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前些日子我从《家庭教育》上看到一篇题为《两个橘子使我俩差点儿换位受审》的文章,感触颇深。 故事的梗概是这样的:“我”和胡志兵因报复心理(橘园主人找校长硬说学生偷了他的橘子)去橘园每人摘了两个橘子。帮主人看园的赵五叔抓住了“我”,他把“我”手中的两个橘子塞到我的口袋里,举起“我”的双手向橘园主人说“我”没偷橘子,只是进去看看,一再为“我”辩解,说“我”不  相似文献   

2.
球赛     
正这学期我刚带这个班。一开始我很头疼,因为班里的6个男生在学校里名声很"响",教过这个班的老师都说他们调皮、贪玩、学习不主动、不按时完成作业。但我发现他们有一个优点——喜欢运动。开学时,我就发现学生们打乒乓球上瘾了。一天早上我去学校,看到全班男生都在打乒乓球,他们见到我就一窝蜂地冲进教室。我跟着进去,把球拍收了上来。球暂时是不能打了,但是看得出来,他们的心还是没有回到课堂上。  相似文献   

3.
上帝给我一个任务,叫我去跟一个橘子摔跤,那个橘子看起来很平常,只是体积有点儿大。我冲向橘子,两手环绕这球体,正想用力施压,上帝说:"不能压,一压橘子就破。"  相似文献   

4.
正对于班报,我们班孩子一直都不太热衷。虽说作文能登上班报他们还是很开心,很骄傲,但是他们并不会为此去多努力付出。这也是我们班孩子的通病:想要成功,却不愿付出或不能尽自己最大努力去做好它。每次我都需要花很多时间才能"生产"出一期班报,因为让孩子回去把文章打出来发给我,他们也是拖拖拉拉,一点都不积极。每次发完班报,能认真阅读的孩子也是极少数,而且他们对班报并不珍惜,随处乱放,丢了也无所谓,甚至有时在发报当天晚上放学后,  相似文献   

5.
那天是他的生日,妈妈说:"儿子,你提个要求吧,妈妈一定满足你。他想了好长时间,说:"妈妈,我想和您一起去看场电影。"妈妈说:"好!"小时候,妈妈经常带他去看电影,每次从电影院出来,母子俩都感到非常幸福。后来,他们不去看电影了。  相似文献   

6.
微博控     
6月12日 晴 我是一不小心成为微博控的,那年在开心网偷菜终于偷累了,正不知何处去,朋友点醒我,上网"织围脖"啊,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哪怕说你每天就吃三顿饭,顿顿都喝八宝粥都没事,门槛儿低,发几个字都行,就是多了不行,好玩得很……我立时去了,不玩不知道,一玩竟也上了瘾,成了不折不扣的微博控,在微博刚兴起的日子,有微博,很炫也很酷,甚至有几分自豪。  相似文献   

7.
钓鱼的启示     
平日里,在朋友的带动下,我购置渔具,开始和朋友学着去钓鱼,可接连两天都一无所获。看到朋友每次都是满载而归,我心里很不是滋味。第三天,我不想去了,朋友却煞有介事地说:"今天我保证你准能钓到鱼。"我追问其原因,朋友却卖起了关子:这个保密。凭着朋友的那份坚持劲儿,我最终还是半信半疑地跟着  相似文献   

8.
《少年儿童研究》2009,(8):50-51
女儿上三年级了,是个好学生,班里得奖总是让她去领奖。但是她死活不愿意上台,每次上台都弄得很不高兴。我跟她爸爸也不是那种怯场的人,平时有公开的机会也总是鼓励孩子去展示自己,但是她还是很扭捏,真是别扭。我该怎么劝孩子呢?  相似文献   

9.
去年,去农村捉金龟子的事还记忆犹新。那时正是烈日当头的时候,弟弟说要去捉金龟子,而我从没见过金龟子,就好奇地跟着弟弟去了。走着走着,弟弟大喊一声:“那里有橘子林!”说完,马上跑了过去,我不知道为什么有橘子林就有金龟子,跟着弟弟过去。到了橘子林,我已汗流浃背了。由于有叶片挡着,火辣辣的太阳也只能投下星星点点的光斑。“过来,过来。”弟弟小声告诉我,我走过去,“干什么呀?”“别出声,小心把金龟子吓跑了。”仔细一瞧,还真有个像甲虫似的小昆虫,“那就是金龟子?”我小声问弟弟,生怕惊动了它。我用双手对着金龟…  相似文献   

10.
郭述军 《下一代》2012,(7):42-42
女儿很小的时候,我就喜欢带她去商场或超市,每次总告诉她说:“跟在爸爸身后,别乱跑,人多的地方就拽着爸爸的衣角。”女儿很乖,每次都照我说的做,总是紧紧跟着我。可我逐渐发现,让她那样跟在后面,她有点不满意。于是有一天再去商场时,我说:“女儿走在前面,爸爸跟着你。”这下可把女儿乐坏了,像只从笼子里逃出来的小鸟,一会儿左一会右儿地,弄得我连四处看的时间都没有,眼睛不敢离开她,生怕她在人群里挤丢了。  相似文献   

11.
我妈妈是个老追星族,她老想把我培养成小追星族,经常问我晴晴,你喜欢哪个明星?妈妈带你去追星.哼,明星有什么好追的?我对他们一点都不"感冒".每次妈妈说"跟我去采访谁谁谁吧",我都回答:不去! 周六,从"星期八小镇"出来,妈妈要去喜来登大酒店采访张震岳,爸爸也要加班.没办法,我只得跟着妈妈去追星. 通知的采访时间是下午两点半,因为我贪玩,和妈妈去晚了,没想到张震岳也晚了.现场已经有很多记者了,有的扛着摄像机,有的拿着话筒.三点钟的时候,张震岳还是没有来.我问妈妈:"他怎么还没来?"妈妈说:"明星总会耍大牌,迟到是家常便饭."  相似文献   

