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前,笔者读到一篇题为《为付女儿学费,父亲卖房无家可归》的文章。那篇仅有几百字的短文,讲述的是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在黑龙江省铁力市有个姓李的女孩,1999年考上了大学,但3万元的学费让她发愁。李某的父母于10年前离婚,当时她被判给了母亲。母亲下岗多年,靠着打零工供养女儿读到高中。父亲离婚后重新组建了家庭,并且已有了多个孩子。李某找父亲讨要学费,父亲由于生活艰难,也无力承担女儿高额的学费,就劝她放弃这次上大学的机会,并给了她2300元钱,好让她学门手艺。学费没有拿到,李某便把父亲告上了法庭,法院…  相似文献   

2.
成长统计图     
小时候,家在农村,我们姊妹仨同时上学,家里经济很拮据。那时作为长女的我,总是心事重重的,老是为将来的学费担心,又常常暗自心疼辛劳的父母,更怕学不好功课对不起父母。由于心事太重,成绩开始不断滑坡。一天,父亲像往常一样,默默地帮我往钢笔里吸墨水。以前总是父亲为我吸墨水,  相似文献   

3.
正他出生在山东苍山的一个偏远山村。3岁,父亲染上赌瘾,卖光了家里的一切。6岁,父母离异,把他丢给了年迈的爷爷。8岁,因为付不起学费,一年级只上了两个月,他开始跟着爷爷四处流浪要饭。13岁,因为一次意外事故,他从火车上摔下来,为了保住性命,被截去双腿。  相似文献   

4.
归群的孤雁     
在河南省邓州市穰东镇太山小学有一位少年,叫刘亚丽。她聪明伶俐,活泼可爱,品学兼优。然而,在同龄人中间,她却是一位极为不幸的女孩子。她3岁时,失去了母亲,姐妹二人与年迈的爷爷奶奶和多病的父亲相依为命,艰难度日。特别是前年9月,学校刚开学的时候,她的父亲病情加重,几乎失去了劳动能力。这更使小亚丽的穷困家庭雪上加霜。为了能使家人得以生存下去,刚满11岁的小亚丽毅然做出了辍学回家支撑家庭重担的决定。就这样,小亚丽含泪离开了老师,离开了学校,离开了亲爱的小伙伴们,成了一只离群孤雁。  相似文献   

5.
教育孩子学会感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底,南京大学校园内出现了一封署名为“一位辛酸的父亲”的信。一位父亲在信中控诉儿子对父母除了索取还是索取,从不体谅父母不说,为了多要钱物甚至不惜“偷改入学收费通知,虚报学费”。更有时下网上热炒的浙江某高校研究生嫌家穷欲解除父子关系,放狂言要踩死老父等让人心酸事件。  相似文献   

6.
爱是一根线     
父亲在一家网络公司上班,为了我和弟弟的学费,他和母亲天天奔波、忙于赚钱。父亲的脾气糟透了,经常会为了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和母亲吵架。有时我真的怀疑父母之间是否有爱存在,我从未听过他们互相说过“我爱你”,  相似文献   

7.
胡俊江 《师道》2002,(7):18-18
日前,笔者读到一篇题为《为付女儿学费,父亲卖房无家可归》的文章。那篇仅有几百字的短文,讲述的是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在黑龙江省铁力市有个姓李的女孩,1999年考取了大学,但3万元的学费让她发愁。李某的父母于10年前离婚,当时她被判给了母亲。母亲下岗己经多年,靠着打零工供养女  相似文献   

8.
学费     
“学校的学费是122元。”这句话在我心中不知道想说出多少回,但是我没有。我知道,自从二姐高考落榜花钱上学以后,一个中等生活水平的家庭变成贫穷户了。我没法张嘴去问我那苦难的父母要钱了。在开学的前一天,天阴沉沉的,春天的气息刚步入我们的生活。那天,父亲喊住我问:“俊儿,学费是多少?”父亲的声音有些  相似文献   

9.
爱是一根线     
父亲在一家网络公司上班,为了我和弟弟的学费,他和母亲天天奔波、忙于赚钱。父亲的脾气糟透了,经常会为了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和母亲吵架。有时我真的怀疑父母之间是否有爱存在,我从未听过他们互相说过“我爱你”,节假日,  相似文献   

10.
6月19日,是宁波效实中学高二学生费莹18岁生日。这天,费莹的父母专门为她举办了一个成长回顾展,并举行监护权交接仪式。仪式上,父母和费莹做了第四个约定:父母的监护权行使完毕,父母不得要求她按父母的意图做事,只能提一些合理化建议。“满18岁就是成人了,今后你将自食其力,自己解决学费和生活费问题。”  相似文献   

