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湘军在镇压太平军的过程中,重视对传统教育的恢复和建设。其目的是维护封建礼治。其举措为:宣扬封建教化,兴办书院、义学,标榜学习内容,恢复战区科举考试等。湘军之作为,为战后社会秩序的稳定起了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湘军早期情报工作,从情报工作的角度分析湘军镇压太平天国战争得逞与失败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胡林翼在担任湖北巡抚期间,苦心经营湖北,使其成为镇压太平天国的重要基地;竭力维护湘军,促进了湘军的发展和团结;积极选拔人才,使各类才干之士都集合于湖北和湘军之中。从而对挽救崩溃边缘的清朝统治,对镇压太平军农民起义,都有着关键的作用;胡林翼也因此成为晚清最杰出的政治家之一。  相似文献   

4.
湘军在镇压大平天国运动过程中,奉经世理学为圭臬,形成特殊的集团个性。从经世理学对湘军集团个性影响的角度,探讨湘军头魁人物特定的人格定位、好狠斗勇的品质、特殊的矛盾心态,有利于进一步解读湘军集团。  相似文献   

5.
论湘军对晚清政府的影响朱连军19世纪60年代,在经历第一、二次鸦片战争和国内大规模的农民革命风暴的沉重打击后,晚清政府在政治、军事和对待西方科技的态度上出现了一些明显的变化,深究这些变化发生的原因,无不与在镇压太平天国革命中兴起的湘军有关。本文拟就湘...  相似文献   

6.
湘军水师是湘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湘军三兵种里(水师、陆师、马队),水师“尤能制贼死命”。因此,清廷在镇压太平天国革命之后,论功行赏,首推湘军统帅曾国藩创立湘军水师之功,湘军水师之所以能够发挥如此重大的历史作用,关键在于其营制方面颇有特色。而曾国藩创立湘军水师之功也主要体现在水师营制的建设上,这是他政治生涯中一项成功的事业,本文拟就湘军水师的营制作一初步的探索,希望对于深入研究中国近代军事史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湘军是以曾国藩为首的军阀武装,是为镇压农民革命而兴起的。它的兴起,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晚清的政局:一方面,它残酷地镇压了太平天国革命,挽救了濒临灭顶之灾的清王朝,同时也造成了汉族地主政治势力崛起的契机。另一方面,又对晚清中央集权制度起了分解作用,从此满、汉统治者之间的势力对比起了显著变化,地方督抚往往拥兵自重,尾大不掉。  相似文献   

8.
郭嵩焘力促曾国藩左宗棠出山,并用“创业垂统”观构建不同经营制的湘军体系,又最早倡议建立水师,成为太平军的克星。郭奔忙于高级战将之间,出谋划策运筹帷幄,被湘军集团公认为“高参”。最初想出开厘筹饷之计并付诸实施,郭嵩焘实为始作俑之一,厘金成为湘军的主要饷源;他又因为度热征收盐锐和关税,再开两道财源。郭调兵遣将剿灭农民武装,将其残部镇压在血泊之中。心忧时局的郭嵩焘及时反省这种血的教训,企盼为延缓清王朝的土崩瓦解作“资治”的“通鉴”。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八旗和绿军没落的叙述,到湘军和淮军由镇压太平军而登上了历史的舞台,使得一大批军功官僚走上前台,执掌一方成为督抚(总督、巡抚),为督抚专政创造了条件,使得督抚专政成为近代军阀的雏形。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大都认为湘军的前身是曾国藩办的湖南团练,后来扩编成为湘军.笔者认为,曾国藩办湖南团练与湘军的产生固然有密切的关系,但并没有一个由团练到湘军的发展过程.曾国藩创建湘军是与办团练同时进行的,确切地说,他开始是以办团练的名义创建的湘军,二者不存在谁先谁后的问题,也就谈不到后者是由前者发展而来的.太平天国革命爆发后,清廷因绿营兵腐败不能作战,又鉴于嘉庆年间镇压川楚白莲教起义时地主团练起过很大作用,清廷便寄  相似文献   

