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7 毫秒
1.
<正>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几乎是每个家长都会有的心理。而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的思想,又深深地影响着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因此,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是目前家庭教育比较普遍的现象。对孩子期望值高,不能说一点积极意义没有,但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消极作用常常大于积极作用,造成的负面影响主要有:一是造成沉重的压迫感。有些家长,孩子三年级就定下了目标,你要考立达;孩子初中才开学,就制定了目标,要考苏州中学;才进了高中的门,就说你的目标至少是南大。有些家长,不管班级情况怎样,就要求孩子在班级必须多少名,在年级必须多少名。甚至有家长居然说:"我不管怎么样,你必须每门学科不能低于90分。"或许有部分孩子在这样的激励下,真的能够达到目标。但对绝大多数的孩子来说,在沉重的期望压迫下,就如背着沉重的包袱  相似文献   

2.
不知不觉到大学已经两年了,尽管我一直努力地避免去提及那个让很多人死去活来的高考,但不管时间怎么流逝,只要我稍一回头,就会觉得两年前的那个灼热六月所发生的一切,好像是在昨天。毕竟,高考,也曾让我死去活来。高三的时候,班主任经常说孔夫子的那句"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则无所得矣",以此来教导我们要给自己定一个高  相似文献   

3.
《云南教育》2008,(16):25-26
在教学上,夏老师注重创新,从古代的孔子、苟子到近代的陶行知,从古希腊的苏格拉底到前苏联的苏霍姆林斯基,他都研究过。每年,夏老师自费订阅的各种书报在500元以上,如专业陛的杂志《历史学习》、《历史学家茶座》和《史学理论研究》等,非专业性杂志如《小小说选刊》、《书屋》、《畅销书摘》、《杂文选刊》和《意林文汇》等。学校图书馆的管理员都说像夏老师这样爱读书的人太少了。在理论学习上他常说:“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则无所得矣。”他从那些经过历史和时间考验的教育家的学说中汲取营养,  相似文献   

4.
走近李希贵     
初闻李希贵主任,源自《山东教育》上一篇记者的访谈文章,可总觉得真正走近李主任的是他那本充满智慧和追求的《教育艺术随想录》。这一连串的文章读下来,而且是再三地读,便觉得犹如跨越了时空的距离,已在李主任面前感受着他创造的一个个教育管理的神话。一、高屋建瓴的策略古语说:“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可是我却感觉李主任的教育策略实实在在地做到了“取乎其上”!从“永不屈服”的校训到“让高密的孩子接受最好的教育”的办学理念,从启动“名师、名校、名生”的三名工程到启动“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力量,都…  相似文献   

5.
何伟  朱虹 《宁夏教育》2011,(5):26-26
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上,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创新思路,对症下药,才能取得好的效果。明确目标,增强动力。古语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教师在专业化发展的道路上,制定的奋斗目标要适当高一点,而且要有近期、中期、远期目标。"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你的近期目标是什么?是做合格教师还是新课改中的教学能手?你的中期目标是怎样的?是成为骨干教师还是学科带头人?你的远期目标又是怎样的?是成为特级教师还是全区教学名师、教育专家?作为教师,一定要给自己树立一个目标,并以此为动力,  相似文献   

6.
许多家长对孩子的起居生活和饮食营养照顾得无微不至,可是却忽视了对孩子的五官保健,疾病出现只能是跑医院请医生治疗。殊不知,倘若家长重视孩子的五官保健.从婴幼儿做起就可起到事半功倍的  相似文献   

7.
教研 《下一代》2013,(6):26-26
时下,在家长对孩子的管理过程中,"重教育轻惩罚"或"只教育不惩罚"似乎正在成为一种倾向,使其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其实,对孩子的教育虽然是必须的,是第一位的,但适时、适当、必要地对孩子加以惩罚,只要错罚得当、罚当其错,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人们之所以对惩罚孩子讳莫如深,主要缘于对孩子实施惩罚的错误理解。一提到对孩子进行惩罚,就会被认为是对孩子的斥骂、痛打、  相似文献   

8.
研究表明,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长对其孩子最有影响力。家长为孩子的学习做了些什么,较之家庭如何富裕,对孩子的学业成就,则更为重要。家长在家里可以做许多工作,以帮助其子女在校取得成就。遗憾的是,最近研究材料表明,许多家长做得远远不够。例  相似文献   