11.
爱是一根线     
父亲在一家网络公司上班,为了我和弟弟的学费,他和母亲天天奔波、忙于赚钱。父亲的脾气糟透了,经常会为了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和母亲吵架。有时我真的怀疑父母之间是否有爱存在,我从未听过他们互相说过"我爱你",节假日,也没见他们互送过什么小礼物,我在书上和电视上看到过的那种浪漫的场景,在父母身上从没有得到过验证。  相似文献   

12.
我14岁那年,父亲娶了一个乡下女人,还带着一个男孩,比我大几岁,我叫他“喂”。家里陡然增加了两张嘴与“喂”的学费,父亲的脸开始阴沉。到了吃饭时,“  相似文献   

13.
编辑同志: 我的父母离婚以后,把我推给了爷爷和奶奶,就各忙各的事去了,一年到头也难见上一次面,更不用说给生活费和学费了。我上小学的学费都是靠爷爷奶奶的积蓄支付的,现在上了初中,所需的学杂费增加了许多,爷爷奶奶再也无力支付。没有办法,爷爷就带着我去找父亲要,父亲黑着脸摔给我200元后,就撵我们走。去找母亲要,还没见上母亲的面,就被一个陌生的男人  相似文献   

14.
我是新建县大塘人民公社堂下小学的教师,今年34岁了。在十二、三岁的时候,读过两年小学,七个月的私塾,靠着父亲打长工、母亲做保母来维持学费。到十五岁的时候,由于家庭困难万分,无法再读下去了,便跟着父亲租了  相似文献   

15.
晓雨 《家教博览》2000,(7):35-35
一位10岁的小男孩由父亲带着来作心理咨询。父亲说他得了一种奇怪的病,常常嚷着让父母给他摘星星。父母好言劝慰他一番之后,病就奇迹般地好了,可过一段时间又会再犯。问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回答跟正常儿童没什么两样。父亲讲,孩子从小得到了很多的爱,五六岁时出门,还常常趴在父亲背上,母亲则是经常不离左右:父母都是中专教师,都不坐班,  相似文献   

16.
1997年8月,19岁的湖南籍少女妮子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因无法承担高额学费,要求已与其母离异的生父谭某为其负担大学期间的一半学费12000元。因父亲无力承担,女儿一纸诉状将其送上法庭。法院一审判决其父胜诉,女儿不服,再次向中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一...  相似文献   

17.
10岁那年腊月,我和小弟每天缠着父母:"今年过年,我们家也买几张年画贴贴吧!"父亲口头上答应了我们.可到了除夕,也不见他往漏风的泥墙上贴年画,只是从别人家讨来几张旧报纸,还喊我们帮忙一起往墙上糊。我们不肯上前。我们早与小伙伴约好了,春节一早他们要来我们家拜年赏年画呢。或许父亲理解我们的委屈,他糊完旧报纸,摸摸小弟的头,重重叹了一口气,说:"爸就这个能耐,年一过,还要为你们准备学费。你们去别人家看看新年画吧!"  相似文献   

18.
寒假的到来,给我带来了一丝喜悦,不仅学校放假了,还能见到久违的父母。父母在我很小的时候,就留下我一人去外地。起初,父母为他人打工,因此受了不少的怨气。虽然一年到头辛辛苦苦,但挣的工钱却只够支付我和姐姐的生活费、学费。为此, 父母的脸上已很少再有笑容了, 整天为我们的生活愁眉苦脸。去年,父亲决定试着独力做做生意,这样一来也就更苦更累了。身体有病也是经常拖和撑,没有好好上医院治疗过,为此落下了一身的病痛,现在……  相似文献   

19.
尚巾 《家教指南》2005,(1):38-39
《北京青年报》报道,11月1日,南京大学校园内张贴了一封“辛酸父亲给大学儿子的信”,这位未署本名的“辛酸父亲”在信中抱怨儿子写信少要钱多,甚至还偷改入学通知虚报学费。不体谅下岗父母的难处,却“大谈别人的老爸老妈如何大方”…“该信引发了师生的热烈讨论。  相似文献   

20.
三年前,我的学生小美达上了三本线。她的母亲长期卧病在床,仅靠父亲一人耕种几亩地养活一家人,家庭条件很差。面对高昂的学费,小美的父母束手无策。小美个性很强,不甘认输。她想通过贷款、借钱去读本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