们同东夷一起打败了从南方前来进犯的九黎民族,并俘获了大量的敌人。这些俘虏便成了炎黄部落的奴隶,被称为“黎民”。如《诗·云  相似文献   

19.
一、部落合作学习的实践 部落合作学习充分的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生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以部落为单位的这种捆绑式学习又能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团队意识.在合作探究和展示环节能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协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下面笔者从几个具体的方面来谈谈部落合作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读马克西姆·高尔基的《丹柯》,灵魂不为之震撼的人很少吧。之所以写出作者完全的笔名,绝不是要炫耀.只是因为这个名字的内涵:“高尔基”意思是痛苦,“马克西姆”的意思是“巨大的”.“巨大的痛苦”不是为个人的不幸遭际.而是为了某个集体、民族乃至全人类的无知和苦难,《丹柯》何尝不是作者悲悯人类苦难、渴望引领人们却又遭遇猜忌的人生写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