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胡缨 《教育文汇》2004,(3):22-22
“神舟五号”飞船顺利升空,浩瀚太空迎来首位中国访客杨利伟。在无数鲜花和掌声面前,杨利伟平静地说:“我个人的力量很渺小,是集体合作智慧将我推上了太空。”杨利伟说得太好了,没有团队合作,怎能有“神五”上天!  相似文献   

2.
假如我是神舟五号航天员,那该多好啊!假如我是神舟五号航天员,我就可以驾驶着中国神舟宇宙飞船在太空中遨游,可以清楚地看见荒凉的月球、热闹繁华的地球、红通通的火星、金灿灿的金星……假如我是神舟五号航天员,我就会像英雄杨利伟叔叔那样,充满着自信飞上太空,满载而归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扬国威,现自我,太空英雄杨利伟,杨利伟!”这嘹亮的声音究竟是从哪儿来的呢?啊,原来是从祖国人民的口中传来的!假如我是神舟五号航天员,我还会领着我的亲朋好友坐在神舟五号的座舱里,看看太空上的美景,多了解一点太空知识。以后,我还可能会再次驾驶另…  相似文献   

3.
钟能文 《教学随笔》2008,(10):32-34
【题目】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写作。2003年10月16日上午,经过21个多小时的太空飞行之后,我国第一位航天员杨利伟如期返航。他向前来迎接他的中央领导报告:"中国航天大队航天员杨利伟乘  相似文献   

4.
中国首飞航天员杨利伟于2003年11月初随团访港,其坚毅的性格和高尚的情操,使他成了莘莘学子敬慕的民族英雄。香港学生期望深入了解杨利伟,对他的工作和个人情况提出了133个问题。杨利伟对学生提出的诸多问题进行了口头和书面形式的回答。杨利伟语言朴  相似文献   

5.
一年前,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被成功发送上天,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被顺利送上太空,中国人几千年的飞天梦想一朝实现。在举国上下为之欢腾的时刻,2005年多人多天的载人梦想已经在孕育了——  相似文献   

6.
负责任,是一种科学态度。从事航天科研工作的潘厚任研究员说,在月球上究竟能不能看见长城,国人对我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充满了期待,而杨利伟带给大家的是一句“我没有看见长城”。这个回答是诚实的,也是科学的。诚实在于他确实没看见,科学在于只表述了他没看见这一事实。潘厚任说,其实,对于这个问题,有一定科学知识的人,根据它的大小、距离这两个关键词,再根据人的眼睛的分辨率,就可以有一个基本判断。我们在做体检查视力时都有体会,离开5米,2.0的视力能看见最末一行就基本代表了人的最好视力,  相似文献   

7.
第三封信谈坚毅:成功要素之一各位青年朋友: 这几天,我国第一位航天员杨利伟到访香港,掀起了一股“杨利伟旋风”。杨利伟所到之处,市民无不热烈欢迎。不错,刚过去的10月对全球华人而言,的确是一个喜气洋洋的月份。10月1日庆祝国庆,举国欢腾,神舟五号又在10月15日顺利升空,并凯旋归来。这两天,杨利伟更来到我们中间,与大家分享他那一份梦想成真的喜悦  相似文献   

8.
读下面这篇说明文.完成第1-4题 ①“神六”飞船的外形和结构虽然和“神五”一模一样.但是作为航天员的太空卧室.“神六”又启用了一个“多功能厅”.这个厅就是飞船的轨道舱。“神五”首飞时.杨利伟只使用了飞船的返回舱.这个舱既是驾驶室又是工作室,吃饭和睡觉也都在里面.活动空间仅有2立方米。由于时间短.他上天之前又经过了灌肠处理.所以没有大的“方便”问题.小便可以在航天服的“尿不湿”中解决.  相似文献   

9.
2003年10月15日,中国第一位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船顺利升空,在环绕地球飞行14圈、历时21小时后,成功地在内蒙古自治区境内着陆,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想。那几天,我们组织孩子们在电视里观看了火箭发射和回收的全过程。回到班里,孩子们就叽叽喳喳地聊开了:“我们中国真厉害!”“杨利伟叔叔太棒  相似文献   

10.
《中国科技奖励》2005,(8):78-78
7月25日,致力于中美友好的美国民间团体美中航空历史遗产基金会向中国航天员杨利伟颁发了“陈亚瑟奖”,以表彰他对中国航天事业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杨利伟: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三级航天员,一级飞行员,中校军衔。1 998年1月,杨利伟正式成为我国首批航天员。经过5年多训练,他以优秀的成绩完成了基础理论、专业技术等8大类几十个科目的训练任务,并最终从众多候选者中脱颖而出,成为我国首位登上太空的宇航员。2 0 0 3年1 0月1 5日,杨利伟乘载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船顺利升空,在环绕地球飞行1 4周后安全返回陆地。在整个飞行过程中,他沉着冷静,表现出色,为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取得圆满成功,为中国的航天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在1 1月7日举行的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庆祝…  相似文献   

