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鲁迅先生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先生是一位“有学问的革命家”。他一生孜孜不倦的追求真理,辛勤读书,献身祖国,钻研学问。他所以能成为一代文化巨人,主要是由于他具有先进的世界观、战斗不息的革命精神和崇高的革命品质,还和他永远手不释卷的学习精神是分不开的。用先生自己的话来说“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的”(许  相似文献   

2.
“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作为伟大的文学家,鲁迅是举世闻名的。鲁迅先生的文学生涯,应该从最早的留东时代算起,自筹办《新生》杂志以后,30年间,他组织了  相似文献   

3.
五十年前,当继承发扬鲁迅精神的重大课题被提出之时,鲁迅先生已经逝世,谈不到他对此有任何看法。鲁迅先生生前既不曾追求道德人格的“自我完成”,更没有锻造“鲁迅精神”的主观企图。但是,他的战斗生涯,他的文化业绩,他的道德行为和人格力量,却在客观上锻造成功了体现中华民族精神的鲁迅精神。五十年过去了。如今,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历史时期里,鲁迅精神还有没有继承发扬的现实意义?由上海社会科学院正一同志  相似文献   

4.
且说且唱《鲁迅先生》踱步而出 鲁迅——20世纪中国最伟大的文学家,是无数人的精神领袖。时值鲁迅诞辰120周年、辞世65周年之际,张广天编导作曲的民谣史诗剧《鲁迅先生》,且说且唱鲁迅思想和鲁迅精神,在中国儿童剧场正式公演。 张广天的《鲁迅先生》剧本在1998年完成,鲁迅是他极为推崇的“伟大的思想家、革命家和文学家”,也是他希望对现实社会表达自己观念的最恰当的  相似文献   

5.
李成 《中国记者》2018,(3):125-125
鲁迅无疑是中国20世纪文化史上最有成就、最有代表性的人物。现在,我们高兴地看到,研究鲁迅在新闻学方面的成就亦有了丰硕的成果,比如新华社新闻研究所原所长徐人仲先生的一系列著作,尤其是他新近出版的集其研究之大成的《从新闻学看鲁迅》一书。  相似文献   

6.
亲近林辰     
林辰先生不但参与了十卷本和十六卷本《鲁迅全集》的编辑出版工作,而且是其中不可替代的“核心人物”。他把自己一生最宝贵的年华和时光,都奉献给了关系到中国现代思想文化建设百年大计的鲁迅著作的编辑出版事业。  相似文献   

7.
北京鲁迅博物馆寄来一册《唐弢文集·书信卷》,内中收录了唐弢先生给我的三封信。其实,在我的书箧中,收藏先生的书信远不止此数,计有18封之多。今日重读这些手泽,往事历历,不免有物在人亡之痛。 唐弢先生是我素所敬仰的作家之一。很早以前,我就知道他是“鲁学”专家,曾与鲁迅先生有过直接交往。鲁迅逝世后,他编辑出版《鲁迅全集补遗》和《续编》,对搜集和保存鲁迅遗著作出贡献。他的杂文,被认为深得鲁迅笔法,有些篇什足堪与鲁迅媲美。他的旧体诗词也极有功底,使我佩服得五体投地。但更使我倾慕的,是他与我同乡,都是宁波人,我为有这样一位前辈乡贤而感到自豪。 1956年秋天的某一天,我当时是新闻日报《人民广场》副刊的编辑,到上海作家协会去组稿,第一次拜识任《文艺月刊》副主编的唐弢先生。胖胖的身体,圆圆  相似文献   

8.
鲁迅,不仅是位著名的作家,而且还是一位具有丰富经验的编辑。他的一生,为书刊编辑工作花费了相当多的精力,培育了十分丰富的编辑思想,这些思想,对我们今天做好编辑工作仍然具有很好的启示。 启示之一:敏锐地感知社会的脉搏,反映代表社会前进方向的文化需求,这是做好编辑工作的政治前提。 鲁迅先生生活在中华民族在黑暗中挣扎、拼搏,争取独立、民主与进步的年代,在这样的背景下,他不仅用他如椽巨笔撰写文章,唤起民众的觉醒,更以英勇的献身精神,构筑符合社会进步方向的文化,做好编辑工作。 在十年内战时期,鲁迅先生先后主编…  相似文献   

9.
横松宗先生是位中国文化研究专家,已经八十高龄了。长期以来一直从事中国思想史、中国教育史、中国文学史的研究工作,成果甚丰。尤其是对鲁迅的研究,独具慧眼。 横松宗对鲁迅的研究,从鲁迅先生健在的时候就开始了。那时,鲁迅在上海,横松宗在上海的一家日本公司工作,直接感受到鲁迅所生活的那个时代的中国社会背景。其间,他结识了鲁迅的好友内山完造,从而间接地了解到一些关于鲁迅的情况。从此引起了他对鲁迅的兴趣。后来,横松宗回国后,在大学讲授中国思想史和文学史方面的课程,便开始了对鲁迅思想发展过程的  相似文献   

10.
正01中学语文课本上有道题,鲁迅先生写道"我的院子里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棵还是枣树",课后题问"这句话反映了鲁迅先生的什么心情?"老罗当年念到这儿就退学了,他说:"我他妈的怎么知道鲁迅先生在第二自然段到底是怎么想的,可是教委知道,还有个标准答案。"冯唐是另一种高中生,他找了一个黑店,卖教学参考书,黄皮儿的,那书不应该让学生有,但他能花钱买着,书中写着标准答案"这句话代表了鲁迅先生在敌占区白色恐怖下不安的心情"。他就往卷子上一抄。老师对全班同学说"看,只有冯唐一个同学答对了。"  相似文献   

