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意义]人工智能技术在图书馆中的应用不仅是应用信息技术发展的产物,同时也是图书馆服务智能化、多元化和专业化的要求。但图书馆技术与图书馆服务并不是天然融合,弥合其差距需要从人文视角进行思考。[方法/过程]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厘清人工智能技术在图书馆应用的理论逻辑、了解现实困境与展望发展路径。[结果/结论]人工智能技术及其支持技术的革新是人工智能技术在图书馆领域应用的基本前提,在技术革新基础上进行理念和制度的创新最终实现图书馆服务的优质化提升是人工智能技术在图书馆领域应用的基本条件与目标归属。同时,目前AI应用仍然存在体验断代、伦理困境和数据泄露风险。最后,提出文化使命和道德嵌入、技术迭代与智能延展、制度优化与人机共存三大建议。  相似文献   

2.
论文简要回顾了图书馆文化的变迁,分析了目前图书馆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困境,并对图书馆未来可能的发展趋势进行思考,得出了图书馆的发展始终离不开人文与技术的结合,以及图书馆联盟是图书馆发展之未来趋势等结论.  相似文献   

3.
邵安华 《图书馆》2023,(12):42-50
图书馆与数字人文之间存在着内在契合,新文科建设为图书馆向数字人文转型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和政策支持。图书馆吸纳数字人文的人文理性和价值思考,实现数字人文、信息与技术的相互升级,为图书馆转型发展提供了方向指引,鼓励更多的利益主体参与图书馆数字人文高质量建设工作。图书馆数字人文是新时代新文科发展的重要载体和途径,如今图书馆数字人文相关研究已经在图书馆事业转型发展过程中显现出其特有的价值和作用。文章针对当前图书馆数字人文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通过调整图书馆工作重点、探索数字技术应用、加大数字人文资金供给、深化人才体系建设来推进图书馆实现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4.
图书馆智慧是图书馆人在图书馆实践中,对图书馆各种现象的本质认识与理解的知识与思想的系统,是从图书馆实践中抽取,高于图书馆实践又应用于图书馆实践的一种图书馆人的能力与素质.图书馆智慧的意义,在于图书馆的技术智慧,但更在于图书馆的人文智慧.图书馆智慧服务实质上是图书馆的一种人文智慧.图书馆的人文智慧是图书馆智慧服务的职业精神与价值理念之所在.  相似文献   

5.
公共文化服务的使命要求图书馆更多地体现出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图书馆学人才培养要校正长期存在的畸重技术化、信息化的偏差,在培养体系的价值取向、培养目标定位、人才素质结构优化方面确立人文导向.  相似文献   

6.
网络环境中高校图书馆建设的人文发展之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网络技术的发展改变了图书馆的传统服务,对技术优势的崇拜不能以消解图书馆的人文发展为代价。倡导技术与人文关怀的融合、促进“人本”管理、开展个性化服务以及建立科学的人文关怀评价机制与强化图书馆的文化话语权是高校图书馆建设的人文发展必由之路。参考文献8。  相似文献   

7.
阐述实现图书馆人文关怀的意义和理念,探索图书馆实现图书馆人文关怀的方式,剖析实现图书馆人文关怀的种种现实问题,从管理体制、职业资格、服务理念和方式三个层面探讨实现图书馆人文关怀的保障。  相似文献   

8.
图书馆数字化进程中的人文问题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以天津市高等学校图书馆数字化管理中心与天津图书馆为代表,说明了由于数字图书馆技术、设备的使用,部分读者在利用图书馆时产生困难,成为了图书馆现代信息资源使用中的弱势群体;这不仅使图书馆公共、公平程度得到大幅度地下降,还可能丧失图书馆的人文精神特性;阐述了为了构建和谐的图书馆,弥补数字图书馆技术化给图书馆人文方面带来的缺憾,应引起我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9.
主体性的教育已陷入了困境,与彰显人的本真的存在背道而驰.在后现代主义视野下,建构性的图书馆文化意识、人文性的图书馆文化关怀以及走向生活世界图书馆文化生命,是高校图书馆文化自觉价值取向的主体间性诉求.  相似文献   

10.
构建有效机制培育图书馆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图书馆精神的匮乏已严重制约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构建完善而有效的法律机制、道德机制、激励与约束机制、教育与培训机制来培育富有时代特征的图书馆精神,是每一位图书馆人的责任。在构建这些机制过程中,应贯彻对图书馆人的人文关怀和对信息用户的人文关怀,这样才能激励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实现图书馆事业的人文理想,弘扬图书馆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