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一、"非主流"与非主流文化在校园里,我们偶尔看到衣着怪异、发型新潮的学生,作文里夹杂的"甲骨文",不时说出"颓废"、"冷漠"、"贱男子"、"贱女子"等"潮"词的学生,等等。面对非主流人群与传统主流格格不入的思想、衣着、言辞与行为,许多人抱着鄙视、不屑的态度,认为他们安逸享乐,不学无术,精神荒芜,有的家长或教育界人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澳洲,特别是悉尼地区,各种从教育方法、思想到宗旨与普通公立学校截然不同的“非主流”学校纷纷创立,吸引了不少学生。在这些多数由私人创办的“非主流”学校中,有的以基督教思想为教育重心;有的是伊斯兰学校,宣传伊斯兰教的价值观;有的则只是在教育方法上与传统不同。在Gilbert Mane创办并领导下的Colet学校里,孩子们学习的重点是  相似文献   

3.
    
老人家互相见了,总要问候一句:“你老人家还贱不贱?”意思是你的身体还好不好。打听老人的情况也常用这个词,比如:“盐早的娘还贱得很,一餐吃得两碗饭。” 在马桥的语言里,老年是贱生,越长寿就是越贱。尽管这样,有些人还是希望活得长久一点,活得眼瞎了,耳聋了,牙光了,神没了,下不了床了,认不出人了,活着总还是活着。 大概是出于一些好心人的意愿,“贱”的这种用法很少见诸文字。记录方言的时候,“贱”多是转换成了谐音的“健”。健不健,倒也文通字顺,成了一句平常问语,谈去了人生的严厉色彩。 照这种说法,马桥最贱的…  相似文献   

4.
我的QQ空间里有一组学生生日会上的照片,这是他们刚入学的一组照片,照片上的孩子们个个“张牙舞爪”,人人头顶中长发,身着奇装异服,朋友们很惊讶:“这样一群‘非主流’的男生,你怎么教啊?”我很是得意:“我的放牛班我做主!”  相似文献   

5.
“非主流科研”是与“主流科研”相对而言的,科学研究的“主流”和“非主流”非此即彼——哪个学者所从事的研究如果不是主流就必定是非主流,反之亦然。由于“主流科研”占据了科研系统的主导或中心地位,因此“非主流科研”基本上属于科研系统之外、最多也是处于科研系统的边缘。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代职业具有等级性,影响乃至决定人们的社会等级地位。官方以士农工商四民为良,娼、优、隶卒等为贱,社会身份地位低于良民,其“贱”之关键,又在于所从事职业行为的性质,即是否属贱业、贱役,所以堕民乐户等即使已除豁贱籍为良,若操原来贱业,仍属贱民,良民操贱业也同样为贱者;隶卒衙役中也有不属贱役而非贱民者,衙役是否为“贱”者,也取决于其“职”事是否为“贱役”,文章揭示官方将衙役中定为“贱役”的诸役名目,论述其职事行为、性质、特点及定其为“贱役”的原因。中国古代因职而贱者尤其是执贱业的娼妓等,职业低贱卑污而为社会一般民众鄙视,官方也有贱视政策,最重要的是本身及子孙不得考、捐入仕为官,以此不得齐同于四民之良。但在等级身份地位上,其与奴婢之贱者又是有区别的。法律中,贱者范畴为有人身隶属之奴婢等,即“因身而贱”者。其“因职而贱”者,在法律中不作“贱”者,他们在刑事命案中的判处,是以良人适用律量刑,高于因身而贱的奴婢等。但这并不表明其法律身份完全等同于良人,由于对其无专条律文,因而与良人之间的非命案刑事,法司掌握不一,判处中有考量其贱之因素的案例,也有作良人对待的。仅因职而贱者正因为没有人身隶属,也不...  相似文献   

7.
《特区教育》2014,(9):49-49
面点界那边,酸菜包与厨房不败正邪两派势力,在灶王山上斗得不可开交的时候,小编听说,一群萌死人的水果宝宝们.也在“果冻武术学院”里偷偷掀起了一场激烈酌战争,他们就是微部落群呈小伙伴们热议的“果宝特攻认”,现在就随小编一起来回顾一下动画片《果宝特攻》里那群萌贱萌贱的果宝们。  相似文献   

8.
不知从何时起,有了“非主流”这一词汇。查阅了资料后得知:“主流”应该是一个时代的大众的潮流。“非主流”就是张扬个性、另类、非大众化,不盲从当今大众的潮流。“非主流”是相对于“主流”而存在的概念。一个事物既可以从非主流变成主流,也可以从主流变为非主流,比如以前流行的衣着打扮、语言文化等就从最初的非主流发展成主流。因此,没...  相似文献   