12.
雕琢生命     
我小时候之所以觉得父亲是一位教师,是因为知道每个周三周五的晚上他必定会风雨无阻地去学校"参加夜辅导"。现在回想起来,应该是他去"管理夜自修的学生"。但那时候的我,还不能理解"辅导"的意思,而家乡话中"辅导"和"舞蹈"的发音很像,每次我都误以为是父亲要去跳舞。父亲也不纠正我,只是笑笑,在我殷殷的目光下,唱着那首《上海滩》主题曲出门去。  相似文献   

13.
校徽的悲哀     
前不久,笔者和一位个体户朋友闲聊,他谈起一件很有趣的事.说这几年,他们这些搞“个体”的人,为了生意,总得南来北往、东奔西跑,每次出门总是捏着一把汗,生怕钱包被偷.据他介绍,和他一块从事个体生意的几个朋友,都或多或少被人偷过钱包,但有一位老兄,搞个体多年,从没有被小偷“光顾”过.于是,他们便去取“经”,这位仁兄迫于无奈,告诉他们:我每次去外地贩货,总是穿一件“的卡”旧中山装,在衣兜上佩戴一枚红底校徽(捡来的),这样不论坐汽车,还是坐火车,小偷从不向我伸手.  相似文献   

14.
在我们这里有个习俗,那就是元宵节的晚上可以到农民的菜地去“偷”菜,叫做“偷青”。据说如果“偷”到葱,就会变聪明;如果“偷”到芹菜,就会变勤奋;“偷”到其他菜,也都会发财。因此,每到元宵节,大家都纷纷下地偷菜,偷得不亦乐乎。说实话,我并不赞同这种风俗。大家在家安安乐乐、开开心心地吃汤圆多好,何必害得菜农们在元宵节夜里苦守菜地,生怕别人摘光了他们辛辛苦苦种好的菜?“偷”到葱就变聪明之类的话,不过是前人美好的愿望罢了,不必当真吧!记得有一年元宵节,我跟着大家去“偷青”。来到菜地,大家纷纷动手。这时来了一帮孩子,显然是一队…  相似文献   

15.
我的成功靠的是老师、积累和平时训练。老师在复习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我不像有的同学那样纯粹相信自己的能力,偏离老师的计划,而是主要跟着老师按部就班地复习,老师把复习都安排得很好,他们很有经验,时间排得很满,知识点也都面面俱到,只要我们能跟上他们的教学计划,学好英语就不难了。英语是一门需要积累的学科。从高一开始,我就很“听话”地一步一步跟着老师学习,打好了基础,高三的冲刺也就变得轻松。英语学习,不管是听力、词汇还是阅读,都需要平时的重视,不可能一蹴而就,我很庆幸自己有坚实的英语“地基”。平时的英语训练较之高考题目…  相似文献   

16.
"老师,我都按你的话去做了,孩子怎么还是那个样子啊?" "那些所谓的‘专家’,站着说话不腰痛,他哪知道我家的困难,又怎么能够体会我此刻的心情呢?看了他们的建议我就想生气,说的那么玄,对我一点帮助都没有。"  相似文献   

17.
我遇到了一个天大的麻烦:我最近发现爸爸出轨了!一直以来我都非常尊敬他,可是,随着他事业上的成功,他变得没有时间理会我和妈妈。那天,我专门到他的公司去找他,却发现他跟一个穿着时髦的女人一起走出了公司的大门。我从百货公司跟着他们到餐馆,再到了一个住宅小区,他们竟丝毫没有察觉。妈妈似乎很沉默。我不知道她是否知道事情的真相。我不知道我要先找爸爸谈还是把所有的真相都告诉妈妈?我真的很想把事情解决,我该怎么办?徐誉:我有些犹豫,不知道该站在你的立场还是用我的眼光去看待这件事。先做一个准备。在回忆关于这个家庭…  相似文献   

18.
去偷宝石却偷回一个破灯泡,去偷食物却偷回一个婴儿,去偷奶牛又偷回了婴儿的妈妈……这个倒霉的女巫和她那只缺心眼儿的猫,总是干出让人啼笑皆非的事情。想知道他们都闹出了什么笑话吗?请看童话《我是个坏心眼儿的女巫》。  相似文献   

19.
我从小就不喜欢祖父.他是一个严肃的老人,和他在一起生活的岁月,我极少看见他脸上的笑容. 我3岁时,父母到乡下承包了甘蔗场,把我留给了做小学教师的祖父.母亲说,刚懂事的我看着板着脸的祖父,哇的一声就吓哭了.她曾经叹息,如果我是男孩,恐怕祖父会对我亲切些.但我还是贪玩得像个男孩,跟着邻居的一群孩子四处乱跑,爬树、摘果、打闹.这一切都瞒着祖父,但终于有一天他还是知道了:我们几个调皮鬼跑到附近的郊区,偷人家地里的红薯,被逮了个正着.他去领我回家,脸上像结了一层霜.我被结结实实地喂了一顿"竹鞭炒黄鳝",疼得直跳脚.我哭喊着,祖母在一旁央求着,他还是等我认了错才肯停手.从此我不敢乱拿人家的东西,但心底里却恨起了祖父:别人家的爷爷都很慈祥,可他却一点都不疼爱我.  相似文献   

20.
我学书法啦     
我妈妈是一位语文老师,她毛笔字写得很好,我很羡慕。每次妈妈写字,我总是缠着她也要学写字。 这天。妈妈把我送到了汪老师家。哇!好多小朋友啊!他们都在跟着汪老师学写毛笔字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