11.
赵延年先生是中国美术学院教授,是我国现代版画艺术大师之一。在他八十大寿之际,人民文学出版社决定出版《赵延年木刻鲁迅作品图鉴》。我想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赵先生的版画创作,以鲁迅作品插图为多,已近200幅。他是我国版画界钻研鲁迅作品最为深刻,实践鲁迅木刻教言最为勤奋,获得艺术成就最为辉煌的艺术家。他的作品,以黑白为多。鲁迅说:“木刻究以黑白为正宗。”他是我国黑白木刻的一面迎风招展的旗帜。鲁迅先生之所以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全力倡导新兴木刻运动,固然是因为“当革命时,版画之用最广,虽极匆忙,顷刻能办”。但他还说过:版…  相似文献   

12.
舒乙 《档案与史学》2014,(11):10-13
我个人觉得,在二十世纪头二十年里,出了一个鲁迅先生,他走上文坛,在中国思想界、文学界、社会活动界起重大作用的时间段是1910年代到1930年代,持续了大概二十年,这是他活着的时候.当然他去世以后还是有重大影响,特别是毛泽东给他很高的评价以后.鲁迅先生的影响一直持续到现在,基本上处于不升不降的一种状态.而在二十世纪末的二十年,又出了一个跟鲁迅同样有价值的人,这个人就是巴金先生,我认为他是二十世纪后二十年的“鲁迅”,同样也是一位对中国有重大影响的作家、思想家.  相似文献   

13.
我跟鲁迅先生没有直接的接触,但是在上海的时候我就认识他,因为我曾经住在北四川路底,鲁迅先生的家也在那,我知道他住的房子,但不敢失礼地去拜访他。有时在路上碰见他,他始终穿一双橡皮鞋,一身长袍。我就在后面跟着他走,为什么呢?就是因为对他有一种深深的敬意,总想能够靠近他,可又不敢跟他讲话。鲁迅先生一生不知道做了多  相似文献   

14.
鲁迅先生曾写过一篇有名的散文——《藤野先生》,回忆他在日本学医的一段生活经历。执笔时已事隔20多年,在鲁迅的心目中,那一段生活里最值得回忆的是他的恩师藤野先生。作者以凝重的笔触记述了自己在仙台医学专门学  相似文献   

15.
话说孙犁     
我过去的一位同事,每年春节都要回天津老家去。到天津时,也都顺路去见孙犁先生。那时我所在的鲁迅研究室,每月要出版—本《鲁迅研究动态》,孙犁是期期都看的。孙犁见了我的同事,总要聊起那本杂志,说他对有关鲁迅史料的文章,很感兴趣。鲁迅研究室的同仁,对先生热衷于鲁迅的态度,颇为感动。直到现在,杂志还期期赠送与他。孙犁对鲁迅的敬仰,是几十年如一日的。据说1949年“进城”后,他有个时期的购书,是参照鲁迅的书帐单来选择书籍的。对鲁迅的持之以恒的学习和研究,这其实是可以看出他的人  相似文献   

16.
去年是鲁迅先生(1881-1936年)诞辰130周年的纪念日,今年则是《晦庵书话》作者唐弢先生(1913-1992年)去世20周年的纪念日。鲁迅,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树人,字豫山、豫亭,后改名为"豫才"。他借犀利的文字抒写生动的形象描绘世态人情,凭深刻的社会批评彰显人性的关怀指明人生方向。毛泽东曾说他是一个伟大的无产阶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长期以来,时政评价、中学语文课本和中国文  相似文献   

17.
鲁迅也是藏书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迅也是藏书家曹之在《鲁迅日记》中,有许多关于购书、藏书的记载,鲁迅先生藏书繁富,他不仅是一位伟大的革命家、思想家和文学家,而且也是一位藏书家。(一)鲁迅先生藏书的获得方式有四:自购、自印、自抄和赠送。其中自购又可分为亲购、邮购等。收藏古今图书是鲁迅...  相似文献   

18.
鲁迅的初婚     
鲁迅是出现在20世纪中国苦难大地上的一种天才“异象”,他的作品是近现代中华民族苦闷的总象征,这是刘再复先生对鲁迅的总评价。本书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传记”,第二部分是“评述”。“评述”部分汇集了刘再复先生在海外关于鲁迅的最新思想成果,是经过一番自我反省和知识更新之后对鲁迅的明心见性之论。  相似文献   

19.
著名的现代文学史研究专家倪墨炎先生最近在<中华读书报>上撰文,说:"在现代出版家中,成就显著而近半个世纪以来格外受到冷落的,我以为有两人:一个是李小峰,一个是吴朗西."(<发人深思的出版家:吴朗西>,见<中华读书报>2001.4.4)李小峰是北新书局的老板,曾出版过包括鲁迅先生著述在内的新文学作品.因拖欠过鲁迅先生的版税,被鲁迅先生告上过法庭.吴朗西先生是文化生活出版社的创办人之一,与晚年的鲁迅、巴金等交往甚密.  相似文献   

20.
上午通知我演讲这样一个题目,我想起了鲁迅先生的《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一文。那时,鲁迅先生还没有做父亲,做父亲对他来讲是将来的事,可他写了这么一篇著名的文章。而许多做了父亲的人士却写不出他那样的作品来。现在要说怎样做记者,而做记者是你们将来的事,你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