12.
乐只竹子 《家长》2010,(10):24-25
随着“神舟”五号的飞天,全世界都认识了一名中国航天英雄——杨利伟。这位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的首飞航天员,以自己的英姿和壮举成为中国的骄傲,更成为全球华人学习的榜样。其实,航天英雄杨利伟是从一个普通人成长起来的,他的亲人也都是普普通通的老百姓,但正是少年时期亲人对他的教育,为他日后成为航天英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唐琦 《初中生》2004,(28):40-41
"为着人类的和平与进步,中国人来到太空了!" 登上"神舟"五号飞船之际,身着航天服的中国载人航天首飞航天员杨利伟满怀激情地写下了这句话.  相似文献   

14.
遗漏3个细节     
《中学生英语》2011,(11):30-30
小松鼠看见一幅美丽的图片,他多么喜欢它啊!然后他决定画一个拷贝,但是他匆忙中忘记画出3个细节。小松鼠忘记画什么了呢?请快速将它们找出来吧!玩得高兴!  相似文献   

15.
(一)读下面这篇说明文,完成第1~4题①“神六”飞船的外形和结构虽然和“神五”一模一样,但是作为航天员的太空卧室,“神六”又启用了一个“多功能厅”,这个厅就是飞船的轨道舱。“神五”首飞时,杨利伟只使用了飞船的返回舱,这个舱既是驾驶室又是工作室,吃饭和睡觉也都在里面,活动空间仅有2立方米。由于时间短,他上天之前又经过了灌肠处理,所以没有大的“方便”问题,小便可以在航天服的“尿不湿”中解决,因此,返回舱里没有厕所也无妨大局。“神六”就大不一样了,两名航天员要在太空中度过近5天的时光,于是,飞船除了继续保持返回舱驾驶室的“…  相似文献   

16.
塑像背后     
就像42年前前苏联航天员加加林首飞太空成为民族英雄一样,中国首位进入太空的航天员杨利伟同样成了中国人心中的英雄。杨利伟的家乡葫芦岛市准备在该市显著位置建造“神舟”五号飞船模型和杨利伟塑像,作为历史性的纪念。对此,有人提出不同意见,认为我国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杨利伟本人也是科学家们多年培养的人才,建个人塑像暂宜缓行。你对此事有什么看法?请以此材料为话题,自立观点,写一篇议论文,800字左右。  相似文献   

17.
“傲气面对万重浪,热血像那红日光。胆似铁打,骨如精钢。胸襟百千丈,眼光万里长。我发奋图强做好汉。做个好汉子,每天要自强……”中国首飞航天员杨利伟与香港著名影星成龙合唱的一曲《男儿当自强》,把11月1日下午在香港大球场举行、4万多香港各界群众参加的欢迎杨利伟一行大会推向高潮。两位自强的“男儿”以一个热烈的拥抱,开始了他们的合作。这是杨利伟第一次向公众展示他的歌喉。在他们合唱这首歌之前,香港中学生黄雅邦走上前台问杨利伟:“你在过去5年的训练过程中,有没有遇到挫折和失败,如何面对?”杨利伟答道:“挫折和失败肯定有,但要…  相似文献   

18.
你问我答     
《中国高校招生》2003,(12):24-25
航天员是怎样选拔的问:2003年10月15日,中国实现了千年的飞天梦想,杨利伟也成为我国首位航天的航天员,我想知道选拔航天员的标准是什么,航天员是怎样选拔出来的? 上海南江中学胡光辉  相似文献   

19.
<正> 敬爱的杨利伟叔叔: 您好! 当您收到这封信时,您一定很奇怪,我与您素不相识,怎么会给您写信呢?好吧!等会我再慢慢跟您说。我叫华荣,是江西省瑞金市解放小学的一名五年级的学生。自从电视上看您乘坐我们中国第一艘载人飞船飞上天之后,我就崇拜您。我还有一大堆的话和问题想和您说  相似文献   

20.
1994年,美国登月航天员巴斯·奥尔德林曾说,站在40万千米之遥的月球上,是无法用肉眼看到中国的长城的。我国航天员杨利伟从太空返回地球后也称,他在太空中没有看到长城。 在太空中难以用肉眼看到长城的原因是什么?一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