9.
这是小孩足月的一天。正屋里已被笑语喧哗胀得满满的。“我家人丁不兴旺,按乡俗,名儿取得越贱越发,请各位动动脑筋,给小娃儿取个最中意的贱名。”父亲在一旁发话道。刚从大学回家的小叔子急忙咽下一块碎骨瘦肉,呛得流着眼泪,嚷道:“要贱嘛,我看叫  相似文献   

10.
“九零后”是指我的学生,我对他们的形容是:老师眼中的“小叛逆”,自己心里的“大天才”,集体中的“边缘人”,学校里的“非主流”。站在“九零后”的面前,我开始觉得无奈,老方法不适用,新方法不会用,硬的不敢用,软的不管用。“九零后”引发了我的好奇心,激发了我工作的热情和灵感,让我开始探寻属于“九零后”的教育。  相似文献   

11.
<正> “贵”与“贱”“贵”字与“贱”字,两字都带“贝”。贝是什么?不就是钱吗!那么,同样有钱,为什么一贵一贱?这是因为,“贝”的摆放位置不同——勇敢地把那个“贝”踩在脚底,人格自然高“贵”、尊“贵”。  相似文献   

12.
我是主角     
我是90后,但不是“非主流”;我喜新厌旧,但不是“拜金族”;我有崇拜的人物,但不是“追星族”……想到这里,即使用再多辞藻修饰自己也逃脱不了我只是世上芸芸众生里一颗渺小的沙子。  相似文献   

13.
众所周知,没有传统文化,就没有现代化,然而,在当前中国复杂的社会背景下,人们的价值观走向多元,以“网络”为核心,兴起了一股“非主流”之风,对传统文化带来了冲击。“非主流”的主体主要是青少年,并且因为青少年行为的不成熟,“非主流”的行为正在被扭曲,引起越来越多的非议。本文主要立足于当前中国的社会背景,从“文化工业”的角度对青少年“非主流”的现象的成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4.
浅析当今“非主流”现象的服饰文化特征及审美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时下的“非主流”现象,目前未形成权威性的文献记录。但网络、报刊杂志等媒介发布的相关“非主流”现象的资料,却是繁花入眼。对于“非主流”现象的讨论,出现在任何角落里(新闻媒体、杂志报刊、互联网络等),褒贬各异,争论不休。对于这种“非主流”现象的生命力是不是有拐点,或者会不会产生变化,目前在其未定型的情况下,还有待进一步地观察与研究。但目前国内服饰的发展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受了很大的影响。本文本着客观的、深入的原则分析研究“非主流”现象而产生的服饰特征。  相似文献   

15.
在当教师的二十年里,有许多美好记忆让人感觉到当教师的幸福,也有一些并不完美的“非主流”记忆时刻揪搓我的心灵……  相似文献   

16.
史峰 《青年教师》2009,(12):62-63
在当教师的20年里,有许多美好记忆让人感觉到当教师的幸福,也有一些并不完美的“非主流”记忆时刻揪搓我的心灵……  相似文献   

17.
进入新世纪,非主流文学将成为古代文学研究的一个关键话题。因为,非主流文学是整个古代文学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与主流文学相辅相成,互为影响,共同构成了古代文学之“全景”。但是,在20世纪的古代文学研究格局中,非主流文学所占的份额太少。对它研究的疏漏,不应在新世纪继续延续。非主流文学有多层次内涵,可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理解。研究非主流文学对于全面把握古代文学之价值、解决古代文学研究中的诸多问题及弥合“话语文学史”与“文学实况史”之差距等,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工科院校中,“非主流专业”毕业生受国家整体教育环境、学校办学特点、师资水平、个人就业能力等方面的共同影响,就业相对困难。国家、社会和学校应从开设专业的合理性、提高师资水平、改革教学内容、优化课程设置、扩大就业宣传、加强就业指导、加大帮扶力度等方面协同配合,努力提高“非主流专业”毕业生就业竞争能力,促进“非主流专业”毕业生的就业。  相似文献   

19.
“韩剧”等“非主流”精神文化资源,迎合了当代大学生求新、求异、求奇的文化心理特点,而成为影响大学生群体成长的重要精神文化因素。“韩剧”所承载的精神文化对大学生既有积极正面的影响,也有消极负面的影响。因此,我们有必要在对“韩剧”的非主流特性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开发和利用“韩剧”等“非主流”精神文化资源的策略,以有利于对大学生进行更好的精神文化教育,营造积极、健康、扣谐的校园精神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20.
易先玲  章岑 《文教资料》2010,(26):96-97
本文首先界定了目前大学校园中流行的“非主流”文化。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非主流”文化影响下的审美观,认为其具备泛化、感性化、陌生化和世俗化四个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