9.
什么是经典?经典就是最有价值、最有意义的著作。中国有句老话叫做“取法其上,得乎其中。取法其中,得乎其下。”所以我们读书一定要读最好的书,最好的书是什么呢?就是经典!  相似文献   

10.
“千万别管”显然是当下家长对孩子的过度保护而言,孩子的成长要遵循其身心自由发展的规律,什么都管,不但管不好、管不了,而且管不得。因为对孩子的教育下应是简单的“管”(即约束、制约);管得过宽、过多、过繁,就会给孩子的成长帮倒忙。对孩子的过度关爱、过度保护、过度期望,  相似文献   

11.
家教五题     
一、家长对孩子要有深层次的爱作为家长,如果只给孩子一个享受的环境,那不仅是爱得太肤浅,而且是一种溺爱。对孩子的溺爱只能养成孩子的懒汉思想,严重削弱孩子的进取心。家长不能迁就孩子在衣食上的过分要求。真正的父母之爱应该是给孩子以温馨,给孩子创造自我锻炼的环境,培养孩子克  相似文献   

12.
大班幼儿家长怎样对孩子进行入学准备教育文/方明亲爱的大班幼儿家长们: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您的孩子即将结束幼儿园的生活成为一名小学生了。最近,有些大班幼儿家长来信询问有关怎样对孩子进行入学准备教育的问题。有的家长问是否应抓紧这几个月教孩子学点汉语拼音...  相似文献   

13.
答:帮助孩子学画画,家长不能采取简单和生硬的做法,首先要了解学画画是家长对孩子的要求,还是来自孩子自己的需要?是让孩子自己画得满意呢?还是让家长满意?是让孩子在绘画过程中“玩”得开心?还是家长希望得到一幅认为“美”的作品重要?有  相似文献   

14.
钱志亮 《今日教育》2012,(10):29-31
社会竞争激烈化、低龄化,人口控制政策下的独生子女化,转型时期商业伦理渗透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越来越重视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在家长对孩子的期待越来越高的今天,家长的虚荣心被市场炒作得急剧膨胀——“教育有多大胆、孩子就有多高才。”  相似文献   

15.
<正>一、教育背景每个孩子的名字都暗含着家长对孩子的美好祝福和殷切期望。名字本身对孩子的成长就有一定的教育暗示作用,但这种教育资源却被忽视了。班级里,学生间常常会依据各自的特点、特长给小伙伴取一个形象的别称,这个称号通常是对其优点或成绩的肯定,这对学生的发展也有一定的暗示与激励作用。教师可充分利用名字暗含的德育因素,与家长联手,激发学生向上的动力。  相似文献   

16.
营养对孩子的生长发育很重要,家长总是千方百计让孩子吃得好。可是又要吃得好,又不能让孩子吃出毛病,常常会面临一些选择难题,到底能不能吃,家长心里有时很纠结。  相似文献   

17.
过早接触电子产品对孩子来说是弊大于利的,这不仅会影响孩子的用眼健康,还可能会使孩子沉迷其中从而影响其社会认知的发展.家长需要合理地引导孩子使用电子产品,增加对孩子的关注度和有效陪伴,避免孩子沉迷于电子游戏.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员的流动加快。很多家长外出打工创业,把孩子托付给年龄偏大的爷爷、奶奶代为照顾。老人们对孩子的生活照顾得无微不至,但对孩子的学习尤其是英语的学习的辅导,可谓心有余而力不足,从而造成一些  相似文献   

19.
  迎吉 《成才之路》2013,(17):76-77
现代社会的复杂和竞争是一条递增曲线,而孩子们的心理素质却是一条令人忧心的递减曲线。其中家庭是孩子个性形成的土壤,对孩子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具有不可取代的影响。家长的教育观念、家庭环境、家长对孩子的期望等都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20.
于瑞 《家长》2004,(Z1)
如今,人们的生活一天天富裕起来,但在家教中,对孩子的理财教育却是一个盲点。有的家长对孩子花钱不加限制,为满足孩子的欲望而慷慨解囊;有的家长则对孩子花钱管束得过紧,即便是孩子的正当要求也非常苛刻。这两种做法都是错误的,都无法使孩子从小树立良好的消费观念,也无法使孩子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从而产生不良后果。因此,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培养他们的理财能力,显然是非常重要的。首先,家长要训练孩子有计划地花钱。家长给孩子零花钱,要定时、定量。家长只提出花钱的原则,具体如何支配这些零花钱则由孩子全权负责,家长不直接干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