11.
19世纪五六十年代 ,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中崛起的湘军采用了一整套迥异于清代经制兵绿营制度的兵役制度 ,与其私属性、非经制性相适应的抚恤制度也显现出了一些不同于绿营制度的特点。这种独具特色的抚恤制度 ,对于激发湘军官兵的斗志 ,稳固军心 ,解除其官兵及家属的后顾之忧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被称为成同中兴三大名臣之一的胡林翼,在整顿贵州、经营湖北方面均体现出了他杰出的管理才能,而在湖北对太平天国的镇压,又凸显了他杰出的军事才能。对胡林翼的文武之才进行论述和考证,深入了解胡林翼的思想和才能,进一步分析研究湘军和中国近代史。  相似文献   

13.
为赢得镇压太平天国战争的胜利,曾国藩始终将对湘军战士的优恤政策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由于这一战时激励机制的执行,曾氏之幕府聚集各类人才达400余人,产生了积极效果。  相似文献   

14.
近代湖南绅士作为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对儒家文化怀有特殊的感情,加之湘军镇压太平天国的成功,更加助长了他们护圣卫道的文化意识,他们痛恨洋教士对中国文化的征服政策,痛恨洋人的侵略和掠夺。他们以谣言唤起人们的仇教激情,以书文揭帖作为反教的宣传工具,广泛动员了湖南的社会力量,开展了连绵不断的反洋教运动。  相似文献   

15.
湘军系以湖南儒生为骨干,用理学作纽带,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过程中兴起的地主武装。湘军巨魁胡林翼的发迹,对湘军由弱变强产生了很大影响。 胡林翼(1812年—1861年),字贶生,号润芝(又作润之、咏芝),生于湖南益阳一书香之家,祖父胡显韶,博涉经史,以诸生执教乡里。父亲胡达源,1819年中进士,名列一甲三名(探花),官至詹事府少詹事,毕生崇奉理学,著《弟子箴言》16卷、《闻妙香轩诗文集》4卷。  相似文献   

16.
历时十四年之久的中国近代史上反帝反封建的太平天国革命运动,被中外反动派互相勾结所绞杀。在血腥镇压太平天国革命运动中,曾国藩所创建湘军充当了最凶恶的刽子手。一八五三年初,曾国藩在咸丰皇帝“帮同办理本省团练乡民搜查土匪诸事务”的谕令下,在湖南创办了湘军。一月,他在长沙开始编练陆师;九月,又移驻衡州(今衡阳市)创办水师,随即建衡州船厂,复设分厂于湘潭杨梅州,制造炮船。湘军创办不久,即与太平军在湘潭展开了对垒。当时湘军处于创建之初,羽毛未丰,太平军完全有可能将其歼灭,然而,在湘潭之战中失败了,使得湘军逃脱了覆灭的命运,留下了祸根。研究太平军与湘军在湘潭的战役,对深入探究太平天国革命运动的失败及其经验教训是有意义的。本文试就此略述浅见。  相似文献   

17.
曾国藩,字伯涵,号涤生.于1811年生于湖南湘乡一个小地主家庭,他踏入仕途后,可谓官运亨通,平步青云,官至大学士.从此,汉族官僚的势力不断壮大,导致清朝的政局发生巨大的变化.曾国藩是靠什么起家的呢?那就是他所创办的湘军,在镇压太平天国农民起义中为清政府立有奇功.湘军是一支什么样的军队呢?我在这里谈谈曾国藩的治军之道.  相似文献   

18.
清朝是一个以满清贵族为主体建立起来的封建王朝,清廷内部满汉界限分明。太平天国起义后,为镇压起义军,清廷不得不起用大批汉族官僚组织地主武装,湘军因此而崛起并对晚清的政局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曾国荃是曾国藩的胞弟,著名湘军将领。他与乃兄一道参与镇压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又同曾国藩一样,在治军、为官、处世、教子等方面都有过人之处。他曾任浙江、湖北、山西巡抚和两广、两江总督,从政数十年,深谙为官之道。他执政期间的吏治思想既是对前人经验的传承,又在此基础上有所发展,并付诸实践,取得了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20.
湘军是近代中国出现的一大怪物,在历史上产生了巨大的、多方面的影响.它一方面残酷地镇压了太平天国革命,挽救了濒临没顶之灾的清王朝,并使其一度显现了“同治中兴”的局面;另一方面,又对晚清中央集权制度起了分解作用,从此满、权统治者之间,势力对比起了显著变化,地方督抚往往招兵自重,尾大不掉。它一方面竭力维护用王朝的封建政治制度,并大力宜扬、维护封建统治的槽神支柱——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传统儒学;另一方面,不少湘军将领又成为“洋务运动”的积极鼓吹者和实力推行者,并引进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客观上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